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水榭(本社团不接受非首发稿件,投稿请标注首发,不标注的稿件退稿) 回复本帖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流年编按』风逝浅吟(2014年8月)

2014-08-01 15:39:12
1、【流年】万物生长(散文)【编者按】作者:乔洪涛
《土地》,作者满怀深情,以细腻真情的文字书写了自己熟稔的土地以及上面生长的作物。各类土地适宜的作物,各类农活以及渗透其中的苦与乐都一一呈现出来。不仅如此,作者还浓墨重笔写一些作物,以及与之有关的人和事,如,桃子带来的诗意与幻想故事;麦子成长的各个时期的状态,播种与收获麦子的辛苦与汗水,还有麦地里的浪漫;与鸟雀同树吃樱桃的美趣;那个叫小满的聪慧可爱纯真的女孩夭折带给“我”的苦痛;卖西瓜被城里小贩欺辱的恐惧与愤怒……文章六个部分,每一个部分无一例外用辞海的解释入笔,那严谨的科学用语与作者后文翔实生动具体可感的人与事对比着,让人真切感受到,土地上,桃树、麦子也好,樱桃、西瓜也罢,无不蕴含着勃勃生机,在它们顺应着节气的生长成熟过程中,带给农民无穷的辛苦与汗水,不尽的收获与愉悦。作者没有直接抒发对土地、对土地上滋养的万物的热爱,但是字里行间却饱含着浓郁真挚的深情——对土地对万物对农民,读着这散发着乡土气息的文字,禁不住心潮起伏,衍生出对故乡对土地的思念。真情佳作,推荐赏阅。【编辑:风逝】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4-08-03 21:54:05
谢谢猫咪来访!要和多才的猫咪学习才是。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4-08-03 21:55:24
2、【流年】真实的生活(小说)作者:依湄湄
【编者按】《真实的生活》,真实展示了一个在外国公司工作的优秀但不很漂亮的女孩的婚恋状态,狭小的圈子,越来越西化的处事方式,让她的婚姻一直游离于父母的期望之外,父母妹妹的期望最后让她都无法回家过年去面对他们,只好用旅游去逃避。当与一个美国男同事史蒂夫同居二年终于修成正果,得到他的求婚,父母接受的态度比她想象的要好。与史蒂夫慢慢地接近、行为默契甚至被同化,以至于比对方更热衷于他的宗教信仰。小说以细腻生动的文笔展示了剩女的真实心理以及跨国婚姻从磨合走到和谐的过程,文中母亲对孩子的婚姻幸福的期盼,不同文化背景的冲击,剩女苦恼的心理展示,都彰显了作者对人性的洞悉,给人深深地触动。所幸小说给了主人公一个良好的结局,让压抑通篇的沉闷情绪得以释放。小说文笔细腻,心理刻画细致入微,细节真实生动,给人很“真实”的感觉。佳作,推荐赏阅!【编辑:风逝】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4-08-04 17:08:03

3、【流年】乡土小说(三篇)作者:乡村墨人

【编者按】三篇反映乡土人物生活的小说,让人读来感受出不一样的滋味。《孝子》中的儿子王福财有了钱甚是孝敬老爹,并且花样翻新,带过生日的老爹到城里见世面开洋荤,把在酒店囔囔着要走的老爹送到了夜总会的包厢,开始不知所措的老爹还又喊又闹,过后老爹居然不生气不说,还愿意以后生日也那样过法!其儿子的孝道和其父亲的表现,令人啼笑皆非。《陈大光的幸福生活》让人读出了满腹的心酸,主人公幼年失怙,童年失学,青年下煤窑成了家里的顶梁柱,生孩子违背计生政策被扒房,儿子不爱读书女儿读了师专……不到四十已经满头白发,因下煤窑得了肺心病,而他却觉得一生幸福。《搭车》一文更是让人读后百味杂陈。亮子与丈夫异国打工的菊花在一起劳作中产生了情感,发生了关系。当菊花丈夫回归家庭,建了新屋,买了新车,两家的关系甚为和睦。然一次乘车去城,返回时醉酒的亮子与菊花为争坐副驾驶口角,最终,菊花两口子车祸撞死,坐在后座的亮子侥幸存活。三篇小说,将乡村人性的淳朴与复杂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王福财的孝本无可厚非,方式却那样另类,更让人称奇的是儿子心里嘀咕准备挨骂,老爹却欢天喜地。陈大光明明生活艰辛但却从不抱怨,心生满足,达观的心胸可见一斑。亮子可以为菊花做那些辛苦的农活,对其很是体贴,却因为菊花没有让他坐副驾驶而觉得不被尊重,心生怨恨,骂骂咧咧,而正因为坐在后面,反而捡了条命。小说以极其生活的语言、细腻的细节描写来展示乡土人物的性情,立体地塑造出一个个乡村小人物的形象,那么生动鲜活,那么真切可感,充分显示了作者生活底蕴的深厚,对乡村人物的性情可谓体察深刻,描写入微。佳作,推荐赏阅。【编辑:风逝】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4-08-17 09:51:20

