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梧桐访谈】彩石访谈当阳山人
2015-03-05 09:55:37
访者小传:江山ID:当阳山人,梧桐文苑副社长、编辑。荣誉记录:江山之星。姓名:何海伟,河南登封人,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2014年4月23日注册江山,不到三个月时间,于7月18日成为江山签约作者。本人喜欢简单安静的生活,喜爱用文字记录人生百味,常有诗歌、散文、小说散见于报刊和网络。在江山发表的有长篇小说《废园》,诗集《一路风花雪月》,散文集《紫荆花开》等等,其中,《寂寞当阳山》获江山绝品。
江山文集地址链接:http://www.vsread.com/space/myspace-41703.html
当阳山人(以下简称山人)
彩石桥畔(以下简称彩石)
彩石:山人老师,春节刚过,今天元宵。按照民间习俗,中国年还没过完吧?在此,请允许我代表社长,代表梧桐所有文友,向您及家人拜个晚年啦!(拱手致意)山人老师,我受社长晚霞晓文的委托,想就作文、做人、为师、教育以及个人修养等问题,对当阳山人老师作一个专访。不知您能接受我这个请求吗?
山人: 好的,很高兴接受您的采访。谢谢!
彩石:谢谢!山人老师,我是从仰视的角度看您的小传的,呵呵。看完以后,再来品味“当阳山人”这个网名和您的大作,有点儿上学时读鲁迅的小说《一件小事》的感觉。您的形象“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呵呵,。看您的这个网名,又拜读您的大作,《寂寞当阳山》,见文如见人。从您的文章中,见证了当阳山的“挡阳之势”,再品位“当阳山人”这个网名,我更加感觉高深莫测。因此,想请老师就您这个网名做一些点拨,以助大家理解之惑,好吧?
山人:谢谢!当阳山人这个网名应该有这几方面考虑吧。我生在山村,长在山村,现在又在乡村学校工作,是一个标标准准的山野之人。当阳山是我家乡的地理标志,我在那里出生,在那里成长,现在虽然离开了家乡,但当阳山就是“看得见、忘不掉的乡愁”,我不会忘记自己是哪里人。另一方面,只有心向阳光,心里充满阳光,才能快乐生活。再有,我希望自己能够像登山者一样,不断追寻生命的高度。“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彩石:谢谢!太深奥,太玄妙了。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真叫人开了眼界,长了见识,真是豁然开朗了。颇有“高山仰止,景行景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之感。山人老师,您是一代名师,老师立足教坛二十几年,呕心沥血,辛勤耕耘;诲人不倦,著述等身,桃李满天下。老师对教育的理解一定是高屋建瓴,想请您将教育本质问题阐述一下您深刻,独到的见解,好吗?
山人:我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信的信念,培养自立、自强的能力。
彩石:谢谢老师!真可谓“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老师,还想请您把如何兼顾教学、教研、写作这几者关系的经验拿来给我们一起分享,好吗?
山人:教学工作繁琐而辛苦,但干一行爱一行,自然乐在其中。教学不是简单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辅导等教学实践活动,需要更多的自发性和自觉性的探索研究活动,才能更好地解决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难题。教学与教研紧密结合,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而写作,纯粹属于我个人的兴趣爱好。出于习惯,出于好玩,我渐渐喜欢上了文字。我一开始写一些教学反思或者心得体会之类的随笔,突然发现这样做可以培养自己的思考习惯,还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通常说,“教是最好的学”。教师必须不断地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只有平时经过认真的思考、学习和准备,才会在课堂上得到学生的认同。而广泛阅读和到处查阅资料的过程,也为自己的思维积淀了大量的养分。所谓“教学相长”,不仅对教学有利,对个人成长也有很大的帮助。简单地说,教学、教研与写作,既可以培养良好的教师职业感,而且也有助于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彩石:谢谢,太谢谢您啦!这对我们年轻的文学爱好者来说,真是一份不可多得的财富。老师,我看了《中国青年报》11月15日刊登了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的一篇文章:《语文教育已经支离破碎》,文章说:“被公认为主科的语数外整整齐齐地被排在了其他学科的后面,而作为母语的语文被排在了最近常常与它同时被提起的英语学科之后。”请问,您有何见教?
