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水榭(本社团不接受非首发稿件,投稿请标注首发,不标注的稿件退稿) 回复本帖
江楼望雨

江楼望雨 举人

  • 120

    主题

  • 2068

    帖子

  • 3978

    积分

【水榭散客】还从《花城》说起

2014-12-04 09:33:17

                      

   

    前几天,静如画的一个贴子引出了流年社团内部一场关于“散文是否可以虚构”的讨论。公开参加论战的以鸿渐、山地、雪飞、江凤鸣为一方,主张散文写实,不可以虚构;另一方是江楼望雨,宣称散文可以虚构。双方唇枪舌战,说理、论证、举例各不相让。

    其实这类话题大多无解,谁也得不出权威的结论,公说公理婆说婆理罢了。上世纪80年代初早就有过这样一场争论,那可是全国性的,最终谁也没说服谁,此后那些在读者中闪光的精华之作之所以闪光,并非因为他写实了或者他虚构了;那些成了垃圾的废品同样不是由于虚构或者写真实。给读者留下好印象的好作品,好在思想的感染教化,另外还有写技的高超,与写真实写虚构并没有关系。这场争论的好处是加深了对散文这个体裁的进一步了解,使以后的写作多了一些理性的思考。

 辩论中,江楼曾经拖出秦牧的《花城》为例,说明······(具体的你来我往读者您自己去找贴子看吧,这里不啰嗦重复了。)

 打笔墨官司历来如此,即使再要好的朋友,一旦各自站到论点的对立面,言辞就难免带上了一些尖刻,没有硝烟味儿就没意思了,我想双方都可以理解。

 关于散文是否可以虚构的辩论,双方(主要是江楼和鸿渐)已经商定让它沉下去,但江楼望雨却由《花城》一文,又想到了另外的问题:作为喜欢写字的,或者写字成了积习(难移)的,又或者理性上希望自己的笔能够行善积德的,在那样一种社会形势下,你该如何去遣使你的笔?

 广州的花城无缘徜徉,“三年救灾”那几年内,江楼却见识过另一形式的集市——黑市。地地道道的黑市,是在晚上进行的。

 记得那是一个假期,江楼从学校回家了。有一天一个发小约他:“咱们逛黑市去。”于是江楼就跟他去了。是晚饭后。黑市设在一个小河边的空地上,周围有树,距一个大些的村子不远。有小路可通。没有通常市集那种噪杂的喧嚣人声,也没有通常夜市那种明亮绚烂的灯光,远远看去,黑森森的树下,鬼火似的一簇一簇微光,走近了看,那是蜡烛灯笼或者手电,期间还有点燃着胶皮条的,冒着黑烟,散发着燃烧胶皮的臭味。货物,是一篮或者半篮萝卜、地瓜干,也有小袋的包谷、小米,麦子好像也有,另外的是一顶帽子,一挂门帘,一件中式皮袄,等等,没有成批量的,全是一人拿着、守着一件或一小堆。那交易,有用钱币换东西的,也有以物易物的,大多是用东西换粮米。互相讨价还价的声音都压得低低的。整个市集全部人加起来不过几十个人。

 那年月,白天公开的集市是没有粮食交易的。

 由于没有买、卖的任务,看了一会儿就回家了,这黑市赶了多长时间不知道。

 那时候流传着一句话:“两枪可以打个经理。”意思是,扛上一支土枪去山里转,运气好的话,猎获两只野兔,到黑市上就可以卖几十元,相当一个供销社经理的工资数额。

 这是当时(生产救灾)社会的真实的一角,虽然是在黑地里,但也反映了社会阳光下的某种隐秘的状况;不存在罪恶与否的拷问。现在要问:您,喜欢舞弄文字的朋友,写不写?怎样写?如实地写了,发表是不可能的,没人给你发表,说不定还会引来难以预料的后果;偷偷写在私密日记上是可以的。但现在回顾,假如当时写在日记上,后来却暴露在曾经的“轰轰烈烈”光天化日下,“三反分子”的帽子你就戴定了! 江楼那时不知轻重,在日记上写了,却被老父亲在风雨欲来已经明显有了感觉的时候,连同另外几大本其他日记一起填到锅底烀了地瓜——万幸!

 还回到花市。秦牧笔下的花市喜气洋洋,那卖花的,我不知有没有藉以发财的大款;那买花的,秦牧告诉我们了,是工人,是劳动人民。我在想:买花的,买回去摆放到室内,肯定会增添不少喜气,从而焕发生活的乐趣;那卖花的,换来的钱,也会让孩子们为改善了一下生活而绽出笑脸。秦牧定下了生活美好的写作基调,运用高超的写作技巧,达到了他写作的目的,读者从中感受到了那种美好。他写的花市情景是真实的,他的主观情调是真实的(艺术真实),但与当时整个社会的现状比照,却逃不掉那种隐隐约约 (现在当然可以肯定那是明明显显) 的虚构(不是虚假)罪名。

 撇开《花城》,主要想听的不再是可不可以虚构,而是假如您见识了这两种集市,在当时的状况下,您会怎样去写?——别告诉我您会沉默,那是大多数人已经这样做了的。

江楼这次不表态,不抬杠,只想听您的意见。曾经的思想禁锢已然消失,您可以畅所欲言。当然,您也可以说:那个时代已经过去,这是个伪命题,我拒绝回答。伪不伪命题,作为假设,闲淡总可以吧?小二哥奉命开会吃大餐打瞌睡去了,老板娘的茶水可是免费供应。    

江楼望雨

江楼望雨 举人

  • 120

    主题

  • 2068

    帖子

  • 3978

    积分

2014-12-04 15:52:43
阿真,咱们换话题了。
江楼望雨

江楼望雨 举人

  • 120

    主题

  • 2068

    帖子

  • 3978

    积分

2014-12-05 16:46:32

这个话题没大意思,引不起讨论的兴趣。幸好凤鸣老弟回来了,多说了几句。言外之意果然是:这是个伪命题,没什么价值。那您就沉默;沉默,任何人都有的权利。但我还要啰嗦几句。

社会是万象的,纵观历史,好像每一个时期段,都存在着光明和黑暗两个面,大凡能用笔写字的,除了那笔下的字是用来换取生存生活资料有非写不可的任务的以外,面对万象都有选择写或者不写以及写什么怎样写的自由。花市的同时,还有黑市,两者都真实具体地存在。在当时的情况下,没人去写黑市,它再真实也没人去写。花市有人写了,不仅仅是花市,还有海市、杨树、长江等等,都是一些著名散文家(陶铸、杨朔、刘白羽等等)佳作里描写的实体。看来,向往光明追求美好大概是散文的爱好和使命。不过,黑暗的一面也不是绝对没人写,我发现一个现象,写阴暗写苦难的,大多是过了那段时间以后,放在回忆中去品味。然而,事后再去品味,那味道好像就不是原来的了,大多带上了些许的温馨、怀旧之类情绪。文革时期大兴其道的忆苦思甜除外。揭露眼前阴暗面的,那得到杂文里边去找。

 

江楼望雨

江楼望雨 举人

  • 120

    主题

  • 2068

    帖子

  • 3978

    积分

2014-12-05 18:36:52
嘿嘿 ! 又想起一句:这两年,杂文也没了行市,尤其是在江山网。杂文倒是说实话,但说实话闹不好会惹乱子。嘿嘿,江楼望雨这老家伙抬杠的习性难移。
江楼望雨

江楼望雨 举人

  • 120

    主题

  • 2068

    帖子

  • 3978

    积分

2014-12-05 19:04:37
哈 ! 鸿渐老弟有点儿愤青啊!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