4、【流年】也许,不是爱(味道征文·小说)

作者:平淡是真

【编者按】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如何获得真爱?也许很难有人能给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小说《也许,不是爱》以一个女性沈晓铭情感的心路历程诠释莎翁的名言——真实爱情的途径并不平坦。面对被欺骗的爱,她黯然退出,恋人路远航为救愤怒中的她却遭遇车祸成为植物人,名正言顺的自己尽管怀着路远航的孩子却在路家成了不受欢迎的对象,不准探视路远航;之后被路远航的朋友孟子浩细心呵护,却又遭遇不幸流产,而且孟已经有了未婚妻,只能眼睁睁看着孟子浩与别的人结婚而心碎。小说以倒叙的手法一一引出女主人公多舛的命运,她遭遇的情感经历可谓波澜迭起,厄运连连。初恋情人路远航酒醉被一个女人设计陷阱骗得上床生子,在她即将结婚时威胁她,自己怀孕却掉了孩子且几乎丧失怀孕的机会;面对呵护自己已渐渐爱上的孟子浩,却无缘结秦晋之好。在网络借文字宣泄,却为主人公的最后选择纠结,且被网友质疑。当在秀丽山水间疗伤的她淋雨病重,下意识拨通了那个电话,最终才迎来了自己爱情的春天。小说中另外的两个女人,凭手段与阴谋,没有赢得真爱,因为,欺骗,只可一时,不能长久。爱,不是单方的索取,而要为了让对方生活得更好而默默奉献,如文中救爱人牺牲自己的路远航,如文中一直默默呵护爱人的孟子浩。作品巧妙以女主人公的作品题目来叩问爱的真谛,发人深思。莎士比亚说:“爱情里面要是搀杂了和它本身无关的算计,那就不是真的爱情。”所以,小说中靠欺骗上位的两位女子未能获得真爱,而沈晓铭却守得云开见月明。小说文笔细腻,人物刻画真实鲜活,路远航为爱的牺牲精神,孟子浩的细心体贴与善良,沈晓铭的隐忍与放手以及另外未出场女子的心机和卑鄙,无不被作者真实生动地展示了出来。好小说,构架巧妙,情节跌宕,给人以深刻启示:如何去获得真爱。佳作,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4-08-17 09:52:18

5、【流年】一棵树,一堵墙(微型小说)

作者:后知后觉

【编者按】社会的和谐需要人与人之间、家庭之间、邻里之间关系的和谐,和睦邻里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势在必行。小说以精彩的文笔将两位农村妇女针尖对麦芒的斗争描写得惟妙惟肖,她们互不相让,做了许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即使村里的最年长的陈四爷的话,她们也是置若罔闻。小说人物语言设计十分贴近生活,勾勒人物真实鲜活,每个人不肯吃亏不肯让步的情态呼之若出。感谢一场雨,让两个家庭面对危难协心合力推倒了那堵制造水灾的墙,也滋润了两个女人的心田。小说结尾老人陈四爷的话,两个矛盾的女人暴雨中合力拆墙的场景令人欣慰,看到了和睦邻里关系的曙光。很有现实意义的佳作,在亲情环境缺失、邻里关系淡漠、社会公德心匮乏的今天,尤为有意义。美文,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4-08-18 22:28:41

