风来水榭(本社团不接受非首发稿件,投稿请标注首发,不标注的稿件退稿) 回复本帖
素心如玉

素心如玉 举人

  • 37

    主题

  • 1920

    帖子

  • 4138

    积分

2014-11-04 12:29:39
103这是一场盛大缤纷的花事。从早春至初冬,从雍容丰润的广玉兰,到绚烂磅礴的樱花,到性情倔傲的桂花泼辣易活的小花小草,各色各样的花,在作者的笔下依次绽放,尽情展现各自的美丽和妖娆,其热闹纷繁,唯美轻盈,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而某日清晨赏桃花与照相的男人的偶遇,更是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温馨和美好。这样的小文,无论其语言的精美灵动,还是内容轻松愉悦,都很容易让人产生美的享受。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87285
素心如玉

素心如玉 举人

  • 37

    主题

  • 1920

    帖子

  • 4138

    积分

2014-11-04 13:37:59
104 

河曲,河曲,随着作者的笔墨游走,心一直在起伏激荡。河曲是一处有着独特的地域风情和丰富的人文积淀的地方,其鸡鸣三省的地理现象尤其令人称奇。在这篇散文中,作者重点记录了自己两次游历娘娘滩的经历,字里行间,令人感受到黄河文化的广博。娘娘滩,地处黄河中央,万里黄河上唯一的有居民的小岛,传说因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在这里被囚禁过而闻名。这里有不少历史的古迹,当地百姓对河神之首的薄太后亦是充满虔诚,或许有人认为这是迷信和愚昧的表现,但文中提到的一些奇怪的自然现象却使人无法不对之产生敬畏之情。另外,文中提到的那个在河曲结识的老友,那个固守河滩的黑瘦老人,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篇散文,充满着浓郁的地理特征,语言简洁质朴,内容丰厚多元,行文之中剖析了河曲丰富的文化内涵、朴素的人物风情,令人对河曲产生直观的全新的了解。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87308

素心如玉

素心如玉 举人

  • 37

    主题

  • 1920

    帖子

  • 4138

    积分

2014-11-04 16:43:43
105 

小说塑造了一个坚强、智慧、助人为乐、知恩图报的母亲的形象。在那个动乱的年月,因为儿子陈宝华受到同学的欺侮,她勇敢地背着儿子去找老师,去找欺负儿子的学生家长,最终使儿子摆脱了受欺负的外境。儿子考上师范后,她教育儿子要有一颗感恩之心。儿子做官后,她又睿智地为儿子指明了生活的道路。为孩子,她付出了自己全部的爱。俗话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母亲的教导下,儿子有正义感,有抱负,有出息了也不忘父母恩。母慈子孝,一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母亲尽管离开了,但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永远都在。在那段被遗忘的时光中,母亲的形象熠熠生辉。一篇充满生活气息充满正能量的小说,欣赏荐阅。【编辑:素心如玉】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87366

素心如玉

素心如玉 举人

  • 37

    主题

  • 1920

    帖子

  • 4138

    积分

2014-11-05 16:50:53
106读这篇散文,清楚地感觉到血液在血管中忧郁地流淌的声音,心随着作者的笔触的游走而跌宕起伏着。这是一个孤独而敏感的写作者发出的呼喊,看似平淡的笔触解说的是平淡而无奈的现实。环境的恶化,心灵的压抑,彼此的怀疑不信任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不得不说,这周遭的一切并不是想象中的那般美好。被风书写,随水漂流,作者反复提到的这两个短语传达出其随意洒脱的思想禀性。关于生命和灵魂的十一个关键词,每一个词语都能牵出一段难忘的情感经历、一份对生命的顿悟。文章语言简洁而富含哲理,内容广博而神聚其中,以独特的视角投射出对生活、对人生、对爱情的独特见解和感悟,读后令人思索,引人回味。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87744
素心如玉

