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斯理
|
【轻舞】看明朝那些事有感2015-02-14 22:13:01洋洋洒洒150多万字的《明朝那些事》终于看完了。掩卷之余我深深滴陷入沉思。 看惯了刀光剑影,看惯了阴谋诡计,看惯了尔虞我诈,看惯了忠烈报国。在历史的长河中,朝代的更替代表着历史发展的规律,代表着历史前进的脚步。唯大明代替大元却有着特殊的含义。其一: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乞丐皇帝。是名符其实的一穷二白,是真正的白手起家,是货真价实的贫下中农。其二:在元朝统治时期把人分为四等。不仅禁止和汉人通婚,且蒙古人杀汉人代价仅仅是赔一头驴。奶奶的腿!何其悲也! 此书从大明的兴起到大明的衰亡,讲述了大明三百多年的历史。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朱祁镇到朱祁钰再到朱祁镇这一段。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这一段中涌现出五个(有好有坏)杰出的人物。他们个个身怀绝技,哪怕是在历史上也算是佼佼者。他们中的有些人是千古流芳万人敬仰,而有的人却是遗臭万年万人唾骂。好了!现在有请第一位笨蛋之王---‘王振’闪亮出场。这位仁兄亲率大明精锐部队,指挥数十万大明主力在土木堡之战中数倍于敌。却被‘也先’的几万蒙古骑兵打的落花流水全军覆没。甚至连皇帝朱祁镇也被俘.....王振!不愧是笨蛋之王也!再请朱祁镇上场。朱祁镇被俘后,他的弟弟朱祁钰上台(做皇帝)。谁不知道做皇帝得劲(舒服)。故,朱祁钰天天盼着朱祁镇死翘翘呢,免得回来和他争皇位。也先(蒙古头领)原来想利用朱祁镇做文章,后来发现此路不通。朱祁镇反而成了手中烫手山芋。朱老兄在朝不保夕的绝境下,仍能保持处变不惊,且积极和绑匪打成一片。以至于在以后回北京时,能让‘也先’的弟弟(蒙古军队的二号人物)深情地送他。在分手时依依不舍洒泪分手.......朱祁镇乃心理学(收买人心)高手。三请忽悠大师‘杨善’出场。由于朱祁钰根本不希望朱祁镇回来,迫于压力派了几次所谓的使团且都是无功而返。特别是这次派杨善出使面见‘也先’,莫说没有所谓的赎金去赎朱祁镇,更有意连使团本身的经费都不给足。而杨善在没有国书明令要求朱祁镇回京及给‘也先’最起码的礼物也没有的情况下。杨善充分发挥大忽悠的本事,把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硬是完成了。杨善!忽悠之王当之无愧!四请忠烈之士于谦上场。于谦在大明主力已亡,精锐部队已无的情况下,在蒙古大军兵临城下,在大明岌岌可危时挺身而出。为了国家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身先士卒积极组织北京保卫战。并最终打败横扫天下的蒙古大军。于谦!真乃民族英雄也!最后邀请无耻之王---徐有贞登场。由于于谦打败了‘也先’力挽狂澜挽救的大明朝。他位极人臣却遭到徐有贞的嫉妒。徐有贞为争权夺利视于谦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终于以‘欲与为’三个字污于谦图谋不轨,使忠良含恨九泉。‘欲与为’和宋朝秦桧害岳飞的三个字‘莫须有’何其相似。奶奶的腿!俺老卫怀疑秦桧和徐有贞是不是师兄弟?莫须有(就是也许有的意思)而欲与为(是想要为的意思)。纵观历史小人奸人何其多也,然像这两位无耻到登峰造极的人,则无人能及也!于谦走了,而他留下的那首石灰吟却流传百世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