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水榭(本社团不接受非首发稿件,投稿请标注首发,不标注的稿件退稿) 回复本帖
素心如玉

素心如玉 举人

  • 37

    主题

  • 1920

    帖子

  • 4138

    积分

2015-02-25 10:09:32
42 

读这篇散文,感觉一股清新怡人的气息扑面而来,如一条清澈的小溪在心头淙淙流淌。屋檐下看天,不同的天气有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故事有不同的悲欢。天气,对农人来说,是与农时相关的,是与生活相连的。于是,在本该稻谷生长成熟的季节,连日的阴雨天使父亲阴沉了脸,可是,他却无力改变什么。而在寒冷的融雪天,母亲又为猪房里的猪仔担忧,怕它们受冷。鹧鸪天,则重点写了嫂子的操劳。她要照顾孩子,照顾老人,照顾家中的禽畜,还要照顾地里的庄稼。这一幅幅画面无不凸显出生活的沉重和劳累,但作者在文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在他笔下,庄稼禾苗、鸡猪禽畜,无不活泼灵动、娇憨迷人,对主人有着强烈的依恋。这样的写法,自然传递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情感,让人感觉到生活的惬意和美好,也让人感受到辛勤的农人与生活与命运抗争的执着坚韧。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http://www.vsread.com/article-523342.html

素心如玉

素心如玉 举人

  • 37

    主题

  • 1920

    帖子

  • 4138

    积分

2015-02-25 16:14:20
43 

这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尽管没有枪林弹雨,没有死亡加身,但同样悲壮。天堂湾边防连连部通信员凌五斗,因为忍受不了连长对他的不满意,自愿请求到哨卡去。这是一个快要撤销了的哨卡,除了他一个人,其它的人全撤回去了。但他很满足,他快乐地生活着,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很认真地坚守着,按时报告哨卡的情况,充满着英雄的豪情。但终于,一个让他震惊的消息传来:哨卡被撤销了,不会再有人来,连里也不再需要他的汇报,由于已是大雪封山,他只能等过来年五月份才能回去。这个消息使他人生的信念崩塌了,在一片冰冷的孤独寂寞中,他患上了严重的幻视纪听,他的身体极度衰弱,他的精神几近崩溃,若如此颓废下去,他随时可能倒在哨卡上。这时,老班长陈忠于的来电给了他重新生活下去的勇气,从电话中,他得知哨卡又恢复了,他也重新恢复了以往的斗志,并用雪给全连的战士塑了雕像。一直到雪化了,陈忠于来接他,他才知道所谓的哨卡恢复不过是个美丽的诺言。但这些都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他又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念和勇气。小说很善于运用铺垫和照应的手法,比如写连长对他不满,却是缘于他无意中发现了连长的隐私,比如他一次次梦到骑红马的父亲,很好地照应了他心中的信念。小说的细节描写尤为突出,很好地凸显了人物的同心世界。如得知哨卡撤销后凌五斗在极度孤独中产生的幻觉,那是一种被巨大的孤独压抑得快要发疯的感觉。小说的语言简洁质朴,人物形象塑造鲜明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http://www.vsread.com/article-523432.html

素心如玉

素心如玉 举人

  • 37

    主题

  • 1920

    帖子

  • 4138

    积分

2015-02-25 19:39:17
44【流年】渡(短篇小说)
【编者按】读完这篇小说,心情很沉重。从这篇小说中,折射出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老杜被车撞成重伤,经医院抢救之后仍昏迷不醒。面对巨额的医疗费用,肇事的涂强先是将他送往医院后溜之大吉,后在没法抵赖的情况下拿出两万元钱再也不肯帮忙。老杜的儿子杜海一分钱也不出,只苦了女儿杜梅,不但把家里的钱全拿出来,而且四处借钱,但对于父亲的医疗费仍是杯水车薪。她想求助于以前工作过的美容院老板,女老板却让她做那些见不得人的事,她想去哀求涂强,涂强却已一走了之,而自己一心扑在父亲身上,已经遭到了自己丈夫的不满。正在她万般无奈之下,又接到妈妈打来的电话,“鹃儿,你快回医院来,你爸,你爸他……”小说至此戛然而止,将无穷的想象的空间留给读者。这样的小说,令人无奈,令人心酸,又真真切切地反映了社会现状,反映了小人物在面临灾难之时的种种表现。车祸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了世态众生相。亲情、责任,在这里竞相交锋,拷问着人们的道德底线,拷问着人们的良知。一篇贴近生活引人思索的小说,欣赏荐阅。【编辑:素心如玉】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523473
素心如玉