6、【流年】行头(散文)蓝璎珞

【编者按】婚姻的和谐需要慢慢磨合,作者借生活中衣食住行中的“衣”来表现夫妻和谐之道。喜欢小资情调的她在慢慢影响着改变着不修边幅的他,精心为他置办行头,尽管每每遭遇他的抵制,最后,依然成功为他置办了高档的行头,当然,有的价格不菲的牛仔裤最终被不喜欢的他打入冷宫。文章真实展示了夫妻生活之道,在阅读时让人不时为她的幽默风趣和小小狡黠会心一笑。在尊重对方的前提下慢慢用适当的方式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文章以“我”的作法启示人们如何让夫妻情感历久弥新。结尾一句也提示粗心的男士学会解读女性的真实心理诉求。文章贴近现实,带给人很多有益的启示。佳作,推荐赏阅!【编辑:风逝】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4-08-19 14:04:06

7、【流年】那些我熟悉的人啊(散文)作者:比烟花绚烂

【编者按】时光流逝,许多我们熟悉的亲人生命逝去,被埋进了黄土,他们的肉体被岁月风化、被雨水侵蚀,变得日渐朽腐,与黄土混为一起,他们慢慢成了另一个世界遥远的过往,然而,他们的灵魂,他们的作风,在后代子孙的骨子里渐变和传递。安息于坟茔的他们的气息,跟草的气息一起漫入祭奠他们的后辈们的鼻管,还有他们的姓氏在世间将被一代代繁衍传承下去。作者以平缓沉郁的笔调,一一数念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公公,婆婆的经年往事,将泛着黄色的记忆文本填满了温馨的情意,这些先人们的性情经历与音容笑貌便鲜活在了文字里。文章如老电影播放,黑白荧幕中放映的人物,那么亲切,那么动人,仿若引领着读者穿越了数十年的时光隧道,回到了亲人们健在的童年时光。幸好有记忆,幸而有文字,那些已故的亲人便可以活在子孙的记忆里,活在后代缅怀他们的文字里。文章文笔清雅,情感厚重,具有很强烈的带入感,让读者读之身不由己在老时光中沉溺,仿若故去的亲人仍与这个世界一起明媚着,鲜活着……精彩佳作,撼人心扉,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4-08-19 15:03:11

8、【流年】院子里的生灵(散文外一篇) 作者:张玉洪

读着作者笔下的狗的遭遇,让笔者不由得想起布封笔下被奴役的马的悲惨命运,心生凄楚。文章以悲悯的情怀书写着院子里的生灵之一——狗的凄惨命运,那惟妙惟肖的情态描写,那被主人不分青红皂白横加凌辱的惨状,那被虐待后依然摇头摆尾,欢快地跑出院门迎接人归来的情形,无不令人动容。作者对狗命运的不平,也是对人类残暴行为的谴责。《欢儿》一文则通过对一条青年狗的不幸命运的记叙,更真实具体地反映了作者对动物的态度,这条洒脱帅气很有尊严的狗,被借筐的二婶带下的砖头砸掉了尾巴,痛苦的它没有得到主人的同情,反遭嘲笑,最后逃脱不了被宰杀的命运。文章文笔细腻,语言生动,字里行间浸润着对人类忠实的朋友狗的不尽同情和爱怜,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第二人称的疑问口吻,加之语气强烈的反问句式,无不展示着作者善良的本性和对人类戕害动物的质问和鞭笞。两篇文章,都饱含着作者渴望人与动物平等相处的态度,带给人深刻的警示。好文,立意高远,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4-08-19 22:25:19

