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桂林
|
【梧桐】琵琶行 电影文学剧本之二2014-11-07 09:05:4512 船头,雨已经停了。阳光从云缝里射进来,照耀着混浊翻腾的江水。 白居易和刘十九并肩立于船头。江风吹起他薄薄的衣衫。白居易叹道:“十九弟,你看这江水奔流,如何流得尽人间的不平!” 白居易的手指向江水,江水在呜咽翻腾:“看着这江水,我想起了李白和杜甫的两首诗来,太白在《早发白帝城》中唱道:‘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子美在《登高》诗里浅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浅吟高唱,都将是不朽的千古名句呀,可他们的一生,却总不得志!” 刘十九安慰地:“人们是不会忘记他们的。就比如你的诗吧,在我们士兵中间广泛地流传,我们士兵都出身于农工商织之家,读你的诗,就感到你在我们中间一样。乐天兄,要振作!” 白居易被深深地感动了:“十九弟,感谢你的淳厚之心。‘古来圣贤多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走,进舱去,我们举杯对饮,开怀畅谈。”
江面上,远远驶来一艘商船。商船渐近。商船超越了白居易的客帆船。从商船里传出一阵“大珠小珠落玉盘”似的琵琶声。 琵琶声传进白居易的船舱。白居易正和刘十九举杯对饮。 白居易端起酒杯:“美哉,此琵琶!” 刘十九探身朝江中的商船望去,忍不住地说:“这琵琶声使我更想念姐姐刘瑶了。从军前,我常听她弹唱你的《秦中吟》。” 白居易惊奇地:“刘瑶?是名属教坊第一部的琵琶手呀!可惜在京城这么多年,竟无缘见她一面。真是觅知音、知音难哪!” 白居易和刘十九同时举杯:“请!” 13 两盏酒杯化成无数的酒杯。 庐山下。江州城。江州刺史的家中,江州刺史正为白居易举行洗尘酒宴。 江州刺史连连举杯:“请!请!请诸位干杯!江州有幸得司马辅佐,真所谓地灵人杰,怎不叫老夫开怀!” 客人纷纷向白居易举杯。一片赞颂之声。 白居易谦虚地站起来,举杯致谢:“我白居易被贬江州,蒙刺史如此厚待,实在令人感激。” 刺史摆手说:“哪里,哪里!宠朽尽管无才,却读过不少司马的诗。你的《新乐府》和《秦中吟》在乡民野老以及士大夫之中广泛流传,有着深刻的影响呢!我欣赏你的才华,更钦佩你的胆量!” 这时一群歌伎翩翩而至。 为首的一位歌女上前向刺史施礼:“恭禀刺史大人,听说《秦中吟》和《长恨歌》的作者白居易大人来江州任司马,我们这些下等歌女久慕白司马大名,愿献歌舞以助酒兴。” 刺史:“好!好!我正有这个意思。(向白居易)这位就是你们想见到的白司马。” 众歌伎一同礼拜:“祝司马大人安康。” 白居易急忙站起还礼,激动地:“祝你们安康。白居易非常感激众姐妹的一片盛情。” 为首的那位歌女:“我们演唱大人《新乐府》第三十一首的《缭绫》。” 白居易刚刚受贬江州。怕演讥讽时弊的歌舞让刺史为难,急忙劝阻:“那首诗很普通,还是演我在宫廷常看的《绿腰》吧。” 刺史:“对、对,我也喜欢看《绿腰》。” 歌女们舞姿轻柔,歌声委婉。 白居易命随从取来漆琴,兴致勃勃地伴奏。酒桌上有的点头,有的惊讶。 歌女们心潮翻腾,把激动的感情宣泄在舞蹈上。 特写:为首的那位歌女热泪盈眶。 在轻歌曼舞的同时响起了白居易心声的话外音:“这些歌女生活在社会的下层,多么值得同情,像刘十九那样的士兵,热爱我诗歌的山民野老又多么值得尊敬。我要永远也不背弃养育我的老百姓。在当代能人志士虽然难以施展济国济民的抱负,可也不能熄灭我心中的残志。这几天在江上行舟,看那江水浩渺,何尝回头!” 曲终。酒桌上宾主仍频频举杯,热情交谈。 刺史不胜感慨地说:“我等虽为朝廷命官,坐守江州,有威有福,但是此时此生,恰如过眼云烟罢了。真正名垂千古有作为的还是白司马呀!” 白居易摇头苦笑:“有为而不能为哟。早闻庐山秀甲天下,我倒想久居山中,修身养性,以尽天年呢!” 14 随着白居易的声音,画面上出现了庐山。 香炉峰,紫烟升腾,云雾缥缈。 遗爱寺,钟鼓沉沉,余音缭绕。 香炉峰前遗爱寺旁,出现了三间新盖的草房。 草堂,非常简朴:木削为棂,不加朱丹;泥涂为墙,不饰粉白,石子砌阶,如玉如雪;白纸糊窗,熠熠生色;堂中四张木榻,榻前两架屏风,屏风上是白居易自画的几支桃花。 白居易穿一件长长的白袍,手捧文稿,飘然步出草堂。 文稿稍倾,露出题目的特写:《庐山草堂记》。
白居易环顾四周,面对香炉峰巅,响起他飞瀑一般的心声:“奇丽秀美的庐山呀,你真称得上是天下的第一名山,雄壮峻伟的香炉峰,庄严肃穆的遗爱寺呀,你更是庐山的第一胜景。我白居易在这里坦开心胸,多像久别的儿子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里,我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我抬头看山,山峰刺破青天;我俯身听泉,泉声醉我心田,虚心的竹子未出土便有节,高大的树木入云天而正直。在这样的环境里住上三宿,自己都能把自己忘记呀!”