素心如玉 举人

  • 37

    主题

  • 1920

    帖子

  • 4138

    积分

2014-11-05 20:02:45
107

这是一篇游记式的散文。在读这篇散文的过程中,我一直被作者在行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顽强的意志和悲天悯人的情怀所感动,对作者笔下的被五台山遮蔽的五台县陈家庄也就有了别样的情愫和感受。五台县陈家庄是一处山高路险、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民风素朴的地方。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还有着极浓郁的历史积淀,随便的一块陶瓷瓦片都可追溯上千年的历史。虽无缘亲临其地,无法直观地感受陈家庄动人心弦的美丽景观,但通过作者一行驱车前往黑南山村的见闻及感受,我们可以窥知陈家庄之一斑。无疑,这是一方纯天然的未被污染的福地圣土。但是,在如此一方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却被现代文明所遗忘。追随着作者的笔墨一路走来,我们看到的是村子的贫穷破败,人口老龄化严重,生活在此间的人们多是老病缠身之人,没有多少经济来源,只能勉强维持温饱。这些,不能不让人感到痛惜和遗憾。诚如作者所言,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若合理开发,对当地居民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但想象毕竟不等同于现实,设想实施起来还需假以时日,对这美好的前景,我们只能以虔诚的心态来拭目以待。文章虽是写景散文,但有浓重的生活气息,读来感觉亲切自然。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


http://www.vsread.com/article-487803.htmlhttp://www.vsread.com/article-487803.html
素心如玉

素心如玉 举人

  • 37

    主题

  • 1920

    帖子

  • 4138

    积分

2014-11-06 12:23:31
108 

这是一篇读后令人感觉很温暖的小说。六十多岁的老汉刘考蔫怀疑自己得了癌症,消息传出,女儿们都惴惴不安。尽管医院否认了癌症的说法,但老汉毫无起色的病情愁坏了儿女。正在大家都一筹莫展之时,小说发生了故事性的转机。原来,老汉得的乃是心病,因为女儿阻止老汉的再婚而造成的老汉心情郁闷,以致抑郁成疾。由此,牵出了当年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再婚的对象宋碧青,原来是老汉当年青梅竹马的恋人,因老汉已过世的妻子吴芳的横刀夺爱,导致二人劳燕双飞,有情人难成眷属。所幸老天眷顾,几十年后,两个人又走到了一起,重温当年的美好情愫,此生终于无憾。小说人物形象塑造非常鲜明,不但歌颂了执着坚贞的爱情,也委婉地提出了如何对待老年人再婚的问题,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88033

素心如玉

素心如玉 举人

  • 37

    主题

  • 1920

    帖子

  • 4138

    积分

2014-11-06 12:56:17
109在那被遗忘的时光里,有几多的美好和温馨。奶奶的慈爱,哥哥的呵护,在现在想来都弥足珍贵。透过作者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儿时那段备受呵护的美好时光的眷恋,也能感受到作者在劳碌的日子里硬撑起一份坚强的无奈及对忙于工作而无暇回家的哥哥的淡淡的失望。文章用语简洁,如闲话家常,娓娓叙说中,那个当年乖巧懂事的女孩,那当年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温馨迎面而来,让人感到格外的亲切自然。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恰当地穿插了心理描写,将当年的闲适与现在奔波勤苦相对照,更让人产生对那段逝去的时光格外的留恋的感觉。而结尾那段男孩子和女孩子相携而行的画面,一方面照应了小时哥哥对自己形影不离地关照,另一方面也巧妙地暗示了作者对已经渐渐逝去的亲情的渴望。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88041
素心如玉

素心如玉 举人

  • 37

    主题

  • 1920

    帖子

  • 4138

    积分

2014-11-06 18:54:12
110

一块红盖头,改变了女人的身份,改变了女人的命运。蒙上红盖头,女人就是夫家的人了。读这篇小说,我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悲悯的情怀。小说以红盖头为线索,串起了祖孙三代的爱情婚姻生活。当年的二奶奶,偷偷掀开红盖头,发现了夫婿并非相亲的那个人,一怒之下大闹喜棚。但女人顶了红盖头,便决定了自己的去向,要强而又善良的二奶奶在折腾一番之后,默默地顺从了命运的安排。她与代相亲的贾占奎尽管彼此两情相悦,却只能将彼此的情感掩埋,直到随着岁月的流逝,遗憾地将自己付于一抔黄土,也无法厮守在一起。多年后,二奶奶的孙女田园,顶着一顶针织红盖头嫁给了自己不爱的男人。她也想顺从命运的安排,但因不生育而招致婆婆的嫌弃,最终离婚再嫁。所幸的是,在岁月的长河中她总算苦心不负,育得一女,当上了母亲。但她在这个小生命到来之际表现出的惊喜却让人为她的命运而心酸。小说语言细腻深沉,耐品耐读,内容开阖有度,人物形象塑造生动鲜明,较好地运用了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衬托人物的命运。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88162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88162
素心如玉

