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神韵论坛 回复本帖
飞翔的风筝

飞翔的风筝 童生

  • 24

    主题

  • 125

    帖子

  • 619

    积分

【山水随笔】方苹果及其他

2014-12-08 21:24:38

们山水的梦想征文启示发出来之后,我早就想着写一篇关于这个主题的文章,却由于这个或那个的原因,却迟迟没有动笔。说实在的,我并不是一个对生活敏感的人,也不是一个善于发现或总结生活中真、善、美的人。在琐碎的现实生活中,自己得过且过,随遇而安,造成了逆来顺受的性格。这或许是业余文学爱好者和专业作家的区别吧。曾经阅读过不少专业作家的创作经历,仿佛他们的内心或是灵魂,总是高高在上,用怜悯或是悲情的博爱,上帝一样注视着这个复杂的社会和复杂的社会人。因此,他们才有了那么多的奇思妙想,那么多的高瞻远瞩和那么多的悲天悯人。因为有了这份独特的情感和视角,他们下笔的时候,就犹如神助,洋洋洒洒用各种方式畅写着自己的情感或者对生活的真知灼见。想想自己,都觉得汗颜。

方苹果的意象,并不是我的独创。这个意象来自于20001月份,中国作家在北京召开的一次笔会上。当时有个老编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恕我记忆减退,我几次努力回忆他的名字,却总是想不起来):一个小女孩到北京的监狱里探望他的父亲,因为这个小女孩自出生以来从没有见过他。第一次去见一个对她来言非常重要的人,自己当然要准备一份礼物。于是她挑了一个最满意的苹果。当见到父亲之后,她想把这份礼物送给他,却不想见面的监狱里是隔着一个铁栅栏,空隙很小。所以她就用力把苹果往里推,父亲就使劲把苹果往里拉。父亲拿到苹果时,苹果削去了两头的突起,成了一个方苹果。当时那位老编辑自己讲,他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立即被这个“方苹果”感动了。我当时也就二十三岁,听了也就听了,并没感觉出这个故事有多大的深意。所以这个意象,在我的记忆里一压就是十五年。在我正愁着构思有关梦想的文章时,这个意象突然从我的脑海里蹦了出来。让我感觉到,围绕着这个“方苹果”肯定能够写一篇有关梦想的征文。

想象和事实之间总会有一定的差距。有了想法,并不一定就能构成事实。我围绕着这个“方苹果”,却找不到实现这一意象的主体。一连几天,都在琢磨,怎么才能实现意象和主题的融合。甚至是无意地写下了“女孩并不大,也就是七、八岁的样子——”这句话。并且这句话躺在纸上两三天,都迟迟没有一个下文。当然,在苦苦思索的这两天里,也没有达到茶饭不思的状态。该干嘛,还得干嘛。最起码,每日上班的工作不能耽误。

为了突出梦想的主题,在监狱里的故事是不能要了,但文章还得要写呀。于是,我就接着这个开头,继续往下写,于是我就写她的外貌,写她怎么迷人、怎么引人注意。写完这些的时候,我忽然间想到前段时间儿子住院的经历。于是就把这个故事安排到了医院,既然上帝要她在医院里,于是就一气呵成写完了头两小节,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中写下了肝癌这个接近于绝望的病症。写到这里,我停了下来,似乎找到了某种锲机,感觉到整个故事有了一个大概的脉络,并且对于这个病我并不陌生。这方面的体验来自于两篇文章,一是贾平凹的《人病》。在这篇散文里贾老师,对病人的心态和思想描写极为传神,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另一篇文章来自于《2003年短篇小说精选》里的一个短篇,这篇小说是一位记者以第三者的视角经历了一个患有肝癌家庭的破裂。当时文章中有一个小男孩,也是这个家庭的唯一幸存者的遭遇深深打动了我。所以,当晚一口气写完第一节,心里感觉还行。

第二天晚上于是再接再厉,想继续写下去。但正好是礼拜五,儿子放学回家玩电脑、开电视,导致思路中断。等他折腾完,夜深人静之后,我又重读了一遍第一节,很自然地写完第二节。这时候,已经有十点左右了,本想拉灯睡觉,却怎么也睡不着。毕淑敏的那篇关于死亡的小说,在我脑海里深深触动了我。我必须也让我的人物经历死亡,面对死亡。于是我又打开电脑继续往下写,写着写着,很自然,就写到了“我”对于爱情的认识。本来设计这个“我”,在四十岁左右,为了达到一定的冲击力,我把它写成了一个未婚的青年。所以,引出了一段没有结果的恋爱。我想人物情感应该更为复杂一些,冲突更为强烈一些。于是,一晚上,我都在不停的写,等我写完小女孩的死之后,我看了看表,是凌晨三点多。主要故事完成了,但心里总觉缺少点什么。如果“我”也死去的话,这篇小说就有很多瑕疵,最主要的是主题不明确,没有体现“梦想”的主题。并且通过小女孩,“我”也没有彻底的转变,如果就这样让小女孩死了,好像死得没有价值。所以,我又突然灵光一现,让“我”的女友出场,并且把“我”得了绝症这一事实,做了喜剧化处理。

