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心如玉
|
2014-11-15 21:15:21
123
古有《敕勒歌》,今有《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一代一代的文化传承,给美丽的大草原笼上了一层浓浓的神秘感,浩瀚的大草原以其壮美苍茫令人无比神往。作者在这篇散文中,详细地记录了自己在那年夏天由朋友陪同游历草原的过程,不雕琢,不矫饰,揭去了蒙在广袤的大草原表面那层神秘的面纱,将朴素的草原生活和热情好客的草原人形象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这样的散文,我们收获的不但是精神的享受,还有知识的熏陶。追随着作者的笔,我们总瞰了草原风貌,走过了游牧民族冲向中原大地的第一道关隘——杀虎口,越过了险峻阴森的阴山,还在二连浩特享受了一日出境游,见识到了破败不堪的外蒙的风光。而蒙古包中唱歌劝酒、敬送哈达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令人久久难忘。在这篇散文中,作者并没有单纯介绍美丽的草原风光,而是以自己的行踪为线索,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进行了如实的描述,生活气息极为浓厚。在行文安排中,文章浓墨重彩地写了几次吃饭的场景。每次,基本都是不胜酒力,告醉而归,并因之耽误了享受迷人的草原风光。这让我们充分感受到蒙古族人的生活习惯和待客之道。一篇朴实厚重、耐品耐读的散文,欣赏荐阅。【编辑:素心如玉】 |
|
|
![]() 素心如玉
|
2014-11-17 18:26:01
124这是一篇充满调侃意味的散文,似褒实贬。所谓的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实际上是一些缺乏自知之明的人,他们或长相平庸,或才能平庸,或处处平庸,但偏偏自以为优秀,自以为很能吸引别人眼光,自以为很受人瞩目。在生活中这样的人并不太多,但也绝不在少数,和这样的人相处,粗鲁的人或许坦言直陈自己的不快,稍有涵养不愿驳了他人面子的人只能任自己的眼睛或耳朵可心理备受摧残,一方面嘴上要寒暄恭维,另一方面心里苦不堪言。作者在文中通过自己的几次亲身经历,委婉地表达了对这些实际上并不优秀、并不值得人赞美、过分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的反感,含蓄地阐释了一些应有的为人处世之道。但这篇散文的意蕴并不全在讽喻,贬抑同时又向我们传达了心态的重要性。换一个角度说,这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固然令人不快,但正因为拥有了一个容易自我满足的好心态,所以他们的幸福感特别强烈。这一点,不能不令我们羡慕。这样的散文,来缘于生活,取材于现实,生活气息浓厚,读后给人以启迪和深思。佳作,欣赏荐阅。【编辑:素心如玉】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92034
|
|
|
![]() 素心如玉
|
2014-11-18 17:31:46
|
|
|
![]() 素心如玉
|
2014-11-18 18:34:27
126不叫鸟,初读这个题目,我禁不住好奇:何为不叫鸟?鸟因何不叫?细读文章,原来,不叫鸟是作者所取的一个形象的喻体。作者步行上班偶然一次生发出止语的欲望,后发现自己被人忽略竟可以如不叫鸟般存在。回想小时候因被母亲冤枉而赌气止语的经历,还有长大后的一次因重感冒而导致声带沙哑懒于表达的意外,作者于孤寂中对这般止语的人生有了自己独特的感悟和体味:止语看似孤独,被人冷落,但细品之下竟也有无穷的好处。而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止语可以给自己留下更多的思考的空间,也可以藉此时光玩赏体悟周围的美好。这份豁达令人肃然,这种淡然使人起敬。读完这篇散文,我想起“上帝给我一个柠檬,我将它变成一杯柠檬水”这句话,生活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调节自己的心态,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维,许多事便如云淡花开,生出别样的滋味。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92447
