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水榭(本社团不接受非首发稿件,投稿请标注首发,不标注的稿件退稿) 回复本帖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5-04-20 14:46:03

22、【流年】遍地草长(散文)作者:李新立

【编者按】草,和山村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生命力顽强,自由疯长,清新了山村的空气,芬芳了山坡原野,妩媚了沟谷大地。不仅如此,它更是牲畜的粮食,人间的薪火,甚至饥荒年代还是救命草,作者饱含深情描绘着草的四季状貌,展示着草与农村生活的密切关系:烧火做饭,喂肥牲畜,为人充饥,甚至救过作者的命。并且,草还连接着人间与神灵的世界——“燎疳”活动,祈祷着人们不生疮患病,也神谕着丰收的年景;落草民俗,则是在逝者身下铺了一层厚厚的枯草,大约如此逝者才会入土为安。野草,似乎微不足道,但在作者深情的文笔下,生生不息的草,与山村周围的一切景致一起,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图画,深深镌刻在游子的心里,永远不会褪色!真情美文,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5-04-21 09:51:08

23、【流年】树岛(散文)作者:岳阳冯六一

【编者按】一棵耸立在水天茫茫洞庭湖中央的树,成为了一座绿色的树岛,作者坐船越过茂密的芦苇荡去看望此树,追寻此树的来源,寻找它与君山岛遥相呼应的隐秘,感受着大自然中此风景的意义。作者笔触细腻,在水面穿越时的所见所闻,无不生动形象地描摹出来,对人类为经济利益圈围景观,切割地脉、文脉、人脉的作法不无痛心。无数文士得知洞庭湖湿地将变成钢筋水泥的森林后,联名上书,疾呼,于是上苍赐予这样的一块水草丰美的宝地才得以保存,湿地中的这棵树也得以生存。作者不仅生动描绘着树的远景,也诗意勾勒着此树近镜头的状貌,字里行间浸润着对大自然馈赠的此树的深情。拟人化的描写,对此树历史的追寻,无不展示着作者对树岛的亲近与爱恋。好一座树岛,她铭刻着神话传说的神秘,也记录了现实无名伙夫朴素的思想,更成为险恶江湖上的生命的航标!文章文字灵动诗意,蕴含思想深刻,带给人美的享受的同时也启迪人们深思:该如何正确对待具有历史价值的自然景观,让登岳阳楼极目洞庭大湖的壮美不受经济利益的蹂躏。好文,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5-04-22 22:36:01

24、【流年】年嘉湖畔(散文)作者:梦天岚

 【编者按】遗忘与未来的意义,存在的价值,如何面对生活,该坚守什么,如何看待过往的美好,对不变与变的态度,如何理性对待所见,如何让自己的心湖依然不失清澈,在矛盾和迷惘时如何战胜自我……这些厚重的话题,是作者在位于长沙市区烈士公园东部的年嘉湖畔思考出来的。面对湖面辽阔,烟波浩渺,水光潋滟的年嘉湖畔,作者思绪翩跹,借物寓意,思考着关于人生与社会的诸多话题,寓深刻思想于事物生动的表象中,带给人深深的启迪。年嘉湖,她伴随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代代长沙人的成长,也承载着许多长沙人的儿时回忆,更寄托了长沙人“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宽广胸怀!她映衬了长沙的文化底蕴和思想的高度,此成就于年嘉湖畔的力作,就是十分典型的例证。西方哲人说:我思故我在。一篇从年嘉湖引申出来的思想佳章,展示了思想者的不尽智慧。文笔厚重的力作,推荐赏阅!【编辑:风逝】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5-04-23 14:39:44

 

 

25、【流年】流走的村子(散文)作者:岳阳冯六一

【编者按】作者似一个丹青高手,将黎冯湾的近景描摹出一幅让人心生沧桑之感的水墨画,那些恰切精准的比喻,写尽了村落今日的荒寥残败。为两条河流怀抱着的黎冯湾在作者的记忆里是那么丰饶,而今依然留在了小伙伴念唱的民谣里。河流平日里如镜子般明静,发水时充满野性。黎冯湾,父亲从那儿走出,他的水路泛着水的苦难和光泽;“我”从那儿走出,“我”的水路是灵动的,清晰可辨入云的身段。在黎冯湾不远,曾有古老国都的废墟。而今因水患迁徙了黎冯湾已经没有了古樟树木绿荫的遮蔽,也没有了往日的清明祥和。作者以舒缓的笔调追忆着村庄的往昔,慨叹着数百年生息出来的村落气息的衰朽衰微,字里行间表达着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流走的村子,流不走的是深深印入她的子孙心里的文脉与地气。真情文字,带着淡淡的愁绪,述说着对流走的村子的深深惋惜,引发着读者的情感共鸣。佳作,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5-04-24 09:31:07