素心如玉 举人

  • 37

    主题

  • 1920

    帖子

  • 4138

    积分

2014-11-06 21:36:47
111

读这篇散文,心中充斥着满满的温情和感动。女儿成长札记,这得有多深远的爱才能记录得如此详细。作者从女儿尚在母腹中写起,点点滴滴,事无巨细,笔笔可见女儿在父亲心头的地位和份量。女儿会说话了,女儿会翻身了,女儿会走路了,女儿上幼儿园了,女儿上学了……透过这充满爱意的笔墨,我们可以窥见一颗慈父的拳拳爱女之心。“女儿是上帝给我的最好的礼物”,浅浅的一句话,爱女之心跃然纸上。在作者心中,女儿是世上不会再有第二个的宝贝,女儿的聪明,女儿的调皮,女儿的失落,女儿的自信……女儿成长历程中的任何一点微小的事都时时牵动着作者的心。而女儿长大后报考公务员一节,更让我们感受到父母对儿女的情怀。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对子女的爱永远是无私的,他们的付出永远是不求回报的。感动女儿有如此细心的父亲,也羡慕作者有如此优秀的女儿。
一篇非常具有感染力值得所有的父母细细品读的文章,欣赏荐阅。【编辑:素心如玉】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88221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88221
素心如玉

素心如玉 举人

  • 37

    主题

  • 1920

    帖子

  • 4138

    积分

2014-11-07 13:51:56
112在这篇散文中,作者运用轻松愉悦的笔触,详细地回忆了自己儿时在乡村过年的的情景。从腊八那天起,喝腊八粥、排队磨面、采购年货、收拾洒扫、分肉、蒸馍蒸糕、看父亲拉电、看哥哥写对联、放鞭炮、彻夜守岁、拜年……这一桩桩一件件,每件事,在孩子的眼中都是那么的新奇和美好,值得期盼和留恋。就连去拾柴遇狼这个镜头,读来也没有多少惊悚的感觉,它作为那段愉快生活的一个小点缀刻印在了作者的记忆中。这一组组美好和谐而又温馨的生活场景,不知不觉引起我们对那个艰苦的年代虽贫穷但热闹的春节的向往和回味。印象中,以前,每逢年节,人们的情绪便格外高涨,从进入腊月节便开始忙着采购,忙着收拾,为过年做准备。劳累了一年的人们,也只有在这几天才能痛痛快快地放松几天。而最快活的,无疑是小孩子,他们不但可以痛痛快快地玩,还可以吃到几前吃不到的好东西,还能收到为数不多但在孩子眼中是了不起的收入的压岁钱,甚至偶尔的闯祸也往往被原谅。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年味却越来越淡了。这些热热闹闹的自古流传的春节的习俗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或者流于形式,礼节式的应付,而孩子,则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红包上,失去了孩子应有的童心和童趣。这篇散文,将我们重又带回那个美好的年代,重温那美好的经历,重新感受孩子自由活泼的天性。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88447
素心如玉

素心如玉 举人

  • 37

    主题

  • 1920

    帖子

  • 4138

    积分

2014-11-07 17:49:16
113

打架在我们的社会一直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行为,爱打架的孩子常常要被父母老师指责。可是,这篇文章,从另一个角度解说了有些架不可不打,打架也是维护尊严的一种方式,读后令人耳目一新。所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不仅是兵家的用兵之道,也是现实社会的一种处世原则。固然,谦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面对一些恶人,恶势力,一味地谦和忍让只能让自己备受欺侮。作者借助自己一次勇敢地打架捍卫自己尊严的事告诉我们,人,要有自尊,不能太软弱。文章语言清新明快,内容张驰不度,不失为一篇较为成功之作。欣赏,荐阅。【编辑:素心如玉】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88529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88529
素心如玉

素心如玉 举人

  • 37

    主题

  • 1920

    帖子

  • 4138

    积分

2014-11-07 18:29:31
114

提到老乡,心理上有种他乡故故知的感觉。俗语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说的是老乡间的情谊。可这篇文章,无论横看竖看倒着看正着看,都无法让人产生老乡该有的那种亲切感。那是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卖保险的女人,在她的邀约下,我和她共同吃了一餐饭,又因她的不胜酒力,二人坐到了电影院里。这样的气氛很容易让人想入非非,她似乎也对我的骚扰不太拒绝。可恰在这时,女人邻居的出现使故事没了结局。女人的再次出场,却是在朋友的口中,据说那是个不知检点的女人。至此,联系之前女人的表现,无法不令人心生芥蒂。文章结尾的“老李给我的卡片上的电话,和我手机信息上的一模一样”一句,令人回味,很好地想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88549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88549
素心如玉