|
|
|
![]() 素心如玉
|
2014-11-18 18:55:27
127
这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这又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青春,我们有多少的青春岁月可以挥洒。梦想,我们每个人都有着美好的梦想。可是,现实很残酷。作为没有后台没有根基的年轻人,要维持自己的温饱尚且勉强,谈何青春抱负?作者从火车上一年轻女孩对恋人的抱怨入笔,引出了努力却没有回报这个在底层打工者一族普遍存在的问题。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个赤裸裸的现实使一批又一批怀揣梦想的年轻人颓然低下他们曾经骄傲的头颅。愿青春没有终点,给年轻人一个实现抱负的机会。这是作者的呼吁,也是众多人的心声。文章语言精炼朴素,行文流畅自然,就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引发议论,很有感染力。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92455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92455 |
|
|
![]() 素心如玉
|
2014-11-19 20:02:47
128
提到三峡,许多人并不陌生,甚至早就在心中构建了一幅幅山峡的图景。历代文人墨客,或诗或文,都对三峡进行了大量的生动细致的描绘。三峡诸峰之壮丽,三峡江水之迅疾早已随着这些诗文深入到人们的心中。但正如相同的景致看多的人会产生审美疲劳一样,过多的诗文描写使人们在欣赏三峡美景的同时少了几分的新奇感,三峡之美在人们心中便打了折扣。在这篇散文中,作者别开思路,由历代诗文中的三峡宕开一笔,以三峡中鲜为人知的一景——三峡的纤夫为落笔点,为三峡注入了富有生命力的另外一种美,读来令人心潮为之起伏,心神为子震撼。在这篇散文中,我们知道了一个了不起的摄影师郑云峰。正是他为三峡拍摄的相片中那深深的纤痕震撼了作者敏感的心,文章详细地介绍了郑云峰拍摄“三峡纤夫遗迹景观群”的经过,包括他亲身体验纤夫生活的描写,这一桩桩一幕幕,可见他的执著精神,让人敬佩。同时,也让人对三峡的纤夫不由得生出了几分景仰之情。尽管文人们在抒写三峡风光时将辛苦的纤夫一笔抹去,但一道道留在大石上的深深的纤痕见证了他们的存在。读完这篇文章,我眼前不禁展开一幅面面:进入枯水期,船只上行艰涩,纤夫们赤膊裸身,喊着号子,一步一步在浅滩上挣扎,他们的汗水伴着血泪渗入脚下的泥土。这景象何其悲壮!可以说,缺了三峡的纤夫,三峡的美是不完整的。所幸,作者敏锐地抓住了生活中这让人忽略的一笔,将这份三峡之大美展现在我们面前。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92825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92825 |
|
|
![]() 素心如玉
|
2014-11-21 08:39:49
129这是一篇带有调侃意味的小散文。作者运用轻松诙谐的笔墨,针对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交通拥挤的问题抒写了自己的感触。近年来,随着有车一族人数的剧增,本就不宽敞的路面变得更拥挤了,交通问题逐渐衍变成不可忽视的问题。作者将写角的视野锁定在东莞的一座不起眼的小桥上,小桥并没有因其小而少了车流人流,相反,自建桥之始,车来车往,行人过桥便成了大问题。作者详细地描写了自己当年在车缝里穿梭的险境,及有车后排队等候行人过桥的无奈,在揭示行路不易的同时巧妙地暗示了人们的素质问题。文章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了抑扬的手法,开始极力数落这座小桥建得没必要,甚至假设了数个“如果我是市长”,但接下来的描写,特别是人车轮流过桥的细节,足见这座桥的重要,它在交通上占有不可或地位。另外,文章较好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自己有车前后心理的描写,刻画出交通的不善和人们对交通拥堵问题的不满,也表达了希望政府参予规范人们行路文明的心声。文章用语自然流畅,内容贴近生活,很有现实意义。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93351
