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小筑 回复本帖
东方姝

东方姝 布衣

  • 55

    主题

  • 237

    帖子

  • 298

    积分

【南山夜话】菊子同学《捡核桃的小姑娘》作品赏析

2015-04-02 11:22:57

      

      

       四月的南山,春意盎然,竹韵飘香,4月1日晚上8点,竹韵南山文友交流群里,选取了菊子同学的精品文章《捡核桃的小姑娘》http://www.vsread.com/article-531953.html,正举行佳作赏析活动,文友们各抒己见。   

【东方姝】

       菊子的散文《捡核桃的小姑娘》,感情真挚,清新质朴,蕴着浓浓的乡土气息,童年捡核桃的记忆,穿插着喜怒哀乐,读了让人身临其境。平时文文静静,为了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却又敢于而与人交手的小姑娘菊子,做事风风火火,性格胆大率真的妹妹形象,都跃然纸上。因为有情,因为有爱,因为感恩,文章极富感染力,给人带来满满的感动,这篇文章斩获精品,实至名归。下面请作者菊子同学先作个“创作谈”。

 

 

 

【菊子同学】

             以感恩的心情怀念苦难
                      ——《捡核桃的小姑娘》创作谈
   《捡核桃的小姑娘》于2012年12月完成初稿,2015年3月整理第二稿后在江山文学网“竹韵南山”文学社团发表并被推荐为“精品”,是一篇未经艺术渲染的纪实散文。借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我简要谈谈自己的创作体会,与各位老师、各位文友分享创作的喜乐,并希望大家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修改意见建议,帮助菊子获得更大的提升,让《捡核桃的小姑娘》成为南山人共同的“精品”。
  一、关于创作动机和背景
    我是一个出生在偏远山区的女孩,在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大背景下,由于受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从小吃了不少苦,很多都达到了艺术创作也难以企及的程度。幸运的是,我有一个坚韧的母亲,她不识一个字,却以常人所不能容的容,常人所不能爱的爱,把一个在那样特定的环境下应该长成扭曲病态的女孩,培养成了一个正常人,这种正常,在我年幼时表现为坚毅和忍耐,成年以后,是慈悲和宽容。从苦难中超脱出来,用看故事心情怀念自己的成长,用感恩的心面对生活给予的一切际遇。我只能感恩,因为就在我身边,那些和我一样被赐予女性特征的生命,她们有的没有长大的机会,而侥幸活着的,也大多无法像男人那样有尊严的存活。而我,无疑是幸运的,我是上帝的宠儿,我活着,有理想的活,按照自己的意志有尊严的活。
    有人说,苦难出诗人。我不是诗人,但我是识字的女人,我有一种使命感,我得用我识得的文字,向世人讲述发生在我和我周围的姐妹们身上的那些事,那是一段客观存在的历史的缩影,不该轻易被抹去的。在这种使命感的驱使下,2010年起,我陆续写了一组以我的生活经历为内容的纪实散文,《捡核桃的小姑娘》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关于创作思路
    一是以“感恩”贯穿全文。我在创作《捡核桃的小姑娘》时,只有一个想法,就是以感恩的心来怀念苦难,于是,全篇都以“感恩”来贯穿。这一点,在题记中我就进行了“表白”:“风吹过年华,我在如水的月色中低声吟唱感恩的歌,对着那树。”另外,整篇文章的每一个细节,我都是以包含真诚的感恩来处理的,包括谋篇布局、素材选取和遣词造句。
