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凤鸣
|
【周帖】【流年凤鸣】关于小说《城市的味道》的哲学思考2014-07-16 22:53:04
年轻的时候,我跟同时代的年轻人一样不能免俗,热烈地跟我的同学们阅读与谈论弗洛伊德。我们曾经争论最激烈的话题是生存与生活。生存是否等同于生活? 人活在世上,生存是第一位的,没有了生存,也就没有了生活。那些日日为温饱、为生存而在社会边缘奔波的人,是否也有哲学意义上的生活?生存是存在于物质世界的一种必需,是一种现实性的概念。是否就是一种动物属性的本能? 生活是在于感受和领悟生命的极乐,生命的狂喜。因此,在人类世界里,生存是手段,生活才是目的。那么我们这个社会,特别是城市社会底层的草根阶层,特别是生活苦涩的农民工阶层,他们有过极乐与狂喜的体验吗?他们是否有哲学意义上的生活? 特别是在在今天农业文明逐渐让位给工业文明,生存与生活莫名的错位的时代,生活与生存到底是一种怎么的关系? 佛洛依德有句名言:埋葬的都是珍藏的。在我们这个社会的转型期。工业文明正在埋葬农业文明,而哪些是正被埋葬的珍贵的东西? 正是对上述哲学命题的思考,我写了小说《城市的味道》。 我写的是个生活中最低层的小人物,一个农民工。我想通过意识流的笔法,全部用主人公触景生情的回忆与内心的独白,用他的眼睛和感受,以一个特殊的视角,带领读者体味一下草根人生的滋味。他们的生存状态,以及在这种生存状态下的内心独白。 我想让人们知道,在喧闹、富裕、繁华的城市之光下,还有一层你不大注意的暗物质及其暗物质中的苦涩人生。二十一世纪,注定是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交汇、冲撞、矛盾甚至冲突的时代,破坏与建设、过剩与缺失、丑恶与善良、巨富与赤贫在一个世界里同生、伴生、逆生,这是一种痛苦,一种无奈、一种必须付出代价的涅槃。我希望用自己的笔,写出这个时代的多元,以及多元化下的人性本质,以唤醒善良的人们,给予社会底层的草根们更多的人文关怀。 我其实不同意佛洛依德的“生活观”。我觉得再穷困的人也有他的追求,他的快乐,他的生活。不管是现实中的还是哲学意义上的。我们不能、也没有理由剥夺他们生活的权利。我以为文学作品不论采取怎样的写作手法,最后都要营造一个典型生活环境,突出塑造典型人物。由此,我写了一个城市里的小人物,一个农民工,借助他的眼睛、他的感受,来写他眼中的城市与城市生活。在他的咀嚼下,城市不断现出苦涩的、酸腐的、腥臭的、微甜的……阳光般的味道。是百感交集、五味杂陈。社会的重压、生活的苦难、经济的拮据、人情的冷漠、本性的善良,这一切构成了多元的人物生活背景。我就想着用意识流的手法,用最少的笔墨展现最广阔的社会图景的画面,把我的主人公扔进苦难的漩涡,从他自我的叙述中,展现人性的光辉,展现中国农民在传统文化熏陶下的善良本质。
我读中学时,曾经读过高尔基的《论写作》,他说,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人类的良心。我觉得这是我得到的关于这个政治学名词的最好的,也是最简洁的答案。 “埋葬的都是珍贵的”。我不敢断言,我们是否正在追逐工业文明的同时,正在埋葬曾经珍贵的文化传统,包括人与人之间没有功力目的的信赖、真诚;人之初赤子般的原始善良、淳朴;没有被物质和金钱污染的友情、爱情与亲情;对生活美好向往以及追求过程中的那种坚韧与牺牲;还有就是为了集体、他人的近乎宗教般的奉献精神。
我写的这一个农民工的形象,他不是高大全,他高大不起来。他有私心,有私念。他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远大理想,或者我为他设置的理想就是小康。他有些麻木,鲁迅笔下小人物的麻木,善良得近乎愚蠢。其实,我见过这样的农民,我的祖父就是这样一个似乎逆来顺受的农民。但是,我觉得被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农民,他们其实有着我们城市人所无法想象的坚韧和牺牲精神。正是这样的近乎愚蠢的善良与坚韧的牺牲精神,支持华夏文化延续了五千年。在工业文明占有绝对话语权的今天,有人把农民工说成是刁民,有人说成是顺民。我觉得刁民与顺民都是农业文明,或者说是封建文明的产物,工业文明要塑造的是敬畏生命、尊重法治、追求公平正义与现代民主的公民。我的主人公,显然不是一个公民。因为我们的工业文明还刚刚起步,我们还处于一个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历史时期。而我写的正是这个过渡时期的一个草根人物。 对于这些我想了很多,但我并没有完全想通。因此,小说的最后的结局,我难以免俗的给了读者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不论读者是否同意,反正我武断地把他当成了官方认可的楷模和英雄。 我想告诉读者:我们的社会,并非我们想象与感受的那样冷漠寡薄,真善美的阳光,从来都没有离开我们的生活。雾霾只是一时的遮蔽,普遍的善良、同情、追求正义公平才是永恒。 昨天晚上十一点,我写完了初稿。我把主人公的儿子写死了,把他的老婆也写疯了。写得我自己泪水涟涟,好像那死了、疯了的是我的家人。自写作以来,第一次写得如此悲催。不过,在我最后修订这篇小说的时候,我动了恻隐之心。告诉自己我写的是小说的典型环境、典型人物。一个作家你不能只是要去赚人眼泪,你要弘扬正能量,你要给人光明,给人希望。因此,我对最后两章进行了彻底改写,最终让太阳的光辉照到了农民工兄弟一家所在的沙滩上。 以上,是我作为一个作者的思考,欢迎朋友们参加讨论。