|
|
|
![]() 素心如玉
|
2014-11-21 14:40:46
130中学时代,在岁月的长河中不过是弹指一瞬,但那段青葱的岁月,留下我们心中的却是永久的难忘。这篇散文抒写了自己中学时代的一段经历,表达了处于青春躁动期学生的叛逆心理及同学间的深情。文章从自己初三时分班落笔,重点写了经历过分班风波后的普通班学生们的心态。由于感受到自己不被重视,他们感到压抑,并对自己的前途产生了怀疑,为了发泄,他们在课堂上搞恶作剧,逃课去看电影。但在班主任老师的鼓励下,他们终于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回归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来。毕业来临,每个人心中都涌动着离别前的感伤,一场自发组织的毕业典礼尽显他们的青春豪情。文章以笔墨纸砚为同学命名别具匠心,一方面彰显了中学时代学生生少离不开笔墨纸砚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可见同学间的深情,另外,也不能看出在作者心中对这段学生生涯的留恋。文章语言生动简洁,心理描写极为细腻,点点滴滴的小事中融入了诚挚的感情,将一群青春萌动期的少年的形象鲜明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93462 |
|
|
![]() 素心如玉
|
2014-11-24 19:18:40
131这是一曲雪的赞歌。雪,是冬的精灵,历代文人墨客,留下许多咏雪的名篇:如东晋才女谢道蕴的“未若柳絮因风起”,如岑参笔下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无不将雪的轻灵、飘逸渲染得淋漓尽致,令人神往。在作者的笔下,雪是冬的灵魂,是漫天的花,雪遮掩了灰尘,荡涤了心情。雪舞红尘,洒下无数的眷恋。北方的严冬,因了雪,多了几分的清灵。在这与雪共舞的洁白世界中,漫漫的思绪不自然间流泻于心间。文章用词清丽优雅,有一种唯美的气息,这样的文字,为飘逸如精灵的雪平添了几分的典雅和秀丽。美文,荐阅。【编辑:素心如玉】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94510
|
|
|
![]() 素心如玉
|
2014-11-26 08:17:19
132
读了这篇随笔,沉静了许久,痴迷了许久。为文字,也为写这篇美丽文字的人。或许,每个迷恋于文字的人,骨子里都有这样一份无法言说的情感,在一个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合,情之所至,便会喷薄而出。 “六月的遥远”,很耐人寻味的一个题目。点击着这几个简单的汉字,心里无端地想到了六月的热烈,但文章的心事却再也悟不出。目光下移,那轻轻浅浅的文字似乎一股无形的魔力,不自学地便被吸引。深情而唯美的笔触,藉着一个个灵动的文字,传达出作者对文字的独特感悟。文字,想来便是如此吧。生活是什么样子,有时无法还原,有时也无法美化,有时空嫌自己冷血得不像话,却不知那本来是生活的原样。读这篇文章,感受到作者在文章构思过程中情感的纠结,品味出作者对文字的挚爱和尊重,也对文学创作之源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http://www.vsread.com/article-494806.html |
|
|
![]() 素心如玉
|
2014-11-26 17:16:01
