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水榭(本社团不接受非首发稿件,投稿请标注首发,不标注的稿件退稿) 回复本帖
纷飞的雪

纷飞的雪 榜眼

  • 996

    主题

  • 7019

    帖子

  • 36503

    积分

【流年喜讯】顾坚等五位作家散文选入《全国作家看和平》散文集

2014-11-07 19:52:18

顾坚等五位作家散文选入《全国作家看和平》散文集

本社讯:逝水流年文学社团专栏作家秦岭、顾坚、温亚军周蓬桦、林文钦等五位作家的散文选入由天津市和平区作家协会策划编辑出版的《首善之区——“全国作家看和平”散文集》,并正式出版。


【入选作品】

周蓬桦《吃在和平》

林文钦《书香识和平》

秦岭《和平十年不是梦》

顾坚《解放桥,我梦中的桥》

温亚军《在名流茶馆听相声》


【相关资讯】


图为“全国作家看和平”大型文学采风活动启动仪式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近。由天津市和平区作家协会策划编辑出版的《首善之区——“全国作家看和平”散文集》正式出版。这是作为天津市城中之城的和平区面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现自己独特魅力与风采的散文集,书中收录了全国及天津87名作家的散文作品,从作家不同观察和体验视角对天津和平的历史个人文景观,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的发展变化,给予了描绘叙写,一定意义上,为天津和平近、现代的风貌给予了深入的探寻,深刻的展现,为读者奉献上一个全面的、立体的、充满活力的天津、美丽和平!


【作家简介】

一、秦岭

秦岭:逝水流年文学社团专栏作家,2013年5月注册江山文学网站。

籍甘居津。中国作协会员,创作一级,曾就读鲁迅文学院第8届高研班。出版有长篇小说、小说集《皇粮钟》、《断裂》、《在水一方》、《绣花鞋垫》、《借命时代的家乡》等多部,主编文集20多种。作品曾入选《五年制实验小学语文课本》、《中国当代文学经典》(短篇卷)。中短篇小说30多次被各类选刊转载或入选中国年度最佳小说选本。中篇《绣花鞋垫》登上2003年中国最新小说排行榜,短篇《硌牙的沙子》、《杀威棒》登上2007、2011年中国小说排行榜,曾获小说月报百花奖等,根据“皇粮”系列改编的5种剧目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特等奖等奖项。4部小说搬上荧幕或戏剧舞台。

      江山文集:http://www.vsread.com/space/myspace-33773.html

二、顾坚

顾坚:逝水流年文学社团专栏作家,2013年4月注册江山文学网站。

顾坚,出生江苏兴化,现居泰州。中国作协会员。泰州市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院第十一期。出版长篇小说《元红》、《青果》、《情窦开》等。2009年,《元红》获五个一工程奖。2011年,《青果》角逐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首届施耐庵文学奖。

《元红》首先在网上走红,出版后一纸风行,被评论界誉为“继《平凡的世界》之后经典力作”,一版再版,成为名副其实的畅销书和常销书,荣获江苏省第七届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

  2011年11月,顾坚作为特殊人才从扬州日报社引进到泰州市文广新局剧目创作室,以更雄劲的创作态势完成第三部长篇《情窦开》(也名《黄花》),2012年7月,《情窦开》正式出版。至此,作为一名专业作家,顾坚完成了以《元红》、《青果》、《情窦开》组成的“青春三部曲”。

   顾坚201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目前担任泰州市作协副主席。他是兴化作家群中的中坚人物,也是里下河文学的领军人物之一。

 江山文集:http://www.vsread.com/space/myspace-32436.html

     三、温亚军

 温亚军:逝水流年文学社团专栏作家,2013年5月注册江山文学网站。

    1967年10月出生于陕西岐山县,1985年入伍至今,曾在新疆服役16年,现为北京某出版社副社长。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五部,小说集《硬雪》、 《驮水的日子》等九部,有作品被翻译成俄、法、日、波兰文。短篇小说《驮水的日子》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北京市政府奖;曾获《小说选刊》、《十月》、《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协理事、签约作家。

      江山文集: http://www.vsread.com/space/myspace-33220.html

四、周蓬桦

周蓬桦:逝水流年文学社团专栏作家,2013年5月注册江山文学网站。

山东省作协首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石化作家协会副主席、新潮杂志执行主编。鲁迅文学院第十一届高研班学员。

