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舞飞扬 论坛 回复本帖
天亮故事

天亮故事 举人

  • 69

    主题

  • 224

    帖子

  • 3119

    积分

【转】农民诗人的春天

2015-03-26 16:05:04

油菜花开遍地黄,

蜜蜂蝴蝶恋花香,

蜜蜂劳作为酿蜜,

蝴蝶为花作红娘,

雄粉落到雌柱上,

菜籽成熟献油粮。

田间地头赛诗会,

诗歌伴着水墨香。

春天来了,不一定闻到花香,
那是因为人在遥远的北疆。
待到冰封融化时,
已经是遍地花泥的忧伤!
你为什么不能再大点呢?
我为什么不能再小点呢?
让我们——
让我们靠拢这遥远的时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冰冻不是照样为春天融化了吗?
春不是照样走进融化的河水里了吗?
看——
看那花红柳绿的倒影!
看那鱼儿的交欢!


谁说农民只会种地,

拿起锄头,舞出收获的喜悦,
放下锄头,田野里飞扬着农民的诗句,
赛诗会的上空飘荡着泥土的芳香,
催耕人早朝霞染,
摘菜晨归珠露香。
——天亮故事

浦江农民赛诗会 奚金燕 摄

(转)2015浦江农民赛诗会盛况

中新网金华3月25日电(见习记者 奚金燕)以梦为马,诗酒趁年华。在浙江浦江,有一群特别的人,他们拿起锄头是农民,放下锄头是诗人。每年,当地都会举行农民赛诗会,农民诗人们身着粗布麻衣,吟诗作赋,在国内堪称独有。3月25日正赶上赛诗会,在春光融融的好时节里,农民们放下春耕农活,以一首首接地气的诗歌,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浦江自古以来被称为诗画之乡,一方水土,孕育了柳贯、方凤、吴莱、宋濂等文学大家。农民赛诗会是浦江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专家称之为“浦江诗词现象”。最早可以追溯到729年前,宋末元初吴溪人吴渭倡月泉吟社,以“春日田园杂兴”为题向全国征诗,留下了著名的《月泉吟社诗》。从此之后,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便深深地根植在了当地的变迁沉浮之中,流淌在农民的血液里。

今年66岁的吴健中酷爱写诗,特别是六年前闲赋在家后,更时常“诗兴大发”。在赛诗会上,吴健中身着红黑色唐装,腋下夹着几幅“山水剪影”,不徐不疾地走上了文化大礼堂中间的古戏台。站定,吴健中抽出了摄影图片,一一展示,并朗声吟咏起自己写的诗歌《咏前吴胜景》:“山连湖水水连天,通济湖旁故我园。春柳夏荷波染绿,秋枫冬日岭流丹。窗前偶听鸟交语,门外闲看浪泊船。欲要进城车道阔,却无喧嚣胜桃源。”老人乡音浓重,抑扬顿挫,但所有人皆为他的气场所震慑住。

老人说,整首诗,他最爱“通济湖旁故我园”。言及此,老人布满褶皱的脸上却露出了孩童般天真的笑容。老人告诉记者,从出生起,他就一直生活在这片山水中,从未踏出半步。翻看老人写的诗歌,或直白、或含蓄,无一不是吟咏浦江山水的。对于这片土地,他爱得深沉。

当天在赛诗会,既有“催耕人早朝霞染,摘菜晨归珠露香”这样韵律优美的佳句,也有“叠叠山田叠叠黄,蜂歌蝶舞喜帮忙”这样通俗易懂的白描,还有“乙末春来报喜音,无违建县入人心”这样与时事息息相关的诗句,而这些诗歌的作者,既不是孤居山林的隐者,也不是回归田园的文士,而是行走在庄稼地里的绿野耕夫,其中年龄最大的已经有74岁。

文人吟诗,重韵味儿,而农民吟诗,则融合了多样化的表演。在赛诗会上,原本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诗人们“诗艺结合”,或为诗歌谱以曲调,高亢嘹亮更显大气,或辅以浦江特有的道情,宛转悠扬更显韵味儿,还有农民当场泼墨挥毫……诗情荡漾,在这座古老的祠堂里散发着一股泥土的芬芳。

据了解,为了让农民充分展示自我,本届赛诗会的评判权也交给了农民,评委组由历届农民赛诗会的一等奖选手组成,参与评选。最终,吴健中的《咏前吴胜景》以及徐巧良的《看山田油菜花有感》获得了大会的一等奖。

大俗即大雅。承接在泥土之上的汗珠是最真实的,承接在泥土之上的歌行是最朴实的。对于浦江很多乡镇的农民来说,写诗本身就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春种秋收之中,他们触摸到了万物的生长更迭,并“以诗言志”,试图给单调的生活增添诗一样的色彩。

著名诗人海子曾说过: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选择永恒的事业。农民诗人余秀华的一夜走红让社会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农民诗人”这一群体上,或追捧,或稀罕,或怜悯。而无论外界如何喧嚣,浦江的农民诗人们依旧执着,将写诗作为了永恒的事业,他们干农活,写农事,在春种秋收之中,把生活和写诗相结合,铭刻成了中国乡土文化的范本。

讴歌“五水共治” 颂扬“两美”浦江
丰安百姓用诗词为绿水青山喝彩

昨日下午,浦江县第五届农民赛诗会在前吴乡彩色村落——罗源村文化礼堂举行。来自全县各乡镇(街道)的诗词爱好者欢聚一堂,以“秀美前吴·春日田园”为主题,吟诗诵词,争相赛艺。县委常委、副县长郑文红,副县长张卫东出席赛诗会。
两年来,我县坚持以“撕开一个缺口、树立一个样板”为总目标,率先完成“清三河”任务,成为全省首批“清三河”达标县,并成功捧获省“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县(市、区)大禹鼎;浦阳江断面水质已经从连续8年的劣Ⅴ类基本达到Ⅲ类水,壶源江稳定保持在Ⅱ类水;壶源江全线、浦阳江同乐段率先被省人大认定为“可游泳河段”,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跃升至全省第18位,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县治水治出了一片绿水青山,也治出了38万浦江人民期盼已久的美好生活。
郑文红指出,农民赛诗会是一个传承诗词文化、展示农民风采、传递社会正能量的舞台,它的连续举办不仅极大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示了浦江诗词的文化内涵和浦江农民的崭新风貌,更打造了一张诗词文化走出浦江、走向中国的文化名片,也让诗词走进了越来越多的寻常百姓人家中。而本届农民赛诗会以“秀美前吴·春日田园”为主题,也正是对我县“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以来种种变化的一次重要展示。
本届赛诗会共有22名选手参加,年龄最大的今年已经74岁。他们都是来自诗联学会(仙华诗社)、玄鹿吟社、前于文史组、吴溪诗社、嵩溪学社、作家协会等文学诗词社团的地道农民。他们用吟诵、民歌、婺剧、越剧、什锦、道情、快板等方式对诗歌进行了生动演绎,道出了“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无违建县”创建等工作带来的巨大转变,描绘了浦江的好山好水,倾诉了爱国爱家的真挚情怀。一位位勤劳朴实的农民,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对我县的绿水青山点赞喝彩,表达了每一位浦江人对家园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讴歌和颂扬。
本届农民赛诗会还首次把评判权交给了农民,由历届赛诗会的一等奖选手组成评委会,让农民自己来评定,真正把舞台交给了农民。比赛共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胜奖12名。

共0页 0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