133这是一篇分析解读湖南青年女作家王芳散文特色的赏析文字,洋洋洒洒万余言,内容涵盖了王芳创作的始末。这篇文字,在读者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将王芳的散文特色全方位展现在读者面前。文章首先概括了王芳散文创作的三个阶段:作家解读、生活散文、思想随笔,然后针对其作品进行了一一的剖析和解读,概括了其艺术特色及创作缘起。王芳的作品,冷青、睿智,是对灵魂的拷问和对生命的沉思集结。特别是她的生活散文,饱含的真挚的深情,对亡母,对老父,对挚友,对故乡……折射了人生和人性,展示了她作为一名散文家的真性情与文学才华,笔尖凝结的驱之不去的真情令人动容。《聆听遥远的呼吸》是一部关于“大师”的灵魂书,在这部书中,通过对二十四位大师的人生和思想的独特解悟,展露了其知性与智性相谐成趣的可贵品质。而她的思想随笔集《故纸?素心》更可见其学者的眼光和思想的睿智,在弦音之中流露出一股犀利的剑气。这篇赏析文,最大的特点就是且行且思且写,行文中结合王芳作品中富有代表性的文段引发议论,在论评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感悟。作者还恰当地运用对比的手法,将之与其它的女作家的创作风格进行比较,凸显出这个水乡女子真切、淳朴弥漫着茫茫水意的创作特色。文章用词准确生动,内容清晰明朗,论说过程不疾不徐、张弛有度,给人以美的享受。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95181 |
|
|
![]() 素心如玉
|
2014-11-26 20:50:41
134
很温馨的一篇散文,读完细品,心悄悄地醉了。在乡镇的那些日子,有几分孤单,有几分沉闷,但印在记忆深处的却是挥之不去的纯真而美好。文章从去小诊所看病写起,朋友林海自作主张向药店老板要来了药方,只是因为我对中医有点研究。这个不经意间的小细节似乎微不足道,难得的却是林海的这份细心。不是肝胆相照的朋友,怎能关心到别人的爱好?接下来,随着作者温暖的回忆,为尚军庆生朋友相聚闹酒,大炮热心地为我介绍对象,与朋友相伴去陈宝家闹喜房,去村头老孙头家讨吃西瓜等事一一浮出水面。这些都是作者在乡镇中经历的事,都是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或许还夹有几分的粗俗野蛮。但字里行间流露的,却是朋友间浓浓的情谊,是乡镇人的热心和淳朴。而我离开单位回老家形单影只的那段孤单的自怨自艾更衬托了这份感情的美好。同是朋友相聚喝酒,我笔试过关离别前夕与朋友喝的那顿酒却浸满悲伤的情绪,这与前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可见在乡镇的这段岁月的珍贵。文章语言精美,用词准确,看似随意点染,却有让人心颤的效果。选取的都是生活中最寻常的小事,但是充满了正能量,渲染了人间的真善美。读之令人感动,令人振奋。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95252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95252 |
|
|
![]() 素心如玉
|
2014-12-01 12:43:34
【一颗苹果的心跳】这是一篇很有温度的小散文。张平,一个口吃的人,却只在说“苹果”两个字时顺畅。许冬果,一个优秀但家境贫寒的女生,为了表示对他赠予苹果的感激,以给他补习功课回赠。情愫,就这样不经意间产生。最终,她拒绝了富家子弟的追求,回到他的身边,只为了回报这一颗苹果的情谊。这份情感,至真至纯,不掺任何杂质;这份情感,让人感动。【蚂蚁想要一滴咖啡】在当代一切追求快节奏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诚然,这样快速有效,但与之同时,过程的乐趣也一并被忽略掉了。当社会发展到连文章也可以通过科技手段获取,我不敢想象生活还有多少真实可言。这篇文章正是表达了这样的一种忧虑。作者在开篇运用了一个有趣的比喻,结合自己的创作感悟,以蚂蚁想要一滴咖啡,喻示人生应享受过程的美好。文章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读会令人深思。【人生是一条蹦跳的鱼】文章用两个生活中的小故事引出了对人生对岁月的思考。菊花茶有苦味,而我恰恰喜欢这种苦,服务生自作主张加入的糖让我产生了媚俗的感觉。酒满则溢,朋友为了对得起酒钱满得满满一杯的酒不但泼洒了许多,而且一路诸多顾虑。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想占便宜的偏偏吃亏,想要圆满的偏偏让人心生不快。求而不得,辞而不能,生活许多时候偏离了我们的想象。人生是一条蹦跳的鱼,这个比喻十分精妙,水有水的欢欣,鱼有鱼的快乐,不管环境如何,总有值得自己回味的快乐。三篇散文,都取材于生活,或抒写爱的篇章,或传达对生活的忧思,或彰显人生的真谛,文字简洁明快,耐品耐读。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 |