       已出版散文诗集《月光下的马》等2部,散文集《干草垛》、《告别坏心情》、《风吹树响》、《心灵书》4部,长篇小说《野草莓》、《木纽扣》、中短篇小说集《遥远》等。在海内外发表作品300余万字。被《小说选刊》、《十月》、《天涯》、《文学界》、《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读者》、《文艺报》、美国《侨报》等评介和转载。作品被收入《2004年中国散文年选》(人民文学版),《我最喜爱的中国散文100篇》(中国文联版),2003、2004、2010年《散文精选》(百花版),《中国精美散文选.2006年中国散文排行榜》(湖北教育版),《2008:文学中国》(花城版)等海内外60余种选本。

曾获美国新语丝文学奖(2002),山东首届工业题材文学奖(1997),山东省第七届精品工程奖(2004),中国石化首届朝阳文学奖(2009),第三届中华铁人文学奖(2009),第五届冰心散文奖(2012)等。

      江山文集: http://www.vsread.com/space/myspace-33301.html

五、林文钦

逝水流年文学社团专栏作家,2013年1月注册江山文学网站。

七十年代人。出生于台海西岸的千年古城—闽东霞浦。写作者、旅行者、音乐爱好者。发表文学作品若干,著有散文集《一个人的星空》。

江山文集:http://www.vsread.com/space/myspace-30871.html

                

首善之区的答案

——《首善之区——“全国作家看和平”散文集》跋

秦岭

     在津门,这全然是一个文学的甲午之年。当渤海湾的秋风把五大道、劝业场、小白楼一带的梧桐树、白蜡树点染成一片金色的时候,“全国作家看和平”活动的文学风景,像一艘满载鱼虾的航船,灿灿的,泊在了海河之畔。

       一本聚焦了全国各地作家的目光、蓄足了万千读者的热情、充满了津门父老期待的温度之书——《首善之区——“全国作家看和平”散文集》,就这样在天津的城中之城——和平,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此刻,文学秋景中的海河,像一串含蓄的省略号,意犹未尽,蜿蜒东流;华北大地的地标性建筑——津塔像一个高耸入云的感叹号,一览众山,俯瞰苍生。文学和平的样貌,意象袅袅,层次清晰,字里行间洋溢着审美的张力、情感的意味和诗性的风情。古朴,且时尚;洋气,且民族;大美,且本真。她同时似乎又超越了文学,辐射到所有的艺术领空。像工笔或写意,绘画的那种;像节奏或旋律,音乐的那种;像飞翔或旋转,舞蹈的那种;像……

       酝酿于2013年的津门之旅,起航于2014年月季绽放的5月。月季是天津的市花,花香从睦南花园、中心花园荡漾开去,一种文学的激情,油然而生。由天津市和平区委宣传部、和平区文联、《天津日报》社共同发起的这次活动,每一个花瓣儿的气息和质地都随着新媒体的传播,在第一时间聚拢了人们的目光。从渤海湾那边过来的海风,衣袂飘飘地拥吻着5月10日的那个早晨,来自20多个省市以及天津本土的作家100多人参加了启动仪式。一长串作家的名字,几乎涵盖了中国文学的多个时代以及作家地理身份的图谱:蒋子龙、从维熙、邵燕祥、阎纲、柳萌、梁鸿鹰、王彬、尧山壁、赵玫、郭雪波、王久辛……三零后、四零后、八零后……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山东、河北、河南、湖南、甘肃……美国、加拿大……既有《人民文学》、《小说选刊》、《诗刊》、《中国作家》、《中国文化报》、《中国武警》等名刊大报以及一些出版社的各路新老“掌门人”,也有将军、公务员、教师、医生、工人……

        原副市长陆焕生、原市人大秘书长乔富源向各位作家抱拳致谢:“谢谢各位!天津,值得来,和平,值得来。”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作协领导陈浙闽、寇士海、万镜明以及区领导薛新立、彭三、马桂平与作家们见面并介绍情况的时候,有位广东作家感慨:“我现在明白了,为什么是和平。”原中国作协副主席蒋子龙感慨万千:“一座城市的一个区,吸引来这么多作家,在天津还是第一次。”作家代表、原鲁迅文学院副院长王彬在发言中说:“以北京高等院校专家为主体的‘中国文学论坛’,曾多次移师和平,决非偶然。”

       一边是东道主,一边是众宾客。因为和平,每一次目光的对视,都充满了钩沉与怀恋的情愫、回首与展望的意味。随团采风的《中国艺术报》、《文艺报》记者告诉我:“9.98平方公里的土地,真的不大,但它却是一本书。”我完全理解此话的含义。这本“书”与即将付梓的书不是同一部,又是同一部。