9、【蓓蕾之光】不是黎明的黎明(诗歌)作者:记得

【编者按】诗歌作者以很具画面感的文字来倾诉着内心世界的情愫,长发,老人,是作者比较喜欢的意象,如第一首中:“婆婆眯着眼睛坐在门口/手里的拐杖又长出一节 /蒲扇里摇出多年前的云朵”,第二首中:“坐在门口唱歌的老人/白色的乱发藏着多少歌谣/还有俯在膝前的粉豆花 /抖抖身子落一地种子重新生长。”这一些让人感受到的不是垂老的暮气,而是一种历史的沉积,一种沧桑中萌发的生机。长发应该是女性的特征吧,第一首中,提到:“女人拖着长发过了一条又一条的河 /在最后一条生出水娃娃”,最后一首提到“长发拖在地上开出花朵”,都说女人是水做的,历经人生林林总总的沟壑,依然保持固有的纯美,生出“水娃娃”,开出美丽的“花朵”,带给人美好的诗意。小诗人很善于用具体的物象来映射内心,四首小诗,语言灵动,意象奇特,蕴含丰富,带给人思维的冲击。推荐赏阅。【编辑:风逝】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4-08-20 07:15:03
10、【流年】又见丁香(散文)作者:木子青青
【编者按】曾经在大学校园见到过洁白如雪、灿如云霞的白丁香,紫丁香,嗅闻着那馥郁的香气,悦目怡心;也曾经在千佛山的丁香丛里找寻到五瓣丁香,期盼着幸福与好运与自己缱绻永远。而今,读着作者雅致如诗的文字,仿若真的又见丁香,那些深藏于花香中的古老习俗,那些氤氲在文人骚客笔下的万千情愫,在作者美丽的文笔下摇曳多姿,让人身不由己在文字的美好意蕴里流连,沉醉。作者诗情盎然,文笔旖旎,比喻精妙,引用出彩,对丁香的喜爱之情浸润着每一个字符,使得描摹惟妙惟肖,议论画龙点睛,抒情水到渠成。好文,清新雅致,诗情画意,读之,如夏夜扑面而来的凉爽清风,带给笔者不尽的享受。推荐赏阅!【编辑:风逝】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4-08-21 21:06:35
11、【流年】最后的毡房(散文)作者:恒心永在
【编者按】无垠的草原,奔驰的骏马,雪白的羊群,圆形的毡房,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那么富有诗意。这,是在书画中见过无数次的画面,那么引人遐思,那么令人向往。然,因着煤矿的开采扩面,毡房被拆除,栅栏被烧掉,草原牛羊不复存在,牧民将变成村民。作者用文字如实记录下了夏日的鄂托克草原最后一座毡房被拆去的过程,牧民宝音老人拆毡房的不舍,讲述白毛风的慨叹,缅怀成吉思汗伟绩的骄傲,哼唱蒙古族民歌的喜悦,无不反衬出牧民心中的悲哀。过度的开采,城市化脚步的加快,环境污染的加剧,也将牧区逐渐蚕食掉。文章不断渲染出一种苍凉和悲怆的情绪,让读者在宝音老人一家人的悲伤中感受着世代生活在草原的牧民对草原深深的爱恋之情,一曲《风中的额吉》将文章的感情推往高潮。情感浓郁、笔力厚重的佳作,引发着读者情感的共鸣。我们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享受着日益丰盈的物质文明的同时,我们到底失去了多少值得珍惜的东西!发人深思的佳作,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4-08-22 16:23:37

12、【流年】波茨坦,一对日本母女(散文)作者:龚江南

【编者按】波茨坦,曾经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杜鲁门、丘吉尔(后期为艾德礼)和三国外长于1945年7月17日到8月2日在波茨坦举行会议,中、美、英三国还发表了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这个城市,于世界史有着重大意义。追随作者的引领和思绪,去参观这座城市,去拨开历史云烟,领略各国首脑曾经的风采,去了解那个有着重要历史意义的公告诞生的始末,心生无限感慨。作者对波茨坦对日最后一战重要议题没有中国的领袖出现的失落,对一对日本母女看到日本人在密苏里号签字的照片发笑的思考,无不发人深思。历史,应该如何去正确看待,应该引起我们后辈子孙的重视。当日本军国主义妄想死灰复燃的今天,我们更应加以理性刚性的回应。耐人寻味的游记,蕴含深刻的历史文化和家国忧虑,带给人不尽的思考。推荐赏阅!【编辑:风逝】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4-08-22 21:29:41

