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水榭(本社团不接受非首发稿件,投稿请标注首发,不标注的稿件退稿) 回复本帖
止于静

止于静 布衣

  • 15

    主题

  • 182

    帖子

  • 133

    积分

『流年编按』止于静三月编按(2014

2014-03-10 19:42:44

    1【流年】乡味悠悠(土地征文·散文)作者:我是一窗绿影

    【编者按】

    一篇纯朴素净的文字,将故乡、土地之于我们的情感跃然纸上,不华丽却十分动容,乡味悠悠,悠悠乡味。作者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对这片土地的热枕情感自然不言而喻。儿时的生活并没有十分富足,甚至艰苦,可是回忆里却也满是幸福的味道。父亲晒干的野菜浇点盐花,咀嚼起来便有一番风味;傍晚时分,牵着牛儿在田埂上行走,看落日余晖;青年湖里,孩童嬉戏玩水,那样的画面感纯真而灿烂。大概,我们都会羡慕那样的时光,曾经属于你我,而这一切,都因这片土地,它给以了我们欢乐,它给以了我们生活的自信。感谢作者赐稿流年,欣赏佳作并推荐阅读,遥握问好!【编辑:止于静】

     2【流年】写在儿子的婚礼上(诗歌) 作者:觅雪嫦晴

   【编者按】

这篇写在儿子婚礼上的小诗,字数不多,却融入了太多的心意和祝福,一字一句都关乎情感,深长意切。当自己的孩子终于长大成人,成家立业,父母的心思又怎能不为之动容?婚礼的音乐响起,有心爱的人在身旁守候,划过脸庞的泪水是幸福的见证。最想,为这一场婚礼送上祝福。也许我们不曾谋面,也许我们正擦身而过,但我们在流年遇见,便不再是陌生的路人。感谢作者分享这幸福的瞬间,让这种美好感染着我们流年每一个人。希望他们能够幸福美满,也期望他们在以后的生活里会稳健翱翔。遥握问好,期待分享更多佳作!【编辑:止于静】

3【流年】玫瑰色的墙(短篇小说) 作者:张雁群

【编者按】

这篇小说所写的故事就如我们每个人的年少都会经历的往事。在青葱懵懂的年纪,男孩与女孩之间或多或少总有些间隙,隐约的界线难于逾越,作者将这种隐约的界线称为玫瑰色的墙,如此年少时光的那种明媚而又带有简单的忧伤情绪就变得有青春的律动。小说里华峰对素绢那种朦胧纯洁的情意,被同学谣传地近乎不可理喻,竟连自己敬重的老师也分外指责,给这两个少年在成长的路上带来了许多忧伤和无奈。时光如水,或许这样的故事依旧在继续,希望传道受业的老师能够在孩子年少的路途中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而不是不顾孩子自尊一味指责。也愿小说里两个孩子能够走出少年时的忧愁,诚实面对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自信从容地面对生活里的一切!【编辑:止于静】

止于静

止于静 布衣

  • 15

    主题

  • 182

    帖子

  • 133

    积分

2014-03-16 21:44:06

4【流年】我眼里的孙方之(散文)作者:云端端

【编者按】

这一段网络的“邂逅”,大概因为有好的际遇,才有如此朴实动人的文字。《我眼里的孙方之》,单单只是这样的题,便看到作者对孙方之老师的敬重,字里行间的真情实诚,自然流畅,让从未与孙老师谋面的我们,也倍感亲切。孙老师除了他文字的分量之外,对别人的诚恳更让人动容。他是小有名气的作家,亦会认真对待每一个爱文字的初学者;他身上有许多的耀眼光环,亦能像普通人一样平易近人;很羡慕作者与孙老师有这样的交集,文字的分量在彼此间变得浓厚,有意味。在流年,也拜读过很多孙方之老师的文字,大多厚重而有深意,很受感动。感谢作者赐稿逝水流年,分享美文,让我们近距离的接触到孙方之老师,领略孙老师不一样的独特魅力。期待分享更多佳作,遥握问好!【编辑:止于静】

5【流年】抒情方式(组诗)作者:老井

【编者按】

采石的人从诗里隐约看到他的故事,生活的磨难与心酸在他的沉默模样里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在我们眼前,那采石的人正使劲全身的力气挥动着自己的臂膀,每一次敲打于我们心上都是一次震撼。即便我们有那样的力量,却无法体会到生活给予他身上的重负。你与墓碑读这样的诗,会让我感觉颤抖,或许是太过深入之后想象着诗里的画面不自觉地害怕。“你”,美丽、风姿卓越、娇媚,向往墓碑之外的山谷林丛但躯体却冰冷生硬,如同墓碑一样。我并不觉得这是最终的绝望,倒更愿意相信这是一种希望,世俗里条条框框的教条主义束缚了我们太多的行为,旧时代到新时代的跨越必然要冲破这些束缚才能大步前行。补漏这一首诗,时光的印迹很重。锅碗瓢盆上的漏口,厚厚地一层,老旧的东西与崭新的事物有鲜明地对照,恰如时光,过去与现在,是不一样的光景。“只想把新时代的器具/这光洁照人的部分/镶入旧时光中去,锉平好/阻挡似水的流年继续泄露”。在我们感慨新时代的美好时,却也会感慨逝水流年,希望时光慢一点再慢一点,期盼岁月静好!非常独特巧妙的组诗,别具一格,区别于一般诗人的抒情方式,从第二人称的视觉来描述自己所见所想,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引人深思。感谢作者赐稿逝水流年,欣赏佳作并推荐阅读,祝在流年写作快乐,问好!【编辑:止于静】