素心如玉 举人

  • 37

    主题

  • 1920

    帖子

  • 4138

    积分

2015-02-26 15:16:43

45【流年】湘南药草录(散文)

【编者按】湖面药草录,录的不单是一个个药方,一个个药草知识,还有与药草有关的人事。指甲花,影射了女孩子爱美的天性。木通,则牵扯到有关婆媳关系的问题。鸡冠花,其粗伟的花形,让人想起那些同样昂扬健壮的巾帼女子。美丽多姿的玉兰花成为村里女孩子起名的首选,但那个像花一样美丽灵透的叫做玉兰的女子却是命运多骞,令人嗟叹。车前草泼辣、茂盛、生命力极强,让人想到那些故意在苦难中磨砺的苗人巫师,但无论人还是药草,过多的辗压都会让他们不堪其重。文章语言生动优美,内容上采用了借物喻意的手法,药草的功效和所叙述的事件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每一段内容都有其深刻的寓意,读人引人思索,给人以启迪和感悟。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523699

 

素心如玉

素心如玉 举人

  • 37

    主题

  • 1920

    帖子

  • 4138

    积分

2015-02-26 15:45:37
46
【编者按】这是一篇别开生面的记录“黄河儿女过大年”活动全过程的散文。文章详细地介绍了活动举办的原因,活动的举办过程,以及具体的活动场面。两天的联欢,从吃饸饹面开始,“送秧歌”、文艺晚会、毛驴迎亲、水中泛舟、耍花杆等一个个节目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其间百姓热情高涨,欢声笑语不断,到处洋溢着欢乐喜庆的气氛。文章语言生动优美,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下坡村的致富之路,也能感觉到十坡村百姓的精神风貌以及山西人独特的文化氛围。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523705
素心如玉

素心如玉 举人

  • 37

    主题

  • 1920

    帖子

  • 4138

    积分

2015-02-26 16:35:32
47
【编者按】张富贵的儿子发财了,接老人到城里过年。在城市,有高楼住着,有暖气用着,有舒适的大床睡着,有美食吃着,这是多少老人梦寐以求的事,但张富贵却享受不了这样的幸福生活,才过了年就吵着让儿子送回去了。这是怎么了呢?这么风光的日子有什么可纠结的呢。却原来是几十年根深蒂固的生活习惯造成的。首先年夜饭是在酒店吃的,一顿好几千,这让张富贵老两口很心疼。其次住楼房舒适不假,但睡惯了土炕的老两口却享受不了这样奢侈的生活,睡不好觉。联想到现在很多老人宁愿在家里守着自己的破房子也不愿追随儿孙到城里去享福,究其原因,孤寂是一方面,生活习惯不能适应恐怕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所以,做子女的,要真的孝顺,还是应该多考虑一下父母,多回家看看,委屈一下自己的生活习惯多陪陪父母,让老人多感受到一点天伦之乐。一篇充满生活气息很有现实意义的散文,欣赏荐阅。【编辑:素心如玉】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523725
素心如玉

素心如玉 举人

  • 37

    主题

  • 1920

    帖子

  • 4138

    积分

2015-02-27 10:55:53
48
【编者按】这是一个悲情的故事。美丽善良的女孩儿陈云朵,十六岁那年被醉酒的继父占有了身子,从此,开始了她人生的噩梦。先是因无心读书出门打工遇到楚子风,因为感激和楚子风开始了同居生活。但楚子风的吸毒的事实使他们的生活捉襟见肘。为了赚钱,她去给有钱人代孕,孩子生出来后才发现楚子风拿她代孕换来的钱全买了毒品并吸毒致死。一无所有的她心灰意冷,想一死了之却被冷清扬所救。她喜欢上阳光正直的冷清扬,但冷清扬心里装的却是自己捡来的妹妹冷清秋。而冷清秋却因从小身世不幸,养成了男孩子性格,变成了一个同性恋者。冷清扬出国支教三年,孤苦无依的陈云朵和冷清秋在一起开始了一段孽缘。后来,陈云朵的继父遇车祸去世,陈云朵才从整日买醉的生活中清醒过来,坐上了回家的列车。但此行结局如何,少女情归何处,依然是个难解的问号。小说语言生动优美,景物衬托自然恰当,情节曲折多变,行文过程中矛盾冲突不断,人物的心理刻画尤为细腻,在一波三折的情节发展中,人物的性格逐渐鲜活,一个命运多骞、为情所困的少女的形象跃然而出。读完这篇小说,心情很沉重。十六七岁的女孩子本该是受人宠爱的花儿一般的年龄,而陈云朵却过早地遭遇了人生的苦难和磨折。她没有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无法从心理的打击是走出来,导致自己自卑自贱,一步一步地走入万劫不复。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对在迷茫中中踟躇的女孩子有很好的教育意义。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523883
素心如玉

