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逝
|
『流年编按』风逝浅吟(2015年1月)2015-01-03 13:46:531、【流年】厚土墙(短篇小说)作者:徐清风来【编者按】哑巴死了,全村人都去帮忙,哑巴的邻居慧慧默默拿来自家的篷布为其搭棚子,但是在大家凑钱为哑巴发殡时,交钱名单那里却没有受哑巴帮忙最多的慧慧。小说由此设下悬念,之后宕开一笔,写了做了寡妇的慧慧的艰难境遇以及哑巴对她的尽力帮助和真情的关爱,在她孤苦无依时,隔着土厚墙的哑巴的电视声和狗叫声赶走了她的恐惧和寂寞。然而,两人却没结成良缘,哑巴只是默默把自己的爱埋在心里,画在墙上,直至死去。小说最后揭开谜底,慧慧为哑巴买了寿衣,并在哑巴走后嫁到了偏远的地方。小说没有直接描写慧慧对哑巴的爱,但是,这个一直不肯嫁人的女人最终嫁人的举动暴露了她牵念着哑巴的内心,哑巴走了,她才肯放心远嫁,更有她的梦境也暗示着她内心世界最真实的想法。小说最后写到厚土墙倒了,可惜倒得太晚,若哑巴活着时倒了,二人是不是会喜结良缘?厚土墙,一道隔阂着二人的有形障碍,然,让二位有情人未成眷属的无形的墙是什么?题目暗示着什么?小说带给人很多思考。语言贴近生活,人物勾画鲜活,主题耐人寻味的小说,推荐赏阅。【编辑:风逝】 |
|
|
![]() 风逝
|
2015-01-04 08:51:28
2、【流年】枝条摇曳(散文)作者:指尖 【编者按】一个家庭是一棵树,当树木茂盛,枝条繁多,便衍生出一个个新的家庭。分家,是家庭在主根不变的情况下,解体成多个新家庭。作者以自身经历记录着贫穷年代以及现今分家的不同情形。“我”祖母多次以赌气分家的形式来反映对儿媳的态度,表示自己的立场;外祖母因为外祖父去世家里劳力单薄被大家族欺辱被迫分家;大舅舅成家生子后分家和兄弟反目成仇;土地承包后的农村分家有了新的含义,分割财产已不是唯一的目的,大家更在乎分到手的钱财及余下时光中社会对个体的补偿多少;第一批独生子女婚嫁后出现独子家庭,但此时分家与贫穷年代的分家争夺财产迥然不同,枝条依然属于树干。分家,带给家庭成员不同的感受,或自在,或不安,或愧疚,或怨怼,或仇恨,或安顿,但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这一习俗如同无法更改的自然界所既定的秩序一样,将继续被发扬传承,延续或提高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文章自然引出阐述的话题,以树枝与树根的关系来生动比喻分家后小家庭与父母家庭的关系,形象,贴切,并以切近作者自身的事例深刻剖析着这一社会现象在不同时代的状貌及其背后原因,带给人触动内心的真实感受,让人在历史的云烟里能正确认识、看待此习俗。很有现实意义的文章,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
|
|
![]() 风逝
|
2015-01-04 19:31:12
3、 【流年】现代精神的建构与文学境界的确立(作品赏析) ——读苏沧桑散文集《所有的安如磐石》 作者:涂国文
【编者按】作者从现代精神的建构和文学境界的确立两个大的方面多角度、深层次地论述苏沧桑的散文集《所有的安如磐石》的思想性和文学性,高度评价这部著作的的精神格局和艺术品位。作者分析精辟概括,点明“爱”、“痛”、“梦”,是这部“三十余万言的散文著作中的三个关键词,是支撑起这部散文著作瑰丽精神之鼎的三足,也是破解这部散文著作情感密码和文学密码的三把钥匙。现代精神的清泉”。之后一一分析原作中蕴含的现代精神:作家的爱——爱人类,爱生灵,爱自然,爱生活,爱世界;作家表现出的灵魂的痛——自然之痛,社会之痛,教育之痛,心灵之痛;还有苏沧桑之梦——对“慢生活”的向往,对大自然的皈依,对内心安详的追求,对自由的渴望,对理想的坚守和对精神的捍卫。之后,作者从作品的风格创新和修辞创新两个方面进行举例论证此散文集的文学境界的确立。作品温婉与雄浑兼具,生命化拟人俯拾皆是。