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水榭(本社团不接受非首发稿件,投稿请标注首发,不标注的稿件退稿) 回复本帖
纷飞的雪

纷飞的雪 榜眼

  • 996

    主题

  • 7019

    帖子

  • 36503

    积分

【流年喜讯】袁翼新书《爱的缺憾》出版发行

2014-11-13 20:39:23


本刊讯:逝水流年文学社团安徽籍作家袁翼先生的小说集《爱的缺憾》近日由黄河出版社出版。

【袁翼个人简介】



袁翼,原名袁贤玉,1964年出生,安徽庐江县人。庐江县教育局宣传中心主任、教学研究室副主任、语文教研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合肥市作家协会理事,第四届庐江县书法家协会主席。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故事等作品120余万字,作品入编20多部文集,10余篇在全国获奖。

江山文集:http://www.vsread.com/space/myspace-33620.html

【流年】爱的缺憾(短篇小说)

http://www.vsread.com/article-329238.html

【编者按】这篇小说读完,我顺着思路返回,寻找作者埋下伏笔的地方,将整个故事情节重新推敲了一遍,发现竟然滴水不漏,没有一丝破绽。连我这洞察力敏感度极高的人,也没有发现文章中的莫雅竟是个正常人,她只是为了考验“我”,以及很多个倾慕她的人,才佯装为残疾人,等待一个不嫌弃她的男子,牵手共度一生。可是文章中的“我”,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和利益权衡之后,还是错过了那份原本唾手可得的美好爱情。给予我们反思,难道这个社会里的人们,为了那些所谓的功名利禄,连一份纯洁美好但残缺的爱情都接受不了吗?答案可想而知。 文章以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讲述了“我”听从同学梁枫的建议,到皖南的青溪中学教书,开始了创作诗歌寻觅爱情的旅程。后来结识学生莫菲的爱好诗歌但双腿残疾的姐姐莫雅。相处中,对其产生了感情。可是将名利看得更重的“我”,因为在那个地方感觉一无所获,所以准备南下。就在他以此为理由亲手扼杀了这段感情时,才发现,莫雅竟是一个正常人,并已经做好了与其相随的决定。也明白了同学梁枫为何要自己来此的目的。“我”与这份爱情失之交臂,也对自己的心灵是否澄洁产生了怀疑。 小说在自省中结束,余味悠长。情节构架设计精妙,作者驾驭全盘的能力可窥一斑。以细节和心理活动烘托人物形象,使其饱满、立体、生动。而文末那段自我醒悟,尤其这句“我又问自己的心灵真的纯洁到可以写诗的程度吗?”真的是震撼人心,这不仅仅是对文章中的“我”的心灵拷问,更值得每一个为文者自我反思。 一篇集故事情节、语言醇熟度、思想高度都堪称一绝的作品,倾情推荐!【编辑:一朵怜幽】【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51821】


【流年】末路狂花(短篇小说)