       在我看来,灵感,是迸发出来的;激情,是碰撞出来的,情怀,是酝酿出来的,文字,是编织出来的。走进九国租界区鳞次栉比的欧式风貌建筑群,走过从历史隧道里穿越而来的近代史和重大历史事件,走入中国民族商业品牌与现代服务业的万花筒,有位作家即兴编起了天津快板:“哎,竹板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说,说一说咱天津卫……”。短短三个月,来自国内外的800多篇“和平印象”,像一只只洁白的鸽子,栖息到了和平的枝头。在作家们笔下,和平包罗万象,和平厚重深邃,和平博大精深。我们同时也在《作家文摘》、《散文选刊》、《中国文化报》、《天津日报》、《今晚报》等10多种报刊上,分享了作家们采风的成果。仅《天津日报》开设的“全国作家看和平”栏目,就集中展示了近30篇。和平,既是现实的和平,也是艺术的和平。

   “每次来天津,都有不同的感受。”原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某部副司令员、作家刘庆贵说。将军的话,许多人感同身受。

    “洗尽铅华始见金,褪去浮华归本真”。专家和编辑们的难度,是要在800多种“印象”中采撷其中的八分之一,荟萃成书。全体工作人员仿佛艰难跋涉在开满山花儿的崇山峻岭之中,每一束花儿绽放的和平表情,都是那么仪态万方,风姿绰约,谁也不忍轻易弃之、丢之、绕之。近年来,我们曾十拿九稳地、马不停蹄地编辑出版过“津塔文丛”文学系列、“和平印象”书画系列等10多种丛书,而《首善之区——“全国作家看和平”散文集》的分娩,是挑战,也是考验。大浪淘沙,最忌泥沙俱下。由于部分作家的创作主旨与前人过于趋同、展示对象与区域文化太多游离、表现手法与散文要义尚存距离,创作体裁与要求有些相悖,取舍难易,可想而知。第一次,我们感到了审读经验的短板、编辑理念的局限和取舍智慧的捉襟见肘。我们不得不严格执行了初审、复审、综合评审、终审四审制度。在终审环节,我们采取筹办方回避制度,由“和平艺术考评专家团”集体把脉取舍,这些由鲁迅文学院、天津市作协、天津市社科院、天津师范大学的专家、教授组成的评审组,坚持“纵向比较,横向把握,整体评估,多轮淘汰”的原则,最终确定了87篇入选作品。我们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向文学的纯粹、原则与精神靠拢,避免“面子”“人情”的缠裹。尽管如此,由于我们组织能力的局限,难免遗珠,入选作品也未必能够全面呈现一方水土的面貌。蒋子龙的一句话提醒了我:“表现一个地方,突出写意,比面面俱到要好。”写意,让我们的取舍,在现实与艺术之间的海河上,船来船往,渔歌两岸。

      所谓如履薄冰,是因为我们在携手趟过作家们的心血之河;所谓高山仰止,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津塔一样的精神高地。当散发着墨香的文集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时候,那种独一无二的气息里,无疑渗透了宾主双方乃至社会各界的期待、心血和劳动。在这里说感谢,难免显得矫情,我们唯有在这本书的承包地里,让稻谷飘香。

      味道,这是序言的关键词。拨冗作序者是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著名评论家梁鸿鹰。按他的说法,这本书,就是关于和平的答案。

                                                                                               2014年10月于天津观海庐

                               

附录一:

书    名:《首善之区——“全国作家看和平”散文集》

题    材:散文

主    编:秦岭

特邀专家:蒋子龙王彬闫立飞宋曙光罗文华刘卫东段守新商昌宝

责任编辑:扈其震朱春生刘彦军汤婧

字    数:约17万字

附录二:目录

梁鸿鹰《海河的味道》(序)