止于静

止于静 布衣

  • 15

    主题

  • 182

    帖子

  • 133

    积分

2014-03-19 21:02:40

 6【流年】我和书的故事(散文) 作者:晨梦

 【编者按】

一段与书结缘的故事,租书、偷书、借书,尽管篇幅不长读来却意犹未尽,在电子媒介还不发达甚至连纸质书都罕缺的那个年代里,要想寻得一本好书,真得煞费苦心,由此也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书的喜爱大概也算得上是痴了。

此去经年,恍若重回那样的时光,在骑楼底下的地摊租书点,有两个少年正如痴如醉地沉浸在美味的书香里,不顾街市的喧闹和繁华,温暖了岁月,惊艳了时光。我相信书里的世界,会给予我们更广阔的天空;我相信书里的美好,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精彩时光。

    感谢作者赐稿逝水流年分享佳作,欣赏并推荐阅读,让我们重温书香的气息,大抵如此依旧可以寻出当初为读得一本好书的迫切心情。祝在流年写作快乐,春安!【编辑:止于静】

止于静

止于静 布衣

  • 15

    主题

  • 182

    帖子

  • 133

    积分

2014-03-20 17:56:09

7【流年】森屯传奇(散文) 作者:子戈

 【编者按】

“人们说,森屯的风水全在于那棵大榆树。”

一棵大榆树,让这个普通的村庄变得不再普通,因为它高大粗壮,年岁久远,也因为在它身上历经了许多的传奇故事让人感慨。这棵大榆树寄托了祖祖辈辈的期望,见证了森屯的起起落落,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屯里人。

落地生根,森屯的人也如这棵大榆树一样扎根在这片土地上。用勤劳换取富足,又用富足反馈于他人,开办学校免费让孩子们接受教育,自成一派繁华风光。令人痛惜的是在不幸的年代里,开办学校的林氏家族受到牵连逐渐没落,大榆树也经历磨难被人砍伐,自然,树倒了风水也倒了,森屯的风光已不如先前。

好在,现今的森屯又让我们看到希望—— 用乡人的话说是“森屯的风水在教育”,“有了学校就有了希望”,期待早日看到这样的希望。感谢作者赐稿流年,分享佳作并推荐阅读,遥握问好!【编辑:止于静】

止于静

止于静 布衣

  • 15

    主题

  • 182

    帖子

  • 133

    积分

2014-03-21 14:19:26

8【流年】灿若桃花(散文) 作者:飘ping

【编者按】

说起桃花,便记起胡兰成在《今生今世》里写桃花的句子,“桃花是村中惟井头有一株,春事烂漫到难收难管,亦依然简静,如同我的小时候”,桃花朵朵艳丽妖娆,往事一点一点蔓延,因为纯净、简单美到极致。

作者这篇如诗一样柔美清丽的散文,也是如此,清新雅致的味道不言而喻。灿若桃花,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大抵有满满的浓郁之情,或想念、或期待、或祝福,于作者的心思却依然简静。或许,只有在这样的季节才更易勾起人的心思,细腻如你,只一株桃花,便想起那个远在千里却住在心底的人。从遇见,到相识,到相知,往后才有无端的念想,竟是这样的无端念想也惹得旁人羡慕。庆幸地是,在温暖的季节,没有错过花期,美丽如期而至,愿作者心底那个约定的日子也如期而至,如桃花般美丽简静。

感谢作者赐稿逝水流年,欣赏佳作并推荐阅读,在春天里读到这么美妙柔媚的文字,有一种温润浸染身心,问好,顺祝春安!【编辑:止于静】

止于静

止于静 布衣

  • 15

    主题

  • 182

    帖子

  • 133

    积分

2014-03-25 14:58:41
 

9【流年】孤独并快乐着的旅行(散文) 作者:子戈

【编者按】

品读着作者笔下的文字,屋外正好阳光明媚,樱花都已开到窗前,再绚烂不过,这时候出去旅行是再好不过的好时光了。

于每个人都有自己旅行的意义,作者笔下几位好友的旅行,大多洒脱而不羁束,在一路的风景里感受旅行的自由和快乐,都有男子间的豪气和壮阔。或许我们内心都向往着这样一次旅行,一个背包,一份期待,一颗说走就走的心,再无其他,旅行便有了意义。

   作者期盼的孤独并快乐着的旅行,是属于一个人的旅行,这样的期待并不需要太久就会实现,不知道如此一次旅行会带给作者一番怎样的感受,又或是心灵的洗礼,我同样期待和祝福。感谢作者赐稿逝水流年,分享佳作并推荐阅读,顺祝安好,在旅行中一定要注意安全,不可大意【编辑:止于静】
止于静

止于静 布衣

  • 15

    主题

  • 182

    帖子

  • 133

    积分

2014-03-30 20:47:08

10【流年】鱼之乐(随笔)作者:闲云落雪

【编者按】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里,人们对幸福的认知大有不同。有人追求物质上的满足乐于享受,有人追求权势自认为高人一等,也有人安于现状波澜不惊,等等,都无可厚非,只不过是生活的一种方式罢了,我想只要乐观向上,便都有各自的快乐。

因为昔日好友的一通电话,让作者陷入这样的沉思里,难免有些惆怅,几位老友对作者现实生活里幸福的评价只在乎物质的丰厚与匮乏,却不涉及其他。但是,从文字里却让我看到作者心里的祥和和快乐,这是最好的一笔精神财富,不关乎物质上的丰腴与否,知足常乐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作者的这种生活态度也让人艳羡自有一种快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感谢作者赐稿逝水流年,欣赏佳作并推荐阅读,顺祝安好!【编辑:止于静】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