http://www.vsread.com/article-365542.html

【编者按】这是一个悲壮的故事,读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月影接到哥哥电话,带着重重疑惑携男朋友宋天河回到自己偏僻的老家,见到了美若明星的嫂子王娜。月影心里的疑惑加剧。漂亮的嫂子与瘸腿的哥哥任谁看都是不般配,可嫂子却好像毫无怨言,甚至对哥哥的粗暴折磨给予理解,这样月影心里对嫂子生出更多出疼惜。名牌大学的月影,自然知道买卖婚姻不合法,一心想着还王娜自由,王娜编撰的故事月影深信无疑,而她的男朋友宋天河对王娜早已是疑虑重重。且不说他随月影回家就是心怀鬼胎,见到王娜似曾相识之感让他脑袋里立刻生出一幅画面并产生出邪恶的念头。宋天河洞悉月影和王娜的心思,精心策划了城里之游,趁机霸占了王娜,威逼利诱王娜说出真实面目,贪婪疯狂的宋天河以帮助王娜整容之名又开始了敲诈之举。月影假借借书费外出,想要嫂子趁机逃跑,宋天河趁此之机欲对月影不轨,月影的善良让早已背上命案的王娜良心发现,救了月影的清白,要月影报案,为防卫宋天河畜生之举失手将他砸晕。一切真相大白时,月影震惊了,王娜本是哥哥的前女友,为逃避命案也因还未完全泯灭的一点良知委身于哥哥,而宋天河这个人面兽心的男友才是最丑陋的豺狼,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小说结构完整,布局合理,开篇就引人入胜,吸引读者一步步读下去,探得究竟。月影梦里的一段描写更加深了小说的神秘性,悬疑性。人物形象刻画饱满,王娜贪图富贵抛弃男友投身“重量级人物”,为守住富贵不惜践踏别人生命,以身试法。侥幸逃脱后,良心一点点复苏,体恤月华智救月影,在不归路上描下最后一笔——末路狂花!小说引人深思,无论是做人还是交人都要恪守本分,月影不慎交了宋天河这样伪善的男友,才一步步困于宋天河的掌控之中,尽管尘埃落定,注定心里会刻下无法抹去的阴影,借此文字引起年轻女孩的警惕!小说语言描写尤为生动,王娜的纠结,挣扎;月影的善良,本真,稚嫩;月华的简单,憨厚;宋天河的阴险,狡诈,伪善,都刻画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谢谢作者赐稿流年,推荐阅读!【编辑 晓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100322】

【流年】铁证如山(短篇小说)

http://www.vsread.com/article-363888.html

【编者按】读完这个故事,不由热泪盈眶。这是一个悲壮的故事,既令人心伤,又令人敬佩。“铁证如山”,的确,在如此惊人的铁证面前,无论是怎样精心的布局,抑或如何惊天的阴谋,都会原形毕露!这篇小说开篇就为读者设置了悬念:金风扬的哥哥死了,并且还吸毒,这是为何,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些无不紧紧抓住了读者的眼球。随后又出现绑架事件,美丽的女子、神秘的蒙面大个子、神秘的富姐……这些人依次登场,却使得事情更加的破朔迷离,令人如坠迷雾之中。随着林影的出现,事情才渐渐解开神秘的面纱。原来,这些根本就是早已经设计好的圈套,既是为了满足燕姐的个人私欲,更是为了完成肮脏的走私交易。随着故事的进展,终于神秘的面纱被揭开了。那个蒙面大个子也浮出了水面,原来,他竟是缉私警察。只因为这案件牵扯太深,才不得不设计了“绑架”案。而这一切的缘起,又都始于金风扬的哥哥——金风飞的举报。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都清晰了,也该是故事的结束了。可作者却在结束时为读者上演了最为惊心动魄的一幕——“悲壮的证据”,缉私警察吴雄刚为了保住证据,竟在被歹徒扎伤的情况下,将自己的手铐在了货车的拖钩上,用自己一路留下的血迹,为战友们留下了悲壮的证据。故事至此为止,却给读者留下了深深的震撼……整篇小说,布局严密,结构紧凑,环环相扣,紧密衔接,扣人心弦,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阅读佳作,推荐共赏!【编辑:孤独舞者】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309300005】

【流年】秘密亲子鉴定(短篇小说)

