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树
|
【雅韵文学】仲秋小曲2014-09-25 21:29:31
听别人讲慈善路至文星街口在铺路,便从苗甫路园穿过,车辆走走停停,幸好是骑电瓶车,见缝隙就可往前钻,好不容易右转拐进入人民路上,以前未曾注意过,这条路的两旁载满了法国梧桐,绿树成荫,几时道两旁梧桐树不见了,城市升级改造将梧桐树整体搬了家,街道亮丽了,而绿荫少了。 我喜欢这样的绿树成荫,可能是因为她在我的记忆中长长久久地存在过吧。我成长的小村庄后有一条省道经过,那路两旁曾经载满了这样的梧桐。就如眼前,梧桐长得极好,两边的树在空中合抱在一起,人仿佛行在一条静谧的走廊下,细细听来,还有喜鹊的叫声。因为到了秋天,树上还有一些不愿落下的叶子,地上早就铺就了一层层落叶,还有些叶子正随着秋风飞舞而下,阳光透过稀落的树枝照在身上,是一种暖暖的美好。 转一个圈,路过一片文化宫一片绿地白墙。白墙上爬满了丝瓜藤,虽已经到了秋天,但那看似羸弱的叶子仍然在墙头倔强地翠绿着,其间开了不少明亮的黄花。微风一吹,隐约现出扁豆花,那点点紫色在黄花间娇弱摇曳,像一只只蹁跹的蝴蝶。如果让诗圣杜甫见了,一定会停下脚步,写下“穿花蛱蝶深深见”的妍丽诗句。可是我没有时间,亦或是我没有那样深厚的文采,所以我只好匆匆而过,将扁豆花与丝瓜花的缱绻情意留在心间。 又转至青皮树小道上,两边换了一种树,这种常青树我不认识,就不作描写了,我喜欢那绿叶间隐藏的一个个路灯。说是路灯,可看上去却是一个个火红的中国结,无意间给车水马龙的大街增添了些许安然恬静的古意。喜欢这样的创意,我相信其间传承着五千年的中国元素,一份安然立命的儒家思想。 前方一个女孩的背影落入眼中,利落的齐肩短发随着脚步一抖一抖,将淡蓝色的牛仔裤,白色的卫衣穿出朝气蓬勃的青春味道。我一直喜欢欣赏这样的女孩子,不化妆、不矫揉,干干净净、大大方方,仿若露珠在晨光下折射出的耀眼明媚,朝阳装饰了她的青春,也装饰了街道的风景。 到了医院一行检查,除去颈椎老毛病,其它一切正常,收拾好心情回去上班。从仁和街返回,经过那条载满梧桐的大路,我瞥见一颗粗大的梧桐树下,静静地立着一位妇人,穿着蓝色的碎花旗袍,她就那样等在树下,恬适悠然,或许只有历经了岁月的洗礼,才能沉淀出如此的优雅,仿若一幅淡雅的水墨画静静流淌。 这时微风吹过,一个梧桐果子落在我的车筐里,这种果子我们儿时常用来制作玩具。用手细细将上面的毛拔掉,就是一个蜂窝球了,从洞里对穿一根棉线,两手抓住棉线的两端,将嘴对着球,吹一口风,球儿呼呼直转。我们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互相比着谁吹的风大,谁转的时间更长,一路欢声笑语。我要将它带回家,给孩子做一个玩具,将我曾经的快乐带给我的孩子。 秋阳照在身上,暖暖的,却不热烈;秋风吹在脸上,凉凉的,却不冷冽;秋色秋景落入眼里,淡淡的,却不浓烈;轻轻的音符在秋日的上空流淌,这样一首悠扬的晨光曲,只有用心灵去倾听,才不会错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