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水榭(本社团不接受非首发稿件,投稿请标注首发,不标注的稿件退稿) 回复本帖
福岭默石

福岭默石 秀才

  • 34

    主题

  • 105

    帖子

  • 2856

    积分

【默石磨叽】肿么、要把散文当小说来折腾?

2014-11-30 22:20:16

早几日,看到了一位文友发了一个帖子《散文必须真实吗》,讲了她好些码字的经历,然后一伙文友跟评“争鸣”,甚是热闹,颇为有趣。

更早一阵,今年初秋,我有幸参加一期培训班(头一回),在讨论发言环节,一位文友讲了她的一个经历:此前,她曾很崇拜一位作家,被这位大家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散文感动得不得了,那可真是涕泪俱下啊,估计那小半晌把平常一个月的纸巾都用完了;于是,她特意在网上寻找这位大家的踪迹,竟真找了她的博客,狂热地成了她的粉丝,每当她的博客有更新,她都“大快朵熙”、啃咬得很快活……可是后来,那位大家在博客公布了一个“真相”,她写母亲的那篇散文是虚构的,并逐一道出如何构思、如何悬念、如何铺垫、如何呼应等,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这篇散文到底获奖了!

这下可好,那位文友、那位狂热粉丝犹如被海水冲刷的沙堡、瞬间“崩塌”了,觉得自己先前的眼泪和鼻涕白流了,且感觉仿佛肚子吞下了绿头苍蝇一样,从此再也不看这位大家的博客和作品。

默石不道谁是谁非,因为我也没有答案。

话讲回头,从前的从前,那可是极明了的,除了诗词,余下的都是散文(大散文),不管是小说、散文、史书、杂记、序、祭词等什么的,统统“囊括”了;这很省事,不是诗歌,就是散文。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西“杂交”,文体到底也愈分愈细了,而且各自有各自的特点,这就是散文(狭义上的小散文),那就是小说,约定俗成,大家明了。这就好比到市场买配菜,这雪白滑嫩的要跟鱼头一起炖汤的是豆腐,这一根根芽儿顶着一颗颗豆儿要跟猪肉炒的是豆芽,讲出名堂来,买卖两方都认可,不会弄错。

然而,我们有不少的文友,特别的年轻活泼的朋友,寻常不走路,走路不寻常,不走寻常路,就喜好把小说当散文来写(这挺好,孙犁、汪曾祺等大家就这么干的),又或者把散文当小说来写(杨朔就这么干的,啊、不对,杨老生气了,我整的是“诗化散文”),好像这样比较牛一点,譬如姜太公的神兽坐骑可不就是四不像,那多犀利哈!总之、反正,就是喜好混着来写,要你管啊!

反正、总之,我是对把散文当成小说来虚构有点小意见(不是很大),还是那个比方,你到市场、跟人家讲来一斤豆芽(炖鱼头汤),但人家没会意到你想要的是豆腐,真称了一斤豆芽,问君作何感想哈?你看大家的散文,朱自清的《背影》、巴金的《海上的日出》,写写自己的经历和见闻、抒抒自己的感情不是很好,非得闹腾不可么?若真想虚构,堂而皇之地写小说不是更适宜?

许多年前,有一篇报道,好些地方中学生写的考试作文竟出现“比惨”的奇观,有的自己残疾、有的写亲人重病、有的干脆是孤儿……励志是励志,总不好拿生命来“考试”吧?

得,歇息了。

对了,还是想问一句:肿么、要把散文当小说来折腾咧?

共0页 0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