 

26、【流年】疯子事件(小说)作者:李健

【编者按】小说构思巧妙,以所谓的“疯子事件”为引子,一步步寻根求源,让读者最后如梦初醒,原来那个疯子小槐真的是正常人,只是因为少年时看见父亲与嫂子的苟合心里留有阴影,加之性格懦弱,整天担心自己妻子被父亲搞了戴绿帽子,心惊胆战,才表现出那种疑神疑鬼的神经质的样子。他选择媳妇时不敢选父亲看上的,他结了婚也不敢外出打工,只好在家守着盯着妻子。小说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去看那个疯子的表现,深刻反映了农村大量外出务工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夫妻情感的淡漠,亲情的缺失,伦理的沦丧……大槐妻子在丈夫责问其选择时的茫然,让你觉得大槐妻子与其公爹的乱伦似乎也不是罪不可恕。与大槐长期夫妻两地分居,缺少关爱,病痛时需要依靠才会如此。小说结尾,那个导致儿子小槐变成“疯子”的村长德满失踪了,村子里变得百无邪事。一切似乎变得平和安宁,但是小说带给人的震撼却是深远的,当大量务工人员涌到城市。他们以及其亲人的精神与生理需求甚至留守孩子的教育,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它关乎到许多家庭的和睦与安宁,更关乎到社会的和谐。小说文笔生动,语言贴近生活,以小见大,反映了农村大量务工人员外出带来的尖锐现实。视角独特的力作,编辑推荐赏阅!【编辑:风逝】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5-04-24 09:32:03

27、

【流年】可爱的动物(散文)作者:五月小丫

【编者按】作者笔下四则有关动物的短章,那么生动入微,栩栩如生地描画出了动物们的可爱情态,充满了对小动物们的爱怜之情。远远望去电线上像一颗颗音符的燕子,常常回归老住处,晚归时作者在默默祈求它们早些到来。误把公鸡做爱妻的大白鹅,呵护公鸡可谓无微不至,当见到公鸡有危险,会奋不顾身去保护。活泼淘气的小羊常常弄乱居室,临死时的祈求叫声却那么催人动容。爱叼东西的黑子,聪颖可爱,病了也那么楚楚可怜。作者以拟人的手法,赋予了动物们以人的情感,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与动物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好文,语言灵动,对各类动物的描写惟妙惟肖,读之,仿佛那些可爱的动物就活跃在我们眼前。推荐赏阅,一起欣赏作者笔下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们美丽的情态!【编辑:风逝】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5-04-25 14:00:25

 

28、【流年】故乡的心脏(散文)作者:水墨灵溪

【编者按】将故乡比作一个具有生命力的人,心脏是土生土长在那片黄土地上的劳动人民,还有那些没有生命的物——故乡的山水、树木、河流、田野、土窑、菜园、水塔等等,这些都是故乡心脏的组成。作者思维独特,将故乡赋予了生命,她哺育了无数代的故乡人,生生不息,随岁月变迁,她也会老去,但她的一切,包括大槐树的梢头垂挂的弯月,夜晚明亮的灯火,还有她的地域方言,风俗文化,老祖父的音容笑貌……都存活于她的儿女的心中。作者用“心脏”做喻,叙议结合,写出了故乡在儿女心中的重要位置,抒发着对故乡深深的依恋和不尽的深情。真情佳作,推荐赏阅。【编辑:风逝】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5-04-26 07:30:09

