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纷飞的雪
|
【流年】郭宏文散文获辽宁省作协征文奖2015-02-07 17:15:18![]()
照片从左到右依次为:翟营文、蓝歌、李皓、邸玉超、刘国强、王立光、郭宏文、傅万和、花千芳、李 箪
为深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活动,繁荣文学创作,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引导人们坚定理想信念、构筑精神支柱、培育良好道德风尚,辽宁省作协于2014年初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文学创作活动。 逝水流年文学社团专栏作家郭宏文先生的散文《踩着柴垛娶媳妇》在此次征文活动获奖。
踩着柴垛娶媳妇 作者:郭宏文 http://www.vsread.com/article-422573.html
精品 【流年】踩着柴垛娶媳妇(散文) 柴垛,是山屯人家日子的一个重要标志。哪家柴垛大,就说明那一家的人气兴旺,那一家的日子兴旺。 山里的姑娘找对象,首先要到男方家小看。看成了然后大相,大相也叫相门户,要打彩礼。打了彩礼,一门亲事就算定下来了,就等日后选择日期结婚了。 小看时看啥?先看人。看小伙子本人,看小伙子的父亲和母亲,甚至还要看小伙的爷爷和奶奶。这个过程,比查户口还认真。这家的男人耍钱不?打媳妇不?这家的女人发蛮不?惯孩子不?甚至连这家有没有贪黑的习惯、有没有起早的习惯都在盘问之列。这期间,如果哪个细小的环节出了差错,都有可能让介绍人前功尽弃。 八太爷的大儿子胡友相对象时,就因为八太爷的母亲一顿干咳,姑娘就立刻打马回山了。姑娘说,老奶奶使劲地干咳,是不是有痨病啊?老太太有痨病,谁不定就传给了她的孙子。山屯里,因父亲和母亲、爷爷和奶奶而影响到年轻人娶媳妇的例子,还不止八太爷一家。 因为这个缘故,山屯哪家的男孩子大了,一家人都会小心翼翼地过日子,小心翼翼地与屯里人相处,生怕惹出啥无故的事端来,影响到自家男孩子将来娶媳妇的大事。 看人之外,就是看住房,看柴垛。住房在那明摆着,柴垛也在那明摆着,一目了然。 房子小点,姑娘只是轻描淡写地问一问这家建新房的打算,她知道,只要人行,人勤快,房子不会成为大问题。可柴垛小了,姑娘会借机问个没完没了。什么你家里的人手少吗?你们这离有柴火的山远吗?山上的柴火不好割吗?家里是不是烧柴太费了?等等。这么一大串的问题,足以让没见过世面的小伙子面红耳赤。 柴垛小一点,至于这么为难小伙子吗?相亲的姑娘会振振有词:柴垛的大小,可以看出这家人是不是勤快,是不是顾家;可以看出小伙子是不是勤快,是不是顾家。柴火都缺,能保证日后不缺粮断顿的? 其实,姑娘绝不是把柴垛的问题小题大做,山屯人也都明白这个道理。“紧紧手,紧紧脚,多整捆柴火就能多睡会热炕头。”山屯的老年人都喜欢这么说。 为了免受面红耳赤之苦,山屯里的小伙子们,会想方设法、费尽心思地把自家的柴垛堆大,再堆大。 于是,山屯人家的房前屋后,就总有一堆接一堆的柴垛堆着,有大一点的,有小一点的,有方方正正的,有形状怪异的。不管啥样啥形状,都很艺术,看上去都很顺眼。 山屯里,烧柴还这是个大事。尤其是冬天,一家一户的,不单单要靠烧柴做饭,更都要靠烧柴取暖。 柴火要到山上去割。你家割,他家也要割,割来割去的,一座山接着一座山地光秃起来。 看着光秃秃的山,山屯人也不会停下收割的镰刀。刚刚到了夏季,青棵子的木质化程度还没长到火候,山屯人就要拿着镰刀,去割晾铺儿柴火。晾铺儿柴火就是把割下来的青棵子一铺儿、一铺儿地摆齐,随地晾晒,晾干了再一捆捆地捆起来,然后扛回家。 