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水榭(本社团不接受非首发稿件,投稿请标注首发,不标注的稿件退稿) 回复本帖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流年编按』风逝浅吟(2014年8月)

2014-08-01 15:39:12
1、【流年】万物生长(散文)【编者按】作者:乔洪涛
《土地》,作者满怀深情,以细腻真情的文字书写了自己熟稔的土地以及上面生长的作物。各类土地适宜的作物,各类农活以及渗透其中的苦与乐都一一呈现出来。不仅如此,作者还浓墨重笔写一些作物,以及与之有关的人和事,如,桃子带来的诗意与幻想故事;麦子成长的各个时期的状态,播种与收获麦子的辛苦与汗水,还有麦地里的浪漫;与鸟雀同树吃樱桃的美趣;那个叫小满的聪慧可爱纯真的女孩夭折带给“我”的苦痛;卖西瓜被城里小贩欺辱的恐惧与愤怒……文章六个部分,每一个部分无一例外用辞海的解释入笔,那严谨的科学用语与作者后文翔实生动具体可感的人与事对比着,让人真切感受到,土地上,桃树、麦子也好,樱桃、西瓜也罢,无不蕴含着勃勃生机,在它们顺应着节气的生长成熟过程中,带给农民无穷的辛苦与汗水,不尽的收获与愉悦。作者没有直接抒发对土地、对土地上滋养的万物的热爱,但是字里行间却饱含着浓郁真挚的深情——对土地对万物对农民,读着这散发着乡土气息的文字,禁不住心潮起伏,衍生出对故乡对土地的思念。真情佳作,推荐赏阅。【编辑:风逝】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4-08-25 14:18:41
21、【流年】村庄,我们的爱与疼痛(同题征文·散文) ——慢慢老去的村庄
作者:彭城南方雪
【编者按】一个有着深厚历史蕴含的古老山村在慢慢老去,衰落的气息充斥着整个村庄。可以成为文物的老宅无人居住或坍塌或摇摇欲坠,青砖黑瓦、穿斗抬梁式的老建筑越来越少了,藤蔓野草在院落里恣意生长;还有曾经温暖熟悉亲切的声音——母亲唤孩子吃饭的声音,摇鞭牛耕的声音,割麦扬场的声音,六畜欢叫发的声音……渐渐沉寂;人口日渐老龄化,孩童朗朗的读书声、玩耍的喧闹声不再。文章以沉郁的笔调书写着村庄的昨天和今天,特别浓墨描绘着老槐树下往昔的繁荣与热闹,而今这棵历经风霜的老树却已经被卖掉,在强烈的对比中凸显了作者心里对村庄的那份难以言说的深情和刻骨铭心的疼痛。文章文笔细腻,情感真挚,鲜明展示了村庄今昔之状貌,很深刻反映了游子对故土的浓重的情感。故乡,是一个人的根,它滋养了游子的精神与灵魂,当城市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村庄,已经渐行渐远,这种悲哀难以名状。很有带入感的佳作,读之引发着笔者情感的共鸣,身不由己在痛着作者的疼痛。力作,发人深省,撼人魂魄,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4-08-25 22:00:04

22、【流年】雨夜遐想(散文)作者:苏中老农

【编者按】读完作者的《雨中遐思》才发现,原来,文章和雨无关,和文字有染。作者一一叙述着自己在文字道路上走过的足迹,让人看到了一个挚爱文字的人对文学梦的执着追求。作者不顾年迈,坚持不懈完成25万字的《皓首回眸》,以一个普通平民的视角重现了从抗战后期到今天70多年间的岁月沧桑,在江山文学网发稿完毕;此前还在其他网站发表50多万字,也在纸媒发过文章,可谓为追文学梦一直在坚持不懈地行走着。作者不仅挚爱文字,更追求良好的文学氛围,离开其它网站来到江山驻足,就是因为江山文学氛围浓烈。作者以质朴的文字倾诉着对文字、对江山的热爱,回顾自己走过的文学路,规划着未来的文字蓝图,文章尽管无华丽的辞藻却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推荐赏阅!愿作者在文字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一路鲜花盛开!【编辑:风逝】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4-08-26 22:09:12

