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霞晓文
|
★:晚霞晓文2014年10月份评论2014-10-09 11:43:47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78356
一篇杂谈似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从自己的兴趣写起,引出议题,现身说法,有理有据,逻辑严密,以理服人,引人思思索。感谢赐稿,问好穷高老师,祝愉快!
|
|
|
![]() 晚霞晓文
|
2014-10-14 11:58:14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76834 5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10-14 11:55:29
作者运用充满深挚的情感,细腻的文字,描写了主人公在边远地区支教的工作回顾。反应贫困地区里,那孩子们的艰难地生活,与他们渴望学习,渴望知识,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并提出了孩子教育方面应注意的问题与事项。语言优美凝练,层次感强。
|
|
|
![]() 晚霞晓文
|
2014-10-14 15:25:08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80116 1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10-14 15:23:54
文章观点鲜明,主题集中。紧扣原文,但又不拘泥于某点。文章关键处的几许引用,恰到好处,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欣赏何社佳作,期待更多精彩。问好,祝创作愉快!
|
|
|
![]() 晚霞晓文
|
2014-10-15 10:23:31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80376
|
|
|
![]() 晚霞晓文
|
2014-10-16 23:55:08
http://www.vsread.com/article-480662.html
悠悠时空无限,绵绵岁月无痕,苒苒光阴无尽。穿越渺渺兮予怀,许多往事犹如散落于小溪涧流中的花瓣,时光的流水不知将它们带向了何方。然而,生活的片段总会在不经意间留下一些记忆,一旦触动记忆的密码,它就会牵出一缕缕怀旧的情丝……然而,唯有那些遗忘在年轮中的记忆,才“是历史在年轮中永恒的生命痕迹”。“记忆,是传说在生命中的情绪滋味;遗忘,增加了许多文化的、人性的、生活的色彩,记忆,删减了许多冷酷的、暴力的、政治的成分。在历史和传说的穿梭中,在遗忘与记忆的流淌间,那些美丽和丑陋的、真实和虚假的、善良和恶毒的往事,被岁月的潮流裹挟,跨过万重山、千转水、百里乡、十里路、一弯桥,走过昨天今天明天,历过您你我我、恩恩怨怨……”一段精彩的论述,犹如秋天的红枫,让人眼前一亮;一段精辟的论述,犹如一串闪光的珍珠,使网页煜煜生辉!
这篇佳作由三个章节构成,以忻州记忆为主线,一贯到底,在跨越千年的历史大背景下,展开了恢弘的历史画卷,展现了忻州厚重的历史底蕴和灿烂的人文景观。让人们对古沂州的九原岗墓葬群的描述,把人们带入那肃穆的群落,一起瞻仰那栩栩如生的《狩猎图》,感受那墓葬的恢弘与壮丽;随着作者的脚步移步换景,把读者带了黄堂庙,虽然庙门禁闭,但通过老者的口述,那一个个经典的故事,鲜活的历史人物陡然耀然纸上,让曾经的辉煌,重现眼前,引人入胜;最后,作者把慈禧爷爷惶惶然下忻州的故事演译得淋漓尽致,虽是张煌逃窜,然仍是奢靡不减,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大清王朝覆灭的历史根源。过去的辉煌,永远的铭刻在忻州的史册。透过作者的文字,把忻州遗忘的过去重新唤起,让人们从中去感受人文的厚重与美好。引起人们对古忻州的景仰之情以及前去揽胜的期许。感动作者对梧桐的厚爱与关注,感动您在百忙之中笔耕不辍,赐稿梧桐,鼎力相助,谢谢您穷高老师! |
|
|
![]() 晚霞晓文
|
2014-10-18 08:30:22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81272 1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10-18 08:29:07
一篇充满地方气息的小说,内容丰富,情节完整,条理清晰,人物性格鲜明,主题深刻。故事真实,感人。
问好冰社,祝创作愉快!
|
|
|
![]() 晚霞晓文
|
2014-10-18 08:32:36
http://www.vsread.com/article-481127.html 1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10-17 16:51:25
作品大气豪放,诗情画意间, 若“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美文多精彩,装点此江山!
|
|
|
![]() 晚霞晓文
|
2014-10-18 08:37:40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73541 5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10-18 08:36:17
作者运用充满深挚的情感,精练细腻的文字,描写了主人公和昔日的知青战友相聚,共同再现当年相识的情景,叙旧聊天,体感人生变迁,体感生活的酸甜,表现了“生命有限的,生活无限的是那种充满精神”的感慨。语言优美凝练,层次感强。
|
|
|
![]() 晚霞晓文
|
2014-10-18 08:41:56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72901 6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10-18 08:41:10
作者运用精练细腻的文字,充满深挚的情感,描写了三位为文学而钟情一生的伙伴,在不同生活环境中,却为共同的爱好追求相聚相乐,充分表现了“生活有界,人生无长,情缘有份,追求无界,愉悦无边”。语言优美凝练,问好冯社,祝创作愉快!
