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树
|
【雅韵文学】一撇一捺难写“人”2014-09-14 20:08:27
自然诠释着四季,生命以人为风景。这个由人类主宰的世界上,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中“人”字的那一撇或那一捺,只有用品行、人格、自尊、宽容支撑起来的人生,虽谈不上完美,却也足够我们体味一生。 记得有位伟人曾经说过“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样一条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很耐人寻味。现实生活中,我们离不开别人的关怀和帮助,然而,这也必须以我们首先去关怀和帮助别人为前提。实际工作中,有些人在金钱和权力面前,往往为了一己私利而丧失了作为一个人最起码的标准。也由此滋生了一连串的道德健忘并发症。表现在权力上,上级面前唯唯诺诺,阿谀奉承,同级面前推推诿诿,互相拆台,下级面前指手画脚,朝令夕改。表现在个人利益上,“收入”越多越好,无所谓正道邪道。“情感”唯我独尊,无所谓人情天伦。 人是金钱和“情感”的奴隶。这句话似乎说明:所有的空虚与贪婪大都沿着同一个轨迹,忙忙碌碌地追寻着一种缺憾但又充满快意的归宿。我们坐在屋里很难感知季节的交替,我们是否走进神智迷乱的春天,物欲与肉体的浊流使我们不敢睁开眼睛走进早晨,甚至不知道自己已昏睡了多久?我们的一生究竟该有多少个阳光和暖的日子,在一片叶子从萌生到衰败的旅程中,栖息着自然的鸟鸣。大自然如此,何况人呢? 简单不过一人字,千里迢迢亦人生。这里我想说,一个人不能在世上留下自己的足迹总是遗憾的,但当他发现自己有意或无意间为他人成就了什么?或者自己的行为已经在一定程度感化了别人,那么,他所体验到的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才会显得清晰。 鲜花就是鲜花,野草就是野草。人性的光环与龌龊总是在同一片天空展现,但所表现出的结果却截然不同。索取与给予,是跪在下面坐在上面那些人的事情。孔子说人和自然是一体的,山和水的灵性也反映在人的素质之中。“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为人勾勒了一幅完整的画面,山是稳定的,水是流动的。“聪明人”和水一样随波逐流,仁爱之人则和山一样平静,一样稳定,不为外在的利益诱惑。 一撇一捺闲涂字,廖若晨星一浅秋。人生命存在决定意识,故而人对品格的定论一贯也是无定数,命运中的一切只有是自己真正感受到的才会深刻。一个人孤独地活着,但并不悲哀。最最悲哀的是睁着双眼却看不见希望抓不住心愿。一觉醒来,童年丢失了,纯真丢失了,无知丢失了,人情丢失了。人的脸上,多了一分老成,一分虚伪,一分自私,一分责任。 月到中秋,仰望星空,人变小了,异常地渺小。人生一世,草木一春秋,宇宙寥廓,时序悠悠,个体生命占有的时空,在浩浩苍宇面前形成巨大的反差,像泥入江河,石击穹庐。也许可用苏东坡的句子作答:“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人之不同,各如其面”,作为有思想和理智的人,为恶或为善,求名或求利,事人或事己,冥冥之中流淌于人生命的全部。但我活着,并且爱着,并且快乐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