1、蒋子龙《天津“城中城”--劝业场》

2、从维熙《圆梦“地球村”--为和平区画像》

3、柳  萌《五大道随想》

4、王  彬《静园的名片》

5、尧山壁《在天华景看京戏》

6、刘庆贵《天津的桥》

7、郭雪波《船行海河上》

8、王久辛《静园的品质》

9、李春雷《赤峰道124号》

10、温亚军《在名流茶馆听相声》

11、余义林《睦南道97号的芬芳》

12、李晓君《旧屋的光泽》

13、陈亚军《懵懂的幸福--张爱玲与天津》

14、周蓬桦《吃在和平》

15、王若冰《津门味道》

16、张锐强《他是谁?》

17、罗  巴《指叩解放北路82号》

18、尔  雅《欢聚在一个叫和平的地方》

19、瑛  子《劝业场的步行街》

20、顾  坚《解放桥,我梦中的桥》

21、赵剑云《像瓷器一样明亮的地方》

22、陈于晓《海河漾动光与影》

23、林文钦《书香识和平》

24、王金宏《永远的此岸》

25、赵  玫《远逝的钟声》

26、周骥良《追记中国大戏院》

27、冯景元《和平,曾礼赞和写过的》

28、肖克凡《民园:一个时代的记忆》

29、李治邦《和平的城市名牌》

30、宋安娜《到五大道去淋花瓣雨》

31、黄桂元《我曾是泰安道5号的过客》

32、白  金《三吟“上善若水”》

33、谭成健《经典永恒》

34、吕舒怀《南市,那马路,那胡同,那大院》

35、刘功业《小白楼》

36、宋曙光《一条有名的路》

37、罗文华《淘宝和平沈阳道》

38、邵衡宁《与黄家花园相遇》

39、段守信《从大理道105号到长沙路思治里12号》

40、尹学芸《老美华随想》

41、杨伯良《静园走笔》

42、王玉梅《改变,从爱上老美华开始》

43、张秋铧《心的行走》

44、刘向阳《为奶奶买鞋》

45、陈丽伟《雨声里的和平》

46、季晓涓《来过,在过,爱过》

47、傅诚学《和平,大都市的“魂”》

48、玫  子《独特的情感》

49、洪卫国《营口道2号往事》

50、孙玉田《安里甘教堂学工》

51、扈其震《板腔琴韵响和平》

52、白  晶《黑儿》

53、晓  重《遥远的街》

54、方紫鸾《民园,五大道上的璀璨明珠》

55、王晓满《大理道印象》

56、王  平《皓首深情忆华年—聆听国医大师》

57、刘晓鸥《推开利顺德的旋转门》

58、简宁子《身后的彩虹》

59、杨士军《和平商家名匾多》

60、王  舒《涤荡俗尘》

61、非  白《打开和平》

62、鲁  人《在大理道7号拜访李霁野》

63、韦化彪《天地两行字》

64、南北萍《前世今生话民园》

65、张  锋《开放的中心公园》

66、张志玉《津津乐道金街美》

67、李金荣《光明之恋》

68、王金萍《和平路,物质与精神的翘楚》

69、马  蒨《一座城市的美丽》

70、张淑娜《音乐厅,海河的金色波纹》

71、秦  岭《和平十年不是梦》

72、侯燕琦《怀念百年人民剧场》

73、殷秀玲《情载劝业场》

74、汤  婧《时间的诗篇》

75、图  雅《复活节这天我进西开教堂》

76、佳  义《追梦》

77、管淑珍《打捞一段酒香氤氲的记忆》

78、贾  东《一泓碧水绕津湾》

79、袁志军《圆梦的地方》

80、付  昱《雨中的张园》

81、张晓曦《万全道采缀》

82、卞显光《抹不去的百货大楼记忆》

83、肖  岭《土山公园的风景》

84、孟宪华《挂在津城的中西画》

85、任广玉《老福仙池的岁月》

86、焦海梅《我熟悉的泰安道》

87、朱春生《建筑的文明》

秦  岭《首善之区的答案》(跋)

平淡是真

平淡是真 探花

  • 503

    主题

  • 3199

    帖子

  • 13437

    积分

2014-11-07 20:01:07
祝贺五位老师荣获殊荣。祝福!
荒原凌波微步

荒原凌波微步 秀才

  • 197

    主题

  • 1386

    帖子

  • 1196

    积分

2014-11-08 02:43:28
诚贺顾坚等五位作家散文选入《全国作家看和平》散文集!
了缘无尘

了缘无尘 秀才

  • 52

    主题

  • 468

    帖子

  • 2111

    积分

2014-11-08 12:02:52
热烈祝贺!!!
天上雪

天上雪 举人

  • 70

    主题

  • 6004

    帖子

  • 4952

    积分

2014-11-09 20:44:12
祝贺五位老师!
天上雪

天上雪 举人

  • 70

    主题

  • 6004

    帖子

  • 4952

    积分

2014-11-09 20:44:49
首页快讯!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