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心如玉
|
2015-02-10 20:27:23
22【流年】尘世时光(散文)
【编者按】尘世里的遇见,描画出一段旧时光。这篇尘世时光里,弥漫得满满的都是过往的温情。追随着作者满含深情的笔触,酒饭书,烟熏茶,红笔书,墨笔书,书衣,这些泛着浓浓温馨情愫的事物在我们眼前一一展开。无论是浸润了亲情友情与乡情的糯米酒,还是凝聚着作者思乡思亲之情的普通的烟熏茶,都很容易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使读者沉浸在那温暖的旧时光中感受亲情乡情的美好。而那用来改错的红笔,曾引起多少孩子热切的向往,那一支墨笔,又包含了多少学子练心书法的勤苦。书衣,是对新书的珍惜,也是对书本的敬重。塑料的书衣,展示的是同学母亲的独具匠心,也可看出那位母亲的深情。这熟悉的尘世时光,随着作者的娓娓道来,唤起的是我们埋在心底的回忆。非常亲切的富有生活气息的散文,欣赏荐阅。【编辑:素心如玉】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520092
|
|
|
![]() 素心如玉
|
2015-02-11 15:23:10
23【流年】二两的路在何方?(散文)
【编者按】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这是一篇精彩的励志散文。文章从村子里的二两欲承包土质极差的山头搞种植遭到村人的劝止入笔,引出二两之前创业屡屡受挫的经历。但在挫折面前,二两并没有妥协,而是愈挫愈勇,看准目标就干。终于,在二两的不懈努力下,他收获了成功。这篇散文通过二两创业成功的过程,告诉人们一个朴素的道理:勇于拼搏,坚持到底,就能收获成功的果实。从二两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年轻人那种执著、坚持、不达目的终不罢休的冲劲闯劲。文章语言简洁明了,娓娓地述说中二两的形象跃然笔端。文章的生活气息极为浓厚,对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世人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佳作,欣赏荐阅。【编辑:素心如玉】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520297
|
|
|
![]() 素心如玉
|
2015-02-13 21:43:06
24【流年】宽恕,发生在阴阳两隔时
【编者按】是什么原因使妻子琼宁愿终生和丈夫崖吵,活在无尽的痛苦中,也不同意离婚呢?在读这篇小说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随着作者剥丝抽茧般的叙述,随着情节的逐渐发展深入,谜底终于浮出水面。二人因离婚对簿公堂之时,琼拿出了不离婚的证据:原来,琼终极一生终着崖吵,却是缘于结婚之夜的仇恨:而她所谓的崖不敢离婚的把柄,只是崖当年悔过认错的一张字条。读至此,心里非常震惊,夫妻之间的仇恨竟然可以跨跃数十年不变,这对当事人来说是多大的痛苦和折磨。同时,也很为作者精巧的构思叫绝。小说一起笔就埋下了伏笔,“他不敢离婚”“没心没肺”“狼心狗肺”这样的话语在文中多次出现,暗示了二人之间冲突有因,暗示了崖曾做过对琼不起的事。最终,琼以死寻求解脱,这一偏激的做法唤起了崖的愧悔,崖在反省的同时彻底宽恕了妻子,但却无法自恕。这篇小说,条理清晰,情节紧凑,内容贴近生活,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521013
|
|
|
![]() 素心如玉
|
2015-02-14 17:03:52
25【流年】独醒者(散文)
【编者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面对风飘摇的国家发出的无奈喟叹。两千多年后,曾经强大的楚国早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三闾大夫屈原却活在了世人的心中。作者凭吊屈子祠,回顾屈原的坎坷沧桑的身世,评说他遭贬不忘忧家国的忧国忧民之情,将一个心怀天下、刚直不阿、至死不悔的屈子形象重现在读者面前,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屈原的敬仰之情。独醒者,这是对屈原的最恰当的评说,屈原的一生,是忧愤、痛苦、屈辱、无奈的,但他对楚国的忠诚至死不改,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为百姓的命运而奔走。屈原的精神,是值得后世子孙膜拜和学习的。这篇散文,语言简洁质朴,内容张弛有度,史料的恰当运用,增添了文章厚重感。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
