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梧桐社讯】热烈欢迎崔若烟入驻梧桐并祝《母亲的布鞋》登烟台日报
2015-01-10 10:34:01
热烈欢迎崔若烟入驻梧桐并祝贺散文《母亲的布鞋》刊登纸媒
个人简介:
江山ID:崔若烟,姓名:廖治疆,笔名:平凡的世界。四川省富顺县人。1975年9月生,种过地,经过商,打过工。酷爱看书,写作。散文《母亲的布鞋》刊登烟台日报。
江山文集地址链接:http://www.vsread.com/space/myspace-46175.html
母亲的布鞋
若烟
又是秋天到了,房子旁边的那片竹林伴着秋风摇曳着,那一片片竹叶徐徐地飘落,如蝴蝶般飞舞!
儿时,这片竹林是我们玩耍栖息的地方,它为我们遮风挡雨。我们在这里嬉闹追逐度过了童年!看,今年才长出的竹笋,正一节节地长高,是那么的笔直和翠绿。竹林里是那么的静谧,偶尔听到几只鸟儿躲在竹丫中啁啾。
那时,也是秋天,我总会在这片竹林里看到母亲弯着腰的身影,她在地上捡起脱落的笋壳,放在旁边的背篓里,短短的午休时间,她就背着一背的笋壳回到家里。把那些大而厚的笋壳精心挑选出来,然后用稻草抹去笋壳上的竹毛,竹毛细细的,密密麻麻的,就像我家那头水牛身上的绒毛。皮肤一旦粘上竹毛,又痒又难受,可母亲还是执着细心地把笋壳擦得干干净净。然后吃力地搬起沉重的磨盘,把笋壳压在下面。
真正的农闲是播完小麦的时候,已经入冬了,青蛙已经躲在深土层里,天变得低沉而阴冷。但母亲却没有闲着,她从抽屉里把那本夹着各类鞋样的旧书翻出来,泛黄的书页中夹着的鞋样却是那么的整洁。我们就像出土的笋竹一般成长着,脚也在慢慢地变长变大,往年的鞋样已经不合脚了。母亲只好去邻居家寻找适合我们脚大小的鞋样。拿回家,还觉得不够完美,又用剪刀耐心细致地修剪着。直到母亲满意为止。然后取出秋天压在磨盘下的笋壳,卷曲的笋壳早已被压得像一面镜子般的平整。用笋壳比着鞋样剪出鞋底的样品,把藏在柜子里的旧布取出。挑选出厚实牢固的布料,用饭粒和麦浆一层一层地粘连在笋壳上。再次修剪,就像一位理发师在精心细致地修剪耳廓边缘多余头发般的专注和投入。母亲的手很粗糙,长期与锄把接触长出了许多茧子,就像她手中的鞋底,一层层的,厚厚的。
每当我们从梦中醒来,总能看见母亲在微弱的煤油灯下耐心地纳着那厚厚的鞋底,疲倦写在了她苍老的脸上,两鬓的白发即使在微弱的灯光下也显得那么的耀眼。她每扎一针,都要用戴在中指上的顶针把针尖用力顶出,顶针早已被磨得像那把锄头一样锃亮,粗糙的纹理磨得快没有了。由此针头经常会打滑扎到母亲的手指,手指上已经布满被扎过的痕迹。不知断了多少根针,扎了多少次手指,痛了多少次,熬了多少夜才算完工。
鞋底完工了,还有鞋帮。母亲去小镇上买了几尺灯芯绒面料,做鞋帮是更细致的活,虽然是手工缝制,但一针一线都是那么的均匀细致。终于在寒冬来临前,我们的布鞋被母亲赶制出来了,真的是不大不小,穿上刚刚合适。
年尾,已听到新年的炮竹声,那时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穿着母亲做的布鞋在学校的道路上奔跑着,在这片竹林里嬉闹追逐着,厚厚的鞋底已经磨得只看见那张母亲拾起的笋壳。这张笋壳,支撑着我们成长的步伐。到来年秋天时,当裹着翠绿竹子的笋壳落下时,又会看到母亲弯着腰的身影在这片竹林里。
这就是母亲做的布鞋,平凡而朴实,但却是那么的温暖和舒适!
|
|
|
2015-01-10 10:39:45
热烈欢迎崔若烟入驻梧桐并祝贺散文《母亲的布鞋》刊登烟台日报,梧桐有你更精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