山屯的人家,每年都要割相当数量的晾铺儿柴火,然后堆成单独的柴垛。 每年的暑假期间,我就和与我差不多一般大的伙伴们去割这样的晾铺儿柴火,一个暑假期间,我会在母亲的鼓励下,日日努力地劳动着。暑假结束的时候,我家宅院前,就会出现很大一垛的晾铺儿柴火。 我从七岁开始,就跟着母亲学习割柴火,到了九岁,就开始供我家的灶火了。在我们那个山屯里,哪一家有个十多岁的半大小子,就不愁没有柴火烧。 我记得,割晾铺儿柴火的地方,秋天都会长出二茬青棵子,这样的青棵子,到晚秋时就会被霜打死。第二年的春天,青棵子就失去了生长的后劲。一直到秋天,青棵子也始终长不起来。 割晾铺儿柴火,实际是对柴火正常生长的一种毁灭。这样一年接一年地割晾铺儿柴火,山屯里缺柴火的现象就越来越严重。 烧火做饭是山屯人的头等大事,缺柴烧咋办呢?山屯里的个别人就开始想歪主意,不是到封山区域砍树枝,就是到山坡上找荆条疙瘩。刨荆条疙瘩,就是刨荆条的根。这种行为,虽然解决了烧柴问题,但却是杀鸡取卵。荆条疙瘩刨没了,还咋长柴火呢? 刨荆条疙瘩的歪风愈演愈烈的时候,我们那个山屯里担任队长而且说了算的井昌大爷,就干脆把山屯里的山,一片一片地分到了家家户户。这种做法,果然好使,山屯里再没一个人刨疙瘩了。 其实,最好的柴火就是白露时节过后割的秋板柴。白露时节,柴草都已长成,木质化也到了极致,叶子都完好地长在青棵子上。这时割秋板柴,可以整棵收获青棵子,捆起来晾晒,有不霉变腐烂,干后烧起来又起火,山屯人都会不失时机地割秋板柴。 有了一垛秋板柴,整整一个冬天都不会为烧柴而发愁。我的母亲常常对我说,秋天猫猫腰,冬天走一遭。这话,真是经验。秋天一会儿就割一捆柴火,而到了冬天,用十个一会儿也割不到一捆柴火。 冬天的时候,我和比我大一岁的三叔,要跑到很远很远的高山顶上去割落叶柴。天不管咋冷,风不管咋大,我们都不会耽搁。我和三叔常常相互鼓励地说,我们把柴火扛到家里的时候,就什么都过去了。 割落叶柴,主要是为夏天烧火做准备。秋板柴一个冬天就烧得差不多了,夏天的烧柴,必须提前做准备。即使秋板柴烧不完,到了夏天,秋板柴返潮,烧起来光冒烟,不起火。到了连雨天,情况就更糟糕。 山屯人就是有办法,夏天烧冬天割的落叶柴,就啥都解决了。 我和三叔忙乎一个寒假,再加上一个个的星期天,两家就会堆起一堆不小的落叶柴的柴垛。每每这个时候,母亲都会一脸微笑地夸奖我,我也会一脸幸福地享受着母亲的夸奖。母亲还逗我说,我儿子能一点一点地堆起大柴垛,长大一定有人给漂亮的媳妇。 我知道母亲在逗我,但我并不埋怨母亲。在母亲身边,我常常暗暗地发誓:我是母亲的儿子,我一定把家里的柴垛堆得大大的,让山屯里的人家都服气,然后,也给你娶进一个像你一样漂亮能干的儿媳妇,帮你烧火做饭。 我们那个山屯里,我最喜欢看的柴堆是我爷爷堆的。爷爷家的房前屋后,一年四季总有大大小小的柴垛。爷爷家的柴垛多,是因为爷爷的柴垛都是分类堆着的。带叶的,不带叶;带叶多的,带叶少的;秧棵粗的,秧棵细的;有山枣刺的,没有山枣刺的,都会分开堆。幸亏爷爷家房前屋后的地方大,不然肯定堆不开。 后来,我就感觉自己成了山屯里第二个我的爷爷。 我家一堆堆大小的柴垛,让我的脚板厚实起来,让我的手掌厚实起来,也让我的腰杆硬实起来。我踩着一堆堆的柴垛,长成了母亲一直期望着的小伙子,也娶进了一个漂亮的媳妇。 【编者按】随着作者细腻的文笔,仿佛也走进了那个物质生活匮乏、踩着柴垛娶媳妇的年代。在那个土里刨食的年代,人勤才能过上好日子,所以,说上门的未来媳妇首先看这家人是否勤劳,而勤与懒的重要标志就是柴垛的大与小。山里人家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到婚娶年龄顺利地讨上媳妇,都不甘落后地把自家的柴堆堆得大大的,但是柴火的资源毕竟有限,于是,就出现了刨柴火根的杀鸡取卵的行为。