在白居易吟哦的心声里,画面展现出草堂四周的景色。 平台,方圆十丈。 方池。池边盛开着山竹野卉。池水轻漾,鱼儿从盛开的白莲花边跃出。 石涧。涧深百丈,涧旁长着古松老杉。粗可十人围抱,高不下百尺。 郁郁的灌木。艳艳的奇花异草。 瀑布溅在石溪里,激起雪白的泡沫。 一根剖开的竹水管从石边山根伸出,水流如线。
白居易画外的心声在深情地描绘:“看这一池清水,几朵白莲,鱼儿在莲花间游动,多逗人喜爱;看这石涧旁的古松老杉,高枝敲云,低枝拂潭,如扬起的旌幡,似撑起的绿伞。啊,这倾泻的瀑布多像一条飘动的白绸,溅落在石溪上的声音,夜晚听来,像衣带上系的玉环和玉佩互相碰撞,和谐而动听。” 瀑布前。白居易站着,心声在继续:“在这样的仙境里生活,我万念全灰,还有什么非分之求?多少年来,我在朝廷举有功、退奸佞,耿直敢言,忠心耿耿,却招来无穷无尽的牵累,以致被贬到江州当这可有可无的闲散官员。我何必还当官?不如带着妻子儿女,抱着琴棋书画,在这儿度一个安乐的晚年!” 白居易仰天大笑,笑声里充满了悲愤之情。 15 春天来到了庐山。 花径前的圆石门。白居易在看遗爱寺的凑公长老写对联。 凑公长老虽然已是九十岁的高龄,但却精神健旺,一副仙风道骨的神态。他奋笔在花径的白石门上书写对联:“花开山寺,永留人间。” 凑公把笔递给白居易:“赏光!赏光!” 白居易谦虚地接过笔:“长老的字龙飞蛇舞,苍劲有力,正所谓字如其人哪!” 白居易略一思索,在花径的墙上题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凑公长老微微一笑:“字如其人,诗亦如其人哪!” 白居易尊敬地说:“像长老这样学富五车、文如八斗的饱学之人,为何不愿出山辅佐君王,以天下昌盛为平生大业呢?” 凑公长老哈哈大笑:“当今天下,饱学之士到处都有,将相之才俯身皆是,不但不被重用,反被逐出京城,乃至抱恨终天。哪如我凑公,与天地为伍,山水为友,修心养性,超世脱凡呢?” 白居易却不服气:“人各有志,何能强勉?我白居易遭此蹇剥,虽也有消沉之气,却总忘不了我的大唐祖国。使祖国日益安定昌盛,才是我生平惟一的愿望呀。” 凑公长老尖锐地说:“这正是你的矛盾彷徨之处呀。悲壮志而不酬,患人主而不明。虽有消沉之意,却又心怀帝阙。” 白居易不得不承认凑公长老的话一针见血,他环顾山寺,正是人间四月。石径两边却盛开着灼灼的桃花,桃花在阳光下是那么光彩夺目,不禁引动他的满腔心事。他想起刘禹锡的话来:“千古文章论得失,一腔心血拼君聪。” 凑公长老说:“孔子曰:道不同,乘桴桴于海。你我亦为道不同,却要各自坚守信仰,万不可中途而止,以致一事无成。” 白居易一时感慨万端,高声吟哦: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16 群山回荡着这两句诗。在一声又一声的回音里,画面出现一组庐山景色。 夏天的黄昏,晚霞如火。石门涧水轰鸣,群山绿树被涂上一层金色的油彩。白居易在浓阴下挥笔作诗著文。 秋天。凉风习习。虎溪的明月升起来了,更给大自然添上一层神秘的感觉。白居易和凑公长老在遗爱寺前明烛对弈。 冬天。飞雪茫茫。庐峰峰顶堆满了积雪。雪还在下。纷纷扬扬的雪花飘进白居易的草堂。 17 草堂内,炉火熊熊。 书斋前。白居易正在沉思,他的面前摊摆着各种各样的线装书籍。 雪,从窗棂缝里飘几朵进来,立即融化了。 白居易铺开一叠白纸,欠身取笔。 白居易挥笔疾书,给在被贬通州任司马的诗人元稹写信,即著名的《与元九书》。 画外传来白居易的心声: “居易禀告微之友: 自我遭贬江州以来,除寝食梳洗之外,把你在通州所作的二十六卷新旧文章读了一遍,真是开卷得益,仿佛面见。我想,文学必须反映时代,为现实服务,才算有灵魂;内容与形式统一,才能文质并重。