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凤鸣
|
【流年凤鸣】三哥,我同意你的散文真实论2014-11-30 21:26:20
特别同意雪飞关于这个问题的阐述,她虽然着墨不多,但极为精辟。这个问题,我说了那么一大段也没有讲的太清楚,她几句话就说明白了:虚构的散文,就是赤裸裸快速上位,会让散文的读者大跌眼镜,那离散文消亡变成垃圾也就不远了。 ——鸿渐于陵
上边一段话,来自三哥鸿渐于陵的跟帖。这是节选,要看全文,请登录http://www.vsread.com/bbs/topic-27384-557188.html 第三十楼。 关于散文,特别是第一人称叙事散文能否虚构的讨论,正在水榭民主、自由的进行。我觉得散文能否虚构这个课题的帽子太大,太容易被局部推翻全局,被个别推翻全体。大体上说文艺作品都是可以虚构的,问题是虚构什么,在哪里虚构,不界定好或者说清楚这个问题,这个命题就是个正如问题提出者所说的,是如同于鸡生蛋、蛋生鸡的伪命题。这场讨论,就变成了一场诡辩论。 三哥、雪飞我同意你们的意见。中国古代的散文观念跟现代五四以后的散文观念是不一样的。古代只有诗文之分,也就是说除了韵文的都是散文,包括神话故事、语言、传奇、志怪、变文,墓志铭等都是,就算小说也归在散文里。《桃花源记》之类归入散文当然没有问题。问题是五四以后,逐渐形成的散文类作品,其内涵和外延一直都在收缩,也就成了我们如今看到的这个样子。说的具体点就是写真人真事真感情的西方人所谓的随笔与小品文。这个是约定俗成。现在小说已经和散文分家,杂文也从散文中分了出去,甚至散文的姐妹长篇通讯、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人物传记、日记等也都分了出去,散文的外延越来越短了。散文可以虚构,特别是叙事散文可以虚构,我再一次问:它和小说还有什么区别?如果能得到满意回答,我们可以就此停止后边的讨论。 我们不是说散文就一定不能虚构,散文写人写事本来就有虚构的成分,因为写出来的东西,凭的是记忆,而记忆本身是不牢靠的。再高明的写手都不可能一模一样的还原生活本身,这里本来就具有了再创造。那些随笔、游记、小品文中提到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人文故事,其中或许就是前人的虚构,但是,这改变不了散文主题真实的本质特征。这就是散文的艺术真实。但散文的艺术真实不同于小说的艺术真实,小说是用虚构的艺术反映生活的本真,散文是用真实的艺术,反映生活的本真。有人说小说就是虚构的艺术,如果有人说散文也是虚构的艺术,那干嘛要分散文和小说两种文体?还跟古代一样只分韵文和散文不就得了吗?何必戴草帽打我雨伞——多此一举!有人说,小说与散文的区别不是在真假上,而是在手段上,小说写一个完整的故事,散文只是片段。那我问你,意识流小说、先锋派小说有多少完整的故事,难道其基本构成不是一些片段和故事碎片?你去读读著名散文家徐开垒的《森林与森林老人》是不是讲了个时间、人物、情节都具备了的完整故事? 著名散文作家袁鹰说的散文时,曾经这样表述:“它将真事、实事、种种矛盾、种种纠葛,按它们的本来面目,真实地袒露在人们面前。它以真情、至情、不加矫饰地撩拨人们的心弦,引起你的共鸣,让你欢欣、恬静,让你感慨、震愕、悲愤以致战栗,让你撑死、探索、冥思、自省……”由此,我认为,袁鹰说出了散文的基本特征,就是真事、真情。 我并不是一味地反对虚构在散文中的艺术运用,对于意境的营造、那些遐思性情绪的抒发、那些因为人的主观意念而改变了的环境的变化,其实都是在虚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这样的主观情绪描写的环境,当然是虚构。散文中的虚构还有很多。这个不但在散文创作的实践中,就是理论探索上也是被普遍认可的。但是,用第一人称写游记,你没去过泰山,你说你去了,而且爬的很高兴。用第一人称写叙事散文,你没有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你说你去了,你还是个战斗英雄。