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韵文学论坛 回复本帖
山中树

山中树 秀才

  • 292

    主题

  • 325

    帖子

  • 2366

    积分

【雅韵文学】清明雨纷飞

2014-04-07 21:39:43

清明是雨的季节,今年清明雨声淅淅沥沥下了一整天,有时是晴空骄阳,时而雨滴也依旧会登台露脸。那雨,就像是剪不断的愁绪,一缕缕从天上扯下来,直到空中忧郁的云朵全都扯完了,或许才会再露出一片明媚的阳光。

清明的雨大都细微,却总是连绵不止。乍暖还寒的时候,头上顶一方阴郁的天空,心情便轻松不起来,愁云愁雨让人挥散不去,也难怪之写清明的绝妙好辞大都那么凄切。诗人在清明时说“路上行人欲断魂”?让人走不出那片萧然的境界。即使后来有人别出心裁,把杜牧的绝句改作小令“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确实饶有趣味,其实也终究未能超越原诗的意蕴。

     清明的雨是十分轻柔的,轻柔的就像少女羞怯的话语,你一不留神,就无法听见。吴梦窗写“听风听雨过清明”,居然会想到了秋千上飞扬的裙裾,让人感到那雨也有了灵性,正飘飘扬扬地飞进了每个行色匆匆、忧心忡忡的过客心里。雨湿轻尘,本来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过客们却无暇顾及雨中的风景,不曾在意过雨形雨声,他们的心情在小雨的浸润中愈加的沉重,茫然不知归宿何在。

       “小楼忽洒夜窗声,卧听潇潇还渐渐,湿了清明。”郑板桥的诗句像浙淅沥沥的春雨,把清明淋得透透湿。水淋淋的清明便多了掩饰不住的生机。诗人让清明的雨拥有了悠远含蓄的意境,清明的雨让诗人生出了千般诗韵和万般诗情。

      看着被清明的雨抚过的每一根柔枝、每一片绿叶,仿佛看到古人正手执嫩柳一遍遍尽情地吟诗,仿佛听到古人轻快而得意的踏青足音正远远地传来,心一点点变得温柔与放松,一点点陶醉。充满了灵性的清明雨,潜入桃花林,会变得桃红;落在芳草地,会变得嫩绿;和在牧童的笛声里,会变得清脆;飘过酒家的酒旗旁,会醉得歪歪斜斜。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即便是旷达的人也会纵酒,也会选在这个飘雨的清明里,就着这首被雨水也被泪水打湿过的《清明》,推杯换盏。雨纷纷也好,人纷纷也罢,以其独到的感悟,寻求积极的寄托。让自己轻松一些,自由一些,快乐一些,在清新的田园牧歌中尽情放纵。

       雨因为落在清明里而哭泣,清明因为有了雨尽述衷肠。





 

共0页 0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