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意中使用了文学创作中的修辞手法“履新”
2014-01-11 22:40:55
昨晚君醉洒杜康,今晚妇捧湿书忙。
翻页还需两手分,美酒伴我读诗行。
古人如饮今人酒,李白送我诗千首。
花间独酌邀嫦娥,嫦娥示我仙醉作。
粗词浅句诌几首,料应月不笑我丑。
心血来潮发江山,杨柳朋友笑打油。
老妇五十喜文字,夫君也常笑我痴。
小镇门罗获诺奖,年纪已经过八十。
无意中使用了文学创作中的修辞手法“履新”。就是那句“料应月不笑我丑”。那天晚上我手捧前天老公不慎洒酒弄湿的书本,书页还湿漉漉的。翻一页都要两个指头慢慢的掰开。好费劲,但是酒香扑鼻,使人心旷神怡,增添了读书的雅致,想着李白是斗酒诗百篇,不知李白可曾读酒湿过的书。这时我正好翻页读到李白的《把酒问月》及唐寅的《把酒对月歌》的诗词欣赏篇。就想到如果诗仙李白再世,我愿意天天给他送酒喝。让他写出更多的诗。可惜老公只喜欢喝酒不喜欢写诗。酒喝不了,还往我的书上浇。哎,何必怪老公呢,现在那么多人喝酒,又有谁会写诗呢。老公不管怎么说还是读诗的。又想到这首诗是不是李白喝酒时写的呢,应该是吧。因为李白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月光如洗,慢过窗棂,洒到书页。我想何不问一问嫦娥呢。唐寅说: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李白也“举杯邀明月”。嫦娥应该见证了两位大诗人的诗才酒量。嫦娥好像对我说:这首诗就是诗仙喝醉时写的。于是我也学古人写诗,就是这首小诗。唐寅诗中说: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我说:粗词浅句诌几首,料应月不笑我丑。因为网友总笑我打油。把“嫌”字换成“笑”字。觉得不地道,总怕别人说我“偷”古人的诗句。文友该说:打油就很可笑了,而又偷古人的诗句,改梁换柱岂不更可笑。今天读了《阅读与写作》中张永军的《“点化”三则》。立刻松了口气,原来这也是一种写作手法。原来古人早都有我这种“不地道”的做法了。文中举例:宋代诗人林逋《梅花诗》“疏影横斜水浅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翻用了江为的诗“竹影横斜水浅清,桂香浮动月黄昏”。而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翻用了庾信《华林园马射赋》中“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的成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