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淡是真
|
『流年有爱』《站》修改体会2015-03-17 20:36:21大家都知道我是快刀手,写文很快,有时一篇三千字的散文,一个小时就搞定了。 《站》是2013年10月18日发表的文章, (http://www.vsread.com/article-369784.html 原文链接如上。) 原文的标题为“站”,主题是描写年迈的母亲出门理发遇到的困难——站不起来。 站,一语双关,第一层描写她的站不起来,生理上的困难,她无法克服;第二层是描写她的晚年,她想独立,不拖累儿女,但若做到这些,真的好难; 原文,我详尽地描写了母亲站不起来的全过程,很多朋友给我留言,诉说着感动。 当时我真是有点飘然,没有再次去看,一直将这篇文章作为最得意的一篇铭记于心。 时隔一年半,又想到《站》。因为过去的一年多,母亲的腿真的好了很多,强制的主被动练习,让她逐渐拥有了独立站立的能力。但我依然无法拖延她老去的匆匆。 她的头发花白的更厉害了,因为照顾高三的外孙子,她瘦削了很多。 重新修改《站》,重新面对过去的时光,心生感慨。逐字逐句地研究,揣摩,将一篇4000字的散文,居然改成了2100字,我并不知道这是否就叫凝练,也不知道修改过的文章,您再重新读,会不会还有感动。但我却从这样的修改过程中,收获了很多。 首先,清晰了原有的层次。原有的层次按照时间推移,修改后的亦然。但每个层次间的联想,有了深层次的联想。 其次,站不起来是事实,但不能直接说“站不起来”,而是从动作、心理描写去侧面映衬; 再次,服务于中心的句子保留,无关的,删除, 最后的收尾处,我保留了原稿,我曾想,继续写下去还能写什么,写什么,都不如此刻让人震撼。以为满头白发的老人,在人来人往的路边,为了站起来,而……这样的画面已经勾勒完毕,再多一笔,都是画蛇添足。 又想起前几天的一句话,我说画蛇添足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是画成蜈蚣。呵呵,我之前的文章很多都是这样的真实写照。 此刻,静下心来反复修改文章,与曾经的时光重逢,感触很多,收获很多。在此分享。并附修改文如下:
站 母亲坐在“理发馆”门口的台阶上已经一个多小时了。 午饭后,她对父亲说:“你午睡吧,今儿天儿挺好,我去理发,等回来咱们一起去买菜,明儿重阳了,孩子们都要来呢!”父亲腿半蜷在沙发上,上身侧倚着靠背,阳光在他背上镀了一层暖暖的黄。“嗯!”正在看报的父亲头也没抬地应了一声。 母亲来时,差不多一点半,店门没开。理发馆门前的台阶正晒着,母亲也没多想,侧身单手撑着墙,坐在上面。理发馆没有名字,就叫“理发馆”,已经在这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存在二十多年。年近六旬的店主,早已不见了当年的风韵,干瘦的身子仿佛迎风就倒,干枯稀松的头发烫了俗气的小卷,死板地盘在头顶,常年弯腰理发导致她的背佝偻着。 母亲习惯来这儿,倒不是图便宜,就是喜欢时常跟这个老姐妹一起聊聊,互通有无,仿佛分别得久了,还会互相惦念。平时店主送了上小学的外孙女就来,一般不会超过两点。 小店窗前的石榴树已不见了石榴,叶子也在逐渐地泛黄凋落。但秋日的阳光,像成熟的果实一般,在母亲的身上传递着温暖,母亲被晒得很舒服。她很喜欢热闹,但忙这忙那儿的,总是没空出来。此时坐在街边,看街上人来人往,盼着可以遇到老熟人,说说那些公开的秘密。 路上有学生匆匆而过,母亲想到自己的四个外孙也是其中的一份子。一晃,四个外孙都长成大小伙了,看着他们,母亲心中说不出的得意。母亲又想到四个女儿,因着无子,过去遭受的歧视、排挤,再次堵住她的喉咙,让她感觉一口气郁结着,她轻拍前胸。 时间在母亲的胡思乱想中匆匆而过,两点过了,店主依然不见踪影。店主也不是容易,丈夫前几年患病去世后,她独自守着这个小店。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相互搀扶着走过,母亲的心里漾起一丝暖意。 别看母亲和父亲老两口总是吵吵闹闹的,但谁离开谁也不行。