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后花园 回复本帖
晚霞晓文

晚霞晓文 进士

  • 976

    主题

  • 5452

    帖子

  • 6591

    积分

【梧桐喜讯】苏登芬《沿淮锣鼓》荣登2015第一期《中国散文家》

2015-02-05 16:24:46

201523梧桐作者苏登芬《沿淮锣鼓》刊登2015第一期《中国散文家》

江山ID:苏登芬:梧桐文苑作者

姓名:苏登芬,又名苏登峰,笔名淮上亦人,自号穿破袄子的人。

1957年8月出生于淮南市淮河岸边的架河镇苏涂村老郢沿淮人家。1978年--1983年在架河文化站工作,1984年--1990年10月潘集区文化局工作,1990年至今在芦集、贺疃、潘集镇政府残联等部门工作。中共党员,1986年至1989年初本人和区文化馆的孙广瑜同志编写4万多字的《潘集区文化志》共五章二十五节。我经手编写四章十九节,孙广瑜编写第五章六节,本人编写分别1、沿淮花鼓灯及灯歌P36-43面,2、武霞轶事,传说类P55-67面,3、沿淮灯舞、大鼓、唢呐P68-73面,4、沿淮歌谣,民谣,歇后语P73-91面。

现为淮南市作家协会会员,淮南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潘集区作家协会理事,安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散文家协会会员,安徽作家协会会员,1978年以来创作散文、诗歌、小演唱等140多篇,约40万字,先后在省级、市级、淮南日报及《当代文学》、湖北“戏剧之家”等刊物发表。

江山文集:http://www.vsread.com/space/myspace-45397.html

《沿淮锣鼓》

苏登芬,安徽淮南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淮南市作协会员。

年复一年,淮水汤汤。闲了的、静了的沿淮人家,迈进了隆冬的乡野。

早己是地净场光。往日忙碌劳作的人们,已是农具上架、锄头挂墙。微风轻吹,站在威武的淮河堤坝眺望,那一望无际、顶着白霜的麦苗还有一畦畦嫰绿的油菜,在有点清冷的阳光下,掀起一层高过一层的波浪,摇摆着、歌唱着。

沿淮十八岗中的苏家岗,与周边的王家岗、武家岗、胡家岗、黄家岗、许家岗相邻,是人口稠密的地方,也是历经无数代的传承,而今已蜚声远近的花鼓灯灯窝子。自古以来,民间广泛流传这样的民谣:“沿淮十八岗,岗岗都是锣鼓乡。”乡村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未归,留在家里的中老年庄稼汉子们,悠悠地猫在屋里,有的捋着胡须,抱着大烟袋;有的品着热茶,听着歌;有的聊着上头爱农、恵农、支农的好政策,于午秋两季接连丰收的喜悦劲中哼出了:“收了大河湾,红缨帽子飞漫天,楼房住的靓又宽。”那滋味润得合不拢嘴,有的三三两两在邻家刚乔迁的新楼房里,对新楼的装饰及在“家电下乡”政策中购置的大件,品头又品足,或你一言他一语讲着来年庄稼茬口的调整安排,到处洋溢着憧憬规划的喜悦。

眼下时近年关,农妇们洗洗刷刷不在话下,尘垢是不能带到明年的。婆婆婶娘一辈的人,从水盆里抽出手,一边忙着趁好天气晾晒大鱼、大肉、咸鸡、腊鸭,一边想象这些丰盛的年货,在端上年夜饭桌后,全家人其乐融融的样子。年轻些的媳妇妯娌,一面忙着家务,一面惦量、琢磨着一家老小再添置几套新衣裳,让新年过的更喜气。

仓令仓依令仓,咚咚仓……

吃罢早饭,沿淮大堤庄台上的锣鼓蓦然敲碎两岸的寂静,很快变得十分脆亮撩人,这声音随着风一阵阵地飘向四乡八村。东西堤坝和河南二北的路口,人群黑压压地朝庄台涌来,仅这三敲两打,那空旷的庄台上便塞得满满当当。

“锣鼓响了,响了,响了!”与此同时,锣鼓震天价响,不知道有多少个乡、村,也不知有多少人,会喊出这样的话语。一个年轻漂亮的新媳妇走在妯娌队伍中说:“俺一听到锣鼓响,脚底板就痒痒。”原来她是中秋节后刚进门的新媳妇,据说在凤台花鼓灯艺校学习过,说得大家心里痒痒的。另一路婶娘中的王二婶,在家中正贴馍(俗称拍巴巴),突然锣鼓响起,两手一哆嗦,“猛地听到锣鼓响,巴巴贴到屁股上”,逗得婶娘们一路风声一路笑。

