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树
|
【雅韵文学】乡村那片稻田2014-09-18 23:35:45
秋天,走遍邻近城市的郊区的乡村,已看不见了多年前遍地金黄色的稻浪,除去熟土上偶尔能看到一些庄稼,那都是留守乡村的老人或妇幼种植的蔬菜,其它的便是漫布山坡的野草,一些天然自由生长且不知名的野生杂树或荆棘丛生的藤蔓。 问曰: 为啥那一坡坡、一弯弯都撂浅放荒?一老农告诉说,如今城市周边十余年了几乎没有人种粮食作物, 顶多就是种一些蔬菜和油菜籽、花生,若种粮食一是没有人手、体力,家里都是老的小的,年轻人、壮劳力都外出打工去了!有些家庭举家外出谋生,土地肥沃田地送人种,坡地全放荒;二是种水稻除去谷种钱、肥料、农药、薄膜等开支,自种自收还不用请人插秧、收割,收成好能有四五十元一天的劳动日,若收成差全部送看左手——白忙乎倒贴本,也没经济价值。 很多年前,我常常去稻田中走走,静谧的行走能带给我默然的沉思,我希望见着一片片诗意和喜悦的稻田。让我难忘的是家乡那一派派气势磅礴、排山倒海的稻浪。从山腰上一眼望去,稻田顺了地势的高低,从山脚一绺一绺的向前排去,由近及远,由高到低,像无数张绿毯子铺在大地上。这在一年四季中是最有韵味的了。每年的这个时候,家乡的稻田里满含收获的希望,田里那种绿便不由分说层层叠叠铺展开去,竞相展现着自己的美来。那些涨得极其饱满的稻粒,在微风的吹拂下,面带微笑的点着头。一排排,一浪浪,争先恐后,彼此簇拥着,表达着对主人的无比敬意与忠诚。一粒稻谷就像一位丰腴的少妇,总是风情万种的围绕在主人身边,不时的牵这扯那,留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我是从一片稻田中走来的孩子,对于一望无际的稻田稻浪,有深厚的感情。我疑心稻是一位诗人,成片成片的稻田是我特别喜欢的景象,在我的记忆中,温暖得不可以替代;稻田带给我的感动,是我成长中的一个心结。稻田多饱满啊,饱满的绿,饱满的谷,它的特点就在于饱满:成熟的谷粒是饱满,鼓鼓的稻穗也是饱满;就从春天到夏天,它的绿意,也永远是饱满。稻的经脉里流动着绿色的汁液,从生长到成熟,都是诗意。 稻熟季节,空气和昆虫们都在传递着喜讯。麻雀成群地落在稻田里,鸭子嘎嘎地叫做一处,翅膀挥动的气流能在稻田里拂出一片香浪。稻田的颜色和秋天一样,金黄的稻浪一浪挤着一浪,沉甸甸给予我们一种肉体上的温饱,还有由温饱带来的精神上的温暖和满足,一种充满祥和安宁的圣洁光芒。稻田是我们童年游戏的天地,邻家哥哥和伙伴们领着我,走过长长的田垄,我尾随其后,追鸭子,打鸟儿,找野花,捉草蜢,逮青蛙……兴趣来时也抠泥鳅、黄鳝或摸鱼捉虾,我们曾在田野里奔跑、嬉戏、呐喊,翻滚,许下一个个美好的愿望。而田野永远沉静地微笑着,它以宽厚的怀抱包容我们的任性和淘气。 童年的乡村,秋天铺满金黄的稻谷。稻田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我曾无数次站在异乡孤独的旷野,深情回望童年,想念我那些伙伴们,那记忆深处有恒久的快乐。我脑海之中常常出现故乡的稻田,但是我终究回不去故乡。我孤单地站在异乡的田垄上,我现在看到的田野,越来越荒芜,好端端肥沃的水田,白白弃耕,像一个蓬头垢面的孩子,更别谈碧绿和光鲜了。田间的小径已经被荒草侵占,那些本该种两茬水稻的田野现在基本上改种一季水稻,大片的田野荒芜着,荒芜的田野里长出了野草,怎么也看不到那种茂盛和蓬勃的景象。田野已经不像田野,我走在乡村的路上,看不到丰收在望的稻米,看不到农人劳作的场景,秋后的荒凉与落寞,看得我心酸、疲惫甚至疼痛。
我怀疑走错了路,不是曾经的田野和那片土地,这不是我曾经的稻田。我疑心因为不是故乡吧,还心存想望。可是老家的人捎信告诉我,我的故乡也一样,正在被一只无形的巨手一点一点掏空,变得荒芜和落寞。不光如此,全国大多数农村都如此,城市强势地抽走了乡村的魂,包括活力与激情。 我碧绿金黄诗意的稻田,怎么变成这样呢?我心上的哥哥,如今哪里去了呢?我想念的地方,真的回不去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