23、【流年】鸟儿的故事(微型小说)作者:慕寒

【编者按】读完此意蕴深刻的微型小说,思索良久,古人云:“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鸟的天地应该是蓝天,是树林,而不是笼子,即使那个笼子是金子的,也不会有快乐。小说记叙了一个吃喝无忧的鸟儿追求蓝天追求飞翔之梦的过程,从开始委屈自己让主人高兴到最后以死求得自由,鸟儿的故事寓意深刻。小说以拟人的手法通过对鸟儿心理、语言等描写去反映鸟儿对自由最梦想的强烈追求,更震撼人心。本小说更似一篇寓意深厚的寓言故事,发人深思。佳作,推荐赏阅!【编辑:风逝】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4-08-26 22:27:24

24、【流年】村庄,我们的爱与疼痛(同题征文· 现代诗)作者:绿藤木屋

【编者按】一组诗歌,抒发着对故乡不尽的深情。那些曾经的美丽景色,美好味道;那些熟稔的人和村庄往事,那些慢慢淡去慢慢消失的词汇……无不浸润着对故乡的爱与思念的痛。诗歌意蕴丰富,典型的事物的选择,如辘轳,犁耧,韭菜,沟壑……带着故乡特有的意味;比喻、拟人精妙的运用,更突显对故乡思念的深刻。读着那些村庄的美好,更为“阡陌”不再而痛疼。佳作,推荐赏阅!【编辑:风逝】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4-08-29 15:42:38
25、【流年】遥远的菜地(味道征文·散文)

作者:晨梦

【编者按】如诗的文字,描写着让作者心心念念的菜园。不仅仅因为那遥远的菜地周遭的风景美,也不仅仅因着菜园那儿小溪边有着味道香醇的“三瓣壳”,当然也不单单因为在那儿“我”学到了一些农事知识,体会了劳动过程的艰辛,懂得了收获的快乐,更有与父亲一起劳作的美好记忆。而今,当作者再次抵达那块菜地,当年与父亲一起劳作的情景历历在目,去菜地仿佛经受一次炼狱的考验般遥远的路途,也成了甜蜜的回忆。文章景物优美,情感真挚,在淡淡的愁绪中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故土对父亲不尽的眷恋。情景交融的美文,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4-08-29 15:47:05

26、【流年】豆的味道(味道征文·散文外一篇)作者:毕亮

【编者按】蚕豆,毛豆,豇豆,豌豆,各类豆子的美妙滋味在作者的文字中浓香四溢,读之,令人垂涎欲滴,恨不得立马奔往早市买之,按照作者之法烹饪,之后大朵快颐。文章不仅仅为读者详尽介绍各类豆子的不同美食方法,更将中国传统的美食文化发扬光大,将古今文人墨客的美食之法不吝推出,让人忍不住跃跃欲试,照文烹豆。不仅如此,作者的文字中还渗透着对童年、对故土的怀念之情,一丝淡淡的愁绪来佐味,于是,豆子的味道便变得意味深长了。不是吗?你看,文中如此写道:“人对童年时吃到的美味,常常念念不忘。”就将豆子的味道加进了乡愁的调味。喜欢本文的行文的风格,看似随意、率性,实则质朴中蕴含真意。推荐赏阅,以品文中美滋味!【编辑:风逝】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4-08-29 15:49:10

27、【流年】三刺客(短篇小说)作者:杨献平

【编者按】《三刺客》,使豫让,聂政,荆轲,三位名字写入史册的著名刺客走出枯燥的历史文册,在作者笔下变得生动鲜活起来。作者以第一人称行文,更生动真实地展示了三位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但是,却一反通常的窠臼,作者浓墨展示的不是三位历史人物身上英雄的光环,而是着力将他们平民化,人性化,尽力挖掘、展现他们身上温暖的人性的光芒,如豫让对妻儿的万般不舍,聂政对母亲姐姐的孝道关爱,荆轲对樊於期的敬重与钦佩……小说将英雄拉下神坛,还原了他们作为一个有血有肉之人的真貌,恰如其分的环境衬托,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无不凸显了主人公人格的魅力。三位以“士为知己者死”为信条的鼎鼎大名的英雄背后温情如水的一面被淋漓尽致展示出来,让笔者不由得为他们的慷慨赴死掬一捧热泪。当然了,那些以赏识尊重他们的名义豢养着他们的王侯们,为着达到自己的事业的野心膨胀,不过是将他们做了一枚枚小小的棋子而已,念至此,为他们的死感到悲壮的同时又深表叹惋。好小说,文笔生动,场景鲜活,令人读之不由自主陷入进去,悲苦着主人公的哀痛,叹惋着主人公的命运。力作,推荐赏阅!【编辑:风逝】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4-08-29 22:05:47