诗至六朝,六义尽去,惟有嘲风雪,弄花草,发展下去,必然成无根无果之植物,是没有生命力的。” 白居易搓搓手,又放在嘴上哈点热气,继续给元九写信: “微之,所以我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不知你以为如何?我是江风苦寒,岁暮鲜欢,夜无长睡,你是知道我的!” 白居易掷笔而起,手背身后,开始在屋内踱步沉思。 突然,门外传来了樵夫的吟诗声,吟的正是白居易的《卖炭翁》: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白居易站了起来,走向门口。樵夫吟诗的声音远去了: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 白居易步出草堂。草堂外,白雪皑皑,天地一色。樵夫的影子缩成一个黑点。这黑点最后隐入山中了。 白居易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18 “遗爱寺”的隶体黑字推开,画面上出现了寺庙红墙。寺庙外,排列着石马、石象、石虎、石狮。寺庙内供奉着各类泥塑佛像。袅袅的香烟飘出第二重寺门,在二重寺门外块块的石碑上缭绕。 凑公长老问弯着腰读碑文的白居易:“司马近来何故常常叹气?” 白居易直起腰来:“忧虑的心事太多了。” 凑公长老叹道:“凡尘未脱,如何六根清静?” 白居易说:“我们都离不开现实,超脱谈何容易!” 凑公长老双手合十,念了几句偈语:“天不同。地不同。心不同。情不同。命不同。运不同。不同为同。同为不同。参透玄机,自然六根清静。” 白居易肃然起敬:“愿听长老解禅。”
凑公长老面对香炉峰,高声吟诵: 何年遗爱寺, 正傍香炉峰。 香炉去天不盈尺, 俯窥人间烟云重。 烟云隐秀色, 一一青芙蓉。 举手石涧开, 低首万云筹。 半掩绿蓑, 玉女相逢。 风云隐隐万壑泻, 凭崖倚树叩清钟。 涧门之外万丈松, 千株尽化为苍龙。 驾苍龙,引香炉, 泉堪饮,芝可服。 何人肯入空山宿? 空山空山即我屋, 一卷黄庭石上读。
随着长老的吟诵,白居易眼睛的特写。 化出: 铁骑奔突。烽火四起。 百姓流离。田园荒芜。 琵琶声声,宫廷舞女跳《六幺》舞。 琵琶阵阵,宫廷歌女唱《霓裳》曲。 夕阳西下,白居易送别刘禹锡。 马蹄踏火,由远而近,又渐渐远去。 江水滔滔,木船逆流而上。白居易站立船头,挥指弹泪。
化入: 白居易挥泪。面对入神的凑公长老,他心里说:“看来,我白居易是再也不能超脱凡尘了。” 19 秋风吹落了千树枯叶。枯叶在秋风里打旋。 漆琴音韵在万山间回荡。 白居易拄杖行走在山间小道上。 主题歌第二段起: 琵琶行,琵琶行, 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 往往取酒还独倾。 在主题歌声里,响起苍劲深沉的画外音:“春去秋来,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已经快三年了。他的心交替着希望和失望,变幻着对往事的向往和对今后的痛苦。他盼望着祖国的强盛统一,却又对自己的遭遇感到深深的忧伤。这个中唐著名的大诗人就生活在这样的矛盾之中。直到有一天,他的好朋友刘十九来敲他的草堂门。”
