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树
|
【雅韵文学】追风筝的人2014-05-26 22:17:25
“为你,千千万万遍。”当阿米尔脱口而出这句话时,我的眼泪滚落出眼眶。曾今懦弱、胆小、脆弱的阿米尔似从蛹中破茧的蝴蝶,重生般地展翅起飞了。 在家中书柜的深处,它被埋在众多书本的最下面。《追风筝的人》在夕阳映红云朵的黄昏时分,一个小男孩牵着细细的玻璃线,拽着半空中菱形的风筝,长长的尾巴飘出肆意的姿态。没有浮夸的封面,简单而朴实,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它。 书中故事开始于70年代的阿富汗,那还是个和平的阿富汗,民风淳朴,信仰坚定。富家少爷阿米尔用细腻的口吻和内心独白,讲述着他从12岁开始的故事。一场隆重的风筝比赛,他和情同手足的仆人哈桑产生隔阂,为了让自己心安,他逼走哈桑。随后在阿富汗局势混乱之下,他不得不跟随父亲逃往美国,远离故土。成人后的阿米尔,在得知很多“秘密”以后,踏上了心灵的救赎之路,他重返塔利班统治的黑暗阿富汗,冒险寻找哈桑的儿子,寻找那把可以打开美好心灵之门的钥匙。
整个故事情结跌宕起伏,惊人的故事构造使人惊颤,细腻的描写手法让人身临其境,精致的情感剖析引起读者共鸣,他拷问每个人的忠诚与正直,就像那书中的那只风筝,它是每个人心中的梦想,只要你努力去追寻,最后终能找到。 我了解阿米尔,就像了解我自己一样。“我不知道其他家伙斗风筝为了什么,也许是为了在人前吹嘘吧,但于我而言,这就是唯一的机会,让我可以成为一个被注目而非仅仅被看到,被聆听而非仅仅被听到的人”。少年的阿米尔为了得到父亲专属的爱,自私地戏弄哈桑,考验着他的忠诚。当成年阿米尔再次回到战火纷飞的阿富汗,就像“年老的战士会走向年轻的战士,抱着他,承认他出类拔萃,证明、获救、赎罪。然后呢?这么说吧……之后是永远幸福”。历经世事后的阿米尔,深受内心的折磨,他要抛弃他的懦弱,抛弃他的自私,抛弃他的胆小,穿过最危险的地带,和最险恶的人对峙,那是他一辈子都不曾想象过的,一辈子都不敢去面对的,但他那么做了。阿米尔从来都是善良的,他本性并不坏,他只是在人生的旅途中稍微迷失了一段时间的路,很庆幸,他最终走回了那条正确的路,就像他总是跟在哈桑后面追风筝,穿过纵横交错的小巷子,但只要跟着哈桑,就绝不会迷路。因为哈桑“知道……他就是知道”,知道风筝最终的位置。 “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真诚的奉献,不求回报的付出,终其一生去寻求心灵上的美好。我们像极了阿米尔,在困难面前也有自私、懦弱、胆怯……阿米尔所每遭遇的一件事,每做的一个决定,都在拷问我们的灵魂:我会这样吗?我能在不公面前挺身而出吗?我能为需要帮助的人不计成本的无私付出吗?我能在困难面前鼓足信心迎难而上吗?……我想是的,我们会比阿米尔做得更好,在追逐风筝的路上跑得更快!即使细细的玻璃线划破手指隐隐作痛,但我们不畏惧挑战,我们只为追逐心中最美的风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