山人:我读到过这篇文章。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现在的语文教学已经失去了语文教学的根本。这是一件好事,说明语文教学要尊重和回归语文学科规律,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我认为,作为中国人,最基本的就是要“说好中国话,写好中国字。”语文教学就要承担这方面的责任,但现实中它的基础地位常常被忽略。
彩石:谢谢!是啊,多年来,语文教育一直在改革,但是效果似乎不尽如人意,很多人会说,关键因素是高考。您怎么看?
山人:语文教育改革要兼顾教材、评价、教师和教学过程四个因素。高考评价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还有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自身素质等,同样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彩石:谢谢您的解读。听了您的一番高论,真如拨云见日。目前,随着国家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已经向更纵深的方向发展,回归教育本质、回归学科本源无疑是改革的方向。老师,最近我看梧桐引进了一批小作者,想请您对这些“丑小鸭”们提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好吗?
山人:很高兴看到这些小作者们茁壮成长。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笔触,表达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他们的文笔虽然稍显稚嫩,但其中不乏极大的创意性和可圈可点之处,很值得称赞。对于习作者来说,多读,多看,多思,多写,是一个永远的法宝。多读,可以扩大视野,培养语感;多看,留心周围生活,可以积累写作素材;多思,激发热情,可以寻找灵感;多写,通过坚持不断的模仿、迁移和创新训练,可以掌握习作方法,提高写作技能。
彩石:谢谢!我代表小作者向您表示深深的谢意!下面,想请您针对梧桐文苑近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提一些建议,好吗?
山人:建议谈不上,我只能说说自己的体会。写作,就要写自己熟悉的东西,写积极向上的东西,怀着真情实感去写,不单纯地为写文而写。既要尊重编辑,也要尊重读者,当然也是在尊重自己。
彩石:谢谢您!您的意见对梧桐文苑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体现了您对梧桐的关注与爱护,谢谢您!前几天,我同几个文友聊天,大家觉得您对挖掘故乡深厚的人文资源特别投入。看您写的那些文字,情真意切,内涵丰富,很有地域特色和人文底蕴,我想请您把这方面的体会和见解拿出来同大家分享一下好吗?如此,对拓展习作者的写作领域或者开拓思路,或者挖掘地方人物资源,或者保存乡土珍贵的非物质遗产等,一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请您不吝赐教,好吗?
山人:河洛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这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有丰富的人文资源,有悠久的历史传说,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瑰宝,永远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对于习作者而言,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自己感动的人和事,真情实感,才能情真意切。
彩石:谢谢!谢谢您的谆谆教诲!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最眷恋的热土,每个人扎根那方土地上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学源泉,希望大家能从中吸取教益,写出更多,更好,更具乡土气息,又符合江山正文学要求的佳作、大作来,以飨读者,为繁荣江山文学,开创江山文学新局面而共同努力吧!
山人:爱家乡,爱生活,爱写作。江山文学网为广大写作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最好的交流平台,让我们齐心协力,为繁荣江山文学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彩石:曾记得有前辈对“师范”的解读,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下面想请您对作文与做人,学深与德高,习文与修行,格局与境界等个人修养方面的问题给梧桐文友做一个高端的点拨,好吧?
山人:您这样说,我感到惶恐不安。我不敢自以为是,更不敢好为人师。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要坚持不断地加强个人修养,立德,立功,立言。德为立身之本,学为处事之道。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对于写作者来说,做人一辈子,作文一阵子;习文是生活的乐趣,修行才是生命的升华。
彩石:谢谢老师!今天的采访将使我终身难忘,并且受益终生。真是不虚此访!在即将结束采访之际,我还深感余兴未尽,为了表达我此刻的心情,想班门弄斧,胡诌几句,作为这次采访的的结束语吧:
高山仰止当阳行,得道方可始做人。亦步亦趋落俗套,不如田家弄苕藤。
再次谢谢当阳山人老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