草堂门前,刘十九在敲门。他风尘仆仆,显然经过了一段艰难的跋涉。 门开了。白居易探身而出,惊喜地拉住刘十九的手:“啊,十九小弟!快进来!快进来!” 草堂内。白居易端详着刘十九:“啊,你瘦多了。怎么,这段时间姐姐有没有音讯?” 刘十九摇摇头:“千山万水,倍尝艰辛,姐姐仍是杳无音信。但我最近有幸去了通州十次,见过元稹大人。” 白居易惊喜激动地:“微之?他现在怎么样?” 刘十九从怀里掏出一封信:“他有书信一封,托小弟捎来。” 白居易接过元稹的信件,急忙拆开,轻轻读道:“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 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人惊坐起, 暗风吹雨入寒窗。” 白居易捧书信的手微微颤抖:“垂死病人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啊,此句一般人听了都会心酸流泪,更何况我的心呢!” 刘十九说:“这是兄长被贬的那一年元稹闻讯写的。元稹为何事被贬往通州的?” 白居易怀念地说:“这位在宫廷被称为才子的监察御史,是为了弹劾东川节度使的严酷贪暴才遭不幸的呀。他是新乐府运动的中坚分子,我们交往甚厚,今天读了他的诗,想到他曾一病如此,怎不叫我黯然神伤!” 刘十九想使白居易高兴起来:“兄长,我,此次来,还有好消息要告知呢!” 白居易眼睛里闪出希望的光:“什么消息?你快说!” 刘十九说:“我为了寻找姐姐,几个月来,走了好几个地方,只见军阀割据越演越烈,到处是兵荒马乱。特别是驻守河南蔡州的吴元济,更是招兵买马,十分猖狂,妄图推翻大唐的一统天下。”
化出: 蔡州。一面杏黄旗随风飘扬。上书斗大的“吴”字。 战鼓咚咚。一队又一队的士兵队伍正在校场上操练。 自立为淮西节度使的吴元济全身披挂,骑着高头大马,不可一世地检阅士兵队伍。
凌晨。寒霜遍地。 长空雁叫。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战火在中原燃烧。
各地告急的文书像雪片一样飞往京城。长安。宫廷。唐宪宗惊慌地捧阅告急文书。 刘十九的画外音:“为了大唐的安危,圣上终于采纳了宰相裴度的意见,下令讨伐吴元济了。” 鼓声隆隆。一队一队的士兵开出京城长安。 战马昂首长嘶。
化入: 刘十九兴奋的脸:“如今宰相裴度已亲临郾城督师,平定淮西在此一举。小弟前来辞别兄长,决心再度从军。” 白居易兴奋地问:“那么,你寻找姐姐呢?” 刘十九慷慨激昂:“有国方能有家。为了国家的统一,我情愿献身沙场,消灭叛军,以解百姓倒悬之苦,也算为死于非命的宰相武元衡报仇,为兄长被贬江州出口怨气!” 白居易的心里仿佛又重新点燃了希望之火。他喃喃地说:“宰相亲自督师,国家有救了,老百姓有救了。” 白居易兴奋地转身取出酒来:“这么好的消息,不痛饮一杯,不足为快!”并且信口吟道: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白居易和刘十九相对大笑。 20 夜色迷蒙。明月初上。 浔阳江。江水滔滔。残枝败荻在秋风里萧瑟有声。月光照着水面,粼粼发白。 白居易和刘十九在江边下马。 白居易送刘十九登上一叶小舟。
船上,白居易把一个小包裹递给刘十九,不禁潸然泪下:“贤弟,征程万里,务请保重。这些碎银是我的一点心意,你路上使用吧。” 刘十九依恋地:“敬请兄长放心。小弟此一去,为国家百姓捐躯一身,惟有平定叛乱,再见兄长了。” 白居易斟满两杯酒,和刘十九碰杯:“来,愿小弟一帆风顺,为国为民,建立功勋。” 江面上突然传来一阵幽怨的琵琶声。 刘十九握住白居易的手:“圣上这次既然决心削平藩镇割据势力,我想,你一定会被重新起用的。” 白居易深深叹了口气:“倘能如此,也不枉我白居易的一腔赤胆忠心了。” 刘十九说:“兄长万不可灰心丧气。前程万里,正需兄长为老百姓搏击奋进!” 江面上。琵琶声继续随风传来,越发显得清亮动听。白居易和刘十九被琵琶声吸引住了。他们向江面上望去。 21 江面。江水苍茫,一直连到天边。明月好像浸在江水之中了。 白居易和刘十九站立船头。艄公将小船摇向传来琵琶声的一艘商船。 两只船并联在一起。 白居易站在船头,拱手而呼喊:“江州司马请见弹琵琶者!”