文章从内容到题目无不呈现出一种变化万千的灵魂气象和艺术气象。作者深入研读原著,高屋建瓴地剖析文章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精准鲜活的案例,精彩深刻的赏析,脉络清晰的行文,让读者进一步领略苏沧桑散文集《所有的安如磐石》文字里精美的风景。此文可谓带给人思想上的提升和艺术上的熏染的精彩之作,让人读之轻松走近原著,获得匪浅的受益。力作,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
|
|
![]() 风逝
|
2015-01-04 21:43:03
4、【流年】向往做一棵站立的树(散文外二篇)作者:任静
【编者按】《向往做一棵站立的树》,借树言志,以诗意精美的文字表达着一种淡然高傲的人生志向,意味深厚,语言隽永,美不胜收。《故园古槐》,繁华如雪,常常入梦,她记录了孩童的欢笑,承载着故园的温暖,寄托着游子的乡愁……《左公柳和人造树》,左公柳铭记着将军左宗棠改变西部疆域荒凉面貌的雄心、胆识与魄力,他造福后代,青史留名;人造枣树,霓虹闪烁,点亮山头,恍若仙境,却是粉饰太平的政绩工程。作者以对比手法有力讽喻着当世的一些官员不为老百姓办实事而做表面文章的陋习。三篇短章,都和树有关,或言志,或寄情,或弘扬美行、针砭时弊,都文字凝练,意蕴深厚,耐人品味。佳作,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
|
|
![]() 风逝
|
2015-01-05 08:31:22
5、【流年】新孔雀东南飞(微型小说)作者:如果当时 【编者按】小说别开蹊径,由母女慨叹真挚爱情的可遇不可求自然引出母亲讲的故事——她曾经的好友刘兰的多舛情感经历,让人听了觉得甚为真实。小说里的故事令人听罢叹惋不已,为那个因爱而疯的刘兰,为那个为爱打拼、因爱的丧失殒命的关非。更让人痛恨那个愚昧粗俗、嫌贫爱富的继父。小说恰当加进母女的对话,补叙了关非成功的背景,刘兰的遭遇,让人更为他和刘兰的爱情悲扼腕。 爱情,是经久不衰的话题,爱情悲剧,也在现实陆续上演。小说用母女的对话演绎故事,比单纯叙事多了更多的意味,且可以跨越时空讲述故事,也便于表达“我”的情感态度,对读者阅读起到自然引领的作用,也易于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 思维别致的佳作,荐阅!【编辑:风逝】 |
|
|
![]() 风逝
|
2015-01-05 21:28:00
6、【流年】清江版图(散文)作者:朱朝敏
【编者按】好一个清江版图!用文字勾画,用诗意染色,从清江嘴到传说中的盐池沮泉,从鄢沱翻向王渡口,还有武落钟离山的月母之石室穴,清江周围的地理状貌、人文景观被有机融合,美不胜收!清江沿岸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被作者一一诗意地呈现于读者面前,正如作者所云:“清江从楚辞里走出,在昭君的琵琶声里逶迤回响,在巴山夜雨的更漏声里滴淌蔓延……”作者以丰富的学识将清江这一地理事物赋予了浓浓的文化意蕴,读之,身不由己在那些美好的神话里流连,在清江的美色里沉醉。佳作,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
|
|
![]() 风逝
|
2015-01-05 21:29:02
7、 【流年】醉酒(短篇小说)作者:丁国祥
【编者按】“我”,赵民,古辉,章明四个铁哥们一起喝酒,喝得酣畅淋漓,酒醉后平日里不敢做的事居然也敢做了。他们踢碎酒甏,敢对着他人大吼,假装警察去查夜,还想着干坏事,把态度不好的女招待和气势汹汹的老板吓得低声下气,连一直受爹的气,受娘的气,受弟弟的气,受老婆的气的受气包赵民居然也敢扇人家的耳光。小说生动描写了几个铁哥们酒后的醉态与醉行。酒逢知己千杯少,但酒乱人性,平日里一本正经的人居然不在乎脸面;酒也壮人胆,受气包都变得胆大妄为。俗话说:酒醉心不醉。他们假装警察查夜,得知被查人是警察所所长家的,便礼貌退出;赵民在欺负了乡下人后,得知那人是他老婆村的,便放他一马。小说展示了醉酒人的丑态,将人性的两面性真实地加以披露,十分贴近生活。一篇揭示众生万相的小说,人物刻画生动鲜活,读之,可以从中看到很多生活中真实的影子。佳作,推荐赏阅。【编辑:风逝】