素心如玉 举人

  • 37

    主题

  • 1920

    帖子

  • 4138

    积分

2015-02-27 21:34:52
49 

文章运用隐喻的手法,写出了对当代人的生存现状的忧虑。呼吸,是一个吐故纳新的过程,不但身体需要呼吸,灵魂同样需要呼吸才能放松身心,愉快心情。不但人需要呼吸,社会、地球同样需要呼吸才能给予我们更好的生存环境。但是,在生活节奏日益快节奏的今天,可用于呼吸的机会和空间实在是不多。对个人来说,我们每天行事匆匆,为家庭、为事业、为赚取更多的利益于奔波劳走,无暇停下脚步好好呼吸一下,让肺得到休息和放松。对社会来说,就业、养老、看病、教育等问题层出不穷,愈演愈烈,成了一个个巨大的社会肿瘤愈,压抑着肺部的正常呼吸运转。对地球来说,过渡的开采,无节制的浪费导致环境恶化,问题不断,肺的呼吸越来越艰难。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那些能放松心态,注意身心修养地人才能够轻松地面对这个日益繁杂的社会,保持良好的心态,成为生活的智者。作者敏锐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文章中,作者借一个在城市里不断游走的男子的视角,多次变换写作的角度,揭示了一系列的生活问题、社会问题以及环境危机。警示人们要学会呼吸,把握呼吸的机会,重塑一个年轻健全的体魄。文章内容厚重,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寓意深刻,读会给人启迪,引人深思。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524064

素心如玉

素心如玉 举人

  • 37

    主题

  • 1920

    帖子

  • 4138

    积分

2015-02-28 21:52:19

50【流年】古日乃的青草马背{散文)

【编者按】读这篇文章,感受到朴素与和谐之美。在黄沙汹涌,沙尘暴连续不断的巴丹吉林沙漠深处,美丽的古日乃草原如一颗古朴的明珠,散发着熠熠的光彩。随着作者的行踪,草原,飞鸟,苍鹰,骏马,悠远,蓝天白云,这一幅幅优美的画卷依次进入我们的视线,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而此时正在举行的古日乃苏木首届马背文化节,彰显了草原牧民的文化生活和勇敢无畏的精神风貌。这场盛会无疑是作者描述的重点。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年轻的选手精彩的赛马驯马表演,听到了一阵又一阵雄浑优美的歌声,感受到了草原牧民的热情好客。这是一场文化的盛宴,也是古日乃草原马背文化的传承。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524368

 

素心如玉

素心如玉 举人

  • 37

    主题

  • 1920

    帖子

  • 4138

    积分

2015-03-01 15:05:51
51 

这是一篇曲折离奇、动人心魄的小说。小说以刑侦队长谢宏明侦破一起离奇的抢劫案为线索展开,牵出了谢宏明与莫雪晴,莫雪晴与赵德辉,赵德辉与喻霞等人扑朔迷离的情感纠葛。这是一起抢劫未遂的抢劫案,本身并不出奇,嫌犯一人受伤失忆,一人几经辗转落入法网。但奇就奇在,抢劫过程上,另一个人横空出世,将抢劫犯之一击成重伤后便踪迹全无。但破案并不是小说要描述的主要事件,随着案情的展开,另外许多令人不可理解的事一一浮出水面,互为因果又互相矛盾,逐渐构成完整的故事情节。如谢宏明对莫雪晴超乎朋友关系的关心,如赵明辉撇下妻子莫雪晴却数次嫖娼,如喻霞与赵德发生了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却口口声声为了帮自己的好支莫雪晴,等等这些,都令人心生疑惑。这一件件事缠夹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成了一个巨大的谜团。而在人物的交集中,似乎与这次抢劫案毫不相干的“10?1”大案和神秘人物傅永成又屡次被提起,更令整篇小说扑朔迷离,悬念叠出。作者的布局构思极为精巧,就在所有人都陷入疑惑之中,案件的进展似乎也进了死胡同绝无侦破可能的时候,一个消息传来:傅永成被击毙了。傅永成何许人也,“10?1”大案的漏网者。至此,迷团解开,原来,“10?1”大案,是莫雪晴与赵德辉深埋心底挥之不去的痛。两年前的国庆节,当着赵德辉的面,六名歹徒轮奸了刚领结婚证的莫雪晴,其中五人伏法,一人漏网。读到此,小说中人物种种看似不合理的行为才找到了答案。原来,赵德辉嫖娼是为了报复,赵德辉蹲守在屡次发生抢劫案的地方见义勇为是为了仇恨。赵德辉不理妻子莫雪晴是解不开当年的心结。而喻雪,如她所说,真是为了让赵德辉明白用占有的方式征服不了女人,也达不到报复的目的。而谢宏明对莫雪晴的情感,完全是因为负疚,男人对女人的负疚。小说的结尾,赵德辉心结解开,和莫雪晴坐上了去上海的飞机,二人的幸福生活即将展开,为小说增添了一抹动人的温馨。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524531