商船内。镜头从弹琵琶的手摇向刘瑶。刘瑶在弹奏的全景。她对船外的喊声似乎并不在意。 但声音很固执地继续传来: “江州司马请见弹琵琶者!” 刘瑶不由自主地停止弹奏,轻轻自语:“江州司马?!” 刘瑶站起来,似乎羞于见人,犹抱琵琶半遮面,缓缓走出船舱。严肃而矜持地向白居易施礼。 白居易和刘十九连忙还礼。白居易由衷地说:“姐姐的琵琶能够弹出如此佳音,莫说在江州,恐怕在京城长安也是一绝!请教姐姐芳名,府上何处?” 刘瑶:“民女刘瑶,十三岁起流落长安,学得这一手琵琵。” 刘十九大惊向前:“你是刘瑶姐姐!十九我找得你好苦!” 刘瑶急忙丢下琵琶,扶住刘十九:“你是十九弟!啊,姐姐也想得你好苦哇!”说着,不禁哽咽成声。 刘十九扶过刘瑶:“姐姐,这就是被贬来江州任司马的白居易呀!” 刘瑶泪如雨下:“啊,白居易,白大人!” 22 客船船舱。灯火通明。刘十九问:“小弟自从军后,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姐姐,从军归来,又四处寻觅姐姐不见。姐姐如何在此商船之上?又如何泊此浔阳江中?” 刘瑶拨动了几声琵琶弦子,对着白居易和刘十九叙说了自己的遭遇:“说起来,令人伤心落泪。”
化出: 长安城外。一座新坟,坟前一株枯萎的榆树,纸幡在冷风中摇动。几只乌鸦在呱呱叫着掠过长空。 刘瑶哽咽着在坟前焚化纸钱。风吹着她乌黑发髻上的一朵白花,她的声音是那样地凄凉悲痛:“春娘姐姐,你去了,你的灵魂把我的心也带去了,你一生没有一天的安宁,伴随着你的只是眼泪和屈辱。春娘姐姐,你去了,没有人再污辱你了。可我又怎能逃脱这是非肮脏之地,难道也只有一死吗?我们姐妹一场,怎么分离得如此凄惨!啊,从今往后,有谁来慰你的寂寞,只有那白月枯枝;有谁来伴你的孤坟,惟有这凄凄的哀风!春娘姐姐,你生前见不到白居易大人,带着一腔遗恨长眠地下,我瑶妹有朝一日如能遇见白居易大人,一定代你为他弹几曲琵琶,表示一个微贱而清白的歌女的谢意!啊,我们歌女的命为什么这样苦!我们歌女的心为什么这样颤抖?苍天呀,大地呀,你为什么对你的女儿这样不公平!” 秋风在哀旋。刘瑶在痛苦地哽咽。
马车轮子碾过大街,在一家新贵门口停住。刘瑶遍身绫罗地下车。 衣着豪华奢侈的几个少年醉眼矇眬地拥进刘瑶。 刘瑶弹奏琵琶。 有两个少年用镶嵌着花钿的发篦打拍子。拍子打得过猛,花钿击碎。 一个酒醉公子还在发狂地痛饮,不觉将酒打翻,弄污了红色的罗裙。还有几个浪荡公子比着向刘瑶扔钱。刘瑶弹唱白居易的《秦中吟》第九首《歌舞》: 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 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 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 日中为乐饮,夜来不能休, 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 歌声中,宫廷太监领一群人冲进教坊。 太监高声宣布:“白居易已被贬江州,从此以后,所有教坊不准再弹唱他的诗歌。” 刘瑶低首不语。 太监走近刘瑶,继续宣布:“为充实宫廷乐队,奉内常侍吐突承璀之命,宣你进宫,为圣上演奏。” 刘瑶站起:“我只是个小小的民女,岂能入得宫廷?” 太监怒:“大胆!内常侍之命,谁敢不从!”
刘瑶被拥上车。 驾辕马长嘶。 长安街道。马车驶过,路上行人纷纷退让。 马车驶上护城河堤。 突然驾辕马车一个急转弯,左车轮腾空。 刘瑶落进河中。
涛涛河水。粼粼波光。 刘瑶被一艘商船捞起。 刘瑶在船舱里渐渐醒来。胖商人殷勤的笑脸。 刘瑶转过脸,突然惊喜地看到舱壁上挂着一张琵琶。 商人讨好地献上琵琶。 23 化入: 刘瑶灵巧的手弹奏出哀怨的乐声。 镜头拉开。白居易泪如泉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特写:白居易的泪水一滴一滴地滴湿了青衫。 刘瑶说:“妾从十三岁学成琵琶,每每弹奏司马大人的诗作,和春娘姐姐一样,恨无缘见大人一面。闻知大人被贬,一腔忠贞,竟受如此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