|
|
![]() 素心如玉
|
2014-12-01 17:52:22
136半日录,初读这个题目,竟莫名地从中读出几分禅意来,总觉得是从某句佛语中借来的。细读这篇散文,文字如清泉般流淌,一笔一笔录的却是作者半日寻山的所见所闻所感。在初春的时候上山走一走,呼吸点山上清冷的空气,这是许多人都曾有过的富有浪漫色彩的构想吧。试想,几株枯草透出新绿,多年的老树泛出新芽,再加上莽莽苍苍的大山,衬着远方白云流动的天宇,这样的景致何其美丽。但作者的目的显然不在此。在这篇散文中,作者反复歌咏抒写的,是为我们所忽视的林场工人。文章选取了林场的老工人赵师傅为代表。赵师傅在林场工作三十多年了,每天,他要通过望远镜勘察全县山头的火情,做好记录,每隔两个小时汇报一次。还要在这近千平米的山上,寻山两次,查看有无可疑人员携带火种进山。这工作听起来轻松,但几十年如一日,日日如此,其中的乏味枯燥不说,对体力也是个很大的挑战。文章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以自己随赵师傅寻山的经历入笔,藉写自己一路爬山的狼狈,与赵师傅的从容轻松形成鲜明对比,抒写了赵师傅等林场工人的艰辛和不易。文章还写到了吃饭时与林杨师傅的谈心,他们对自己处境的安然易满足更衬托了其平凡中的不平凡,更令人唏嘘感叹。读至此,猛然想到,这份克己敬业的情怀,这份看开一切的淡泊,可不正是一种禅境的体现吗?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97016 |
|
|
![]() 素心如玉
|
2014-12-03 16:45:16
137【超级戏迷】为了戏不成家不立业一心一意把戏当命根子,这是对超级戏迷黄家老三的评价。文章从戏迷这个称呼谈起,详细地介绍了黄家老三因戏败家以戏为生的经历。为了好戏,他十几年如一日,跟着戏班跑龙套。为了成立戏班,他卖掉祖产。为了戏,他不成家不立家,甚至连一日三餐都顾不上。这样的人,可谓之“痴”,对一件事偏好到这个程度,可谓之“迷”。黄老三就是这样一个为戏痴迷的人。读了这篇文章,心中不由得感叹,这样的人,若生逢其时,说不定就是一个超级艺术家。但天不佑人,他只能潦倒终生,靠一把二胡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雅模】语言作为人类的主要沟通方式,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不同的语言习惯和地域特色。在这篇知识性很强的小散文,作者主要通过壮语中的一些趣闻介绍了壮语一些特定词汇的含义及其来由,特别突出了其意蕴丰富简洁明了的特点,从中也可看出当地的文化特色。这两篇文章,各具特色,语言朴实无华,叙述生动流畅,娓娓的述说中给人以美的享受,带给人思索和启迪。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97734
|
|
|
![]() 素心如玉
|
2014-12-04 12:53:23
138看到这个题目,不由得想起一句古语: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世界上最快乐的事就是吃饭,道中的是生活的精髓。人活在世,离不开吃穿二事。古往今来,大人物也好,小人物也罢,奋斗的最终轨迹都离不开一个“吃”字。文章选取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因体重增长被老妻强迫不准吃晚饭,从健康的角度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而且省时省力,但随之而来的,由于少了对吃的期盼,生活的趣味大减。可见,吃的作用不仅仅是填饱肚皮,还与人的精神享受密切相关。这篇文章极富生活情趣,与老妻为吃什么馅的饺子斗嘴的画面让人忍俊不禁,而老妻的宽容也让人深切体会到何为真正的情深意切。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98040 |