|
|
|
![]() 素心如玉
|
2015-02-14 19:01:54
26【流年】羊本纪(散文)
【编者按】这篇《羊本纪》是为温驯善良的羊做的传记。羊是懦弱的,但它面对死亡却是无畏。纵观羊的历史,是被虐被食的历史,自有人类以来,羊就成为人类餐桌上的美食。而且,不唯如此,在祭祀的时候,羊也是不可或缺的供品。可是,羊却一如既往地温驯隐忍,它永远用温和的眼睛面对着一切,永远不会反抗,在它身上,充分体现了一种大美大善大义。羊羔之心,是纯洁善良的极致。与羊相比,人便恶得多了,他们圈养羊,照顾羊,为的是金钱,为的是利益,为的是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羊的世界有弱有强,但在人的世界,强弱的标准是以金钱来衡量的。读完这篇文章,可以感受到作者心中那种强烈的不平:人类对羊,何其不公;羊对人类,何其温顺。文章采用了以物喻人的手法,委婉地劝喻人类应该与人为善,应该远离野蛮和强横,这样,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美好。一篇耐品耐读,讽喻深刻的散文,欣赏荐阅。【编辑:素心如玉】
?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521221
|
|
|
![]() 素心如玉
|
2015-02-15 16:40:25
27【流年】大音时代(散文)
【编者按】大音时代,人人都欲以大音来显示自己存在的价值,但在生活中,却并非每个人都能大音。那些位高权重的人,有某个部门占据主导地位的人,即便他们说话的声音并不大,也能引起大音的效果。而那些小人物,即开扯开喉咙喊,也难让人注意到他的存在。这就是当今社会的真实现状。作者从自己寡于言入笔,列举了自己讷言的种种窘况,想说话却没机会,只能当听众甚至当道具,面对一些丑的恶的也只能随声附和,渐渐地失去自我。在这个处处嘈杂的社会中,想大声真的很不容易;在这个处处迷信权威崇拜权势的时代,想纠错也同样不容易。这是一篇贴近生活,生活气息很浓的散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大音时代一些畸形现象的讽刺和揭露。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521438
|
|
|
![]() 素心如玉
|
2015-02-15 19:26:59
28
这是一场发生在汉族战士和藏族姑娘之间的恋情。饲养班班长凌五斗,在放牧军马的途中,遇到了美丽大方的藏族姑娘德吉梅朵。共同的野外生活使他们由相识到相知最后产生了真挚的感情。凌五斗赶着军马跟随着德吉梅朵沿着有水草的地方越走越远,几乎走遍了整个藏区,他学会了藏语,他也习惯了藏民的生活。但这段美好的恋情却因涉及到军民关系而夭折了。因他长期不回来,军队认为他失踪出了意外,决定进行大规模的搜山,而在这时候,意气风发的凌五斗恰好赶着膘肥体壮的军马归来。得知他和藏族姑娘在一起呆了两个月,对军民关系很敏感的连长当即派人以谎言的方式斩断了德吉梅朵的痴心。小说的风格粗犷豪放,流露出一种浓浓的军营气息。作者在安排情节的时候,并没有把描述的重点单一地放在男女之情上,而是多个情节穿插进行,凌五斗牧马巧遇德吉梅朵,与军队文书痴情于德吉梅朵,与军队几次外出搜寻长时间不归的凌五斗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小说的内容充实而饱满,富有生活气息。而凌五斗归来后的被批评被处分,也让人从中感受到浓浓的战友情谊。小说的结尾,痴心的德吉梅朵得知凌五斗复员结婚的消息后骑马冲出这一幕令人心碎,而军车离开时姑娘的歌声更是催人泪下。小说情节紧凑,张弛有度,语言朴实自然,人物形象塑造得鲜明生动。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521483 |
|
|
![]() 素心如玉
|
2015-02-15 21:08:41
29【流年】通过大年走进吉祥如意(散文)