因为写的比较专注,最后一节基本上是含着眼泪写完的。当时有喜悦的泪水也有造化弄人的悲愤眼泪,而更多的是由于爱情表白而感动的眼泪。所以在“我”向她表白爱情的时候,我想我做到了设身处地,应该是真诚的表白。因为我在写整个故事时,都处于一种压抑、绝望甚至因为不公平的命运而引起的悲愤中,到最后忽然发现这一切都是造化弄人,心里突然之间被光明弄得有些莫名其妙。所以,等明白过整个事情来之后,只有眼泪,才是最好的表达。

写下这些,总感觉到了轻松了很多,仿佛一块石头终有一种落地的感觉。仔细梳理了一下整个创作过程,仿佛犹如水到渠成一般,根本没有故意去刻画和雕琢。这让我不由想起很多老前辈的经验,要写好一篇小说,无论长短,首选要感动自己。当然仅仅自己感动还是不行的,必须让这份感动得到淋漓尽致的传达。这是个技术活,就好像大师和匠人的区别,也是艺术成就的具体体现。

其次是,每篇文章完成之后都要进行冷处理。这正是我的弊病。往往一高兴,就想着发出去,让他人也共享这种喜悦。仔细想想,这是一种要不得的炫弄心里在作祟。在写《白狐》的时候是这样,现在写完《方苹果》又是这样。激动的结果就是造成了粗糙的半成品,往往很简单的错误,自己都发现不了。因此在这里,非常感谢要感谢居士老师和春华秋实社长以及禅香老师。他们对于我的这两篇小说给改了很多错字、别字和其他错误,才有现在的面目。想起章仲锷老师的教诲,我只能再次汗颜。

最后我给网站提个小小的建议,改进一下社团投稿页面。在投稿区,这个模块太小,浏览时太不方便,并且自动排版的功能不好用,每次都是手动去排版首行空格,若能够和编辑模块一样好用的话,那对作者来说就方便很多了。

有总结就有提高,有提高,才会进步。祝愿我们江山文学网站越办越好,祝愿我们山水神韵社团,能够成为网站的品牌社团。

同仁共勉!


万少枫

万少枫 童生

  • 91

    主题

  • 409

    帖子

  • 688

    积分

2014-12-09 17:36:57
我也和风筝一样纠结,最后纠结半天才写了一千两百字,还不够征文要求,实在不想往里面注水了!纠结中还是发了
禅香

禅香 举人

  • 62

    主题

  • 234

    帖子

  • 5315

    积分

2014-12-09 19:19:18
问候风筝,你的文章很棒。很喜欢! 这样的学习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连中

连中 童生

  • 7

    主题

  • 86

    帖子

  • 757

    积分

2014-12-10 09:58:57
风筝老师:你好!文章精彩。把写作的心情和过程写出,的确值得我学习。结尾是否可以探讨提高。小说的结尾埋下伏笔,给人思考或悬念。当他知道自己没有病时,看着手中的方苹果,思考着……意思是把梦想继续传下去……(不要与女友会面的那段)。或者更极端点,他思维混乱了,把手中的苹果吃了,疯了……拙见,探讨。
飞翔的风筝

飞翔的风筝 童生

  • 24

    主题

  • 125

    帖子

  • 619

    积分

2014-12-10 11:32:05
连中老师的建议非常好,在构思的时候,我曾觉得让“我”拿着这个方苹果做一番心灵的批判或是感悟来结尾,也点亮标题。但在写着写着就感觉到了“我”这个人物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够体悟到许多。他能够向女友说出这些话,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即使在他没有生病的时候,我相信读者也能感觉到,因为情感的封闭,造就了他成为一个上进却不会主动去关爱别人的人,如果让这个人在短短的时间内及接受内心痛苦的挣扎,而性格上又突飞猛进的话,就显得牵强附会。所以用他女朋友近似方平果的脸点了一下题目,并做了如下的表白。只于能不能起到原来构思的作用,我想个人有个人解读。只于第二种结果,我觉得走向极端,与本文的立意有南辕北辙的意思。以上是我的观点。
连中

连中 童生

  • 7

    主题

  • 86

    帖子

  • 757

    积分

2014-12-10 12:16:07
你说的不错,有道理。这样呢?当他听到护士说……他惊呆了,不自觉手中的苹果掉落,滚到隔壁的病床,病友轻轻地捡起说:“给我嘛!”……
连中

连中 童生

  • 7

    主题

  • 86

    帖子

  • 757

    积分

2014-12-10 12:20:28
暗示梦想的传递
萧关雪影

萧关雪影 童生

  • 70

    主题

  • 489

    帖子

  • 585

    积分

2014-12-11 09:35:26
大家讨论的挺好,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