|
|
|
![]() 风逝
|
2015-01-07 10:00:17
8、【流年】 欠了美女十块钱( 微型小说)作者:洛小细
【编者按】一个偶然,让借美女钱买彩票的陈康发了小财,于是,他的人生便改变了。曾经慷慨借钱给素不相识的他的那位美女,起初拒绝他表达感谢心意的厚厚的红包,后来与他借二十万离婚未果,便态度陡变,到处宣扬他忘恩负义;他爱着的女孩没等他表白便飞去了深圳,得知他中奖急忙飞回来,进行了完美的花钱计划,却不相信他仅仅中了二等奖。中了八十万奖金的他既没有获得爱情,也失去了做人的颜面,无奈,只好搬出租住的小区,贷款买了商品房,过上了更为艰难的生活。小说很善于通过小事挖掘人性中最为真实的东西,也深刻揭示着金钱至上的处世态度对人际关系的巨大影响。小说尽管短小却波折迭起,将最为真实的人性加以淋漓尽致的讽喻,带给人对金钱对人性的深入思考。佳作,荐阅!【编辑:风逝】
|
|
|
![]() 风逝
|
2015-01-07 10:02:31
9、【流年】十年生死两茫茫(短篇小说)作者:星梦孤城
【编者按】小说以离奇曲折的故事、波澜起伏的情节告诉了读者一个关于爱情的凄美故事。那个让陆雨萍爱了多年的雪长风,让她感受不到了他对她的关注与重视,他玩世不恭,我行我素,无所追求,这些,伤透了陆雨萍的心,她已经决定分手。飞机失事之后,雪长风的勇敢担当让她安慰,他的嬉笑好色也让她恼怒,但当她遭遇暴徒的强奸,雪长风奋不顾身与歹徒搏斗,救她逃脱。为纪念爱搬到飞机失事之地的陆雨萍五年后再次遇见以为已死的雪长风,可惜她的爱人陷于一个圈套,遭遇不幸,等不到他的陆雨萍在将要嫁给那个救了她的军官时了解了真相,杀了这个用卑劣手段去掉情敌、给她戴上婚戒的人,自己也自杀身亡。小说用现实与梦幻交融的笔调,记录了一个女子十年的爱情旅程,恋人生死不定,爱情命运多舛,故事引人入胜,同时也将真爱是什么的话题诠释给读者。那个军官的爱是自私的,为了一己之欲不惜设计杀掉情敌甚至残忍地灭掉整个村庄,这样爱的占有欲很可怕;雪长风尽管没有陆雨萍想要的金钱地位,而且平日里玩世不恭,但是,为爱,他愿意付出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真爱,不在于身份地位与金钱,也不是私心与虚荣的占有,更不是虚伪与欺诈,而是高尚、美丽、纯真、真诚的情感,危难时刻,就是检验真爱的试金石。恋爱双方,如果爱了,就不要再百般挑剔。挑剔,是爱情城堡坍塌的杀手。什么是真爱?怎样拥抱真爱?小说带给人诸多的启示。佳作,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
|
|
![]() 风逝
|
2015-01-07 13:31:12
10、【流年】舌尖上的偃师银条(散文)作者:美华一直想 【编者按】一方水土养一方生物。看到题目,百度得知:“偃师银条,是河南省偃师市特有的根茎蔬菜。形状、味道与绿豆芽相似。偃师银条种植历史悠久,洁白光亮,质地致密,色白鲜嫩,清脆爽口,具有解酒清神、消腻利口、增进食欲等功能。是各种宴席上的著名凉拌菜。”追随作者的笔触,了解到此菜的由来和与之有关的历史故事,得知,这小小的菜竟然曾起到决定国家兴衰的作用,令人称奇。文章介绍了其口感特色,生活习性,产地分布以及今日生产状况,让人对此美味心生向往。最后不无忧虑地指出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使银条产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的问题,给人警示。佳作,荐阅。【编辑:风逝】 |
|
|
![]() 风逝