|
|
![]() 素心如玉
|
2014-12-05 11:49:53
139文章主要介绍了熊章喜的《觉夫和他的后代们》这部洋洋三十万言的小说的思想内容及其创作特色。作者以小说所披露的人性入切入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小说中的人物觉夫、发凤、超群、莲子这些人物一一进行了剖析,充分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朴素人性,真情演绎”,这是作者对这部小说的真实而中肯的评价。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从小说的语言风格、创作背景入手,展现了作品的艺术特色,给读者一个全面的直观的印象。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98414 |
|
|
![]() 素心如玉
|
2014-12-08 17:03:54
140人言可畏。读完这篇小说,我心中萦绕的一直就是这句话,一个因姐姐卖掉老房子而气郁的流浪汉,本来病情已经稳固,可是却因手机事件招致众人的怀疑,最后在郁结中旧病复发。小说详细地描写了超市众邻居们对流浪汉生活的窥望揣测,但他们此举的目的并不是出于关心,而是为自己的无聊闲谈增添话题。而流浪汉因手机事件精神再度受到刺激时,邻居们又将议论的话题转向对其姐姐的攻击。小说极具生活气息,将批判的角度指向了生活中那些无所事事、热衷于街谈巷议的人,揭示了人的劣根性。而结尾手机事件真相揭开后众人的沉寂议论,为生活注入了一点希望。或许,众人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失之公允;或许,人们觉察到自己对流浪汉的苛刻:我们寄希望于思索之后,他们会有新的改变。一篇很有现实意义的微型小说,欣赏荐阅。【编辑:素心如玉】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99587 |
|
|
![]() 素心如玉
|
2014-12-08 20:06:16
141
这是一篇山水风景的大写意。春夏秋冬,风云变幻,用心去体会,情致各异。在作者的笔下,如斯美景灵动飘逸,如烟云飘过。世间万物,即便残破,也曾辉煌灿烂,在斑驳中,唱出殷殷的挽歌。看那经过霜打冰冻的柿子,才尽显甜美滋味。流水、鸟鸣、虫吟、花开、雨落,还有那牧羊犬和小羊羔,或动或静,动有动的情态,静有静的韵致,充满了勃勃的生机。心中晴明,即便下雪,也是春天。那勘破红尘的熟人,看似清苦,而他们的心中却一片平和。文章语言精美细腻,字里行间行走着淡淡的禅意,富含人生哲理,读之令人心境开阔,心情愉悦。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99652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99652 |
|
|
![]() 素心如玉
|
2014-12-09 16:41:22
142
【孤独是大自然的秘密】一文是作者对美国著名诗人爱伦?坡《孤独》一诗进行的赏析。爱伦是一个孤独的诗人,他的孤独是由于生活本身造就的,是深入骨髓的,作者在这篇赏析文中,从《孤独》一诗所表现的激动、忧伤和爱三个方面进行解读,分析了诗人写作的原因及其精华所在,这让我们更容易理解诗人的思想,更容易把握诗人的思想脉搏。【打开自己心灵的窗户】是作者对普希金的《窗》进行的赏析。普希金作品的主题是友谊和爱情,这是一首爱情的诗篇,写出了少女追求爱情的大胆。作者逐句逐词进行分析,并指出与著名翻译家刘湛秋翻译的几点不同,点明了修改的原因,使诗歌的情感更回明晰自然,易于理解。【无声的长啸】是对里尔克《豹》的赏析。里尔克就“咏物体”诗歌的开创者,《豹》便是咏物体诗歌的代表作。在这首诗中,作者抓住豹这个具有特定含义的意象,从分析诗歌的象征意义着墨,一段段地解读分析,展现了一个英雄的形象。这组赏析文,作者皆是从探悉诗人的生平经历入笔,结合其代表作,揭示其创作之源。然后再从诗歌的内容意象入手,探察诗歌的思想意义及创作特色。但具体到每一首诗,又各有侧重。这样的写法,有理有节,展示了作者对诗歌领域的极高深的造诣,也有助于读者理解和吸收。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