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凤鸣
|
【流年凤鸣】如何突破瓶颈,否定自己2014-08-02 14:07:20
中国文学史上有一个很让人郁闷,也让人振奋的现象。就是有的人写了一辈子诗,也没写出一首好诗,一首能够流传千古的诗句,虽然他很有权势——比方乾隆皇帝,据说他生前写过一万多首诗,而且很多还刻在石头上。而有些人一辈子就写了几首诗,甚至一首诗,他却在文学史上永垂不朽,奠定了自己的历史地位——比如张继,一首《枫桥夜泊》,千年之后,不但依然诗名大盛,还带火了苏州枫桥小镇的旅游,撞响了寒山寺的钟声。还有唐朝另外一位诗人张若虚,一辈子留下来的就只有两首诗,其中一首《春江花月夜》,不仅让他盛名至今,而且还唱响在江南各地的琵琶上。 中学生时代,我特别喜欢读名家散文,那个时代我喜欢的大家有刘白羽、碧野、冯牧、秦牧、杨朔。还有一些比他们更有名气的散文家,但是我读不到他们的作品,因为很多人都被“打倒”了。比如叶圣陶、许地山、郁达夫、徐志摩、王统照、朱自清、苏雪林……在这些人里,我最喜欢的是杨朔,他的散文小巧、精致、颇有意趣,称得上是真正的美文。但是年纪渐长之后,我就开始疏远了他,觉得他的文字,美则美矣,却寡淡无味,他的散文总是那么老三样,写一段风景,讲一个有些生硬的故事,然后把这故事硬硬地上升到道德或政治层面。 现在很多新的散文选本,已经很少或者就不选杨朔的散文了。我个人以为,杨朔散文有他成功的一面,但是他逐渐为读者所不喜,关键在于他写到后来,没有突破,缺乏自我否定的勇气,当一种语体成了一种固定模式,没有了创新精神,它也就走到了尽头。 中国古代有个“江郎才尽”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叫做江淹,他是南朝人,他的《恨赋》、《别赋》都是历史上的散文名篇。他早年颇有才名,晚年则很少有作品传世,据说是才思枯竭了,也就是江郎才尽。 我参与网络写作也有数年功夫了。在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二本散文集的时候,我忽然发现,自己写不下去了。在写完了自己所熟悉的江南风情题材后,我有了一种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觉。忽地就感到不会写了。这似乎也是一种江郎才尽。江凤鸣才尽了。 我不想重复自己。我觉得一直用一种写作手法,不断地重复自己,大量地制造文字堆积,生产的只能是文字垃圾。形成悖论的是这样的文字还很受读者欢迎,获得精品的概率还很高,原因其实很简单,在你的写作形成一种思维定势的时候,你有了一圈从读者到编辑的固定粉丝。他们和你一样形成了定势性的阅读习惯。而这,恰恰是乾隆皇帝与散文家杨朔的悲剧。 哲学上有个概念,叫做否定之否定。人和事物只能在不断的否定之中,特别是自我否定之中,才能不断改进自己,才能不断前进。时代在前进、人们的认知在前进、读者的审美情趣在提高,你一成不变的重复自己,那景象只能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其实,当你意识到自己是“沉舟”、“病木”,那是好事,怕得是你一直把自我重复写就的那些文字,当做“万木春”。 有人说,我们现在正处在“娱乐”时代。我写作不过是“自娱自乐”。那就是与本文所说是另一个话题了。现在网络写作流行“无病呻吟”,到处都在流行“自恋自艾”的所谓美文。有人说流行就是好的。我想问,感冒和“沙斯”、“禽流感”都流行,它们好不好? 遇到写作瓶颈,这个是每个作者迟早都会遭遇的事。这是正常的。关键是遇到写作瓶颈,写不出时不要硬写。与其“为赋新诗强说愁”,倒不如沉下心来读读书,到处走走,给自己一个充电的过程。就像我们用的手机一样,锂电池用到没电了,就去充充电。 我在企业做过科协主席。我觉得写作和产品设计一样,要不断的尝试创新,不断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地去做技术集成,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写作与产品设计一样,都应该不断地否定自己、超越自己。永远期待下一篇才是最好的。 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在网站做编辑。她对我说,每天看来看去那么多小说、散文,写得都是大同小异的事。几乎都看麻木了。许多作者还在为精品、绝品的闹意气,其实在我眼里,都是些千篇一律的文字,没有多少意思,都看麻木了。写文章不能独树一帜,不能标新立异,对作者来说是浪费时间,虚耗生命,真不如去做点有效益的事。对读者和编辑来说,那些老生常谈,真的跟裹脚布无疑。 上面的话虽然似乎有些偏颇、有些让爱文字的人听了伤心,但我却觉得人家讲的基本是事实。一个工人在企业如果生产的是废品、次品,那他就是给企业制造成本,生产垃圾。一个作者堆砌的文字,如果不能给读者以审美愉悦,让读者从中获取知识,我想那生产的大概也是些垃圾——文字垃圾、精神垃圾。 与其制造垃圾,还不如不做的好。因为制造垃圾也是需要制造成本的:时间、生命、机会利润(用写作的时间,干点挣钱的事)用掉的茶水、电力(夏天还有更多的空调费)、放弃的快乐与游戏。 我相信,每一个写作者,都有一个文学梦。