素心如玉

素心如玉 举人

  • 37

    主题

  • 1920

    帖子

  • 4138

    积分

2015-03-01 17:25:46
52 

这篇文章读着令人痛心。可怜的亮亮,因从小患病导致无法行走,只能与小木车为伴。在孤寂中,他学会了吹鸟叫声,与树上的鸟儿成了朋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可是,这种美好并没有持续多久,同村的山叔听说这件事后,以债务相逼,鼓动亮亮父亲让亮亮捉鸟卖钱。于是,一个单纯可爱的梦想着有一双鸟儿的翅膀的孩子,被父亲哄骗成为诱捕鸟的帮凶。树上的鸟儿越来越少,当那些无辜的可怜的鸟儿,明白了自己被诱捕的真相后竟不惜身死奋力反抗。往日人鸟共乐的和谐场面一去不返。最后父亲放掉了奄奄一息的鸟儿,将飞走的鸟儿再也不肯回来。亮亮的悲剧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它提醒着我们:当欺骗代替了诚信,善良便不复存在,友谊也就彼此无缘。这是一篇拷问人类灵魂的散文。读完这篇文章,不禁要问,金钱,真的那么重要吗,为了金钱,真的可以无所不为?在金钱面前,人类缺失了什么?文章语言简洁优美,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在这一场人鸟之战中寄寓了深刻的含义,是一篇很好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章。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524577

素心如玉

素心如玉 举人

  • 37

    主题

  • 1920

    帖子

  • 4138

    积分

2015-03-02 17:49:06
53
【编者按】读这篇散文,读出了一份大气从容,也读出了些许无奈和忧伤。草管人命,这是作者为自己的散文《药香遍地》写的序。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交待了自己写作的缘由,还运用对比的手法,从历史和现代两个角度,剖析了中国的医药发展,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对草木的感怀。追随着作者满含激情的笔触,我们了解到,在乡村随处生长的草木,有许多是救人治病的良药。在乡村,人与自然达到了真正的和谐。但,医药的发展,却没有因这种和谐而壮大,医药的学习,历来不被重视。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中国的历史,是推崇杀人英雄的,伟大如司马迁,在《史记》中也不过只有一篇为救人英雄作的传。特别是战乱时期,即便高明如华佗、扁鹊,也不过是为杀人英雄作陪衬的,谈不上自己的荣耀和地位。当然,这与政治有关,与医药无关,但统治者的态度,或多或少影响了人们对人生之路的选择。这或许是医药不兴的原因罢。所幸,还有一个李时珍,留下了一部不朽的《本草纲目》,让我们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看到了医学的希望。读着作者激扬澎湃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心情的激越。文章语言简洁凝炼,观点鲜明,字里行间表达了对中国医药发展的殷切期望。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http://www.vsread.com/article-524753.html
素心如玉