附《城市的味道》原文链接:http://www.vsread.com/article-451557.html
|
|
|
![]() 星空下的蝶舞
|
2014-07-19 21:32:07
文学创作的过程是一个作者与自己内心挣扎的过程,太过悲剧的结局连自己都不忍心。善人有善报,是大家都希望的。我喜欢看小说,花好月圆喜剧结尾的。 问好楼主, 夏安,笔健! 【心灵之约:蝶舞】 |
|
|
雪飞
|
2014-07-19 21:36:01
江二哥《城市的味道》及小说哲思略看了,很有份量的思考,跟贴也很精彩。大概引起议论的便是好题材吧,关于城市的味道,以一个农民工形象亲眼目睹一种变革,就是城市化进程,人们的生活态与心态都在巨变,一种文明势必以一种落莫为代价,这不仅仅是物质层面上的,也会在意识形态上有个巨大的波动,有时人心的落差更甚于物质。 二哥的味道,从实写到虚,是一种他赋予小人物同情的理想,是有些让人希望的结果,这似乎是个乌托邦,当然也可做这样的结局。而理想究竟是难达到的,现实中更多的让人叹息的东西吧。 有人说鲁迅的作品是把锋利的剑,还有人说鲁迅的杂文只有锋利,而不会给人带一个明确的目的。那也只是呐喊与彷徨,那么,文学作品究竟要怎样才好呢?也许就如余华那么如实描写,也许如二哥那样给主人公来些人性与道义上的同情。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各样解说辞就不奇怪,这正是二哥小说的成功之处。 关于农民工,一下子就会让我联想起那首著名的歌《春天里》。你听着的那个调调是农民工的他们吼出来的声音,那声音有点撕心裂肺,这是他们的原生态。 问好二哥!拜读了您的小说!手法不愧为流年的旗帜,令雪飞赞叹不已! |
|
|
![]() 江楼望雨
|
2014-07-19 21:51:21
凤鸣啊,您让江楼无地自容了!您的这篇作品,反映现实可以说连根都剔露出来了。但愿,咱们的干部(现在好像不大提“公仆”俩字了)实打实地去创造政绩,不再专注于搞轰动效应以抬高自己的声望;那些老板除了赚取利润以外多一些社会责任,让打工者(当然也包括农民工)相对公平地交出他的剩余价值,别再过多地用那些虚假信息的广告牌去欺骗公众上当;至于记者们,猎奇是他们的本分,猎奇之外目光也多关注一下社会面上的普遍问题,真正成为百姓心声的呼吁者,从而唤醒社会的良知,让正义的大旗高高飘扬。
好抬杠的多找歪歪理,这您难道还不知道吗?江楼望雨其人也!另外,即使不是出于故意抬杠的目的,江楼这个人的思想也倾向守旧僵化,不大善于多向思维,而当前的社会,却早已不是那么黑白分明了。他再发作抬杠瘾的时候,您只做佐茶是的扯闲篇,别那么当真哈! ![]() |
|
|
![]() 江凤鸣
|
2014-07-19 21:54:55
回复航账编辑:谢谢关注。我的朋友们已经把链接弄好了。
|
|
|
![]() 江凤鸣
|
2014-07-19 21:59:10
回复蝶舞:感谢蝶舞编辑,是的写小说有时候很容易让自己陷进去。就让我们向光明处行走吧。 |
|
|
![]() 北极之北
|
2014-07-19 21:59:17
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城市的味道》,看到了真善美,有了更多的思考。佳作欣赏拜读了。
|
|
|
![]() 北极之北
|
2014-07-19 22:02:30
作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城市的味道》,感受到了真善美,并且有了更多的思考。 【星火源苑】 |
|
|
![]() 江凤鸣
|
2014-07-19 22:06:37
回复雪飞:雪飞你这个是一个很有力道的跟帖。非常赞同你的看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代转型期的两极分化,以及新的社会阶层的分化,有日益固化的趋势。这个由经济而精神层面也就是意识层面的影响将是非常糟糕的。如果,社会底层的人们不能与其他阶层流动交汇,那是很危险的一种趋势。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眼睛来看社会,来表现人物,读者也是这样,这是很正常的。谢谢,非常感谢的阅评。很有深度。
|
|
|
![]() 江凤鸣
|
2014-07-19 22:09:13
回复北极之北:谢谢你的关注与美评。恭祝夏安!
