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地731828829
|
【流年刀编】文学评论范文(此帖不报,不加精,内参)2014-05-30 15:39:43庄周的燕子
格致 今天的燕子,两千多年就已飞入庄周先生的视线——看来他不仅喜欢蝴蝶。他看着围着茅屋飞进飞出的燕子,陷入了沉思:鸟都怕人,所以巢居深山或高树,以免遭到伤害;但燕子特别,它就住在人家的屋梁上,却没有人来害他。这便是处世的大智慧。 庄周的燕子直到今天还活着,仍重复着庄周时代的伎俩,未被人类识破。人类是见着什么鸟都举枪便射,却对身边萦绕的燕子视而不见;燕子叫声可谓婉转,却没人将燕子关到笼子里,以听它的叫声取乐。有许多珍禽异兽在人类的追杀中灭绝了,这也怨不得人类,实在是因为那些物种比人类还要愚蠢。 燕子智慧的核心是什么?那就是距离。人类是一种你不能离他太远、又不能离他太近的动物。比如,珍禽猛兽害怕人,躲得远远的,人便结伙去深山猎捕它们;这是因为离人类太远;家禽因完全被人类豢养和左右,人便可以随便杀戮;这是因为离人类太近,近了没有了自己的家园。只有燕子看懂了人类,摸透了人类的脾气,又亲近人又不受人控制,保持着自己精神的独立,于是人便像敬神一样敬着燕子。 燕子是狡猾的动物,它控制人类的第一招就是信任。信任是对付多疑的人类的最尖锐的武器。因为人类不信任别人,一旦得到别人的信任便会受宠若惊。燕子将自己的巢和卵放到了人居住的屋檐上,显然人一抬手就可以捣坏。这是最彻底的信任,没有任何一种鸟敢于这样信任人类。于是人类感动了,像是从人海中找到了一个相知的朋友。第一招奏效以后,燕子马上又智慧地拉开了同人类的距离。它马上从同人类的亲密接触中抽身出来,落到了人类够不着的是树枝上,保持着自己的独立。因为它知道,人类能容忍它把巢建在屋檐上,却未必容得了它在人类生活空间里长时间地没大没小。它绝不嬉皮笑脸地落到人家的饭桌上、手上、肩上作亲昵状。这样小心还不够,它在人类生活领域求生存,担心这样时间长了会出问题,于是,住上几个月,便举家搬迁。人类刚刚有些厌烦燕子的飞进飞出和乳燕动不动声嘶力竭的大叫,正要发作,想不到燕子就在这时知趣地搬走了。于是人的所有怒火平息了,又念起燕子的好来;你看它们不会伤害小鸡,也不啄食园子里的菜,……过了几个月,人类开始思念燕子了,燕子就在这个时候回来了。燕子巧妙地循环人类情绪的起落安排自己生活的节律。 还有一种敢于亲近人的鸟是麻雀。它也将其巢建在人的屋檐下,但它们的蛋被顽童任意毁坏,成鸟被大量抹杀。原因何在?其一,麻雀鬼鬼祟祟,不信任人类,却又不远离人类,这不是找死吗?它进进出出很小心,怕被人发现,这种做法激怒了人类;小小的鸟,竟敢在我的眼皮底下地下玩花样,你以为我是瞎子?麻雀的这种做法,极大伤害了人类的自尊心。其二,既防着人,又不远离人,整天围着人聒噪,而且一旦住下就再也不走了,惹得人烦不胜烦。 有人将燕子比做剪刀,这是就外形说的。其实燕子从形到神都是一把锋利的刀,插入人类精神深处,游刃有余地在人的精神脉络中出神入化地游动,既不伤人类,也不让人类坚硬的骨骼碰伤自己。在不知疼痛的情况下,人类已被小小的燕子大卸了八块。 【编者按】这是一篇感人心魄的哲理美文,从燕子搭窝认识到做人的真谛,归结出人生的哲理,从平凡熟视的现象中,洞察和捕捉了纷纭复杂的世态人情。庄子看出燕子的大智慧,作者更是通过对生活的思考、对生活的感知,在寻常小动物身上表现出深刻的甚至惊心动魄的意蕴来,“燕子是最狡诈的动物,它控制人类的第一招就是信任。”当人们都沉浸在对可爱燕子的欣赏时,作者石破天惊,突然揭穿:燕子为了生存,利用了人类!作者敏锐体察,化熟为生,使人们对事物的认知由原来粗糙、原始、麻木的状态升华到一种艺术的、灵敏的、理性的思辨状态。鸟的生存之道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文章启发读者思考人与人之间应如何相处,人如何获得自由与尊严这个严肃的人生命题。
文学评论范文帖数篇: 一
《庄周的燕子》中生存的智慧
庄周的燕子是自由的,它在人类的居所里飞进飞出,无人阻挡。庄周的燕子又是聪明的,它的身上凝聚力着几千年来的生存之道。
二
《庄周的燕子》中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