素心如玉 举人

  • 37

    主题

  • 1920

    帖子

  • 4138

    积分

2015-03-02 20:47:29
54 

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村庄的痛。首先是婚姻。婚姻是维系村庄的主要因素,但在作者笔下,我们看到的是,在贫穷的村庄,还存在着换亲的陋习。这样换亲组合成的家庭,只有利益没有亲情,婚姻关系极不稳固,往往一个家庭出现意外,会出现两个家庭的解体。文中的都都爱香分手的悲剧,正是缘于爱香要为哥哥换亲。这其中的痛楚,不但是个人的,也延伸到了整个村庄。但村庄的疼痛,决不止于此。在农村,为了能娶到媳妇,许多年轻人不得不出外打工,为自己的婚姻积累资本,那些留在村子里的,家中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往往就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寻觅等待中蹉跎了自己的青春。小灵与土生便是如此。一个在漫长的寻觅等待中慢慢了消磨光了激情,另一个则走上虚无之路,在修炼邪法时走火入魔。无情的事实告诉人们,在农村,单靠在土地里刨食,很难有出路。于是,村子里慢慢就只剩下老人和孩子,这又是村庄的一痛。另外,村人面对的还有死亡的威胁。生老病死,本是人生常态,但,真有亲人离世,那种痛苦依然是来自内心的,挥之不去的。作者写三叔母的离世,回顾了三叔母病后的生活,在缅怀中表达了难以言说的悲怆之情。文章内容朴实厚重,真实地反映了经济落后地区农村生活的现状,读后令人心潮起伏,引人深思。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524871

素心如玉

素心如玉 举人

  • 37

    主题

  • 1920

    帖子

  • 4138

    积分

2015-03-03 19:28:47
55【流年】爱写煤矿小说(散文)
【编者按】读这篇散文,深受启发。作者是淮南梅矿的一名矿工,对矿工生活极为熟悉,因而他将自己的创作目标对准了每日工作的煤矿,对准的身边的矿工兄弟,从不同的角度抒写矿工的生活,抒发广大矿工的心声,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作品得以在许多刊物上发表。文章的语言非常朴实,结合自己的创作过程,详细地介绍了自己创作煤矿小说的原因及过程,从而启发我们,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小说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取材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作品才是能打动人心的好作品。好文,欣赏荐阅。【编辑:素心如玉】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525153
素心如玉

素心如玉 举人

  • 37

    主题

  • 1920

    帖子

  • 4138

    积分

2015-03-04 11:37:03
56 【流年】殷殷情寄三月雨(散文)
【编者按】这是一篇清新秀雅的小散文。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当大地褪去冬装,换上轻俏简练的春服,三月的雨便跟着淅淅沥沥地来了。它带去春的讯息,洗去一冬的沧凉,催促草儿萌牙花儿萌发。在这篇散文中,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手法,用清丽优美的笔触,细腻地描绘了三月的小雨温婉、迷人、乖巧、含蓄等特点,并回顾了当年那个浪漫美好的遇见。十六年前,就是在这样的一个雨天,作者收获了爱情,尝到了爱情美酒的芳醇。三年后的这个季节,乖巧的女儿成就了一个完整的家,使家庭格外的温馨。读着这样的文字,感觉到每一个文字都是那么美好,每一份情感都是那么的迷人,每一天的生活都是那么的甜蜜。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在感受作者欣喜赞美情感的同时不禁会心生希冀:明年,会不会有更美好的事情发生呢?美文,荐阅。【编辑:素心如玉】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525335
素心如玉

素心如玉 举人

  • 37

    主题

  • 1920

    帖子

  • 4138

    积分

2015-03-04 13:38:31
57 

位于湖南衡阳石鼓山的石鼓书院,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古代书院,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曾作《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八百多年前,又一位大儒张栻与石鼓书院的结缘,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撰写《石鼓书院记》,一代一代的文人在此传承着各自的一方文脉,使之成为一方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灵秀之所。作者在这篇散文中,记录了自己到石鼓书院的缘由,介绍了书院的诸多典故,回顾了诗人江堤欲振学术萎靡之颓风而奔走最终病重而死却不为人理解的无奈,抒写了品读诸位文学大师所留诗作的感悟。重点对特别是对朱熹的《石鼓书院记》和韩愈的《合江亭》进行了分析解读,抒发了对世事无常,文风不兴的感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些文人大家的赞颂和对振兴文学的渴望。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525363

素心如玉

素心如玉 举人

  • 37

    主题

  • 1920

    帖子

  • 4138

    积分

2015-03-04 17:17:03
58这是一篇至情至性的散文,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文字的热爱。作者把写作的背景放在了美丽的挂绿湖。挂绿湖,那湖美丽的绿令人沉醉,而作者也是在此步入了诗歌的殿堂。在这篇散文中,作者写自己旧地重游,再次来到增城,来到美丽的挂绿湖边,感受恩师的教诲,感悟文学的力量。一去经年,作者已不是当年那个青涩的少年,而是在文坛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但这份爱文学的情怀始终不改。绿的融合,是美丽的自然环境对人心灵的洗礼,是自然与人性的融合,也是作者对文学始终如一宁折不弯的信念与人生观的融合。一篇内容厚重、耐品耐读的散文。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525421
素心如玉