母亲一辈子不会做饭,都是父亲掌勺。可每次蒸馒头,父亲揉面搋碱,感觉差不多了,就需要叫“四儿”……母亲并不叫“四儿”,四儿是家里小女儿的小名,她常年在外地生活,根本不在家。父亲这样称呼,就是叫母亲。母亲听到之后,就会颠颠地小跑过来,俯下身子,闻闻。然后告诉父亲碱过了,多醒醒,或者少了,再添加多少。 时间又过去了十分钟,母亲感觉到台阶上的寒凉,毕竟已经到了深秋,地面已经储存不住多少阳光的温暖,台阶在暗暗发散它昨夜经历的霜冻。母亲想站起来,来回溜达溜达,若店主还不来,她就得回去了。明天还要过节呢! 仿佛坐得太久了,加上台阶低于她膝盖的高度,母亲双手撑着台阶,想借一下力,但身子却纹丝不动。但母亲用手抚着膝盖。这种自我温暖的感觉,有点像年轻时一般。婚后最初的几年,两地分居,母亲带着老大、老二,腆着七八个月的肚子,依然要去挑水。时值腊月,水井旁结满了冰。母亲一遍一遍地教跟着的二女儿,万一有什么,让她赶紧去喊人。当时母亲就是这样扶着酸疼肿胀的腿,对自己说:会好的,没事。但却无法阻止伴随年龄的增长,在自己身上发酵的疼痛。 母亲看着络绎不绝的人们,笑容略显僵硬和勉强。臀部的寒凉已经蔓延到腹部,小腹丝丝拉拉地疼。母亲缩紧了身子。 这时,手机响了,掏出一看,是三女儿的。“娘,你干嘛呢?”每天不定时的,女儿们会接二连三地给她打电话。接打电话的时候,母亲都是非常幸福的,相对那些儿女长大了,反目成仇的,现在女儿们如此的乖巧孝顺,不是天大的福气吗?况且,现在正是用人的时候,如果她可以过来,搀扶一把,所有的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我没干嘛,在马路上遛弯呢?”母亲的口气很轻松,如常一般。“你干嘛呢?”母亲反问。 “娘,你想要什么,我在超市呢,我看秋衣挺好的,我给你买一身吧!你想要什么颜色的,大码有紫红色和深紫色。”三女儿的声音背景非常的嘈杂,她正在对着话筒喊。 “不要,我还有好几件新的没上身呢?你可别乱花钱。快回家吧!”母亲着急地也对着话筒喊,生怕女儿已经交了钱。 “没事,你不用管,那我一个颜色买一件,你都试试吧!你还缺什么呀?明天聚餐的饭你不用操心,我都买回去。”三女儿怕母亲阻挡,说完就匆匆地挂断了电话。母亲拿着电话愣了半天神。 这时,她看着来了一个老邻居——大庆妈。“大嫂,你在这里干嘛呢?” “没事,等着理发呢。你这是干嘛去呀?”母亲想利用猛劲儿,但努了好几把力都没有成功。 “没事,你坐着吧,明天孩子们都来,我去买点菜。”说着,大庆妈又骑上自行车走了。 母亲看着她的背影,懊恼地拍了拍自己的腿,心里埋怨它不争气,又埋怨自己好面子,说一声,人家还会不帮一下呀!但好强的母亲又想,不能让别人看自己的笑话,满头白发的了,说出去多丢人呀! 已经两点半了,已经在这里坐了一个小时,不适从膝盖、肚子延伸到腰。母亲将身子后仰,尝试把腿伸直,来缓解一下它的麻木,把胳膊支撑在台阶上,试图把双腿转过来,后背倚靠在墙上。此刻她已顾不得墙上斑驳的泥土了。 但试了好几次,依然没有成功,她垂头坐在那里。年轻的时候风风火火哪里去了,难不成老了真是不中用了,连这么一点事情都做不到。她使劲地捶打自己的腿。又有路过的人,好奇地看她。她讪讪地笑着,再也没有力气去伪装坚强。 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多小时了,到叫父亲起床的时间了,母亲心想,今天的发是理不成了,但东西可不能不买,想着女儿、姑爷,想着外孙们,母亲自言自语着:“不行,我必须起来,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不行,要误事了……” 她缓缓地把身子往前匍匐,跪在地上,然后……
|
|
|
![]() 平淡是真
|
2015-03-18 06:09:24
谢谢风姐姐鼓励哈,谢谢香香直言,文章依然有很大的修改空间,我继续改。
|
|
|
![]() 平淡是真
|
2015-03-26 19:46:02
江山首页精华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