    首先,在谋篇布局上,这篇散文可以分为三部分:开头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简要地介绍家乡的情况,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中间部分回忆我和妹妹小时候捡核桃发生的种种往事;倒数两个自然段为第三部分,回归现实,概述当下家乡核桃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我和妹妹小时候捡核桃的情形形成鲜明的对比,由此转入抒情,虽然有些心酸,但更对家乡人现在的生活感到欣慰。事实上,去掉首尾两个部分,也可以成为一篇结构完整的散文,但我特意加入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就是为了表达“感恩”的需要。我为什么不觉得捡核桃是一件残酷的事情,不怨恨苦难的生活呢?第一部分清楚地作了交代,我和妹妹必须去捡核桃,因为当时既要吃饭,又要花钱,核桃树见效慢,乡亲们无法兼顾,只好先考虑吃饭问题,不给核桃树生长留空间。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业转型必须要有这样一个艰难的过程,不能怪谁。同时,第三部分又呼应第一部分,作出了回答,我和妹妹的苦难,不过是“生不逢时”,而“生不逢时”要怨恨谁呢?所以,我只有感恩,没有怨恨。
    其次,在素材的取舍上,我也试图尽量围绕“感恩”来选取材料。比如,文章中写我和妹妹为了抢先捡第一拨核桃而发生的不愉快,会给人感觉一个村子的人为了那几个核桃抢得你死我活,有点稍微偏离“感恩”的主线,于是,我用一个细节作弥补,有意识地在文中插叙了乡亲们与我和妹妹之间发生的一个典型的场景:“起初,乡亲们见妹妹哭得那么伤心,以为是做姐姐的我欺负她了,便好心好意地去哄她,可她不经哄,越哄越哭,有的就会转过来批评我不该欺负妹妹,无论他们怎么说我,我都只是笑笑,什么话也不会说。后来,大家都知道她是因为捡不到核桃而哭,就再也不会去哄她了,而是故意在旁边引诱她,捡到一个核桃,就故意高兴地说:‘喂喂喂......又找着个了!’”这个细节是真实的,但十多年捡核桃的过程中,我和妹妹与乡亲们发生过很多事,有愉快的,也有不愉快的,在此,我只选取这样一个小细节,生活艰辛,大家都想捡到核桃,但对小孩子还是充满了关爱,以此展现残酷生活中温馨的一面,表达我对陪伴我成长的乡亲们的深深的感恩之情。
    又如,文中还回忆了我和妹妹因为核桃而与两个男孩子打架的往事。这也是一件真实的事情,这是我捡核桃经历中的高潮,也是此文的高潮,不可舍去。但我在叙述时作了元素的取舍,只作了场景再现,没有刻画心理感受。因为当时的心理感受是负面的,已经达到了怒不可遏的地步,对此,我在文中进行了模糊处理。对打架场景的再现,我也试图尽量用风趣的语言进行轻松的描绘,“雷声配合着气氛隆隆作响,雨也越下越大,我浑身都充满了不可战胜的力量,可正是起劲的时候,老大却突然松开手后退了几步,用极其疑惑的眼神盯着我看了一会儿,然后迅速转身拉起他弟弟,背上篮子抬起竹竿逃走了”,把负面的情绪转化为正面,把消极的事情化为积极,对伤心的往事付诸淡然。这一切,既是对那两个小伙伴当时“手下留情”的感恩,也是对这一切终成过往的释然。
    另外,在遣词造句上,我也试图始终以感恩的心态来回忆每一个细节并体现在语言文字的选用上。比如,“一个铁核桃从树上落到地上,只要不被人拾起或被牲口捡了吃,都有长成一株大树的前程。”我没有说“都会长成一棵大核桃树”,而是说“都有长成一株大树的前程”,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体现我对核桃树“前程”被毁的隐隐惋惜之心,以及对核桃树如亲人般的感恩之情。又如,“以为正在熟睡的妈妈,每次都会在身后毛骨悚然地喊道:‘乖,只能捡掉在地上的,不能摘人家树上的。’”用了“毛骨悚然”一词,体现了我对黑夜捡核桃这事感到害怕,但在我的心里面,那样的场景又是温馨的。妈妈的话以“乖”开头,这个“乖”字必不可少,因为在我的家乡,“乖”是对小孩子最温情的爱称。我描绘这一细节,想传递这样一种心情给和我有缘的读者朋友:虽然半夜起来捡核桃是恐怖而辛苦的,但我和妹妹是乐意的,因为我们有爱我们的妈妈,我们半夜起来捡核桃,就是为了让妈妈多睡一会,减轻她养育我们的负担。我试图以此来表达我对我母亲的深深的感恩。