|
2015-01-08 19:17:38
11、【流年】遗失的故乡(散文)作者:佳骏
【编者按】故乡,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地理名词,她是游子心灵的港湾,是她的儿女心里永远割舍不下的牵挂。不管飞多远,故乡的线都一直牵扯着游子这只风筝。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是的,故乡是生命的源头,那儿有童真的足迹,有暖人的亲情,有淳朴的乡亲,也有苦难的泪水……牵扯着游子回家的脚步。然,当一个个她的儿女逃离了故乡,当一个个坚守的人渐渐离世,坟冢荒芜,故乡的记忆难以再捡拾,但故乡那份难以忘怀的血脉亲情却将演绎出不尽的乡愁和疼痛。读着作者充满伤感的文字,心,在沉重着。是的,故乡那片土地,之所以魂牵梦萦,不仅仅因着那儿安放着游子心灵的家园,更因为那儿还有游子至亲至爱的亲人。作者倾诉着在异乡思念故土的深情,数念着一个个在生命里留下温暖印记而今离世的故乡人,描写着故乡老人孤独离世的凄惨境遇,抒发了故乡日渐遗失的沉重之痛。很有感染力的佳作,读之,触动着心的柔软,身不由己走进乡愁那凄楚的氛围而难以自拔。美文,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
|
|
![]() 风逝
|
2015-01-09 08:46:44
12、【流年】隔岸的偷窥(散文)作者:帕蒂古丽隐秘的故乡 【编者按】鸭绿江,隔开了中朝两国,同一条江面上行驶着不同速度不同色彩的船,隔岸可以看到对面形形色色的人事活动,与这岸的形成鲜明对比。 朝鲜风味的旅游餐厅里,食鱼的食客在听“伊宝优”唱的老歌里偷窥自己曾经的历史。 一幕朝鲜电视台的节目,唤醒食客记忆里深藏的灰,作者借盘子中的江鲤鱼的眼睛反映那“灰”色的灰暗与凝重。 三篇短章,似手法高超的素描,借助于鸭绿江畔特定的对象、环境、光影、色彩,让读者在肌理明暗的勾勒里感受着素朴文字的魅力。“偷窥”,从外观到内在,从此时到历史,一幅幅画面,使读者在文字里感受着异国风情的昨日与今天,触动内心遥远的记忆,引发着心灵的颤动。 文章语言凝练,文笔隽永,意味深长,情感凝重,画面感极强。佳作,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
|
|
![]() 风逝
|
2015-01-09 15:04:02
13、 【流年】朋友(短篇小说)作者:王祥夫 【编者按】什么是朋友?当你危难、不幸时,尽力帮助你,分担你的痛苦,分减你的悲伤;当你苦恼时,可以对其倾诉并得到安慰,而不用担心他(她)会笑话你;当你孤独寂寞时,他(她)会在你的身边排解着,温暖你的心肺……朋友之间坦诚相待,患难与共,可以说,朋友,是一生的财富!读了作者的文,看到三个朋友面临的问题,却让人倍感尴尬。当刘冲与刘春、肖小春一起喝酒不幸跌倒被开颅,这时,刘春、肖小春争着付钱,之后为了帮着刘冲走出郁闷,两个人可谓费尽心事,这些,展示的是做朋友的担当。但是,刘冲失去了做男人的能力,为了让家庭不散,他请求两个朋友帮他的忙给他的妻子正常的性生活。这个请求貌似诚恳,真挚,却会让刘春、肖小春背叛妻子与家庭,让人陷于难堪的处境。朋友妻,不可欺。这个忙,无法帮,更不应帮!因为帮了,就会陷于不仁不义不道德的境地,。但是,刘冲的家庭或许会因为他的性无能而解体,作为刘冲的朋友,该何去何从?这份友谊是否会有法子维持?小说将一个巨大的难题留给了刘春、肖小春,也留给了读者。小说围绕“朋友”话题展示了友谊面临的严峻考验,带给人深刻的思考。小说悬念陡生,情节跌宕,发人深思,颇有看头。精彩力作,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
|
|
![]() 风逝
|
2015-01-09 21:03:01
14、【流年】守望台(短篇小说)作者:星梦孤城