用第一人称写亲情散文,你是个独生子女,你非说自己还有个哥哥、姐姐……你不认为你真是在胡编乱造,欺骗读者吗?你不认为这是玩弄真英雄的感情吗?极端地说,你不认为你是在亵渎自己的父母吗?有人说我就这样写了,我不说谁知道?但是你自己知道啊!天地良心哪。 有人还举出某些著名作家的散文来说事。据我知道,朱自清的《背影》写的就是实事,他自己有过一个说明。说:文章写的是1917年作者在北大读书时经历的事,是在这25年写的。冰心在说到《小桔灯》的创作时也提到,散文中“我的朋友”是为了助写而虚构的人物,但故事主体是真实的。还有人搬出鲁迅说事,以证明叙事散文也可以虚构。 且不说这些搬出来的名人证据是否靠得住,就算是真如他们所说,那么我要问,孔子时代还是中国文章的幼稚时期,因为用字用词的不严谨,出现很多错别字,后人为“圣人”掩饰,说是通假字。那么今天,我们是否因为孔孟如此,也弄些通假字出来。这样不是可以简裁一大批高薪编辑吗?是否因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说文解字时说过,波是水皮。我们就跟着说坡是土皮呢?我以为判断一件事的是与非,不应看某些名人如何,而应该看这件事本身的是非曲折,看社会的约定俗成,看事物本身的规律性和规定性。不客气地说,某个名人感冒,我们就以打喷嚏为豪啊?那他得了埃博拉,我们是否也要跟着躺下? 散文弄到今天,一直伴随“真”与“假”的争论,其实从它出身开始,就有许多尴尬。因为五四之前,没有散文的概念。人们先是把诗歌以外的文字都叫散文,后来把诗赋、骈体文以外的文字都叫散文,再后来,人们把诗赋、骈体、戏剧以外的文字都叫散文。后来,到了五四运动之后,人们又把诗赋、骈体、戏剧、曲艺之外的文字都叫散文。由此,在五四以后按照西洋文学理论构建的中国文艺殿堂里,只有诗赋、戏剧、小说被学者们普遍公认为文学艺术的支柱,根本就没有散文什么事。因为,打倒孔家店,扫除文言文。在民族虚无主义盛行之时,那时散文是跟家信、墓志铭、路边通缉广告等等基本应用文一类的玩意放在一起的,根本登不上大雅之堂。在这些玩意里,还有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小品文、寓言等等。其实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只能算是个寓言故事。古人写这种玩意可以说是炉火纯青,谁也没把它当成真有其事。起码在陶渊明同时代的人没拿它当真。真正当真,倒是改革开放后,大兴旅游事业之后的事。其实,连武大郎的炊饼店都有人去考证了。谁要是当真,谁真是有一颗赤子之心。 散文真正被当回事,是凭了鲁迅兄弟和一派好友们的努力,他们极力推动小品文、杂文、随笔的写作,散文向美文化转进,这样,狭义散文诞生,才走进艺术殿堂,勉强被文学界给予中国文学殿堂第四根支柱的地位。 散文真正大发展,还是得益于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中外交流、洋为中用,西洋的写法传入华夏。华人间,大陆与港澳台之间的交流,使得海外华人的写作技巧、写作经验也流入大陆。大陆内部的思想解放,解禁各种思想藩篱,散文写作得到空前发展。再就是最近二十年的互联网写作,更加使得散文写作繁荣起来。 但是,这一切都没有解决现代散文尴尬的定位问题。由此带来的流弊是,散文的本体论、创作论、鉴赏论、批评论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甚至于什么是散文?散文的内涵与外延如何定义,如何界定都是问题。 如果说民间传说、神话志怪故事、寓言故事甚至网络上杜撰的名人传说还都包裹在散文里,那说散文可以虚构故事,就是毋庸置疑的真命题。如果剔除这些,把散文还像以前那样局限在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哲理散文、历史散文、游记散文、生活散文、科学散文中,那我要坚持说,散文你要写真人真事真感情。 