本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从燕子的生存方式中折射出处世的大智慧,同时深一层地揭露了人性的弱点,生动并且形象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三 《庄周的燕子》蕴含的哲理
庄周意识到了燕子生存处世的大智慧,却并没有真正完全领会。因为庄子想到的只是一味出世,而不是象燕子一样出神入化的既出世又入世。 人类是有许多的弱点的。只要能够从众多的表象中抓住它的实质,便可以像庖丁解牛一样将人类大卸八块,而燕子正是揣摩到了人类的弱点,所以得出了它处世的智慧核心——距离。 “人类不信任别人,对来自别人的信任受宠若惊。”而燕子对多疑的人类的第一招便是“不疑”。它将最柔软最脆弱的一面展现给人类,却又适时的与人类保持距离,当人类开始厌烦,它又明智地搬走;等到人类想念它时,它又回来生活。人类是一种善变的动物,而燕子却总是循着人类情绪的起落而安排自己的生活。 嬉而不狎,远而不疏,近而不迫,这就是燕子生存的大智慧。而当人类掌握了这种智慧时,大概也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人际问题了。
四 读《庄周的燕子》 烟林梦萦
一直让我念念不忘的是《庄周的燕子》,它是满族女作家格致写的一篇散文。格致的散文我知道的不多,那篇《庄周的燕子》,还是无意中遇上的,初读它便有一见钟情的感觉。时不时的总会牵挂它,有一种非写它不可的欲望,就像自己无意中得到的宝物,一定要拿出与人分享一样。
文章结尾,用剪刀作比,一针见血地概括出燕子温柔一刀的杀伤智慧。
读《庄周的燕子》我就有这样的体会。
另外,附上《苦雨》数篇文学评论范文帖: 一《苦 雨》中作者对雨的态度
杨雅慧 虽然作者用的标题是“苦雨”,但事实上,作者是爱雨的。因为雨给予了他生活中的无穷乐趣。 雨是作者旅途中嬉戏的伙伴。虽然“雨中旅行不一定是很愉快的”,但篷船外的雨声给了他梦似的诗境,雨中泛舟的愉快让他甘心“为鱼”,风雨中沙漠之行让他倍感悠然。可见作者是爱雨的。 雨是作者调皮的孩子。顽皮的孩子发起脾气来,会让南墙冲倒,让西墙淋坍,让人们受惊。有时它还浸满房屋将书籍淋成一饼一饼的纸糕。这让作者很不愉快。但作者仍是爱雨的。当他看到孩子们卷起裤管光着脚丫在雨水中嬉戏时,他转眼忘却了雨的调皮。但他听到一阵阵不绵的蛙声时,一股浓厚而又自然的乡村气息扑鼻而来,他深深地爱着这种生活,享受着这种乐趣。 苦雨给作者带来的不是苦难或悲伤,它带给作者的是无穷的生活乐趣。
二 《苦雨》中语言的艺术幽默 张泉
文章题为“苦雨”,其实文中内容不然,作者的“苦雨”是一种诙谐幽默的苦。细品全文,作者语言的艺术幽默尽显无疑。 作者写“仰卧在脚划小船内冒雨夜行”,这是一种佳趣。“虽然较为危险,一不小心,拙劣地转一个身,便使船底朝天。”这是一种诙谐的幽默,紧接着作者写想朋友胡坐骡车中,在大漠之上,大雨之下,喝汽水前行是“不亦快哉”。这种生活充满童趣,充满诗意浪漫,写出来觉得幽默风趣。 更绝妙的是,作者巧用“梁上君子”来摸索北房的铁丝窗来写墙塌手小偷的光顾,又说南墙冲倒了,受惊的是川岛君他们,“梁上君子如再观顾一定是躲上它们窗下窃听……”这些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散发着浓郁的人文者的智慧、乐观与幽默。 总之,纵览全文,作者跳跃的文字里幽默的气息随处可见,作者乐观豁达充满人生激情的生活态度也在语言幽默里尽显无疑。
三 《苦雨》中语言舒徐婉转的特点 周森林
乍读标题,本以为是愤世之言,一读,却为他婉转清扬的语言所吸引,舒缓的文词把生动雅致的小事,娓娓道来,体现了舒徐婉转这一语言特点,读来如品美茗,绕齿生香。 先说舒缓,“你在长安道上不知也遇到否”“想必……”“或者……”,这些语言,读来就觉得是一位深交的好友在旁低诉、闲聊,告诉我一些趣事,谈论下天气以及境况,不急却也不烦,更能从中品味出作者的深情。 总之,作者用深厚的文笔,将平实的生活写进书信,融以舒徐婉转的特色,使文章的美酒香茗,读来舒畅。而其中语言婉转舒徐最能让人尘襟顿爽,快哉! |
|
|
![]() 山地731828829
|
2014-05-31 07:54:58
我是在学习! ![]() 期待啊! |
|
|
![]() 山地731828829
|
2014-05-31 17:06:51
夕拾,我从网上编辑来的,供评论员们借鉴! 也是我学习的一次机会!
谢谢风逝妹子、如画、沙沙、夕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