29、【流年】枯树桩上的雕塑(赏析)雪千寻

【编者按】作为山地小说《望》的第一编辑,读了此文作者的赏析,不时产生着共鸣。作者从小说反映的贴近现实的主题入笔,剖析着原作的社会意义,褒奖作品的深刻内涵,之后详尽分析原作题目《望》的意蕴,小说侧面描写渲染老人的孤独晚景、烘托主题的作用,场景描写渲染人物心情含蓄反映人物内心需求的作用,以及正面描写的面面感凸显老人对亲情团圆的极度渴望。还有文中虚写主人公儿女的方式,夕阳、老猫的描写,类比、衬托着老人的悲凉晚景。作者特别点明原作以点带面,画面感十足,用白描语言描述人物,用散文式的借景抒情来渲染主人公孤独寂寞的心情的特色。不仅如此,作者还借自己从文中获得的诸多感悟揭示原作的社会意义,高度赞誉了原文深刻的警示作用。此赏析分析透彻,语言精准,紧紧抓住了原作的深刻丰厚的内涵、突出的艺术特色以及深远的社会意义加以剖析,展示了作者对文章研读之深刻、领悟之精深。如果说原作是一道色香味俱佳的美味大餐,此赏析便具有特级品尝师的味蕾。二者相得益彰,共显横溢的才气。编者倾情荐阅,愿文坛多些这样的美文引领者!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5-04-26 07:30:28

30、【流年】时光的舞蹈(散文外一篇)作者:岳阳冯六一

【编者按】时间,可以改变许多东西,它不仅苍老了人们的容颜,也沧桑了小径周围的风情。曾经的古镇陆城,遗留着诸多的历史文化的痕迹,晾晒的祖宗菩萨,业已腐朽残败的雕镂花草瑞兽的木板房屋,有古意律动的呀呀关合褐色的木门,幽寂的县衙治所……作者在一条小径静静走过,感受着时光跃动的脚步,仿若很久在时光里走过的人带着岁月的幽深韵味在向我们走来。【乡村的影子】现代化生活的入侵,让曾经清波映照的龙湾河消瘦得只余一脉细流了,河床里到处是挖采后废弃的坑穴,车流的声嚣划过宁静的乡村,高速路的修建,奔驰车辆的汽油味让那个世界的祖母也不得安宁,村民生活的丢弃物到处可见,古老的黎冯湾仅剩一处孤零零的青砖老屋,荒废的村子正在变成耕田。古老的村子最终会怎样?新墙河惨烈的1942年还有谁记得?在作者的文中读出了淡淡的愁绪。时光的流逝,我们一边在获得,一边又在失去,那些失去了的,也许仅仅会存在于某些人的记忆里吧。厚重的文字,隐匿着岁月的沧桑,带给人幽深的思绪。带给人们深刻的警示。推荐赏阅!【编辑:风逝】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5-04-28 08:49:55

31、【流年】点点红(散文)作者:西凉雪

【编者按】在作者的《点点红》中,我们再次认识了两个不同凡响的人物,一个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的萧红,她短暂的一生情感可谓相当坎坷,但其文学成就又是那么惹人瞩目。另一个是《红高粱》中的主角九儿。作为一个出身贫寒的弱女子,她一直试图把握自己的命运,尽管也经历了命运的坎坷,但是,她酣畅淋漓地活出了自我!被爱情欺骗的她,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去把握自己的命运,开拓自己的事业,成就自己无悔的人生。两个女人在作者的文字里展示着绝美的风采。作者将两个和“红”有关的奇女子放到一起,不管是现实里的萧红还是文学作品中酿起了享誉四乡的三十里红的久儿,她们都不畏于命运的摆布,活出了真正的自我。文章夹叙夹议,借两个女子的故事说事,叙事简洁明了,议论发人深思,带给人诸多的感悟。佳作,荐阅!【编辑:风逝】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5-04-28 08:51:34