28、【流年】村庄,我们的爱与疼痛(同题征文·小说)作者:燕剪春光

【编者按】村庄,给主人公的疼痛不仅仅是背井离乡,更有毁灭性的打击——父亲含冤自尽,奶奶悲愤撞死。小说开篇就以沉重的笔调宣告着这样一个让人倍感沉重的现实——“我十二岁那年,我们的村庄死了。”让读者惊悚的一句话设下极大悬念,引出关于村庄关于家庭的命运悲剧:村民被迫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港头村,从山青水秀、物产富庶的所在去鸟不拉屎的盐碱地度日,为百姓说话的村长——“我”的爹爹被执行极左路线的人诬陷毒打,含冤离世。在那个是非颠倒、人性的扭曲的年代,亢奋的极左路线执行者制造了一幕幕令人发指的悲剧,文中的悲剧可谓沧海一粟。德高望重的老爷子显德爷爷为了给挨饿的村民找吃的,偷偷回到港头村整了些山货解决燃眉之急,结果被游街示众,年迈的他不堪折磨客死异乡,临终哀求送自己回港头村,却多年难以魂归故土。作者没有一直沿着港头村苦痛的思路进行,而是宕开一笔,写“我”个人的经历,写“我”四十年后重回故土的渊源。小说立足点很高,以个人与家族的命运来映射时代的变迁。国家的拨乱反正与富民政策,使得港头村有了恢复生机的希望,曾经和“我”是孩童时代玩伴的光头——今日的刘县长与“我”的谈话,便暗示着港头村的福音,二者的回忆之中的痛与今日港头村复苏的希望一起有力地突出着小说的题目——村庄,我们的爱与疼痛。小说顺叙插叙交替进行,情节转换开合自如,跌宕的情节,细腻真实的自然环境与社会背景的描述,无不有力凸显着文章的主题。当看到今日之港头村充满着勃勃生机出现在读者面前时,不由得慨叹国家的好政策的巨大威力,正因为有着这样的好政策,才使得饱受苦难的港头村村民漂泊的精神有了归依,才有深爱着这块土地并在这块土地上经受过磨难的游子慷慨投资重建港头新村的义举。那些重修神女庙的举措,不是封建迷信的宣扬,而是村庄人一种古老而又朴素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村民的精神寄托。小说笔力深厚,人物的语言描写精彩,生动,真实,很有时代感。可以说,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力十分了得,数十年的历史剪裁详略得当,情节设计开阖有度,而且首尾照应,开篇村庄的“死”与结尾的“复活”对比鲜明,将“疼痛”与“爱”渲染到极致。这是一部村庄的命运史,也深刻反映着国家的发展史,小说以小见大,借个人的苦痛与爱恋情感来反映村庄的坎坷命运,歌颂国家拨乱反正的正确举措与富民政策。精彩力作,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4-09-02 20:32:23

29、【流年】盈盈(味道征文·小说)作者:盈儿

【编者按】文章开篇,就对盈盈这个女孩的生活环境、名字由来以及绰号“姑奶奶”的来历娓娓到来,让人对主人公有了初步了解。老顽童一般的奶奶直爽开朗,不畏强暴;爷爷呢,则温文尔雅,教给她古诗;听话可爱的弟弟,则是盈盈的保护对象。作者不厌其烦介绍主人公的家庭成员,为下文书写她性情做了有力的铺垫。有着这样的亲人影响,所以,柔弱多才的女孩盈盈也性格刚强,嫉恶如仇,好打抱不平。具有戏剧色彩的是,她鄙视的恶贵妇居然是她爱着的男孩的母亲。即使如此,盈盈依然不卑不亢,慷慨陈词,义正言辞驳斥贵妇。小说到此宕开一笔,写了盈盈失去心爱男子的苦痛,万般无奈走在相亲路上。不承想除夕前一天相亲的对象居然是自己想起就心痛的男人小飞!故事结局皆大欢喜。小说为刻画主人公的性格可谓做足了功夫,所以,后文盈盈的性情描写一点不显得突兀。小说语言风趣,人物鲜活,特别是文中的奶奶和盈盈,语言描写惟妙惟肖,读之,仿佛人物就活生生地出现在读者眼前。佳作,推荐赏阅!【编辑:风逝】

 

共2页 12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