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韵文学论坛 回复本帖
山中树

山中树 秀才

  • 292

    主题

  • 325

    帖子

  • 2366

    积分

【雅韵文学】巾帼何必须眉

2014-06-20 21:46:31

 

当今时下,对时尚弄潮的女性、建功立业的创业女、聪惠贤达的女人花描述可谓是强词新赋众说众说纷纭,妙语如珠笔下生花。若谈论起出色、能干的女人,参照时下正流行的网络语言,通常会被赋予“女强人”、“女汉子”、“
超女” 之说。我个人以为,这样的称呼戏谑调侃的意味过于浓烈,隐约中还蕴藏着暗讽和贬斥,未免显得轻浮,不太妥贴。改而用古朴文雅、更官方一些的说法,似以“巾帼”一词最为普遍通用。

“巾帼”,原指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头饰,是与“须眉”相对的代名词。古有花木兰、穆桂英、梁红玉等诸多军中女将一身戎装奔赴沙场,凭借着“不辨雌雄”的敏捷彪悍取得赫赫战功,堪称“巾帼英雄”;近代又有秋瑾、赵一曼、宋庆龄等女流进步人士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奔走操劳,以“不让须眉”的逼人英气赢得了世人青眼有加,无愧“女中豪杰”

受几千年封建社会“男尊女卑”残余思想的影响,女子历来饱受歧视和压迫。新中国成立之后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婚姻法》,在根本上扭转了女子在家庭、社会中作为“附属品”的角色,从法律层面确立了妇女人格独立的地位,从此女子“半边天”纷纷在历史舞台上粉墨登场,并赢得和占据了一席之地。从自古历事实证明,女人在能力、智慧方面毫不逊色于男子,唯一欠缺的不过是先天生理因素造成的体力悬殊,甚至在某些领域,女人的性格特质可能更为适合和胜任。

其实,夸赞一个女人,未必一定要拿“须眉”作参照,也未必非用“英雄”、“强人”不可。在和平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已经不再需要抛头颅、洒热血那样的牺牲精神去彪炳青史,也不必人人都像特警“霸王花”那样倡导丢却女儿本性的献身精神,或蓄意去刻画锤炼胜过普通男子体能之拳脚和本领。在可以保持诸如温和、优雅、柔韧等女性优秀特质基础上,充分利用女性在语言、想像力、感性思维等方面的天赋,弱化和消除在气度、空间思维等方面的不足,全方位做一个时代智慧的女性,又何尝不可?

回顾古往,巾帼英雄大放异彩;放眼当下,历数巾帼也多有昭彰,却已与英雄无缘。试问,在男女学习、就业机会相对平等的现时代,巾帼须眉之较,已不在于性别之差、体力之别,而在于业绩多少、建树几何、功勋几多?

    巾帼论道真英雄 处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女姓,太平盛世,国泰民安,也不一定必备男人之精干、强悍和威武不屈,只须具有不亚于男子之独立思想和人格,拥有知所为、有魅力、有作为的气度,乐于并精于自我意识的培植,敢于和善于在自身领域发出声音、展现自我、做出标榜的女性,便可堪称巾帼 读史书无数,论巾帼英雄当属花木兰、穆桂英、梁红玉三位刚性女子,以其文字、书籍打动我,震撼我,尤可称为人们目中敬佩的巾帼

 

共0页 0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