    在最后一部分两个自然段中,每一个细节我都试图以轻松的笔调遣词造句,并传递出足够厚重的感恩之情。此处的感恩,已经上升了一个层次,是在感恩父母、感恩乡亲、感恩小伙伴、感恩核桃树、感恩养育我的家乡的基础上,对祖国的无尽的感恩。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很多时候,政府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老百姓不理解,不相信,不支持,即使这样,政府还是强势推动,以实际成效取得老百姓的信任,让老百姓转变了态度,于是,出现了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家乡山高坡陡,到处是坚硬的石灰石,聪明的父老乡亲们找来炸药,在石头上凿一个炮眼,放一炮,就出来一个坑,春节前后,便到山沟里挖一棵核桃大苗,嫁接上泡核桃的枝,栽到坑里,施足农家肥,到了春天,就会出现一树的新绿,一树的希望。不过三五年,新栽的核桃就可以挂果,并每年翻着倍的增长,为贫穷的人家雪中送炭,为富裕的人家锦上添花。”如此欣欣向荣的景象,“见一斑而窥全豹”地反映出国泰民安的美好图景,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体会这是多么令人欣慰的事情。我想与读者分享这种欣慰,便用了一连串的动词,尽力描绘出那生动的场景。在这种情况下,我感恩祖国的感情,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真情流露,自己不觉得假大空,也不觉得不好意思。“家乡的核桃树多了,村里的孩子们上学也可以‘领工资’了”,和我小时候相比,这是一种多么惬意的生活啊,这天差地别的改变,都得益于国家的扶持,我怎能不感恩呢!
    文章最后以“我和妹妹,不再是小姑娘了”,在点题的同时戛然而止,不知是否能给读者“回味无穷”的感觉,因为在此处,我想表达的东西实在太多了:遗憾,我是多么想再做一回小姑娘,和现在的孩子们一样,无忧无虑地成长,但“却已物是人非,再也不能”;酸楚,曾经和我一起捡核桃的妹妹,如今已经远嫁他乡,我们再也不能一起劳作、同甘共苦了;庆幸,在那样艰苦的磨练下,我们还是顺利地长大了,不再是小姑娘了,我们不再怕黑,不再劳苦,不再挨饿受冻,我们已经是能够主宰自己人生的大人了;忧伤,青春易逝,红颜易老,那么艰辛的长大,可还来不及好好享受生活、细细体味人生,我们就已经老去,不再是小姑娘了......这复杂的感情,只化为一句话:“我和妹妹,不再是小姑娘了。”于是,又回到“感恩”上来。那就感恩吧,以感恩的心活着,并写字。
     二是尽量赋予文章最为丰富的内涵。在鲜明突出的“感恩”的主题下,尽力运用衬托、对比和细节描写等艺术手段,以“言外之意”的方式,赋予文章深刻的内涵,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可以让读者多进行角度解读,在文中找到相似的情感体验,引起感情共鸣。对此,我略举几例,比如,妹妹的急性子和我的慢性子之间互相衬托,刻画出主人公鲜明的性格特征,反映了农村孩子的勤劳、朴实。我和妹妹“出门以后就不再抬头看上面,免得招来麻烦”与那两个孩子当着主人的面上树打核桃,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出农家孩子的多样性。用现在的生活与过去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了国家对产业发展和基础教育等农村工作的重视等。
    另外,我还用了两个细节来反映家乡人严重的“重男轻女的思想”。一处是我们和那两个孩子打架之后,乡亲们开玩笑说:“么么,老张家那个老大,幸亏只是个闺女!”这句话是原话,我没有经过加工。本来是平平常常的孩子打架的小事,如果是男孩子之间打,打就打了,但因为我们是女孩子,就要被广泛传讲,而且还要庆幸我只是闺女,这句话包含了很丰富的言外之意,这既是对一个女孩的另眼相看,又是对一个女孩的彻底蔑视——你再能干又如何,你只是个闺女!反映了家乡人骨子里藏不住的“男尊女卑”的共识。另一个细节是,打架这事本来是那两个男孩子的错,应该是我父母找上门去跟对方理论,但我的父母却等待着对方父母找上门大干一架,这既体现出了我父母的宽容,也体现出村里女孩低人一等的现状。女孩就是低人一等,这思想是根深蒂固的,不但男人们这么认为,我们女孩也这么认为,不但外人这么认为,亲生父母也这样认为,所以,打架这事,我们理直气不壮。
    最后,我想说,对于写作,我没有受过系统的学习和专业的训练,无法做到有意识的创作,更多的只是出于本能的倾诉。对于散文写作,目前我给自己的努力方向是以文艺的笔调呈现真实的生活,可由于历练不多,积淀不够,常常感到心有余力不足,写成的文章难免辞不达意。这次,南山给了我这个宝贵的交流机会,我就以同样感恩的心,推心置腹地和大家聊聊我的真实体会,请大家给予指点和帮助,菊子一定认真倾听,汲取营养。
   《捡核桃的小姑娘》已经不再只是菊子的小姑娘了,而是南山人共同的小姑娘,请大家多提修改意见,谢谢大家!