【编者按】在所有的节日中,大年无疑是最隆重最热闹最受重视的一个节日了。大年的风俗很多,禁忌也不少,一般情况下,人们只是照着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去做,却很少有人去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做。通过大年走进吉祥如意,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将大年和人生的幸福吉祥之寓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大年的来源,到大年的风俗,到通过大年接受的教育,方方面面,绕着感恩之心,祝福之意,和合之心态,文化之传承,将这一传统节日赋予了吉祥如意的内涵,剖析了节日文化的产生及其背景以及给世人带来的影响。文章条理清晰,语句简练明确,对年节的风俗传统和具体程序禁忌剖析细致,既有文艺性又不乏文化内涵。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521500
|
|
|
![]() 素心如玉
|
2015-02-16 19:25:34
30【流年】黑色话题(散文三题
【编者按】死亡,本是个沉重的话题,但在作者笔下,却蕴含了从容豁达,多了份理性和睿智。黑色话题,三篇散文都与死亡有关。【一天杀生无数】回顾了小时候砸蚂蚁洞和打青蛙的事,孩子气的不高兴,孩子气的玩耍,使小小的蚂蚁和可怜的青蛙无辜毙命,但我们从中更多品咂出的却是孩子的天真意趣。【活多久才能接受死】文章从爷爷的棺材写起,写小时候捉迷藏躲进了爷爷的棺材引起爷爷的大怒,从此小小的心里对棺材有了敬畏。写二十多年后爷爷一病不起,安然地接受了死亡,住进了棺材。作者借写爷爷在人生最后阶段的表现,对死亡做了新的阐释。死亡在这里不再可怕,而是多了层神秘莫测的色彩。【谁是最后记得我的那个人?】这是作者对人生、对人际关系的思考,所谓人死如灯灭,人死之后,谁是最后记得自己的那个人?是亲人,是朋友,还是崇拜者?看似调侃的内容,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能够引人思索和感悟的文章,欣赏荐阅。【编辑:素心如玉】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521723
|
|
|
![]() 素心如玉
|
2015-02-17 20:04:27
31【流年】纪念日(短篇小说)
【编者按】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纪念日,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做新闻的日子。小说就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背景下展开了,以一个小小的报社实习生的视角,通过夏师长这个革命了一辈子的老师长的遭遇,剖析了社会上形形色色人的思想现状。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围绕着采访夏师长,夏师长在小学进行爱国演讲,夏师长为日本人投资的大夏剪彩几条线索展开,在行文的过程中,夏师长被人左右的无奈,石主任的圆滑世故,小实习生“我”从懵懂稚嫩逐渐成熟一一浮现在读者眼前。小说对人物形象的塑造非常细腻,特别是对石主任这个人物,作者并没有对其进行大段的精工细笔的描写,但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报社的专刊部主任,他圆滑、世故、有敏锐的头脑,有抓新闻的眼光。在他的一次次出谋划策下,“我”很快地成熟起来,能初通人际交际的奥妙,也能审时度势地把握报道新闻的角度时机。但“我”毕竟是一个未出校门的实习生,没法冷血地从利益出发来看待眼前的人和事。在了解到夏师长不幸的家庭生活过,我对夏师长产生了同情,将夏师长因剪彩会上受了刺激而导致心脏病发作的情节作了如实报道,未能很好地迎合抗战胜利纪念日这个契机来抓住读者的眼球,而石主任在此时充分表现了他冷血自私的一面,我丢掉了留在报社的机会。而夏师长,在小说中是作为一个弱者的形象出现的,他的懦弱,他的窝囊,在他看似光辉耀眼的光环下不经意地一次次暴露,让人不由得对他报以同情和怜悯。小说语言简洁生动,包含内容十分广博,以“纪念日”为题起到了提纲契领的作用,使文章的结构更加明晰。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521960
|
|
|
![]() 素心如玉
|
2015-02-18 11:37:50
32【流年】铁帽子火车(散文)