【编者按】这是一篇风尘女子的生活情感故事,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主人公可谓命运多舛,她幼小时被鸨母从血里捡回,长大后被逼失身,成了烟雨楼的头牌。经历了许多的人,给她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叫云少的男子,他对她似乎动了真情,要带她走。后来,她救了是共党的云少并爱上了他,把身心交给他还拿出多年的积蓄资助他去延安。可是,造化弄人,女主角居然发现云少留给她的信物——家传的玉和她身上的一模一样,上面都刻着一个云字。主人公无法承受这个发现,跳河自杀。黄泉路上,她在苦苦的等待中化成了守望台。小说将背景放置于战乱之中的烟雨楼,家恨国仇个人情爱都沾染着战乱的色彩。小说以倒叙的笔法先写了“我”在黄泉路上境遇,之后追叙了“我”的多舛人生,结尾含蓄表达了对人世美好生活的期盼与祝福。文章构思别致,阴间与尘世场景交互转换,人物心理刻画细腻,第一人称的运用更具有强烈的带入感,借一个小人物的经历反映着家恨国仇与民族命运,小说以小见大,语言含蓄,意蕴深远。佳作,荐阅!【编辑:风逝】
|
|
|
![]() 风逝
|
2015-01-11 13:20:13
15、【流年】有个男人叫“翠屏花”(散文)作者:谢石
【编者按】在作者素朴的文字里,我们认识了这样身份的一位人——延长在线的翠屏花网络信息有限公司的总裁,延长县的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这些身份到不足以说明什么,这个曾经的音乐老师,吹拉弹唱无所不精,钢琴教学上填补了延长音乐教学的空白。他学照相,玩摄影,记录了钢琴学生演奏的精彩瞬间。在岗时为国家培养诸多优秀人才,桃李遍天下,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通过网络为延长县的网络宣传及新闻报道呕心沥血,为延长的经济发展文化事业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与时俱进,是延长钢琴教学第一人,也是延长县个人摄像第一人,还是延长网络第一人。这些,都展示了这个网上名字叫成了“翠屏花”的退休音乐教师王清明的风采。更令人肃然起敬的是王老师在现实生活里关心文友,在危难时及时伸出援手;用自己的退休金为热心延长文学事业以及文学爱好者们举办各种活动……拿着自己的钱,办着大众的事业,关注延长县文化艺术事业,王老师的高贵品质令人仰视。文章材料真实详尽,细节感人,多角度多层面让读者认识了这朵“翠屏花”。佳作,荐阅。【编辑:风逝】
|
|
|
![]() 风逝
|
2015-01-15 08:51:26
16、【流年】原点(短篇小说)作者:平淡是真 【编者按】小说借由数学意义上的概念来演绎了一段情感纠结的故事。一个被爱苦了十几年的女人,在孩子慢慢长大的过程中心里在煎熬着,因为孩子渴望知道关于父亲的真相,孩子独自寻找未果,母亲却不敢告诉,生怕真相会伤害到孩子,痛苦中只好借助刺十字绣来发泄,直至伤痕累累。孩子终于用自己的方法得知了真相,但是,他没有妈妈担忧的那样,而是平静接受了现实。生活似乎回到过去的原点,但是,不同的是,孩子变得成熟、沉稳,能够坦然面对自己是私生子的身份,妈妈也因此消除了苦痛、忧虑、不安与迷茫,也有了放下过去向幸福出发的勇气。许多时候,人的痛苦来源于拿不起,放不下,背负着难以承受的压力,于是患得患失,举步维艰。但是,躲避,于事无补,并不能解决任何矛盾。只有敢于直面,积极应对,一切,也许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糟。小说以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示着一个未婚母亲情感波涛的跌宕起伏,真实感人。令人赞赏的更有开篇的悬念,情节的起伏,十字绣的寓意,还有以“原点”为题,带着禅思,意味深长,给人诸多的启示,譬喻说,对痛苦应学着放下;譬喻说,对于孩子的教育呵护方面,不要一味把他们当成屋檐下的麻雀,相信他们有足够的能力搏击长空……耐人寻味的佳作,推荐赏阅!【编辑:风逝】 |
