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凤鸣
|
【凤鸣梁溪】话说八十年代的开门四大本2014-10-15 21:23:30![]()
我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结婚的,时值八十年代中期,领了结婚证后,立即去领四大本儿——户口本、购粮本、购煤本、副食本。 想当年,没有这四大本儿,你是吃喝拉撒寸步难行。 户口本,别说了,现在还有。不过作用跟现在不同了,比方,那时住房是单位分配,没有户口本,休想分房子。结婚后,凭着户口本儿,我跟妻分的15平米一间房子,住房12平米,厨房2平米。卫生间一个平米。其实,就是一个蹲坑而已。凭户口本,还可以买一块饭桌用的台玻璃,四块门窗玻璃。 购粮本,就是买粮食的本儿。那时买粮食不是去超市,而是必须去公家办的粮店。每个季度凭着购粮本去粮店领粮票、米票、油票。粮食是有定量的,每个月一般中学生23斤,产业工人25斤,我那时,七十年代在部队时吃饭管够,八十年代回地方,当模具钳工,因为是个力气活,定量32斤,但我是个部队出来的饭桶,一顿能吃一斤多,我们书记亲自跑粮食局,给我申请了45斤。算是全厂700多工人中的特例。那个时候,不管你是买粮食、吃饭馆,吃单位食堂,就是买根油条都要粮票。没有购粮本,你想出门都寸步难行。记得后来我跑营销,每次出差前都要去后勤领全国粮票。因为那个时代,粮票也分本市粮票、本省粮票和全国粮票,不同的粮票是不通用的。 购煤本,是买煤球的,那个时候根本就没什么液化气,家家户户都烧煤。乡下烧大煤块,城里烧蜂窝煤。我在北方读书时,每个月要去20里外的煤窑去帮家里拉一板车煤。因为父亲在部队,作为长子,我从12岁开始,就担负起这个拉煤的工作。很苦、很累,但无奈。回到江南后,整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前期,我也一直负责家里买煤、拉煤,不过是圆柱型,中间带有12个圆洞的蜂窝煤了。 再就是副食本了。这个副食本是除了粮食以外,你要入口的所有东西的票证本了。所谓副食本是个64开,骑马装订印刷粗劣的小册子,我们江南的有几十页。每个月里,每家每户可以买几盒火车火柴、几根蜡烛、几条肥皂都是定量的。其他的肉、蛋、鱼、蔬菜、花生、瓜子、烟、酒等都有定量规定。而且,这个月你不买,下个月就过期作废。我家因为我们父子都是兵,江南称作“双军属”,可以荣幸地在年节时,比别人多两瓶臭豆腐。 记得结婚后,我妻因是打篮球的出身,特爱吃肉。我就每天四点起床去排队帮伊买新鲜肉,因为去晚了,就剩下冰冻猪肉了,我们往往是前十天就把一个月的定量全吃光了,剩下的日子就天天吃青菜。因为只有这个玩意,它不用凭票。娘笑我们不会过日子,说我俩前十天肚皮都是红的,后20天肚皮是青的。 除了四大本,还有一大堆的票,穿衣布票、买自行车车票、买冰箱冰箱票、买手表表票,我结婚买个电风扇都要票。说起来你不信,买个手纸都要票。 那个计划经济的年代,想起来真荒唐,你政府咋把老百姓吃什么、用什么都管起来,你管得了,管得好吗? 不过啊,那些个年代,有点好。上到国家主席,下到扫马路的,大家都凭本儿过日子。可以说大差不多,比较公平。想腐败,你还真找不到地方。记得当兵的连队里的司务长,贪污了五十二块钱。也就是一个排级干部一个月的工资吧。居然被告上军事法庭,作为坏分子,遣送原籍劳动改造了。 八零后,九零后的小伙子、小姑娘们,好好珍惜现代的幸福日子吧。跟我们年轻时比,你们真是掉进蜜罐里,那差距天上人间啊。 |
|
|
![]() 江凤鸣
|
2014-10-17 16:10:30
江楼老哥补充的真好o
|
|
|
![]() 江凤鸣
|
2014-10-17 16:12:57
我现在旅行中,不便回复,得空有一条算一条哈
|
|
|
![]() 江凤鸣
|
2014-10-18 22:19:23
春光,我们是同龄人应该晓得计划经济时期的不易。
|
|
|
![]() 江凤鸣
|
2014-10-23 11:01:34
回复:凌波,你真行。什么都可以写成诗句。
|
|
|
![]() 江凤鸣
|
2014-10-23 11:18:57
回复寒水:是啊。我们早就应该抛弃阶级斗争为纲的那一套极左的做法。三年自然灾害过后,刘少奇、邓小平提出调整农业生产关系,提出“三自一包”解放农民生产力,该是多好的主意啊。彭大将军,也对过度集中的人民公社体制提出意见,为民鼓与呼。可惜,我们受苏联式社会主义的影响太大。一路向左止不住步子。解放初,五十年代,人民并没有像后后来那样饿肚子,土地分给农民,大大激发了他们的生产热情。后来搞穷过渡,搞人民公社、大跃进,搞计划经济,把农民种什么都管起来、种什么都管起来。搞得全国人民没饭吃。刘少奇说三年自然灾害,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一点没错。极左,加上过度的计划经济的荒唐,严重束缚了生产力。是上个世纪三中全会,邓小平同志提出改革开放,抛弃了计划经济的自我束缚,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解放了生产力,国家才日益富裕起来。我们现在富裕了,物质丰富了,这都是拜改革开放所赐啊。那些本本也都进了博物馆,成为一段酸楚的历史。愿我们的国家永远不再走极左的老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也不是社会主义,如果是的话,那是苏联式的社会主义。那个品牌的社会主义已经破产了。我们历史唯物主义的看问题,不会本末倒置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