|
|
|
![]() 江凤鸣
|
2014-07-19 22:15:59
回复江楼老哥:江楼老哥,我懂你,我最愿意跟你抬杠。前边你身体不好,我也经常出差,看不到你,没人拌嘴了,真是寂寞啊。能在网络文学平台上碰到你,真是缘分,三生有幸啊。您啥都不用说,咱俩心有灵犀,你只要继续抬杠就行。而且,人家就喜欢咱俩抬杠,没这么两个活宝,他们不觉得热闹。
|
|
|
![]() 江楼望雨
|
2014-07-20 08:38:47
凤鸣:刚才我打开电脑,是想把昨天那个复贴删掉,可是看到您已经再回复了,这就没法删了。您的《城市味道》一直在我脑子里转转,我忽然又有了另外的想法:您说我是不是看社会看问题的思想过于阴暗?要嘛就是抬杠抬得走火入魔了。文中的“我”尽管一直厄运缠身,人生路不畅,但他是个好人,这样人理应成为社会的主流。我们的记者发现了他,采访报道了,市政府跟上去予以表彰,老板拿出几个钱制造一些广告效应从而跟着他沾光以抬高自己的声望,这一切都很正常啊!平时新闻报道不是也不乏获得十佳、标兵之类荣誉称号的人被表彰吗?这可以看着是全社会对重建道德良知的努力,这是阳光的闪射,我们应该予以鼓掌啊!“我”是一个当前转型社会的良好榜样,这样的典型为甚么不可以宣传呢?从这个角度看,您的这篇文章既反映了社会现实,又规划了社会文明建设的方向,确实是发挥了正能量!
以上是我思考后的新看法,我不再饶舌了。 |
|
|
![]() 江凤鸣
|
2014-07-20 11:52:53
回复江楼老哥:哈哈哈,老哥哥,你就是俺的老哥哥。所有的话都叫你给说了。好。你说的,俺懂得。
|
|
|
![]() 红山茶
|
2014-07-20 17:23:19
我不懂哲学,我只想说,城市的楼房越来越高,城市的桥梁越来越多,城市的风景越来越美,城市的生活越来越舒适……这一切,都是农民兄弟默默无闻的辛苦奉献,但很少有人去关注这个群体。 其实,城市的味道,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不好,适者生存而已,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都是人生的旅程。 早几天,我们开车去乡村看风景,那连绵的青山,绿色的稻田,金黄的谷穗,一栋栋新房,袅袅的炊烟…… 那种静静的美丽,那种乡邻的淳朴,是城市里无法想象的和谐。或许有一天……
|
|
|
![]() 江凤鸣
|
2014-07-20 19:36:21
回复喜妹大姐:哈哈哈,还是大姐考虑问题全面、周全、辩证。大姐,要常来看看哈。俺在这儿等你呢?
|
|
|
![]() 非斐
|
2014-07-20 20:21:07
【新诗部落】关注社会底层,是一个作家笔下的沉重。凤鸣兄讲到生存和生活,这的确是哲学的思辩,这里的 观点是任何人,无论在社会的哪个地带,都是有生活的,任何人不能剥夺。我深表赞同。这一则创作体会,是 在作者长期接触一线工人,深入生活,感知疼痛喜悦,并最终完成一个有血有肉的故事,对这一则故事的创作 缘起和全心投入的披露。读此文,已可感觉它的血肉丰满。祝福! |
|
|
![]() 江凤鸣
|
2014-07-20 21:10:33
回复非斐编辑:谢谢你的关注和溢美之词。我觉得虽然我们都是业余作者,但一样要关心民间疾苦,从比较高一点的层面上去感知社会冷暖。文以载道,这是我们的责任。再次谢谢。
|
|
|
![]() 风轩
|
2014-07-22 22:54:19
江老师的文章一向写得很棒,思想性文化性艺术性一一具备,很是耐读耐品,他学识的渊博让人惊叹。对于这篇小说,还没看完,有点长,所以暂不发表议论,貌似大气厚重。先留个脚印,问好流年的朋友,问好江老师!祝福夏安!【江南烟雨】
|
|
|
![]() 江凤鸣
|
2014-07-23 20:38:24
回复风轩编辑:非常欢迎你来跟评,感谢你的鼓励和鞭策。愿大家都在江山的旗帜下,努力写作,不断进步。问好风轩编辑,夏日无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