32、【流年】我们为什么不爱排队(小说)作者:黄梵

【编者按】小说以“排队”为线索串起了“我”这个从事医疗器械营销的年轻人的种种经历,反映了我们的一部分国民的素质低下的状态。尽管“我”不赞同大块头的房东的说辞,但在这个“干妈”或者说周围的环境的潜移默化下,“我”学会了粗声大气吆喝,更敢于在排队时加塞。“干妈”受伤时众人围观却没有人肯救助,出租车连连拒载,到医院不断有医生的熟人加塞,是“我”的怒吼让重伤的“干妈”才获得关注。“我”的爱情在蜜月中夭折,持有结婚证的“我”成了妻子情感世界需要排队的对象。当“我”在单位怒火中烧,为老实排队者维持公正,却因伤了挑衅规则者而蹲号子,赔款不说,还被下岗。倒是大家去排队算命很守规矩且越来越早,可以半夜起来把队伍排出几里外而乐此不疲。当“我”终于要告别“干妈”去美国深造,干妈的的话让“我”去美国成了去“花那么多时间老老实实去排队”,她的“无法无天也有无法无天的乐趣嘛”理论更进一步凸显了我们的“不排队爱加塞”挑战规则很有市场,这已经成了众人根深蒂固的一种畸形心态。一方面,众人痛恨“加塞者”,是“加塞者”的受害者;另一方面,我们又希望自己有“加塞”胜出的能力与机会。小说以一个年轻人的亲身经历反映着社会中一类人的处世哲学,或者不讲规则,靠武力称霸各个社会角落;或者缺乏爱心,见危不救,冷漠麻木;或者游戏感情,缺少对家庭对爱情的责任感;或者没有精神寄托,靠算命来麻木自己……小说文笔犀利,深刻剖析鞭笞着现实众多人身上的劣根性,这类人被作者称之为“猪族”。很厚重深刻的小说,强烈讽刺着现实里一些善于自我麻痹、自圆其说、自找乐子、自我陶醉,盲目相信未来的“猪族”,这似一面镜子,真实鲜活地映射着现实众生相,带给人深刻的思索。力作,笔者倾情荐阅!【编辑:风逝】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5-04-28 10:02:52

33、【流年】蔡伦和浏阳花炮(散文)

作者:丁纯蓝

【编者按】在读作者的文之前,笔者仅仅在历史书中笼统地了解蔡伦发明纸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具有重大贡献,对于他的发明对其他方面的影响鲜有所知。今天,看到作者别具一格的游记,将游览蔡伦纪念馆的所见所闻与浏阳市的花炮行业的蓬勃发展联系一起,让造纸术的作用更为具体化,使得笔者对蔡伦对人类的贡献的了解变得更为直观丰盈。大而言之,人类历史文化艺术得以传承,蔡伦功不可没;小而言之,浏阳市印刷行业、花炮行业的繁荣,蔡伦贡献巨大。作者叙议结合,让读者对四大发明者蔡伦心怀敬意之余,也了解了浏阳花炮繁荣的缘由。文章题目设有悬念,吸引读者,对蔡伦的纪念馆重点景物的描写细致生动,且议论及时,很好地凸显了蔡伦对人类的杰出贡献。很有意义的佳作,推荐赏阅。【编辑:风逝】

风逝

风逝 探花

  • 340

    主题

  • 8093

    帖子

  • 18361

    积分

2015-05-02 13:22:52

34、【流年】游戏女孩(小说)作者:李健

【编者按】小说开篇就让主人公高调出场,让我们认识了一个直爽、大方、活泼的女孩雪梅,在“我”帮她打电话的过程中与之相识,后来的寥寥几次的与之接触,侧面反映出女孩的性情,她开朗直率但又不是简单的单纯,她识破街上骗钱者装残疾的把戏,却又不去拆穿,豁达大度,又有些城府。她懂得“我”的诗歌,很有见解却又嘲笑“我”执着的生活态度;她游戏人生,但又有自己的游戏底线。小说以“我”的所见所感为线索,为读者呈现出一个洞悉现实、“玩”人生游戏而本质善良的女孩的形象,她利用男人的好色心理,与之周旋,从中获利,但是又不愿因此丧失做人底线。小说在结尾“我”窥视到的雪梅赶走蔡主任后的情形,令读者更入了解到了此女孩的内心世界。游戏是外表,她的内心世界还是渴望一份纯净的情感的。她对靠经营电话亭仅仅勉强糊口的“我”从不歧视,视为朋友,展示自己真诚的一面;但又玩弄对她图谋不轨的蔡主任,而这种游戏分明又不是她内心心甘情愿去做的。那奔涌的泪水,便是她对这种“游戏”的厌恶。小说以“出身农村,大学毕业没事做在流浪”的女孩为主人公,以细腻生动的文笔勾勒出一个女孩真实的生存状态。反映的现实,令人堪忧。而“我”则是一个刚参加工作两年就下了岗,之后自谋出路的年轻人,尽管收入微薄,但心里踏实。作品反映的大学生的就业状况真的发人深思。社会复杂,人心叵测,愿这个女孩不要再继续这些游戏而丧失自己的本真,能靠自己真实的努力去踏实并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耐人寻味的小说,推荐赏阅!【编辑:风逝】

 

共2页 12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