13、【流年】夏天(味道征文·散文)作者:鲁北明月

【编者按】作者笔下的夏季诗意盎然,生机无限。雨夜里,蛙声穿透雨声,牵出异乡游子的乡愁;歌谣中,蕴含着童趣童真的文化启蒙;夏日莲叶,摇曳身姿,营造出不尽的纯静和唯美;退休父亲留下的海葱,卑微却有着顽强不屈的生命……作者文字饱含诗意,浓蘸真情,在夏季的味道里浸润着浓重的文化意蕴,渲染出一丝丝淡淡的愁绪,对曾经走过岁月的那些往事,对故土,对亲人的不舍思念便在文字中荡漾开来。文笔雅致如诗,真情溢香似茶,读之,沉醉其中,不愿醒来。美文,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4-08-22 21:31:39
14、【流年】更衣记(散文)作者:伊湄湄
【编者按】初看题目,以为作者要叙述某个短暂时段更换衣服的过程,细细读下来,才知道,文章写了一个小姑娘由童年到长大在衣着方面对美的追求。爱美,是人的天性,特别是女孩,对美丽的妆容漂亮的衣服追求更甚,然而,衣服的穿戴,也深深烙上了时代的印记。作者不疾不徐从自己小姑娘时看姑祖母的旧相片为那民国女人的温婉娴静而艳羡起笔,写着自己对衣着之美的启蒙以及各个阶段对美好服饰的深深依恋和追求。此更衣,记载的是时代变迁对人们审美趣味的冲击与影响,反映爱美在人们心中是根深蒂固不可动摇的。美文,荐阅!【编辑:风逝】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4-08-22 21:33:20

15、【流年】当天的味道(味道征文·小说)作者:福岭默石

【编者按】一段美好的情愫滋生于上山下乡的岁月,在物质贫乏身体劳累精神空虚的山窝窝里的林场,石豆和雨汐不得不“同床”而眠,雨汐略施小计,让憨厚的石豆唯她命是从,他无微不至地照料雨汐,与她情感与日俱增。可惜雨汐回城,留下了石豆一人在种植“思念”。当跟着做了厂长的场长进了城的石豆再去找寻雨汐,爱情已不再原地。小说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素朴生动的文字将那份特定时段的爱情写得纯美清澈,结尾石豆回忆临别的情形,清新芬芳的味道中夹杂着让人无奈的辛酸。一段美好爱情的滋生与夭折,是时代的悲剧还是距离在作孽?笔者无语。好小说,精彩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描写有机结合,人物性情刻画鲜明鲜活,细节描写真实动人,并且以个人命运来反射不可逆转的时代悲剧,带给人久远的思索。美文,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4-08-22 21:34:24

 16、【流年】尘香流年如梦(散文)作者:恒心永在

【编者按】文章真实记录了一个男人面对人生的变故或危难所做出的选择,他以达观的态度面对一切艰难困苦,经历了由政府机关到工厂再到下岗,之后再创业,给人打工,再次创业的多次磨难。一次次的岗位变化,都不改其正直做人的原则,一直以来,他都对工作尽责,对朋友真诚。苍天不负苦心人,终于,他走向了成功。文章以一次朋友喝酒起笔,自然引出对主人公于志海坎坷经历的追叙,结尾与开篇相照应,且以主人公的话语作结,诗意的描述中让人感受到了理想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只要梦想还在,只要追梦的痴心不改,就一定会不断步入成功。文章脉络清晰,细节感人,人物的精神世界揭示到位,带给人乐观积极的人生感悟。传递正能量的佳作,推荐赏阅。【编辑:风逝】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4-08-23 21:04:56

17、【流年】祸起萧墙(短篇小说)作者:袁平银

两个男人,一个被警察带走,一个腿被打断,而两个家庭的悲剧皆因一个女子的水性杨花引起。小说以生动精彩的文笔记叙了悲剧发生的缘由始末,有力地鞭笞了对婚姻家庭不负责任的人。婚姻不是儿戏,而结了婚的刘伊娜发现比丈夫更吸引她的男人便不顾廉耻不顾对方的家庭去勾引,最终害人害己。当大祸酿成才生悔意,可惜晚矣。小说尽管篇幅短小,人物刻画却十分鲜活,生动细腻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将刘伊娜的淫荡鲜耻,李宗盛的好色风流,路满仓的老实巴交和血性冲动淋漓尽致地呈现给读者,警示人们珍惜婚姻,善待家庭。很有现实意义的小说,推荐赏阅!【编辑:风逝】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4-08-24 21:30:50

