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韵文学论坛 回复本帖
山中树

山中树 秀才

  • 292

    主题

  • 325

    帖子

  • 2366

    积分

【雅韵文学】回味桂花香

2014-11-07 22:25:00



时光的脚步拖不住季节交替的车轮,秋色的美好感动不了寒雾霜纱的纠缠,一个眨眼,流年的钟声敲响了又一个冬天。清晨,行走在路上,一阵阵冷落的雨丝飘落在脸上,冷飕飕的风也趁机钻进了秋装,四肢似乎有点不听使唤,不止不住打起了冷噤。路边的八月桂还零星的开着最后一抹花朵,不时给路人散发出沁人心脾的幽香。

冬天铺开了冷清萧索的序幕,站在立冬的路口,总是让人纳闷,为啥秋天的时光这么短暂,“秋姑娘” 已不辞而别,也没有说点什么?就这样悄然向我挥手再见!为何秋天独有桂花和秋兰的花香始终让人们百闻不厌?桂花有青翠墨绿的叶,低调且不张扬树形,却总是绽开出柔弱花朵,释放着淡淡的色,散发出幽幽香,这也许醉倒了多少文人泰斗,为之执笔诗词歌赋留香千古。

记得金秋郊游,却意外闻到熟悉的桂花香味。我顿足停留,看见眼前的一颗不太起眼的桂花树,顺着香气寻到一片小小叶片下面,有那么一两朵细碎的小花正张开四瓣瞅着我,点点黄色的小星星,团团簇簇隐于枝叶间,释放沁人心脾的幽香。我很是兴奋,向“姗姗来迟”的她打着招呼。

桂花隶属木樨科,花序簇生于叶腋,自古便是老百姓喜爱的一种花类香料。普通老百姓对桂花的利用很接地气,秋天的季节都是忙着制作桂花茶、桂花糕、桂花饼、桂花酿的时刻,只要放上一点桂花,整个味道可就让它彻底主宰了。而桂花茶的制作是最为常见的,至今也可在普通百姓家中品味到。桂花茶经开水一泡,绿茶俏立,桂花绽放,视觉上的享受与味蕾上的快感不停地蔓延,轻轻啜上一口,真是茶香中有花香、花香中有茶香矣,真可谓从鼻尖上的花香到指尖上的制作再到舌尖上的品味,让人甘心臣服,说她是“味霸”,似乎也不为过吧!

在我国桂花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文人墨客中最早提到桂花的是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南山经》,谓“招摇之山多桂”。屈原在《楚辞·九歌》中也咏叹道:“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自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桂花已成为名贵花木与上等贡品。在汉初引种于帝王宫钳苑,获得成功。唐宋以来,桂花栽培开始盛行。唐代文人植桂十分普遍,吟桂蔚然成风。宋之问的《灵隐寺》诗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著名诗句,故后人也称桂花为“天香”。唐宋以后,桂花在庭院栽培观赏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元代倪瓒的《桂花》诗中有“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的诗句,表明了窗前植桂的情景。桂花的民间栽培始于宋代,昌盛于明初。我国历史上的五大桂花产区均在此间形成。

在戎州的城乡,随处都能马路两旁都是桂花树,品种大概有丹桂、金桂、银桂三大桂种,呈现出三大色调,都是最喜庆最吉祥的色彩,特有民族范儿。在往年的这个时候,浓浓幽香秋水般倾注在徐徐的秋风里,逡巡着这山这水这魅力的城市,成为这个时令最明显和动人的昭示,每当秋风吹过时,我们呼朋唤友,探寻这个城市里最让人迷醉的气息。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因为幽兰香气而喜爱上桂花树。尤其是秋天微寒的夜晚,昏黄的灯光下,微风携着几缕甜甜的桂花香,从鼻尖调皮的一晃而过,这香气幽远,清甜,若有若无,引人恨不得溯着香气贴到树枝间那小小的花序上,贪婪的吸个够。而每每在城市的边缘捕捉到桂花香,都会想起家里几棵桂花树,这就是桂花香气的魔力吧。

岁岁年年秋风起,季节枝头桂花香。桂花没有春花的粉妆玉砌,也没有姹紫胭红的艳丽色彩,更没有牡丹的富贵,却擅长以香味取胜。老家屋后的有一颗桂花树又高又大,比其它几棵常年开花的高出了半截,已经历了三十多个春秋不曾开花,有人说这不是桂花树,还有的说是雄性的不开花,可就在去年的秋天,居然在繁密的叶叶下,静静绽开出满树小小的花朵,馨香四溢,芬芳着一个秋天。那树开花之季,一位专业种花养草资深朋友告知,桂花树不需浇水施肥,贫瘠浅土花开时才茂盛,水份和养料过剩只长树不开花。期待着这颗桂花树明年能一簇簇、一团团地缀满枝头,俏立青枝绿叶之间,让生命的芬芳漫过枝头,芳香馥郁,随风萦绕。



 

共0页 0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