|
|
|
![]() 晚霞晓文
|
2014-10-19 07:57:17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55113&pn=1&pn2=5
|
|
|
![]() 晚霞晓文
|
2014-10-19 07:57:53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55113&pn=1&pn2=5
|
|
|
![]() 晚霞晓文
|
2014-10-19 07:58:33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55113&pn=1&pn2=5
|
|
|
![]() 晚霞晓文
|
2014-10-19 07:59:07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55113&pn=1&pn2=5
|
|
|
![]() 晚霞晓文
|
2014-10-19 07:59:37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55113&pn=1&pn2=5
|
|
|
![]() 晚霞晓文
|
2014-10-19 08:00:12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55113&pn=1&pn2=5
|
|
|
![]() 晚霞晓文
|
2014-10-19 08:00:44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55113&pn=1&pn2=5
|
|
|
![]() 晚霞晓文
|
2014-10-19 08:01:35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55113&pn=1&pn2=5
|
|
|
![]() 晚霞晓文
|
2014-10-19 08:02:09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55113&pn=1&pn2=5
|
|
|
![]() 晚霞晓文
|
2014-10-19 08:02:38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55113&pn=1&pn2=5
|
|
|
![]() 晚霞晓文
|
2014-10-19 08:03:59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55113&pn=1&pn2=5
|
|
|
![]() 晚霞晓文
|
2014-10-19 08:05:26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455113&pn=1&pn2=5
情真而语直 义重而人痴
——浅说《重情汉子》的人物形象塑造 本篇小说《重情汉子》运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充满着理想主义的传奇色彩, 闪烁着人文主义的不朽光辉。在主人公钟清志的身上,集中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大情、大爱和大义。作品通过人物高尚的襟怀和无私的义举,揭示了人世间的爱,除男女之爱以外,还有更为广泛和深刻的蕴含。 一、正面切入突出人物形象 作品中的钟清志,就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一个具有正能量的形象。他有情、有义、守信。是一个典型的“重情子”。作者塑造钟清志这一形象时,基本上是浓缩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的共性,即“情”、“义”、“信”这些特征,经创新处理后再现的一个艺术形象。 古人写作主张“情真而语直”。 “情真”是讲作品要符合内容美的要求,“语直”是讲作品要符合艺术美的要求。由此说来,一部作品是否有真情实感历来就是评价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 小说需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而人物的形象塑造,性格刻画往往是通过人物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的人性,人情,即真情实感来体现。“高山流水”是真诚的友情;“舐犊之情”是本真的亲情;“叶落归根”是故土的恋情。古人写作主张“情真而语直”。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小说是人学,尤其需要表现人性,表达真情,抒发真情实感。古人问人世间的感情,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东西?那最真最美的爱情,足能令人生死相许。真正的“有情人”,身在情深,身去人痴。此心永恒,真情永在。像这种生死相许的执着的爱恋,可以使人为情而献身,为爱而忘我,重义而痴迷。 曾记得2007年,一个大孝至爱的普通矿工谢延信演绎出非凡故事,荣获 当年“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某报以《32年,他替亡妻照顾多难的家》为题,报道了谢延信替亡妻赡养多病的岳母、照顾呆傻的内弟、服侍瘫痪的岳父的感人事迹。随后,《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其采访报道,谢延信,这个有情、有义、有信的汉子感动了越来越多有良知的人而受到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 而本文中的钟清志似乎也有谢延信相似的义举与境界,他自小与邻村姑娘吉翠若相识,俩人一见倾心,芳心暗许,成了不离不弃的恋人,正当二人公开恋情,决定终身之时,被翠若家人阻断而告失败。后来钟清志去参军从戎,由于恋人陷入弟弟吉百川及家人的圈套被迫移情别恋,军营中的钟清志在一场痛哭之后便坚强地中站了起来,潜心投入到军营生活之中,成了部队的营级参谋。多年后,钟清志在参加妹妹大学毕业毕业典礼的过程中认识了小自己5岁,体质像林黛玉一样弱不禁风的美丽女子龚雪,两人一见倾心,瞬间坠入爱河,钟清志被这一突如其来的爱情陶醉得头晕目眩。为了成全妹妹,为了让龚雪能多陪陪妈妈,钟清志只好压抑情感,做出牺牲,直到妹妹结婚,在苦苦地“等待”与“守望”之后,等待他的结果是龚雪因脑瘤而与世长辞......留给钟清志的是龚雪孤苦伶仃的妈妈。他抑制痛苦,信守诺言,用真心去赡养龚雪的母亲。他的重情与义举感天动地,终于赢得了王仁青的爱慕,重情汉子娶回重义女,得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有力地诠释了中华民族义重如山的优良品质。 作者在塑造钟清志这个形象时,不以曲折的情节取胜,而以朴实的行为感人;不以浮华的句章渲染,而以舒缓无华的记叙展开。通篇表现的以情动人的创作倾向,在浓重的感情色彩中,以感动读者来凸显艺术功力。正如绝品组的评价:“正面描写难为而能为,表无技巧实在大巧,叙述看似直露却内藏灵动,娓娓道来推进故事发展、完成人物塑造。”这一结论是精当而中肯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