眼见庄台上人群已够密实,打锣的人卡着司锣,腰胯肩背,缠满红绿绸布条的弓架子上,那吊着一枚大红绒球的弓稍,便合着铜锣颠抖,一闪一闪地点起头来,恰似在给乡亲们拜早年。打挎鼓的司鼓,把拴着红穗的鼓槌,应着锣的节拍,左右轮翻,举过头顶。刚打过“长流水”,又正在打“十八翻”,再接着打“老五翻”、“小五翻”,“闹荆州”、“ 凤凰三点头”、“ 兔子扒窝”、“水牛喘气”“ 鸡啄米”、“ 七翻子”、“ 四翻子” 等十多种沿淮锣鼓曲牌。

仓仓令仓依令仓, 咚咚仓……

嗨——嗨、嗨,一个穿鹅黄镶红边、扎红色头巾、红腰带的鼓架子,一个鹞子翻身上了场,口哨声、呐喊声顿时响成一片。只见他连翻三个空心筋斗,立在了场子中央,手举的一把红色蓝边伞,也被摇得如一团滚动的火球。脚下方稳,来了个猴子看月,瞅准了已等候在锣鼓队旁边的兰花,一溜子上山步转拔泥步,转伞、亮伞、绕伞诚恳地发出邀请,一招一式,粗犷不失洒脱,飘逸中含有质朴。

说时迟,那时快,一个身穿葱绿黄边衣裤、黄围裙、绿头花,左手红手巾,右手执绿折扇的兰花,羞答答地踏着碎步,飘进场子,宛若新荷初露,尽显俊秀妩媚之态。俩人一唱一合,配合黙契,举手投足,一唱三叹,传情达意,颇具神韵。倾刻,众多的观者被他们那宏亮悠扬的歌声吸引住了,不少人情不自禁地附合着击节而唱,就像花鼓歌唱段表述的,“岔伞一打出彩云,锣鼓响动能拉魂,观灯的倒有千千万,玩灯的都是淮河两岸人”。场子上下一片喝彩,口哨声,掌声此起彼伏,锣鼓点子紧盯场上二人多变的舞步,随时更换着套路,推涌得全场热浪迭起。

时间过的真快,已时近中天,台上的锣鼓愈加热闹喧腾,笑声也尤为恣肆。众多蓝伞起落翩翩,场子里正在进行着一段群舞,花鼓灯大花场在激情演绎,这折腾的热浪喜气,将河面也撩得波光粼粼,太阳暖暖的照在水面,乍看上去似流星、更似流金。

《中国散文家》2015年第一期目录:

卷首

风骨千秋/丹青 003

浮生一记

诗人与皇帝的决斗/梁长峨 006

会唱歌的螺旋/马张留 012

浮生一记/杨 勇 014

与麦子有关/赵大磊 019

一场雪或其它/赵 凯 022

眷 恋/李永海 027

作家印象

梦回雷州云津/曹林光 032

醉美裕河

“神仙姐姐”的大理无量山/余继聪 042

放歌大藤峡/李超培 048

醉美裕河/杨瑞峰 050

秋上灵空山/王友明 052

看啦,这样的草原/刘维嘉 054

阆苑仙葩一“画”中/杨菊三 057

龙州丹霞地貌/秦 汉 059

三峡印象/济白水 061

阴雨天看日出/胡卓学 063

怀念母亲

怀念母亲/胡海波 066

写给祖母/张金川 067

耄耋婚纱照/段 扬 070

母亲,我拿什么献给你/吴利强 074

父 亲/王建成 076

巧的那片白杨林/丁尚明 079

他 们/孙建宁 083

文字与足迹/仲 平 085

梦幻桃花湖/蒋红霞 087

乡下老屋/孔帆升 089

生命题解

乡情记忆/马科平 092

沿淮锣鼓/苏登芬 095

挖掘史籍里的创业文化/张宜安 097

从云端飘来霓裳/徐景列 098

春联的趣事与风波/闵长富 100

喝酒喝出的文化/罗迦玮 103

油田上的芦苇/陈 风 105

飘香的仙居咸酸粥/杨维平 107

生命题解/沈晓密 111

握一把月光 /高林瑜 113

错过了,才懂得珍惜/朱先贵 115

医 纪/李晓江 116

菜 殇/邹安音 118

我的文学,我的选择/曹 矞 121

听取竹林打叶声/王道刚 123

走在回家的山路上/赵智远 124

失去自由的日子/于 伟 125

聆听鸟鸣虫唱/张雅琴 127


晚霞晓文

晚霞晓文 进士

  • 976

    主题

  • 5452

    帖子

  • 6591

    积分

2015-02-05 16:26:32
祝贺苏登芬老师《沿淮锣鼓》刊登2015第一期《中国散文家》恭喜、恭喜。
晚霞晓文

晚霞晓文 进士

  • 976

    主题

  • 5452

    帖子

  • 6591

    积分

2015-02-05 16:27:24
老百跟帖
向苏登芬先生问好,你真棒,梧桐因你而自豪!

晚霞晓文

晚霞晓文 进士

  • 976

    主题

  • 5452

    帖子

  • 6591

    积分

2015-02-05 16:27:57
灿若舒锦跟帖
祝贺苏登芬老师,祝贺祝贺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