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水榭(本社团不接受非首发稿件,投稿请标注首发,不标注的稿件退稿) 回复本帖
逝水流年

逝水流年 进士

  • 499

    主题

  • 4220

    帖子

  • 7951

    积分

【流年喜讯】江少宾散文刊于《黄河文学》2014年第七期

2014-07-26 21:49:37

             

本社讯:逝水流年文学社团专栏作家江少宾的散文《朱檐下》刊于《黄河文学》2014年第七期。此文已于2014年7月24日发于逝水流年文学社团。

【江少宾个人简介】

   流年专栏:『江天一色无纤尘』

   江山文集:http://www.vsread.com/space/myspace-33672.html

   注册日期:2012-05-19

   个人简介:江少宾,男,1974年生。先后在《人民文学》、《中华散文》、《散文》、《青年文学》、《清明》、《山花》、《飞天》等刊物发表有若干小说和散文,有作品入选《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散文·2005》等多种选本。现居安徽合肥,供职媒体。


【作品导读】

【流年】朱檐下(散文)

作者:江少宾

http://www.vsread.com/article-454400.html

 

    四年之后,我们终于拿到了钥匙。这一天,我们已经等得太久,曾经的激情和兴奋,差不多全部消失了。在漫长的四年时间里,我们已经支付了五十多万,每一次刷卡,狂飙的心脏几乎就要冲出胸腔。那套遥遥无期的集资房,像一个无底洞,渐渐抽干了我们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家底。一些不堪重负的年轻人终于选择了退款,更多的同事则像我一样,在占单位一点便宜的心理驱使下,一边在私下里咒骂,一边暗暗地咬紧了牙关。每一次缴费似乎都曙光在望,但每一次最终都没有下文——什么时间可以交房?每套房子的确切的单价?如此等等,一笔糊涂账。为单位职工建集资房,已经沦为一件敏感的好事,没有一个领导愿意负责到底,更没有一个领导愿意担责,给职工们一个明确的说法。

    然而,这又是职工们一次心甘情愿的“被绑架”。为了争取到有限的购房名额,不少工龄不足的职工甚至参与了多次摇号,摇到了,幸运地登上了“贼船”,然后就是一次次无条件地交钱,慢慢地就陷进去了。既然陷进去了,就集体陷着,谁也不肯率先洗脚上岸。但无力负担且又心灰意冷的职工最终还是私下里转让了自己的房源,第一批转让者每平方米加价五百元,趋之若鹜;第二批转让者每平方米加价八百元,趋之若鹜;拿钥匙的时候出现了第三批转让者,每平方米加价一千元,事实上已经接近市场价了,但还是有人愿意冒险——那时候单位里已经出台了相关文件,八年之内,禁止交易。八年时间会有太多的变数,谁也无法保证八年之后还能顺利过户,这种私下里的协议并不受法律保护,交易双方唯一可以依赖的,是彼此之间的感情和关系。然而,在利益面前,俗世里的“关系”往往不堪一击,父子、母女、兄弟、夫妻都可以反目,还有什么关系不可以?

