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树
|
【雅韵文学】话说年味2014-02-06 17:03:54
说起过年人们总是嘴角上扬开心一笑。中国人习惯春节的味道,多少快乐画面在脑海中涌现。新年里是美满的,充满祝福的。在新年晚上一家人围着饭桌旁一起吃年夜饭。人们走亲访友,问候自己的朋友,亲戚。现在不少人感叹似乎年味越来越淡,年的味道变得有些陌生和遥远,年味是淡了?还是浓了? 记得小时候,一年中最期待的就是过年。从过小年那天起,就开始掰着指头算离过年还有多少天,期待穿上漂亮的新衣服;从过小年那天起,男孩就会得到甩炮,朝向女孩身边甩去;从过小年那天起,妈妈就会买些年货放进大瓷坛中,我们会有花生、爆米花等零食吃。 年三十那天,早晨我们姐妹帮着妈妈煮“大圆宝”(中间夹有馅的大汤圆),爸爸在吃早饭前会放鞭炮,象征来年团团圆圆、红红火火。吃完早饭,张罗着贴对联、贴年画、挂红灯笼,然后期待着吃团圆饭;当母亲把鸡、鸭端上桌,桌子少不了的一道菜是拼盘“有头有尾”、素炒白菜(摆财)和年年有“鱼”,这些都是自家养的、种的;我们看见满桌子香甜可口菜肴时眼睛都亮了:“哇,过年了”!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过团圆年的滋味,让我终生难忘。 三十晚上村头村尾灯火通明,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吃完年夜饭后大人聚在一块谈天说地爽朗的笑声,孩子追逐嬉笑、放着炫丽的烟花,一片沸腾的景象。初一早晨,我们都穿上了新衣服,而且父亲会给每一个孩子发“压岁钱”,此时是我们最幸福的时刻。这就是过年的味道,怀旧和回忆伴随左右总是挥之不去。 而今过年,不再是盼吃穿,商场里品种繁多、包装精美、色泽诱人、口感各异的糖果琳琅满目,不再为垂涎满桌子不能常吃的佳肴而早早的掰着指头算着过年的日子,不再期待新衣服穿在身上的喜悦;年味也在与时俱进,从原来注重团圆和吃喝的习俗,逐步向欢聚、交友、玩乐、购物、出游等综合性的新习俗转变,人们的愿望更加多元化,承载着诸多文化内涵,过年除了观看电视节目外,还融入了新的方式,走亲访友仍乐此不疲,电话拜年、E-mail拜年、QQ拜年、贺卡和手机短信祝福等,过年变化的节奏,撞击着人们的过年神经,叩打着所有中国人的心扉,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春节,不经意中改变着模样,折射着春节文化的变迁和包容。 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的事情都在变,也许变才是真正的永恒。昨天、今天和明天,年味大不相同,新年俗带来了新“年味”,但中国的底色没有变,团圆、快乐、喜庆、祝福、憧憬依然是新年不变的主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