素心如玉 举人

  • 37

    主题

  • 1920

    帖子

  • 4138

    积分

2014-11-08 14:33:45
115好一篇幽默逗趣的《奇遇》,真真让人忍俊不禁!读罢,很为作者的奇思妙想叫绝。本来牛二想搭讪媚妹,怕出丑拉上了豆人垫背,可谁知就这么巧,媚妹盈盈偏偏看上了为牛二圆词的豆人,这真是千里姻缘一线牵,是你的就是你的。虽然其间也少不了挫折,牛二和豆人为争盈盈斗智斗勇,无奈佳作芳心暗许,豆人终抱得美人归。这样的情节,正是当下的流行风,永远都拥有一大批忠实的粉丝,不存在过时的风险。小说的另一大特色是诙谐搞笑的语言,不用看故事,单品词句,已让人禁不住嘴角上扬了。佩服作者的想象力,更佩服作者得心应手驾驭语言的能力。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88806
素心如玉

素心如玉 举人

  • 37

    主题

  • 1920

    帖子

  • 4138

    积分

2014-11-09 15:54:21
116

读罢这篇小说,心被深深地震撼了。万佳,这个美丽的温柔的女人,在生活的磨难中苦苦挣扎,最终不堪重压,走上了自杀的绝路,将自己从十二层高的楼上摔了下来。万佳的命运让我们痛惜,她对生命的处理方式让我们遗憾,33岁,正是人生中最富有的时期,是什么让这个懦弱的女子做出了如此果决的选择以如此激烈的方式结束自己鲜活的生命?随着情节的展开,一个悲怆的故事在我们面前铺开。从小,父母离异,她随母亲生活,母亲万方为了给她一个好的环境,吃尽了千辛万苦,可一个女人的能力终究有了限,最终,为了得到一套能够挡雨避寒的房子,万方,这个坚强自尊的女人,低下了自己骄傲的头,被迫成为局长的长期情人。这在小万佳的心里留下了永远的阴影。应该说,万方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除了这不堪的一幕,她对万佳的理解、尊重、及时引领,都对万佳健康成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万佳也因此凭着优秀的成绩在全无后台的情况下找到了不错的工作,开始了恋爱结婚生子的过程。但悲剧却在她的婚后展开。她的丈夫常江是个不错的男人,但他的整日忙碌导致他与万佳缺少必要的沟通,加上他在婚前曾与别的女人有染,不自觉地比较使他夸大了万佳羞涩冷漠的弱点,导致二人的生活越来越压抑,越来越无话可说,最后不可避免地走上了离婚之路。万佳的第二任丈夫林海是个热情大方的男人,但出于男人固有的自私,他无法改变婚前的生活习惯,经常带一群人来家里玩,使好静的万佳很头痛。在这些小摩擦面前二人渐渐地有了不愉快。而林海对第一个追求对象肖珍的暧昧态度彻底让万佳寒了心。如果说,生活的挫折仅仅来自家庭,万佳的悲剧也许不会上演,可悲的是,由于单位传出下岗的风声,软弱的万佳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在所长的无耻纠缠之下妥协了。事后,也不知风声是如何传出,万佳成了众人攻击的对象,在人人自危的境遇下,似乎对万佳的指控可以安慰他们脆弱到极致的内心,数不尽的口水朝她飞来,让她窒息,让她无法在单位立足,不得已逃离了曾经付出过很多的单位。纵观万佳的一生,尽管优秀但很敏感,幼时的不堪经历使她对自己难以产生自信心和安全感。婚后,她的努力表现大多是为了得到丈夫同事的认可,似乎为自己而活的因素没有多少。这样一个时时生活在危机感中的女人,无法像别的女人一样坦然面对生活。怕丢面子是她最大的弱点,困难,在她面前被无限夸大了。所以面临下岗危机的时候,她没法像同学魏微那样从容应对、笑谈生活。另一方面,母亲的离世使她悲伤,同时没有了母亲的指导,她在生活中逐渐迷失。母亲说过,不能爱一个人太深,否则就没了爱自己的空间。可惜她属于后知后觉那一类,她对林海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热情。也正因为如此,林海的出轨对她是致命的打击。可以说,万佳是不幸的,是令人怜悯的,可是,客观地说,在生活中,比她更不幸的大有人在,文章结尾特意安排了戏剧性的一幕,采用了蒙太奇的手法,将她在坠楼过程中经过的每一个楼层中人的不幸在那一瞬间全部呈现出来,对比之下,她完全不必为自己生活的不如意而自怨自艾,赔上自己的性命。在生命的最后一秒中,见识了人生百态的万佳悔悟了,可是为时已晚。这个情节,加深了万佳的悲剧,也加深了文章的悲剧色彩。除去对人性弱点的剖析,小说表现出的社会性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钱权交易,人性的丑恶,为了一己私利落井下石、以权谋私……这些,都在小说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这些现象令人痛心,那些丑恶嘴脸令人唾弃的,为人所不齿,在引人深思的同时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一篇构思精巧、情切曲折、内容丰厚、意蕴丰富的小说,欣赏荐阅。【编辑:素心如玉】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89226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89226
素心如玉