素心如玉 举人

  • 37

    主题

  • 1920

    帖子

  • 4138

    积分

2015-03-04 20:02:47
59【流年】泥巴鱼(短篇小说)
【编者按】读完这篇小说,不禁想起了元好问的那句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小说运用了讲述的口吻,在娓娓的述说中引出了爷爷、奶奶和常奶奶之间互相纠葛的感人的故事。小说的人物塑造极为鲜明。那年,爷爷本想为常奶奶编个花环的,谁知一脚踏空,从树上摔了下来,砸断了冲过来救护她的奶奶的腿。于是,爷爷的求婚事件就这么搁浅了。但故事却没有终结,在不久一次的吃薯糖事件之后,爷爷娶了奶奶,理由竟是常奶奶怕吃薯糖坏了牙,活得太精致,适于嫁给城里人。这样荒诞的理由焉知不是爷爷因对奶奶的愧疚而生的借口,由此可以看出爷爷的淳朴有担当和作为男子汉的责任心。而聪明美丽的常奶奶,只因为爷爷的一句“泥里来土里去”放弃了嫁进城里的机会,在乡村随随便便找个人嫁了,这种用自己的一生幸福来赌气的做法可见其刚强的个性和对爷爷的用情之深。而奶奶明知爷爷心里是有常奶奶的,仍然对得到爷爷的爱感到无比的幸福,并真心实意地关心着常奶奶,奶奶的善良由此可知。本来,各人有了各人的归属,日子可以这么云淡风轻地过下去。谁知,在两家庭孩子十一岁那年,爷爷为救常爷爷,二人双双淹死。于是,生活将两个苦命的女人又捆在了一起。为了爷爷,她们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苦守,靠自己单薄的双肩挑起了生活的重担。而常奶奶也一直未对爷爷忘情,这从爷爷死后,不认识的奶奶求着常奶奶给写包袱时常奶奶兴奋的表现就可见一斑。于是,这对苦命的冤家在互相关照、苦熬苦撑生活的同时又不住地斗嘴、斗气,各不相让。如此情节安排,跌宕起伏,悬念迭起,矛盾冲突不断,让人读之不忍释卷。一篇极具生活气息的佳作,欣赏荐阅。【编辑:素心如玉】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525466
素心如玉

素心如玉 举人

  • 37

    主题

  • 1920

    帖子

  • 4138

    积分

2015-03-05 21:27:31
60女人最美的不是她的肉体,而是她的魂魄。这是这篇散文中最令人震撼的一句话,也是这篇序言的核心所在。文章是为李冬凤散文集《鄱阳湖与女人》作的序言。作者先从鄱阳湖的地理位置写起,极写了鄱阳湖的美,是作者心中的女神。在这大美的鄱阳湖,一个同样美丽的女人写就的与女人有关的故事就更加吸引人,更加动人心魄了。作者选取了散文集中的几篇富有代表性的文章,就其内容思想诠释了作家李冬凤严谨的写作态度和写作特色,进行概括了散文写作的要旨:招引其灵魂,成就其文字。这篇散文,不但是一篇序言,也是对散文写作的独特感悟,对散文写作者起着很好的指引作用。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
  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525811
素心如玉

素心如玉 举人

  • 37

    主题

  • 1920

    帖子

  • 4138

    积分

2015-03-06 15:33:59
61这是一个凄惨的故事。林奶奶的孙女林芳因丈夫去世住回了娘家,引起了林奶奶对自己当年那段不堪回首的生活的回忆。当年的林奶奶,儿子刚两岁时丈夫就死了,在工作中,她与村里的丁春光慢慢产生了感情。可是,这个村里丁林两姓却是仇敌,林姓族长她的叔公林大彤是个火爆脾气,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将她及其公婆都怒骂一顿,扬言若这事不断就让她骑木驴。连丁氏族长上门来牵线也不给半分面子。万般无奈之下,年轻的林奶奶断了和丁春光的联系,自己拉扯着儿子,年复一年地过着循规蹈矩的日子。小说侧重了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人物的对话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使人物的性格更加鲜明。心理描写的运用细腻地展现了林奶奶年少守寡的苦楚,也含蓄地表露了对当时村人的愚昧封建的不满,字里行间对林奶奶的遭遇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小说语言简洁生动,生活气息极为浓厚。情节安排紧凑自然,人物形象塑造栩栩如生。佳作,荐阅。【编辑:素心如玉】http://www.vsread.com/index.php/article/showread?id=526000
共12页 12345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