 


【羽青】
   【编者按】作者深情地回忆了自己在童年时捡核桃的种种情形。半夜捡核桃的种种乐趣及由此发生的打架等种种事件生动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在那个苦难的时代,捡核桃还有另外一层意义,那就是可以换取钱,以继续有书读,减轻大人的负担。读来感人至深。作者深爱着自己的故乡——“中国核桃之乡”中的“核桃之乡”——云南省凤庆县郭大寨乡。作者长大后依然眷恋童年捡核桃的时光。可是时过境迁,随着时代的变化,国家惠农政策的影响下,核桃种植成为农作物的“主角”。捡核桃的行为也因忙而几乎无人去做了。从这个现象,可以看到作者和父老乡亲的心里其实都是幸福和愉悦的,大面积种植核桃产生的经济效益不言而喻,“不过三五年,新栽的核桃就可以挂果,并每年翻着倍的增长,为贫穷的人家雪中送炭,为富裕的人家锦上添花。”最后,作者由衷地发出感叹:家乡的核桃树多了,村里的孩子们上学也可以“领工资”了,我和妹妹,不再是小姑娘了。反映了国家重视乡村教育的可喜变化。文字细腻感人,质朴纯实,情真意切。读后,犹有一股清爽的春风拂面,清新、自然。美文共赏!南山因您而更精彩!期待更多佳作!【编辑:羽青】

    《捡核桃的小姑娘》美文赏析:本人最欣赏的还是第一段:离了我生命中经历过的任何,我都不是现在的自己。包括那永远茂盛在我记忆中的慈祥的核桃树。风吹过年华,我在如水的月色中低声吟唱感恩的歌,对着那树。这一段有画龙点睛之效,亦为后面写捡核桃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检核桃不仅是作者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驿站、一个节点,更是能改变、影响作者一生的一个生活片段。将核桃树拟人化,点出了核桃树的巨大作用,感恩之情油然而生。未通读全文的读者,就能在第一段有所感悟。
   
下面谈谈我的编发感受,首先,我喜欢乡村题材的散文,尤其是像她写的,其实我们都有类似的经历,所以很容易就引起了共鸣,本文的成功之处很值得借鉴,首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题本,加以思想的升华,有著名作家与我说过,写的东西首先是能感动自己,带着一种强烈的感情。其次,必须要热爱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热爱身边的人。显然,这些她都做到了,文章有血有肉,真情实感,我估计没错的话,作者是流泪写完的,这文章就充满了灵性了,而不再是硬生生的文字。第一段有画龙点睛之效,为后面铺设,不好意思,我刚才其实是有眼泪流了出来的,我是个性情中人,看这文章,真的很能感染人的,况且,作者谈了很多创作的感受、创作的艺术化处理,这些是非常有必要的,是我们必须借鉴的,包括我,我们写文不能原原本本的原生态的表述,这与唱原生态的歌曲是不同的,散文的本性是形散而神不散,写出了"神"——唯一的一个主线,故事都能围绕着一个中心思想来展开,这也是她的独到之处,我的中国作协的文友陈永康老师(解放军后勤部创作室主任),在2015年2月26日与我会面时曾经谈到,写作不要面面俱到,只要抓住一点展开来写,就可以了,这点对我很大的启发,我愿与大家分享。今天菊子的这篇文章获精品,成功不是偶然的,是多年的一个沉淀,这同时告诉我们一件不争的事实:作家要深入生活,扎根生活,发现生活,乡土文章永远是我们的好的精神食粮,对后辈也是一种了解和感知,感化,各位千万不要认为土,但接地气,菊子的文,未亲身经历是写不出来的。当然,与绝品来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建议我们都多看下绝品的文章,人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文字在描写情境方面,想象空间的描述出于非常真实、质朴的情感,这是作者的优点之一,同时,我认为还可以升华一些,总的来说,是非常难得的了。
   修改意见之一:关于文章段落,共有11段,有些段可能过于堆叠,建议可以稍拉开些,将最能表达该段的文字作为一小段,如“一切,依然历历在目”;之二:文字的描述有些段落过于平淡、单薄,可以适时升华一些;之三:最后一段,似乎可以处理得更好的。?另外,文章的起名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我写作的习惯,就是将文章的精彩、精髓、含蕴融为一体,精心构思出一个能体现文章的所有的一个文章名字,如我的《跨越苍茫》、《阳光下的精神枷锁》、《苦楝花开》等,稍为含蓄些,你看《白杨礼赞》,题目就很吸引人去看,相信我的《海市蜃楼》,大家看题目就有一种想进入的欲望,见笑了。我没其它意见了。
 

【悦心】

    我是怀着虔诚的心读完菊子的《捡核桃的小姑娘》。生命中的过往镌刻着成长的印记。作者回忆童年,勤捡核桃的经历,充满快乐,饱含心酸,忍受恐惧,承受委屈,一路艰险劳累,却因满怀希望而乐趣不断。真情流于笔尖,描绘了一幅意趣盎然,淳朴自然的山村风景画。文中捡核桃的两个个性鲜明的小姑娘令人印象深刻:一个急躁咋呼,一个娴静沉稳。从中可得到启示: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细心,沉稳方可得意外收获。童年的趣味来源于故乡的老核桃树,老核桃树见证了作者的成长;惠农的春风吹过故乡的原野,故乡遍植核桃树,家乡的人走上富裕之路。作者心怀感恩,感叹家乡的发展,抒发一份浓浓的乡情。实在是一篇感恩佳作!