素心如玉 举人

  • 37

    主题

  • 1920

    帖子

  • 4138

    积分

2014-11-10 12:04:29
117 

文章结合史实及自己的见解考证了鄱阳湖文化及其传承来历。作者从中国历史上的鄱阳第一任县令、史上被称为番君的长沙王吴芮入笔,就百姓因何称县令为君质疑,从其被贬鄱阳的缘由及其励精图治文治武功,肯定了他的历史地位和创建鄱阳文化不可磨灭的贡献。从楚王到始皇到楚汉之争,追根溯源,就番君和番人后裔这个问题进行分析论证,一步一步地还原了当时的历史现实,明确了鄱阳湖文化之根。这篇散文,有理有据,脉络清晰,读后让人对鄱阳文化有更直观的印象和更深入的了解。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89487

素心如玉

素心如玉 举人

  • 37

    主题

  • 1920

    帖子

  • 4138

    积分

2014-11-10 20:25:11
118

做个城里人,这是多少农家孩子的梦想。小说的主人公白晓星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孩子,从小随奶奶去了趟大连的经历使她对城里生活充满了热切的向往,而接她们去的王推销员那死猴子般的儿子对她的羞辱加深了她要成为城里人的愿望。长大后的晓星,一度为着这个梦想努力着,为了成为城里人,她甚至拿自己的终身做交易。可是,两次失败的恋爱经历,终于使她明白了自己与城里人的差距。她回到了乡下,与养猪的吴明过起了踏实的日子,并有了可爱的女儿依米。可是,在去城里打工的风潮的影响下,在老公公的鼓励下,也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她坚决地携夫将女又去了城里。为了成为真正的城里人,她动了买房子的心思。她的母亲为了帮她凑房款,偷拿了奶奶五万块钱,导致奶奶发病住院。小说在结尾采用了留白的手法,在晓星接到母亲的哭诉电话得知奶奶住院之时戛然而止,将无穷的想象的空间留给了读者。小说情节曲折,人物形象塑造鲜明生动。在晓星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代农村人奋斗的影子。他们有理想,有追求,他们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城市的接受,但城乡的差距、现实的无奈却死死地拽住了他们奔跑的脚步。值得一提的是,小说设置的那个小道具——一个活灵活现的鸟窝。这个鸟窝是晓星少年时的梦,也是她现实的心灵寄托,结尾鸟窝的落地,暗示着晓星做个城里人的梦想有可能破灭。生活气息浓厚、耐品耐读的一篇小说,欣赏荐阅。【编辑:素心如玉】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89638

素心如玉

素心如玉 举人

  • 37

    主题

  • 1920

    帖子

  • 4138

    积分

2014-11-11 12:17:13
119读这篇散文,可以感受到作者沉浸在字里行间的无奈和心痛。俗话说,天大地大,父母恩大。在生活中,父母,几乎成为了爱的代名词。可是,文中的父亲,却是一个只会向孩子伸手要钱,一点父亲的义务也没有尽到的人。不但如此,他的出现,总是意味着争吵,预示着战争,孩子病危也不出现更见他的无情。文章运用对比的手法,将母亲的大爱与父亲的不负责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母亲是一个善良隐忍的人,通过和母亲起争执这件小事,可以看出她对孩子的爱是发自内心的,不掺任何杂质的,她小心翼翼地维护着亲生孩子和非骨肉儿孙的关系,而只能委屈自己。“爱,与疼痛”,这个题目很好地暗示了文章的主题,展现出作者复杂矛盾的心理。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89830
素心如玉