【编者按】文章涉及了一个沉甸甸的话题,那就是扭曲的时代对人性的戕害,尤其是对青少年心灵的毒害。孩子的心本来是最单纯善良的,可是在文革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这些未成年的孩子变得凶残而冷酷。他们想尽方法折磨自己的老师,在他们身上,已经看不到善良的影子。文中提到的冷老师,是一个知识丰富的好老师,但地主家庭的出身却成了他一生的污点,被自己的学生无情地批斗,最终心灰意冷以自杀的方式走完了自己的人生路。而他那个和自己划清界限的女儿,连最后相送一程的举动都没有,从她身上,连最起码的人性都缺失了。这些,是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造成的,也和教育的缺失有关。读完这篇散文,心情很沉重。这是历史的悲剧,也是人性的悲剧。铁帽子火车,这里的火车,已不单单是具体可感的行进在铁轨上的火车,而是一个沉重的意象。在文章中,哇哇叫的火车是一条线索,围绕着这条铁轨,这行进的火车,作者小时对火车痴迷,火车对孩子心性的影响,学校的停课闹革命,冷老师的夫人在火车下丧生这一系列的事件有条有理地浮现在读者面前,借助这沉重的火车,引发人心灵的思索和震颤。文章语言厚重质朴,客观的叙述中寄寓了作者真挚的情感,有很强的感染力。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
|
|
|
![]() 素心如玉
|
2015-02-19 16:26:03
33
【翡翠珠玑落方井】这个诗意的题目用恰当的比喻引出了文章描写的对象——洗籽瓜。洗籽瓜清香、微甜、降火,在溽热的暑季是必备的降暑佳品。文章回顾了儿时在井边看瓜农洗瓜的场景,那翻滚的瓜,在井中宛如翡翠般诱人。而农人种瓜,为的是洗出瓜子卖钱,那瓜田劳作的场面充满了温馨和甜蜜。【半夏万颗红】这篇散文介绍的就是道州的特产红瓜子。红瓜子就是从洗籽瓜中洗出的瓜子,是当地人待客的必需。文中主要介绍了瓜子的几种吃法,女子吃得文雅,男子吃得粗豪,而小孩子只会连皮带肉乱嚼一气,称之谓“冲糠”。除此之外,瓜子还有着不可低估的经济价值,在国内外都有市场。选瓜子也是农家增加收入不可或缺的一个渠道。这两篇散文,语言简洁生动,内容相互关联,从不同角度介绍了道州的特产文化,对我们了解道州,了解道州的饮食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522218 |
|
|
![]() 素心如玉
|
2015-02-19 21:12:38
34
渊薮,是指人或事物集中的地方。这篇万余字的散文,就是一篇洋洋洒洒的人物风情画卷。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这片靠近莲湖的区域,不可避免地发生着或平凡或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文章中提到了两个神神叨叨的人物,一个是邻村的刘道士,靠画符念咒给人治病;一个是本村一个来历不明的女人活菩萨,也能给人治一些怪病,还能看因果,手段甚至超过了刘道士。后来才知道,她本人曾是医生,她丈夫是部队的高级军官,因丈夫被污做牢才流落乡间的。而她家那个神秘的鲤鱼不过是撒了荧光粉。但活菩萨的到来,使莲湖区人们的生活格外地丰富起来。因为落水鬼或鲤鱼精的传说,莲湖成了一个神秘的地方,小孩子们等闲不敢去。可是因答应活菩萨要为她找做药引的莲子,我拉着傻蛋来到了莲湖。因这一契机村民才发现莲湖有一处浸眼,水下是和洞庭湖相连的,这才解开了莲湖连年养鱼却养不出大鱼的谜,也由此牵出了村民何必然冤枉做牢和彭支书的风流事。文章语言精美,内容涵盖面广,在娓娓叙事的过程中还涉及到莲湖区域民俗风情和地域特征,可读性很强。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522269 |
|
|
![]() 素心如玉
|
2015-02-20 11:21:25
35
这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小说中的樱桃是一个浪漫的唯美主义者,她不喜欢世俗中千篇一律的生活,她要找寻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于是,她逃离了校园,来到了天缘谷。这是一个完全符合她梦境的隐居地,她在这里专心写作,一个偶然的机缘她邂逅了已在此生活了五百年的桃花女和远游郎,他们充满传奇的爱情故事令樱桃迷醉,这段梦一般的奇遇也使樱桃坚信自己的天缘谷就是仙境,她在这里安心地等待着雨琳琅,等待着她心中的最爱。小说中的雨琳琅是个现实主义者,他的工作很忙,每天有一大堆的图纸要设计,为了爱情,他不远千里来到了樱桃的隐居地。可是,距离产生美,零距离的接触使两人很快面临相见即要分手的尴尬,他无法说服自己陪着樱桃融入到她梦中的生活。