     我见过一份转让协议。A4纸上打印着几行简单的条款,交易额居然没有大写,只有一行稀松的阿拉伯数字。没有手印。没有公证。我相信,双方应该都没有咨询过律师。那个冒失的年轻人需要一套体面的新房子,仿佛只有在这样的房子里,他才可以顺理成章地结婚、生子。我善意地提醒过他,但他不置可否,若无其事。我们属于两个年代的人,很显然,他并不理解我们这代人的思维方式。令我惊讶的是,他看中的并不是这套房子潜在的经济效益,也不是能占单位多大的便宜(这是我们这代人的思维方式),而是这套房子可以标榜自己的身份——他入住的,是某个系统的职工住宅区。为此他愿意冒险,当然他也愿意相信,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熟人,彼此都不会把事情做绝。我只能祝福他,希望他能够幸免。
      “绑架”我的那套房子一百四十五平米——四个房间,一个客厅,一个餐厅,一间储藏室,两个阳台,两个卫生间。和我现在的住房条件相比,这套房子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十年前,我们在一个“鸟不生蛋”的小区按揭买下了第一套房子,小区门前的马路上都是水坑,我骑着自行车,裤管上溅满污泥。往东去半里路,就是一片杂乱的野草地,到处都是垃圾,苍蝇乱飞,臭味扑鼻。不远处的田野上,还摇曳着一丛丛金黄色的油菜花,看上去,和我的小村牌楼几乎没有任何差异。说实话,看到周边的环境之后,我对这个小区已经失去了兴趣,在此之前,我已经看中了几套合意的房子,但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价格上,这些房子都超出了我的承受能力。妻子反复劝慰我,要面对现实,别“死要面子活受罪”。和我一样,妻子也出身农村,也和我一样,梦想着拥有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事实上,也只有房子,我们才能把“根”真正扎下来,安居乐业——先安居,后乐业。杜甫的目光过于远见——早在遥远的唐朝,他就面对21世纪的中国写下这样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现如今,广厦早已千万间,且“鬼城”遍地,但对于我们这些工薪阶层来说,要想真正拥有一间自己的房子,却非常不易。

    那天我们忙到很晚,反复权衡着有限的积蓄和未来的还款能力,最终,我们选中了最后一幢最后一个单元,三室一厅,九十多平米。那时候,小区里的房子已经所剩无几,总价太高的我们承受不起,户型太差的我们又不想要。签完合同、交完首付之后天已经黑了,我和妻子惊讶地发现,小区门前的马路上居然没有路灯,人家的灯火影影绰绰的,像一双双半睡半醒的眼睛。即将安居的兴奋感瞬间消失,我吃力地蹬着自行车,沮丧到了极点。虽然我们即将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但我们的口袋已经空了,而那套房子,也不是我们梦想中的样子。在租房生活的日子里,我们曾经无数次设想过我们的卧室和院子——妻子梦想的卧室有一面大大的落地窗,她可以带着孩子坐在窗台上,沐浴着暖暖的阳光;我梦想有一座自己的小院,院子里桂花飘香,栅栏上爬满葡萄的藤蔓,如果可以,我还想种一些牵牛花。老家的院子里,牵牛花开得太迷人了,一朵朵盛开的娇嫩的小喇叭……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既没有院子,也没有落地窗。那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区,座落在一个整天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出租车司机都不知道的城郊结合部。

    ……

    【编者按】诗圣杜甫曾经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聚欢颜。”孙中山早就提出“居者有其屋”的民生思想。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杜甫和孙中山的理想仍未实现,多少人依然像浮萍一样漂浮在城市,遭受着风吹雨打;还有多少人倾其毕生所有,最终成为悲惨的房奴。为什么“有一个地方可以落脚”这么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对许多人而言却是望尘莫及?为什么为了一个栖身之地,曾经的意气奋发、壮怀激烈都被无情的现实所摧毁?作者主要是通过自己两次买房的亲身经历,诉说着普通百姓生活的辛酸和无奈。文章内容详实,现场感很强,给人以强烈的震撼,也带给人深沉的思考。荐阅!问好作者!感谢赐稿流年!【编辑:燕剪春光】


                     


平淡是真

平淡是真 探花

  • 503

    主题

  • 3199

    帖子

  • 13437

    积分

2014-07-27 05:44:01
祝贺江老师。
草原白杨

草原白杨 秀才

  • 1

    主题

  • 187

    帖子

  • 2809

    积分

2014-07-27 08:19:18

恭贺江少宾散文刊登于《黄河文学》,期待更多精彩再现。

【心灵之约社团:草原白杨】

天上雪

天上雪 举人

  • 70

    主题

  • 6004

    帖子

  • 4952

    积分

2014-07-27 21:13:48
祝贺江老师!
天上雪

天上雪 举人

  • 70

    主题

  • 6004

    帖子

  • 4952

    积分

2014-07-27 21:14:26
首页快讯!
一米月光

一米月光 举人

  • 249

    主题

  • 1187

    帖子

  • 3273

    积分

2014-07-27 21:43:00
江老师文采不错,值得大家品茗!祝贺江老师美文变成铅字!【荷塘月色】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