素心如玉 举人

  • 37

    主题

  • 1920

    帖子

  • 4138

    积分

2014-11-11 16:52:18
120【乡坝里的孩子】这是一篇就吴佳骏的散文《掌纹》写的赏析。吴佳骏是一个生长在乡坝里的青年作家,他的作品充满了浓浓的乡土气息和对故乡的独特心理感受。作者选取了佳骏散文集中几篇富有代表性的章节,从其思想性入手,剖析了沉淀在佳骏作品中那种对故乡难以割舍而又充满沧凉的乡土情节,将一个敏感而忧郁的佳骏及其创作特色呈现在读者面前。【故乡是生地,亦是死地】这篇文章解析了著名作家杨献平的《生死故乡》,在当代名作家中,杨献平的散文独具特色,其语言至真至善,抛除了一切伪饰,将一个原生态的社会呈现在读者面前。作者选取了其散文中富有代表性的语言,赏读的同时融入了自己的见解,感悟的同时分析其手法,让人感受到独属于杨献平散文的“不是纪实,也不是虚构”的特色。“故乡是生地,亦是死地”这是对杨献平《生死故乡》的高度概括和评价。这两篇作品赏析,对原作品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解读,在了解原作思想内容及原作者创作风格的同时,也可以看出作者极高的文学素养及极高的文学鉴赏能力。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89943
素心如玉

素心如玉 举人

  • 37

    主题

  • 1920

    帖子

  • 4138

    积分

2014-11-13 12:36:26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90559

 

文章介绍了著名历史学家高华的《历史笔记》出版始末及内容分类,重点解读了其作品的内容特点。作者在写作这篇读后感时,抓住高华的《历史笔记》冷峻、深刻的特点进行评说。冷峻即客观、公正,作为一个历史学家,高华坚持客观地记录史实,不掺杂个人的情感因素,这是难能可贵的,只有这样,才能还原给读者历史的真实;而深刻可以看出高华作为历史学家的功力,他笔下的史实,带给人深深的震撼。这篇散文,指引读者认识了高华及他的《历史笔记》,使读者在窥知其作品特色的同时燃起了阅读的渴望。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

 

素心如玉

素心如玉 举人

  • 37

    主题

  • 1920

    帖子

  • 4138

    积分

2014-11-13 20:05:50

122童年的时光如一杯酸酸甜甜的柠檬茶,永远那么清新、曼妙、值得回味。童年的时光是一曲历久弥新的歌,总是咿咿呀呀唱响在灵魂的深处。童年,是美丽的,不论何时想起总是最温馨的回忆。读这篇散文,不啻于享受了一顿丰盛的视觉大餐。作者以春夏秋冬季节为序,依次回顾了在各个不同的季节发生的趣闻轶事。尽管那是个生活相对艰苦的年代,当孩子活泼的天性却是苦难的生活埋没不了的。随着作者娓娓地述说,一幕幕充满乡野气息的画面在我们眼前铺展开。二月二吃龙蛋,端午系百梭子,野外年蝴蝶……无一不充满趣味;夏天是人们忙碌的季节,但紧张的收麦子与孩子无缘,孩子能做的也只是捡拾麦穗而已,留在他们印象中的仍是数不尽的乐事:我的那次不光彩的偷麦子的行为,我在夜晚听牛郎织女说话,我与青梅竹马的小麻雀因定娃娃亲一事而产生的斗争……这一件件无一不让人忍俊不禁。虽说因娃娃亲的别扭,不懂事的我朝瘸叔的门板上撒了一泡尿,犯了当时乡间的大忌,但这也不过是一个不愉快的小插曲而已,丝毫不影响童年的美丽,反而让人读到别样的童真童趣。但童年的时光并不是总是无忧无虑的,冬天的一次赶集,我和两个妹妹无意中发现了伯父被批斗,这场面,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读到这里,觉得心里沉甸甸的,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痛心。作者在此戛然收笔,将思考的空间留给读者,也将一份沉甸甸的忧伤抛了出来,预示着美丽的童年至此画上了句号。这篇散文,内容详尽丰富,林林总总将自己的童年生活毫无遮掩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内容虽多,但线索明晰,多而不乱。最喜欢作者那从容的娓娓述说的语言,这样的语言,有着穿透灵魂的力量,让人不由得沉醉其中。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90717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90717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90717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90717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90717

共9页 45678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