樱桃勇敢地选择了独自承受,这个过程很痛苦,让她无法下饭无法睡眠,但她忍受下来了。她换了名字,开始面对新的生活。小说的结局,樱桃和琳琅终于彻底分手,他们就是彼此生命中的匆匆过客,再也无法回归圆点。小说的笔法很细腻,情节离奇而曲折,巧妙地将网络与现实融为一体。心理描写细腻真实,虚实结合自然合现。在人物塑造方面,作者也独具匠心,赋予了人物多元的立体特征。特别是对樱桃这个形象的塑造,带有一种唯美的如梦似幻的感觉,让人一读倾心,不知不觉沉醉。透过字里行间,可以窥见理解主义的光芒在闪耀。一篇很美的小说,欣赏荐阅。【编辑:素心如玉】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522338
|
|
|
![]() 素心如玉
|
2015-02-21 21:29:40
36
这是一个懂事的女儿,这是一个慈爱的母亲。在这篇《读女儿》中,不难看出母亲对女儿的殷殷牵挂之情,也能看出女儿的睿智、懂事、自立。作者从假期中整理家务偶然发现女儿的作文入手,在将女儿的作文一字一字保存到自己空间的过程中对女儿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了解,其间穿插叙述了女儿平时的种种表现,也不乏味母亲对女儿的干涉和不放心。要让孩子独自去闯荡,大人的经验怎能代替孩子的切身感悟呢?作者的这一感悟应该值得当今绝大多数家长学习。在我们的社会中,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孩子的地位就举足轻重了,大多数家长因为怕孩子走弯路,怕孩子吃亏,纷纷采用了越俎代疱的方式,殊不知,孩子的成长也需要历练,在父母荫庇下长大的孩子是缺少自己独立人格的。这是一篇展示母爱的文章,也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教子篇。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522654 |
|
|
![]() 素心如玉
|
2015-02-22 16:12:49
37这是一曲爱情的悲歌,也是一篇充满矛盾无奈的内心独白。这是一篇流淌着唯美主义的超越生活的小说。小说中的我,是一个坚信爱情至上的理想主义者,可是,文中的妻子,却在短短的八年婚姻煎熬中,冷静地从理解走向了现实。思想观点的改变,导致二人的分手成为了必然。为此,我痛苦、愤懑、不甘,为了那颗晶莹的莲花心苦苦挣扎。可是,这些,都挽救不了已经破碎的爱情。无是乎,备受打击的我选择了在网络上游荡,变得无情、冷血,甚至荒废了自己的工作,搞得自己困苦不堪,然而却依然无法从失去爱情的失落中走出来。父母的离世终于使我意识到现实的残酷,我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理想,融入现实的洪流之中。读至此,小说中蕴含的巨大的悲怆气息扑面而来,令人心情沉重压抑。小说语言精美细腻,注重了人物内心情感的剖析,在布局构思上也独具匠心,巧妙地以诗歌串起文章的感情脉络。题目“蝶变”暗示了小说的主题和故事的结局。爱情是唯美的,现实是冷酷的。当爱情遭遇现实,到底应该何去何从?作者通过对小说中人物形象地刻画诠释了自己的思想,可将这一问号留给广大的读者。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 http://www.vsread.com/article-522788.html
|
|
|
![]() 素心如玉
|
2015-02-23 12:16:57
38
这是一篇关注社会底层人们生活的小说。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主要写了父亲被抓母亲离去后的兄妹三人在一个雪天的早晨的遭遇,但却冲突不断,矛盾连连。哥哥和弟弟为锯木头而起的矛盾,哥哥为卖木头和郑千里的矛盾,哥哥为了将省下的玉米棒送给他喜欢的柳燕和妹妹产生的矛盾,一个声称父亲在监狱吃不饱饭替父亲来家里要粮食的陌生人和兄妹三人的矛盾,等等这些全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故事框架。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十分鲜明。父母不在,作为家里的老大,哥哥要为兄妹三人如何度过这个严冬而操心,他想到了把木头卖给离家十里的一个造监狱的施工队,能抓住这个机会,他很兴奋,他甚至因为家里同样有木头但卖不掉的郑千里的不幸遭遇而幸灾乐祸。在他身上,过早地多了份成熟和成人的狡黠而少了份少年的纯真。