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轩语』花开满人间
2014-04-09 18:25:34
花开满人间
“洛阳地脉花醉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谈到牡丹,我还是喜欢洛阳的牡丹。因为一说起洛阳牡丹,就很容易让人想起“歌舞升平、花团锦簇,国富民强的大唐”,无论是一代女皇武则天时期的“红妆时代”:太平公主、上官婉儿(上官风儿姐姐,哈)、安乐公主,韦皇后,女性角色都不失时机且以光鲜夺目的面容,登上了历史舞台,成就了女性挥洒能力的另一面;抑或玄宗朝的“闭月羞花,侍儿扶起娇无力”,华清宫内刚出浴的杨贵妃;“贵妃捧研,力士脱靴”,豪洒不羁的诗仙李白;忧国忧民,难以自保的史诗杜甫;诗中有画,诗画一体的诗佛王维;开元盛世时期的宰相张九龄……都是人所向往的地方!那说起“牡丹”的来历,小风倒做了一番考证:
传说,天授二年腊月初一,西京长安大雪纷飞,武则天饮酒作诗,乘兴醉笔写下诏书:"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百花慑于此命,连夜开放,独牡丹不违时令,闭蕊不开。武则天盛怒之下,将牡丹贬出长安,发配洛阳,并施以火刑。牡丹遭此劫难,体如焦炭;却根枝不散,在严寒凛冽中挺立依然,来年春风劲吹之时,花开更艳,被誉为"焦骨牡丹"。
洛水河畔居住一爱花女子,名曰图丹!后来,女孩在洛水河畔捡到烧焦、近乎死亡的花藤,牵引身旁老黄牛打水灌溉,松土施肥,精心照料,细心呵护……花藤由死复生,重新萌芽,开出硕大的花朵,花香扑鼻,招蜂引蝶!此花原是天界瑶池的仙花,因触犯天条,被王母贬至凡间受苦。此时,刑期已到。瑶池百花仙子降之人间:为表彰图丹的功绩,又看到其身旁老牛,遂将此花命名为“牡丹(百花仙子错将“图”听为了“土”。所谓“土、牛”为牡),图丹也被封为”牡丹仙子“!
也许正如女作家张抗抗在《牡丹的拒绝》一文中所言:
于是你在无言的遗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性、有品位之高低的。品位这东西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韵只可意会。你叹服牡丹卓尔不群之姿,方知“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视的美。
牡丹,是富贵的象征,更是高贵的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牡丹,并不是中国的国花。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国花!?
|
|
|
2014-04-09 18:47:47
小风随笔两首:
一,绝句.醉红颜
霓裳羽衣舞翩跹,贵妃醉靥绽芳颜。
春意阑珊百花艳,月下美人羞牡丹。
二,律诗.牡丹仙子
百花争艳斗芳菲,洛阳牡丹花中魁。
倾国倾城真颜色,芬芳高贵吐华浓。
蜂拥蝶涌情意浓,牡丹仙子笑盈盈。
为秉桀骜真本色,不惧龙颜贬洛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