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梧桐】热烈欢迎清风云加入梧桐编辑队伍
2015-02-22 09:20:00
作者简介:
江山ID:清风云,姓名:程翔,又名:程金亮,笔名:老屋书生,网络名清风、清风云。梧桐文苑编辑、江西省景德镇人,六三年正月生。七八届高中毕业后留校任初中语文教师兼教导处教导员。从小喜爱艺术,喜爱文学。我的老师胡开系清华大学教授,下放至本校放牛,曾聆听他老人家的教诲,他的儿子胡梓平是我的物理老师,得父亲真传,才华横溢。化学老师周知道系华罗庚学生;美术老师李良友系景德镇市陶瓷学院老师;语文老师李维进系上海市高级法律顾问;语文老师曹均安系景德镇电视台第一任台长。文革时期有幸相遇良师,在他们的启蒙教育下,垫定了良好的修行与品德。高考恢复后,仅差五分与大学失之交臂。在此期间,也写过作品,曾在江西《星火》杂志上发表过文章。高考落榜后便过上了农耕生活,自学了农村实用的知识。如电工学、钟表修理、家俱油漆、兽医学、兽禽养殖学、营养学等。做过苦力、当过乡镇会计、漆过家俱、开过陶瓷木框雕刻厂等等。三十年来,养育儿女,一直没再写作。由于头部受过重伤,与死神擦肩而过。后来留下了后遗症,卧床三载,求医无门,生命垂危,因而花费近十多年的时间自学了中医,挽救了自己的生命。本人对伤科,风湿科有较深刻的研究,并对一些疑难杂症也有所新的发现。
改革开放后,住进城市,重练书法。书法作品曾在全国书法比赛中荣获金奖。0二年获北京东方书画家协会举办的世纪精英·中国书画大赛金奖;O三年陶瓷书法对联作品,获辉煌北京·首届全国书画艺术精品金奖;一O年,中国兰亭书画院,兰亭杯书画大赛,第二届中国书画兰亭大赛,获“终身成就奖”,并授于本年度“中国书画领袖人物”荣誉称号;同年,聚焦世博全国艺术名家题贺活动组委会授于“世博中国题贺艺术家”荣誉称号;0七年,中国文艺协会授予“首届中国文艺金鹰奖·名家成功奖”,同时授予“中国文艺成就艺术家”荣誉称号;O八年,国际奥林匹克艺术中心授于“国际奥林匹克艺术金奖”;O九年,中国兰亭书画院,东方红杯书画大赛作品获得“最高荣誉金奖”并授于“东方骄子”荣誉称号;同年,中国书法国画研究会又授于“人民书画家”荣誉称号“一一年国际文艺研究会,中国文艺家交流协会,国际文艺杰出贡献奖评委会授予“国际文艺杰出贡献人物”荣誉称号;一二年,聚焦十八大题贺活动组委会授予“中共十八大题贺艺术名家”荣誉称号;同年,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家联合协会授于“国宝级艺术家”荣誉称号。等等。
文学是本人业余爱好,我目前从事陶瓷高仿古专业,于制种、制模、印胚、绘画、配料配釉、烧窑于一身。在元青花、南宋影青瓷方面有顶尖的仿制水平。
一三年又开始文学创作,一四年八月份进入江山文学网,现任梧桐编辑,虽文学水平一般,但为人随和、真诚,深得社区内人士厚爱。作品曾先后发表于中国和协西部网,江山文学网等媒体。文学之路又一次起程,感谢那些支持和鼓励我的朋友。但愿我能收获人生暮年时光里的最后一次成果。
江山文集地址链接:http://www.vsread.com/space/myspace-45276.html
作者部分作品展示:
作者文章地址链接:http://www.vsread.com/article-516684.html
【梧桐】醉美故乡情系列(诗歌)

一、老屋
当思念踏上了淤泥
当泪水滑上了的小路
当冷阳爬上了颓墙
当青苔疯长了梦中的老屋
我,听见了花开时的花语
我,看见了长满欢笑的果树
母亲说水缸里有一个月亮
月亮的下面是一条寂静的小溪
通往小溪的路半里许
浣纱的溪水有花瓣儿飘零
不知有多少回微风送来了桂花的清香
不知有多少回细雨淋湿了母亲的衣裳
父亲说河的那边有一座大山
大山里尽是无数的宝藏
通往大山的路很长、很长
日暮晚归的影总是流过了小桥融入了夜光
不知有多少回屋后的修竹向山口眺望
不知有多少回风刀刻在了父亲的脸上
月亮对烛光说
我在时
我的亮可以穿透青瓦的缝隙与你相约
为你擦干流泪的脸
烛光对月亮说
你不在
我的光可以穿透青瓦的缝隙去找寻你
为你伤心的落泪
二、古樟
记得奶奶说过八哥鸟最聪明
那芳香的味儿最招惹它的神经
光溜溜的眼凝视着树梢上的舞姿
听着满枝头的欢唱落满一地动感的云
幽谷的风缓缓而来
牛铃声如山泉一般动听
爷爷说那是千百年的“老者”
他小时候就在那最高的枝上摘过星星
山径自远古而来
世代传唱着伐木人的歌声
不知有多少来去匆匆的脚
踩踏着飞花和碎影的四季
看,鹧鸪声里的密密丛林
听,吟唱中的涓涓小溪
看,傍水而卧的山村炊烟袅袅
听,留恋在秋波里的缓缓笛音
妈妈说,铁扇公主是牛魔王的老婆
美丽的公主玩不过孙猴子的把戏
我,不知何时爱上了星子
一棵星子仿佛就是一个不解的迷
爸爸说,天河隔别了牛郎与仙女
这神话又香又软了他的心
我,不知道何时数得完星子
古樟下
温馨的梦中搂着了我的父亲和母亲
【编者按】作者的《醉美故乡》,以写意的笔触,以抽象的手法传神递给读者一个形象的意境,让读者去调动自己的形象思维,将抽象的景物具体化,从“老屋”与“樟树”这两个角度切入,然后逐步从意象上向母亲的童话、父亲的传说、亮与烛光对话、以及祖辈留下的神话等具象突破,并创造性地,脱出常规地采用强调意象的手法,将景物的某一特点留给读者。给读者以更大的想象空间与再创作的余地。从而,增添了诗作的艺术张力,使故乡的“老屋”和樟树也具有一定的抽象审美效果。欢迎赐稿,推荐品读。【编辑:晚霞晓文】
|
|
|
2015-02-22 09:21:14
热烈欢迎清风云老师加入梧桐编辑队伍,梧桐有你更精彩。
|
|
|
2015-02-22 09:23:03
清风老师才华横溢,梧桐有你加入更加辉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