18、【流年】嗲沟(味道征文·散文)作者:龙玉薛

 【编者按】嗲沟,曾经记录着作者数不清的美好童年往事,也承载着作者童年无数瑰丽的梦。雷雨中,与哥哥在嗲沟的惊慌失措,和邻家小妹争蝌蚪、逮蝌蚪的趣事,播种玉米的辛苦以及烧玉米结的开心,清水潭旁和伙伴们玩的那些有趣的游戏……而今青梅竹马的小妹已经嫁人,清水潭不再清澈,供牲畜饮用的水潭已下落不明……嗲沟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作者以清新诗意的文笔记载着和嗲沟有关的人和事,那些童真,那些美好无不令人心醉,今昔对比,文章在淡淡的愁绪中怀念着嗲沟在作者心中刻下的久远印记,带给人一份情感上的共鸣。故乡,是所有游子的根,它滋养了游子的灵魂与精神,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时代的变迁,它也许会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是它绝不会成为游子记忆中的一个寻常的符号,一旦忆起,连同它有关的人或事就会顿时鲜活起来,美好人一生的思绪。佳作,亲深意浓,纯美如诗,推荐赏阅!【编辑;风逝】

 

19、【流年】咖啡(短篇小说)作者:恒心永在

【编者按】小说将事件特定在傍晚的上岛咖啡厅内,人物是一个美丽的女性顾客,特定的氛围展示了主人公优雅的品味,细腻的外貌心理描写将其纠结复杂的心境和盘托出。小说将一个自强自立的白领形象塑造得生动鲜明,她家里有钱但不愿做职业太太,她工作努力打拼,业绩突出,对家庭也努力经营,尽力做一个好妻子好妈妈……但是女人——特别是漂亮女人做事常遭人嫉妒,工作遭人算计,常被无来由泼上脏水,连漂亮也被人嘲讽。小说没有过多的情节跌宕,却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以及合理的环境烘托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结尾巧妙用环境描写暗示主人公走出困扰,步入新的生活。很精彩的小说,深刻反映出当今女性融入社会的艰辛与不易,推荐赏阅。【编辑:风逝】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4-08-25 06:58:50

20、【流年】感谢妈妈给了我生命

作者:恒心永在

【编者按】母亲活着时,因为她的疾病,让儿女没有享受到和他人一样的母亲的疼爱;母亲的年轻早逝,更让孩子们陷入生活的困顿。作者文中没有展示母亲给予他的无微不至的关爱,因为从身患疾病的母亲那儿也不能享受到,但是,文中抒发的对母亲的思念、眷恋以及渴望报答的真情一样动人心扉。作者借用一个母亲的故事,告诉人们母爱的伟大与无私,神圣与温暖。当成家后的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对母爱的渴求更是令人动容,那些深情的倾诉,那沾湿枕头的泪滴,都是儿女对母亲不尽的深情。文章将没有享受到母爱的这份疼痛化作对母亲的思念、感恩和祝福,情感的升华带给人心灵的强烈触动。愿天下儿女好好珍惜母亲健在的美好时光,及时感恩尽孝,不留遗憾。真情佳作,推荐赏阅。【编辑:风逝】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4-08-25 14:18:41
21、【流年】村庄,我们的爱与疼痛(同题征文·散文) ——慢慢老去的村庄
作者:彭城南方雪
【编者按】一个有着深厚历史蕴含的古老山村在慢慢老去,衰落的气息充斥着整个村庄。可以成为文物的老宅无人居住或坍塌或摇摇欲坠,青砖黑瓦、穿斗抬梁式的老建筑越来越少了,藤蔓野草在院落里恣意生长;还有曾经温暖熟悉亲切的声音——母亲唤孩子吃饭的声音,摇鞭牛耕的声音,割麦扬场的声音,六畜欢叫发的声音……渐渐沉寂;人口日渐老龄化,孩童朗朗的读书声、玩耍的喧闹声不再。文章以沉郁的笔调书写着村庄的昨天和今天,特别浓墨描绘着老槐树下往昔的繁荣与热闹,而今这棵历经风霜的老树却已经被卖掉,在强烈的对比中凸显了作者心里对村庄的那份难以言说的深情和刻骨铭心的疼痛。文章文笔细腻,情感真挚,鲜明展示了村庄今昔之状貌,很深刻反映了游子对故土的浓重的情感。故乡,是一个人的根,它滋养了游子的精神与灵魂,当城市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村庄,已经渐行渐远,这种悲哀难以名状。很有带入感的佳作,读之引发着笔者情感的共鸣,身不由己在痛着作者的疼痛。力作,发人深省,撼人魂魄,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共2页 12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