小小年纪的“我”从小就懂得:我是母亲的儿子,我一定要把家里的柴垛堆得大大的,让山屯里的人家都服气,然后,给母亲娶个漂亮能干的儿媳妇,帮母亲烧火做饭。这就是这个山里孩子最朴素的理想。凭着这样朴素的信念,“我”家有了一堆堆大小的柴垛,这柴垛凝聚着“我”的汗水,也锻炼了“我”强壮的体魄,并因此赢得了漂亮的媳妇。文章风格朴素,笔触细腻,用一种唠家常的方式、以娓娓道来的语气把读者带到了那个娶媳妇需要看柴垛大小的年代。虽然跟现代生活相去甚远,却一点都不感到陌生,读着反而极为亲切,很享受。佳作!力荐!【编辑:雪飞扬】【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4210013】
【作者简介】
郭宏文,男,1963年生,大学本科学历,辽宁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辞赋家联合会会员。 1983年以来,已在《读者》、《读者?乡土人文版》、《散文选刊》、《中华文学选刊》、《散文百家》、《海燕?都市美文》、《文学与人生》、《鸭绿江》、《安徽文学》、《福建文学》、《山东文学.》、《辽河》、《岁月》、《芒种》、《都市文萃》、《满族文学》、《荒原文学》、《当代文学》、《西部散文家》、《西部散文选刊》、《华夏散文》、《散文世界》、《东京文学》、《农民日报》、《辽宁日报》、《辽沈晚报》等数十家报刊杂志上发表散文数百篇。作品屡次在全国各种散文征文大赛和散文评奖中获奖,并入选《中国当代散文大观》、《新世纪精美散文随笔选》、《2008年我最喜爱的散文》、《2009年名家散文排行榜》、《散文百家十年精选》、《2011年我最喜欢的中国散文100篇》、《中国散文精选300篇》等多种散文选本。已出版散文集《山屯物事》和《山屯情愫》。 流年专栏:『山屯物事』 江山文集:http://www.vsread.com/space/myspace-32900.html
【获奖作者与作品】
一、诗歌类获奖作品: 李松涛《日月涉水谋篇》(组诗) 阿亚《一方水土》(组诗) 李轻松《黄河赞美诗》(组诗) 宋晓杰《乘着梦想的翅膀》(组诗) 宁明《又梦见了您,焦书记》 李见心《立春》(组诗) 贾玉普《辽宁舰,我们从这里起航》 王晓飞《热爱麦秆》(组诗三首) 姜了《雄浑中国》(组诗) 郭松林《梦最好》 路地《颂邓公》 翟营文《一个人的波澜壮阔》(组诗) 蓝歌《中国逐梦之旅》
二、散文类获奖作品: 李皓《辞典1970》 邸玉超《逐梦英雄》 刘国强《致我隔水相望的舅舅》 王立光《春雪芙蓉》 郭宏文《踩着柴垛娶媳妇》 傅万河《父亲的酒和母亲的烟》 于学利《老叔的铁匠铺》 花千芳《我的中国我的梦》 李箪《悠悠辽河湾》 侯金良《辽河沧桑》 韩光《梦想的翅膀》 吴兆元《我的居之梦》 王晓丽《山村小居》
三、报告文学类获奖作品: 孔庆武《满族妈妈藏族娃娃》 侯国锋、屈旭芳《燃尽的红烛》 朱明《寻梦“高凝油”》 冯璇《爱的表达》 赵凯《我爱四嫂》 万一波《大河无言》
四、中短篇小说类获奖作品: 李铁《护林员的女人》 张艳荣《美丽的梦》 王开《有义婶的家事》 聂与《风向南吹》 常君《烟熏妆》 李秀生《花儿朵朵》 李彤杰《青子出逃》 李学英《风光旖旎在路上》 郭金龙《那些证书到底有没有用》 李丹《糖醋之恋》 范志军《贾校长的万元奖金》
|
|
|
![]() 百灵
|
2015-02-08 17:29:56
老师好厉害,恭喜老师,问好!!!
|
|
|
![]() 天上雪
|
2015-02-14 10:24:45
首页快讯!
![]() |
|
|
施云南
|
2015-02-15 18:23:51
祝贺获得好成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