可惜的是,在一个意念小说、穿越小说、意识流小说、鬼怪小说、武侠小说、蒙太奇艺术满天飞的时代,你想让所有的散文作者都安安顿顿的写“真”不写“假”,谈何容易,特别是一些年轻作者,他根本就没有什么生活阅历,不杜撰你让他写什么?写小说没有功力,写真散文没有阅历,那就杜撰假散文呗。这个其实是个好理解的事。用不着过分的较真。 再说了,这个时代假货这么多。替假货做的软广告放在报纸的文学栏里,他不点穿,你还真以为是篇优美散文。我好多次被这样的“美文”感动的泪流,直到读到最后,看出来是推销某种药品、某种保健品,才晓得上了大当。原来,假人、假事、假感情,也可以把人骗得动了真心。这样得文字,是小说我不服,因为虚构是小说的看家本事,但是作为散文不服不行。你不能不佩服人家作假的艺术性。 说到后来,我还是要劝雪飞、鸿渐一声:散文,特别是叙事散文是否可以虚构,这本来就是个见仁见智的事,是全体虚构,还是部分虚构,是主体真实,还是次要处虚构,这个都还是见仁见智的事。同意虚构的就叫他虚构去吧,反正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我一向认为,散文是存在虚构的成分的。这个在前边已经说过了,我不重复,但我声明,我跟那些主张可以虚构的人观点不一致。 不过,对于第一人称的叙事散文,我还是主张要写真人、真事、真感情的。毕竟散文不是小说。都虚构了,散文、小说的区别是什么?请虚构论者告诉我。 糊涂了若干年,现在我想请教明白人。 |
|
|
|
江凤鸣
|
2014-11-30 22:23:33
嘿嘿。谢谢阿真。我跟三哥、雪飞一个观点。
|
|
|
|
江凤鸣
|
2014-11-30 22:26:19
特别声明,明天起出去学习数天。是否能及时回复难说。如有人前来抬杠,热烈欢迎,委托三哥跟他(她)掰手腕。
|
|
|
|
江凤鸣
|
2014-12-01 12:50:39
江楼老哥杠上三哥了,老人家虽然火力很猛,但已没多少弹药了,支撑他意见的论据实在太少,因为他遇到了选言判断,他沒办法组织起自已的三段论,逻辑给三哥搅乱了。走散文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都沒法界定,散文虚构论肯定破产。
|
|
|
|
江凤鸣
|
2014-12-01 13:00:20
江楼老哥,你找的这位恰好支持我的观点。人家也并不支持虚构论。没有说散文可以像小说一样的去虚构。其他的我都说了,你看看既可。
|
|
|
|
江凤鸣
|
2014-12-01 20:22:18
江楼老哥,关于散文与小说只是写法不同的说法,我已经辩驳过了。我就不重复了。因为,意识流小说、先锋小说很多就是写片段,叙事散文也有写一个完整故事的。我在文中已经开宗明义地说了,我不讨论伪命题。因为那会以局部推翻全局,以部分推翻全体。说的明白一点就是细节的、局部的虚构,并不能动摇散文整体上的要求情节故事的真实。如果还要我说明白点,那就是一个人装了个假肢,不会被误认为是个假人,而一个木头人,就算装了一截真腿,它还是个假人。如果,我们不是在这个平台上谈论散文的虚构问题,那就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因为大家说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另外,我希望大家的讨论是基于全局上的,放弃全体,只细究一根羽毛,还真的没法识别它是属于一只鸟还是一只鸡。老哥哥,要想构成一个论点,你需要许多论据支撑,而我相信你是找不到那么多的论据的。因为,你现在要支持的这个论点,需要全称判断,只有这样,你的大小前提才能正确。但是,你是没有办法让散文虚构这个概念周延的。概念是逻辑三段论推论的最基本的基础,这个你都定义不下来,怎么回赢得辩论呢。老哥,你的阵地是守不住的。嘿嘿,你呗狡猾的凤鸣给引到沼泽地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