http://www.vsread.com/article-363877.html

【编者按】小说在大鹏集团公司老总李清波要把位置传给独子李大鹏时,一个神秘访客的到来开始展开,这个跟李大鹏面貌惊人相似的男子:曾大庆,带来了惊天的秘密,而这秘密是真还是假,一直千转百回地绕,总是不能直接揭开谜底。曾大庆宣称他才是李清波的亲生儿子,而他多年前儿子丢失后找回来的是冒牌货,他现在如果把家业传给李大鹏,就等于把自己的万贯家财双手送与外人。李清波半信半疑,特意安排“献血”以秘密做“亲子鉴定”以证真伪。这个时候,李大鹏取出巨款留书出走,他的出走仿佛在主动承认,曾大庆所言是真,他真的不是李清波的亲生儿子。李清波的妻子在早年儿子丢失后精神失常,当年在找到李大鹏的时候,她与李大鹏心意相通,竟然恢复正常。在接到一封说李大鹏不是亲生子的信件后,她再次发疯般地寻找李大鹏。李清波想借曾大庆跟李大鹏同样的面貌去哄骗妻子,却被疯掉的妻子一眼识穿。万般无奈间,帮助做亲子鉴定的朋友方院长才说出真相,原来李大鹏和曾大庆都是李清波的亲生儿子。李大鹏是李清波插队时认识的那个邻家女孩,在返城前的那一夜缠绵,有了李大鹏。而李大鹏的亲生母亲在看到李清波失去儿子颓废不堪时,毅然决然地将自己赖以相依为命的儿子送出来,假冒李清波的亲生子,给他以重新再来的勇气和希望。在这么多年间,李大鹏全心全意地帮助李清波创业持家,他的亲生母亲却在贫困线上孤单地苦苦挣扎。在得知这一切之后,偷听到一切的曾大庆勇敢地站出来承认所有的错误,并带着所有人一起去找李大鹏母子。赶到那里却发现,大鹏母亲为了让儿子退还金钱、不拖累儿子而决然自杀而命悬一线。在大家齐心协力地抢救下,大鹏母亲保住了性命,李清波妻子也在大鹏的呼唤下恢复意识,她感恩地接受了两个儿子的现状,并一起相携去感谢这位伟大的、无私的女子。相信,窗外春暖花开,他们所有的人都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小说在一团暖意中结束,而读者的心却起伏不定。这篇小说中,弘扬的是一种无私的爱和奉献,每个主人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即便遭遇过不幸,但从来不曾怨天尤人,而是忘却自己的伤痛,一心地为自己所爱的人奉献着泣血真情。小说情节紧凑,一环套一环,高潮迭起,峰回路转,一波三折,水落石出,皆大欢喜。对话流畅自然,表情、动作描写细腻简洁,结构缜密详略得当前后呼应,弘扬无私的爱、人性的本善充满着正能量,在现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尤显得弥足珍贵。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平淡是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92612】

【流年】天价瓷罐汤(微型小说)

http://www.vsread.com/article-341392.html

【编者按】这篇小说读完,我的内心有一股酸涩,却无法转化为泪水,而这种酸涩感远比让人落泪更痛苦,萦绕于内心,久久无法平息。作者是一个教育工作者,他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或许现实里我们无法改变某些事实,于是他编排这样一个从社会原型脱胎出来的故事,直抵教育领域里的一些弊端,予人以深思。 文章开端道出事件的起因,石龙中学要申报市示范高中,相关领导及评审专家正在调研,校长方建功深知接待的重要性,于是选在豪华的酒店招待众人。点菜的时候,听服务生说近期饭店来的李师傅,特制的瓷罐汤,味道很特别。校长慷慨点下该汤。一个堪称艺术品的青花瓷罐里,装的竟是黄连汤!更甚的是,这汤竟要180万!这不仅让喝汤的人苦不堪言,更让在场的所有人膛目结舌。请来熬汤的李师傅,所有的疑团都在李师傅的讲述下抽丝剥茧,渐渐露出本真。李师傅不是厨师,是个资助贫苦学生,关心教育的老教授,他和饭店老总一起演了这出戏,为的就是让如方校长这种为了得到利益的教育人士,体恤一下广大学生,认清一个教育者应该持有的正确立场。 小说设疑手法堪称绝妙高超,很成功地抓住作者一探究竟的好奇心理,一直往下读,拨云见日后,不竟让人惊叹:原来如此!在细节的处理上,也很见老成,提升了文本的精密度和高度,一如开始让方校长眼熟的服务生那细微的伏笔处理,再如李教授将180万的瓷罐汤和那多出来的180万的学费作等价比较。 关于人物塑造。文章中的李教授是一个我们人人愿意看到的好人,他能够将一颗心都用在为学子谋取实际利益上,他传播的是一种正能量。而方校长,本身没有太多的功过显露出来,却因为李教授的高,愈显得他的低,使其形象更为“猥琐”。 文章最后那句“包厢里陷入了长久的静穆,空气像凝固了一般……”不仅仅让故事里的人陷入沉思,更让读者联想到现实社会中我国的教育。 在有限的篇幅里,无论是立意还是写作手法都堪称完美、经典的力作,倾情荐阅!【编辑:一朵怜幽】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70118】



共0页 0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