|
|
![]() 风逝
|
2015-01-15 19:47:20
17、【流年】我的冬(散文)作者:端木赐
【编者按】“我”的冬,一组和冬季有关的记忆短章,是单单属于“我”的,任谁也难以改变。一幕幕场景,一段段记忆,浸润着家的温暖与温馨,刻录着童年与少年的欢笑,铭记着岁月的风霜和苦难,还牵引着幸福与爱的绵长滋味。读着,那久远的时光便如老电影回放,触动心扉。厚棉被的温暖抵御着北方的寒冬,也有年幼的“我”为母亲暖被窝的忍耐和成就感;童年与爸爸一起堆雪人的快乐让“我”一直对下雪有着强烈的期盼;晨光,见证了“我”和父母的辛酸血泪:有父母上班带着“我”上幼儿园的辛苦,有上小学的“我”坐在父亲自行车后的困顿,也有上高中的“我”冬季骑车子摔伤的辛酸;冬季一直单调地吃烩菜的抱怨和离家后对其滋味的思念,永远羊肉馅的饺子是“我”这辈子都不想失去的味道,喝滚着辣汤的羊杂碎的火热,吃肉质鲜嫩的羊肉火锅的酣畅……一切的一切,无不牵扯着浓重的乡情以及对父母深切的思念。文章开篇诗意重叠,节奏和谐,颇具韵味,结尾真情披露,情深意重。全文寓深情于质朴的文字中,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异乡游子永远不变的思家念亲的情怀,读之,情不自禁为之动容。这是一封真情洋溢的情书,倾诉着对家的挚爱,对亲人的深情,对童年的怀念以及对故土的留恋。可谓字字含情,句句动心。
真挚感人的美文,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
|
|
![]() 风逝
|
2015-01-16 09:46:16
18、【流年】沉默的骨(散文)作者:端木赐 【编者按】从有字处读书籍,可以读知识读历史读社会读人生;于无字处阅读,同样也可以精彩地读人生读社会读历史。作者从沉默着的骨头,解读它和游戏嘎拉哈的渊源,感受传自莽荒的巫术道具的古老沧桑与延续至今日的美好。 先生得之不易的羊头骨散发出冷冽的质感,让作者想起人类以纯净、谦卑的羊作为祭品替人类赎罪、祈求神明宽恕的祭祀方式。灰白色的恐龙蛋化石,证明着曾经的辉煌和繁华,让人们思绪纷纭: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大帝的遗骨到底埋在我们和蒙古的哪一边?边境处,到底还埋藏着多少历史的骨? 核桃、象牙果,果实如骨,骨如禅,一念就是花开落,磨不灭,磕不破,似乎天生就是来修行的,带着大智慧,大毅力。藏于枕边储蓄罐的一小片的人骨碎片,让作者曾陷于一个恐怖的梦境,感受到一种难以说明的不知是否存在的力量。 曾经,人们用“有骨气”来形容刚强不屈的人格及操守,当人的血肉化为尘灰,那些浸染着沧桑岁月的坚硬的骨质器物或果实亦然存在,它们将带给人们什么?作者深刻研读林林总总沉默的骨头,拂去其历史的尘埃,将深刻的感思鲜活于文字中,带给人厚重有质感的思考。力作,荐阅!【编辑:风逝】 |
|
|
![]() 风逝
|
2015-01-16 14:33:14
19、【流年】三娘(微型小说)作者:徐清风来 【编者按】小说很短,只有一千多字,却写尽了一个贫苦的逃荒者三娘一家融入一个新环境的艰辛过程。先是被村里的孩子们唱儿歌嘲笑,后来好容易落下户口,干最重的活却很少与人交流,来往,以至于丈夫死了要发丧因无人主动帮忙都成为难事。经历了此事的三娘开始走近乡亲,主动给人帮忙,闲散时也开始串门。三娘家养了五条狗,她家人对狗胜似亲人,甚至将舍不得吃的馒头、包谷糁喂狗。让村人视为另类。当村里修路捐款,不见三娘影子,第二天竟看到捐款名单上有她,却再也听不见狗叫。小说戛然而止,却文短意丰。情,是情赶出来的,三娘一家人从防备村人养了五条狗到为村子修路卖掉了精心抚养的狗,可以说,这个外来户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村子,真正把自己作为村里的一分子了。小说借三娘一家人融入新环境的经历带给人许多感悟,只要真诚待人,不计得失,人与人的和睦相处将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带给人深刻启示的小说,推荐赏阅。【编辑:风逝】 |