在妹妹的心中,父母的地位不可替代,所以哥哥要将省下的那棒玉米送给柳燕时遭到了妹妹的激烈反对,在她心中,那是属于母亲的,任何人都不能动。也正因为父母在她心中的地位无比的重要,所以陌生人来家里要粮食的时候,尽管有着诸多疑点,尽管哥哥多次以“我妈妈不在,事情由不得我们作主”来推辞,妹妹还是拿出了家里全部的口粮。在她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属于孩子的单纯善良和对父母的强烈依恋。文中的我是一个线索人物,在小说中并没有太鲜明的个性,但正是我的所见所思所感串起了整个故事情节。小说的语言生动优美,多处运用了恰当的比喻,增添了小说的厚度。小说侧重于语言描写,在不断的矛盾冲突中推进了情节的发展,起到震撼人心的效果。小说的结尾,沉浸在卖木头的狂热中的哥哥被郑千里的一句“画地为牢!助纣为虐”点醒,愤而决定烧掉木头,增添了小说的悲剧色彩,也将思考的空间留给了读者。一篇内容厚重,寓意深刻的小说,欣赏荐阅。【编辑:素心如玉】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522935 |
|
|
![]() 素心如玉
|
2015-02-24 10:32:38
39【流年】走马观花说电影(影评)
【编者按】这是一篇影评。作者结合自己在假期看到的电影进行了分析比照,先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各国电影的不同特色,然后将自己假期看过的多部电影一一进行了客观地评析,写出了不同影片各自不同的特色,也写出了自己观看影片的主观感受。其中根据影片给自己造成的不同的感官冲击,内容有褒有贬,情节有详有略,但共同的一点是,不管哪部影片,作者都概括了主要情节内容,让读者对影片有一个全面直观的印象。这篇文章,可以给读者很好地引导,引领读者选择自己喜欢的影片,值得一读。【编辑:素心如玉】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523131
|
|
|
![]() 素心如玉
|
2015-02-24 11:27:19
40【流年】大年,引领我们回归生命本质(散文
【编者按】这是一篇浓郁厚重的年文化。大年,之所以能够引领我们回归生命本质,就是因为它本身丰富的内容和多姿多彩的文化传承。过大年,是我们最重要的一个节日,过年有各种仪式,有各种活动,也有各项禁忌。这些仪式活动,是与感恩祈福的本源相关的,我们最古老的感恩文化就是因春节而发祥。而大年对孩子进行的教育无不与行善积福有关,是对孩子言行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有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人格良好的习惯。现代人为什么觉得年味越来越淡了,那是因为快节奏的生活把祝福性仪式删掉了,作者在文章中热烈地表达了对过年古老风俗的呼唤,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年的热爱和祝福。一篇很有教育意义引人深思的散文,欣赏荐阅。【编辑:素心如玉】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523142
|
|
|
![]() 素心如玉
|
2015-02-24 18:14:36
41
这是一篇写给外婆的文章。外婆是一个身世悲苦的老人,外婆又是一个令人敬佩的老人。外婆善良而隐忍,她的爷爷是个医药高手,她也因之得传些许医药的皮毛,但善良的外婆在婚后将这些草药知识无保留地教给了外公,自己却一直活在外公的光环和挨打的屈辱之中。外婆勤劳的能吃苦,在炎炎夏日,为了救活种在荒岩窝的绿豆,外婆冒着烈日挑水灌苗,数度昏倒在地仍不放弃,终于有了收获。外婆热情大方,有人上门一定要发橘子相赠。但这些都不能改变她身世坎坷的命运。外公待她不好,醉酒后常对她拳脚相加;孩子对她也不体恤,她在烈日下昏倒却无人去管,她赠人以橘也遭到外公与孩子的白眼。外婆的身世,与苦瓜和三十六荡这两味药惊人地相似,但外婆却从不抱怨,任劳任怨地对待生活的不公。从她的身上,有着很多现在人所没有的宽容大度等可贵品质。文章的主要特色是以文章以草药名作为标题作为行文的线索,一味一味的草药,串起一个一个有关外婆的故事,外婆的形象就格外鲜明起来。透过字里行间,外婆的形象熠熠生辉,令人难忘。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52321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