都不想空耗生命,把文字当成一种游戏。就算是要“娱乐自己,快乐他人“,也是要付出一些心血、一些努力的。总是想得到他人的赞许、社会的承认。正因为此,一个真正爱写作、爱文字的人,才要不断地尝试、不断地超越自己。才会羞于去制造文字垃圾。 为了更好地写作、写出好的作品。让我们放下当下的功利心,沉下心来努力读书吧。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是古训,也是大实话。让我们走出去,走出书斋、走出电脑台那三寸自留地。走到生活中去,做些访谈,参加些沙龙,走进企业,走进乡村,走进社区,在三流九教中都交些朋友,看看草根是怎样生活的。 你固守一宅,只能胡编乱造。你困守象牙塔,只能发泄小资情绪。只有在更广阔的空间里,你才能有更多的素材,写出更大气的文字。 写不出新意的时候,就不要写了,要勇于自我否定,换个方向前进。 写不下去了,就不要硬写,放下包袱充电去。等电量充足了再继续。 许多人,写了一辈子,也没写出个什么来。不是他们始终没有突破写作的青春期,而是根本就没有度过写作的哺乳期! 他们始终困守在写作的童年里,享受着被人骗着、哄着的美好感受。看着那些红色标记自我陶醉,长成了一棵始终长不大的青春小老树。 |
|
|
江凤鸣
|
2014-08-02 18:30:54
回复红梅:我们都是业余作者,都不以写作为生,但是,我觉得在这个自媒体时代,其实只要是写给别人看的东西,你就应该有一种责任。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别人。这是我要说的另一层意思。所以,我说要超越自己。谢谢支持。
|
|
|
江凤鸣
|
2014-08-02 18:43:35
回复晓文:谢谢晓文的支持。其实,我们都是业余写手,没谁以文字为生。某种意义上说,写作就是一种业余爱好、一种人生游戏。在中国有种有趣的现象,就是唱京剧的有些专业演员,唱不不过某些票友。这些票友当然不以唱戏为生,但他们却唱出了专业水准。他们是玩票的,但玩的认真。我看,我们流年的编辑和作者中,就有这样的“票友”。在这个自媒体时代,作家和作者的概念已经不是那么泾渭分明,但只要是写出去给人看的,就有一份自娱娱人的责任。晓文谦虚了,你有很好的文字功底。期待不断写出更好的作品。
|
|
|
江凤鸣
|
2014-08-02 18:50:13
回复鸿渐:三哥,谢谢支持。我想我们都是业余作者,或许写文真的就是来玩玩。不过,我要说得是,就是玩也要玩的认真。毕竟写出来的东西是要给人看的。不客气的说,现在的作者,可比计划经济时代作家的受众多多了。那是有一大堆文盲不说,看书还要掂量兜里的银子。网络的免费性,使得每个会码字的人都成了作者、作家。因此,尽可能的不制造文字垃圾,就应该是一种自觉的责任。不过什么是文字垃圾,俺也说不好。或许俺现在正制造着。尽量努力吧。反正,我觉得流年的文字水平还是很高的。
|
|
|
江凤鸣
|
2014-08-02 19:01:17
回复江楼老哥:谢谢老哥的表扬。在写作这个问题上,我自以为还是诚实的。我不客气地说,来到江山发稿的人都有一点表现欲,如果不是寻求某种认可,你大可自己写在日记本上,每天自我欣赏。既然拿来发表就是一种想得到认可的欲望。你要想得到别人认可,前提当然要认真。在这个前提下,其实专业作家和业余作者的心理预期没有区别。认真、自爱、甚至某些人的自恋都属正常。不制造文字垃圾,对自己负责,对别人负责,就是一个码字着基本的道德底线。在写作瓶颈下,写不出不强写,通过学习、充实在写,也是一种自我实现。其实,我常想,人活着往往不是活一种状态,或许更多的是或一种态度。
|
|
|
江凤鸣
|
2014-08-02 19:41:39
回复雪:哈哈,雪,我这帖子你可别全当真。我这人经常的有些奇谈怪论。我倒是觉得晓文的这句话很有道理:
”如果一个普通的文字爱好者,真的要因文字而让自己觉得有所建树,甚至成名,其实是很悲哀的。”那可真是不务正业了,甚至有本末倒置之嫌。像是历史上的南唐后主、宋徽宗,皇帝的角色没当好,偏偏写字、画画、写诗填词一流。不但丢了天下江山,还误了卿卿性命,真是悲哀啊。我认识的一位我们当地的企业家,他原本是做机床的,但却迷上了名人字画。现在他的收藏是小有名气了,企业却因管理不善关门了。他比上述两位皇爷更悲哀,收藏没玩出个一流名堂来,企业倒先倒闭了。哈哈,说多了,离题了。不过啥都要把握个度吧?这个度还真不好把握。不过想我在我们单位咨询师里是最好的写手,流年写手里我是最好的咨询师。我就满足了。在流年没有别的咨询师吧?反正我们单位里,除了我还真没有在网络里舞文弄墨的。 |
|
|
江凤鸣
|
2014-08-02 20:22:15
山地君好。最近辛苦了。咱们是业余写手,本职工作才是第一位的。
|
|
|
江凤鸣
|
2014-08-02 20:27:01
回复风逝:风哈,谢谢老乡的支持。我刚才说了,我总是有些个奇谈怪论,有些不大中听的歪理。别当真哈。
|
|
|
江凤鸣
|
2014-08-03 21:38:00
回复飞扬:谢谢。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谢谢支持。
|
|
|
江凤鸣
|
2014-08-03 21:39:44
回复阿香:阿香,你继续编故事哈。你好像滦河的水,总是流不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