|
|
![]() 风逝
|
2015-01-16 21:18:30
20、【流年】难忘父亲读书声(散文)作者:风雨
【编者按】文章极具画面感,一幅幅父亲读书的场景描绘得那么真实,那么鲜活,仿佛作者父亲的读书声正穿越时空,回响在读者的耳畔。寒风凛冽的冬夜,油灯下父亲靠着床栏抑扬顿挫的读书声伴“我”入眠;春天晚饭后在灶旁父亲清脆锐利的读书声和着山风徐徐,院树簌簌,门窗吱吱,那么和谐;清辉遍地的夏夜父亲平静悠远的读书声勾起孩子对书籍的热爱;秋夜杯子坪学校父亲声情并茂的朗读声考察着孩子们的表达能力……父亲的读书声,从圆满清脆到厚重苍老,陪伴着父亲渡过孤寂的夜晚,走过被不公正对待的日子,也熏染影响着孩子们,使他们对文学开始痴迷。文章浓墨勾勒了一个经历人生灰暗岁月仍然挚爱读书的老知识分子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的高洁形象,通过不同场景不同声色的朗读来精彩地展示给人们。作者很善于通过环境的描写来渲染气氛,父亲读书的情形描写得可谓细致入微,生动逼真,孩子们的情态也惟妙惟肖,有着很强的画面感,仿佛是一幕幕声情并茂的情景剧,从父亲的青年时代一直表演到老年,观之,情不自禁为之动容。“我”工作后朗读的一节,那一时的恍惚,分明写出了父亲的朗读对“我”的熏染。结尾部分则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久远岁月中听父亲朗读的怀念和感激。文章笔淡情浓,情景交融,以父亲的读书声为线索,串起了父亲一生的风霜岁月,由衷地表达出对父亲的敬爱与感激之情。情真意美的佳章,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
|
|
![]() 风逝
|
2015-01-20 20:59:12
21、【流年】下龙湾女孩(短篇小说)作者:杨遥
【编者按】一张诊断书让“我”远离了北方那个寒冷的小城,选择了去南方的地方旅行,走完生命最后的日子。在越南下龙湾旅程中,邂逅了本该上学却在破船上卖海螺的两个女孩。那个眼神忧郁的小女孩让“我”和大家都为她担心,“我”甚至又返回去找她,想带小女孩到中国去,但被那个和她在一起的女人拒绝。“我”掏钱给那个女人,要求带着女孩去玩一天。这一天,“我”竭尽所能,带女孩游玩,给她买东西,让她展现了儿童应有的天真无邪的笑容。返回途中,“我”拼命给女孩讲童话,不管她能否听得懂。一场旅行,“我”仿佛要补偿那个孩子应有的童年快乐,当然,孩子的童真也带给“我”难以言述的快乐,这个漂亮的小女孩让濒临生命终点的“我”仿佛回到了童年,忆起那些骑在父亲头顶上看节目的幸福时光。然,当“我”带着小女孩送回去时,曾和她一起的另一个小姑娘的态度及要求,让“我”的心变得沉重,疼痛。“我”善待一个天使一样的小女孩的举动让那个大些的女孩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奢望,当愿望达不到时便恼怒,愤恨。小说以细腻生动的笔触借一个生命垂危的旅行者的视线去展示了小女孩童真的魅力以及贫穷、物欲对童真的戕害,反映了善良的“我”以及同行游客对童心的呵护。儿童是天使,她散发出来的祥和的光可以跨越国度,照亮人们心里的黑暗。小说以第一人称贯串全文,真实生动地呈现了善良美好的人性之光,让人身不由己随着“我”的感受或喜或忧或轻松或沉重。好小说,故事构架缜密,情节运转自如,人物形象饱满鲜明,细节刻画真实动人,以商业味极浓的旅游行程做背景衬托真实感人的美好人性,带给人一次纯洁心灵的美好文字之旅。精彩佳章,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