【瑞川】

    读菊子老师美文后,学作七绝二首:恭喜恭贺竹韵南山人才辈出、佳作连连
            一
       欣读南山菊子章,春风扑面送书香。
       

       轻挥椽笔凌云气,竹韵无尘玉蕴光!
             
            二

       竹韵无尘玉蕴光,真情至贵念家乡。

       衣巾半染忪筠气,余事倾心艺瓣香。

【谷花茶】

   《捡核桃的小姑娘》文笔流畅,文风纯朴,情感真挚,借主人公少年时代捡核桃的往事,回顾了那个时代的经济状况和生活背景,最主要的是那个时代的读书少年攒钱读书的进取心,读了让人感动含泪,这正是家乡的希望,是纯朴的家乡人民对美好未来的拳拳寄托。作品的尾声叙述家乡小孩已不去捡核桃了,因为家乡已有了十多万亩优质核桃园,反映了家乡人民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上发生了巨大的好变化。家乡人的生活幸福了。这是作品的中心思想价值。我爱读《捡核挑的小姑娘》!

【东皋公】

    菊子同学这篇大作,虽是散文,但在细节描写的精细程度,不亚于一篇小说,而就整篇文章蒙太奇式的结构,可以看成是一篇微电影剧本。童年的艰辛,而小姐妹两的懂事,尤其是惜墨若金的菊子同学不惜花费大量语句来描写妹妹的纯真与聪明,与开头大人的交代相呼应,一个贫困而充满天伦之乐的家庭氛围跃然纸上。大量的篇幅是人不忍卒读,有一唱三叹之感,但整篇构思有符合古人哀而不伤的中和标准。一个近年来案牍劳神的公务人员,文章一篇比一篇精彩,实属不易。然而菊子同学将创造的更精彩是我们的期待!

【天地间】

    菊子的心中,有一片核桃树,这片树深深扎根于菊子的灵魂,核桃树,何尝不是菊子老师那历经艰辛、无私奉献的母亲,所以,此文才感人至深!菊子也许自己都未曾察觉,核桃树与母亲,已经不可分割了。千里马,还需遇到伯乐,好的文章,需负责任的编辑点评!敬佩菊子、羽青二位老师!

 

【潇湘月】
    菊子的体会交流相当深刻,创作的背后,有感情,有经历,有体验,菊子同学已经感动南山了,我很喜欢南山这个温暖的家,还有菊子温暖的文字,菊子同学文章原汁原味,平淡是真,接地气的都是好文章,羽青的编辑水平也很不错,羽青老师是个好编辑,对菊子同学的文章很用心,对我的文章也很用心,我也会继续努力写出好文,争取在南山写文得到精品,情感方面我会跟菊子同学学习借鉴。也希望把其他文友的文字拿来赏析讨论。

 

【纳兰寻】

    细节决定成败,您的细节处理很周密!佩服,默默学习中…… 首先,直说,江山的绝品,大家应该看过,此文,在主旨上,是绝品的苗子,其次,就是个别字句的斟酌推敲,这就依靠菊子老师继续把握和修改。
 
   大家热烈的讨论中,两个小时悄然而过,大家意犹未尽。为了共同

提高创作水平,增进交流,以后不断推出南山文友佳作赏析活动,欢

迎大家关注。

 

 

菊子同学简介

    云南凤庆张光菊,80后茶乡女子,近年来,在《人民日报》、《中国组织人事报》、《云南日报》和《云岭先锋》等报刊杂志及各大主流网站发表时政评论和宣传稿件数千篇,文艺作品多次在地方报刊发表,文章充满真情实感,文笔细腻,意蕴深刻,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加入竹韵南山社团以后,多篇散文被江山系统评为精品。
      
“我是临水那支具有使命的茉莉,开放和凋谢,都是受了月光的诱

东方姝

东方姝 布衣

  • 55

    主题

  • 237

    帖子

  • 298

    积分

2015-04-02 14:38:01

通过主持菊子佳作赏析讨论会,虽然是第一次,做的也不够好,但是我是得到了学习的机会,感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

东方姝

东方姝 布衣

  • 55

    主题

  • 237

    帖子

  • 298

    积分

2015-04-05 18:05:57

给一叶草老师,瑞川老师敬茶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