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石桥畔
|
【梧桐】“春天的故事”征文评选公告2015-04-15 21:14:41“魅力春天,激情飞扬”。
梧桐“春天的故事”征文活动,在广大文学朋友的积极支持与参与下,圆满结束。朋友们的秀字美文给梧桐文苑增添了秀锦隽花,在此,再次感谢大家的积极支持与厚爱。征文评选结果,现公布如下。敬请朋友们指导。一等奖 【获奖作品】【梧桐征文】春暖花开(微型小说) 【获奖作者】蔡进步 【文章网址】http://www.vsread.com/article-530818.html 【推荐理由】读这篇微小说,我们仿佛看到那个叫皇藏峪的地方,现在杏花盛开,待麦子成熟的时候,杏果满枝;仿佛看到那个叫二狗的农民辛勤劳动,眼睛里充满了丰收的希望。小说没有刻意的细节描写,却在近乎白描似的叙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清晰的人物形象,命运坎坷,生活艰辛,却丝毫不减勤劳善良的农民本色。笔法隽秀,情感深挚,凸现人性优点,富有正能量效应,特此推荐阅读。
二等奖 【获奖作品】【梧桐征文】风雨下江南(中篇小说) 【获奖作者】江南铁鹰 【文章网址】http://www.vsread.com/article-520292.html 【推荐理由】一篇荡气回肠又令人回味的抗战故事。小说情节曲折连环、扣人心弦又令人屏住呼吸、欲罢不能地一口气看完。最后结尾是当年的几位共产党、国民党、民间抗日英雄们几十年后又聚合到当年以死相拼、浴血奋战的夺宝地点,那一刻欣慰的慧然一笑,凝聚了多少抗战勇士们的热血,堆积出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文章一次次的警示国人:和平是来之不易的,我们世世代代要珍惜。
【获奖作品】【梧桐征文】 狼友(微电影) 【获奖作者】冯耀廷 【文章网址】http://www.vsread.com/article-525679.html 【推荐理由】剧本表现的是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动人故事。写了李青山夫妻俩因俩孩子要上高中,学费不够,就在承包国营林场的地里种上了西瓜、香瓜。在看瓜期间发现窝棚附近有一只母狼白天出去,不大功夫又原路返回。李青山猜到它一定是下了崽子肚子饿,于是将自己的饭菜放到它的窝口。时间一长,人狼之间产生了感情。村里有个青年叫钟大驴的听说后背着李青山毁了狼窝,抢了狼崽遭到了狼的报复,咬死了他家的母猪和猪仔。李青山听到母狼一声声的悲号心里难过,感叹这是无知者的悲哀。剧本通过李青山与母狼和谐相处,塑造了一个热爱自然,热爱动物的人物形象,同时也通过钟大驴这个人物反映出破坏自然,以满足贪欲之心的一些丑恶嘴脸,呼吁人们与动物和谐相处,爱自然就是爱自己这个道理。
三等奖 【获奖作品】【梧桐征文】来自春天的信笺(散文诗) 【获奖作者】失落的草帽 【文章网址】http://www.vsread.com/article-528129.html 【推荐理由】作品选材多样,从春燕垒巢落笔,引出盖新房的心愿,接着写鸭子的惬意,布谷鸟的叫,夜猫子的叫,山梁子上的凄婉笛声等等,引出故事或为故事的叙写铺设背景,同时很自然地展开情节,母亲的腿病舍不得花钱,村里的王麻子不肯帮忙翻地,村里的老财叔的故事,和何婶子说话,老人捡破烂维持生活,半夜黄皮子偷鸡,村支书给孙子盖新房等等,不长的篇幅,却从多个角度展示了现今农村的世态人情。故事看似散乱,却用一根线贯穿,那就是新房子的梦想,作者的情感隐含在这样庞杂的内容下,且时不时有所显露。从某个角度说,这个春天的故事,写的是农村人的梦想,关于惬意,关于有质量的生活,关于农村和农民的未来。一个有温度,有深度,有厚度的故事,作者不动声色地把故事讲完了,言有尽而意无穷。语言素朴,整散有致,节奏流畅,淡而有味。好的叙述语言总是收放自如的,特别是懂得“收”,那最见功力。
【获奖作品】【梧桐征文】陈县长想在老家吃顿饭(微型小说) 【获奖作者】蔡进步 【文章网址】http://www.vsread.com/article-532267.html 【推荐理由】看了这篇小说心里很不是滋味。县长陈为民就因为廉政为官,公正无私,回老家却遭遇了这样的待遇。说到底还是倒流河村的一些乡亲没有法制观念,想狐假虎威,想让县长徇私情,为自己知法犯法充放保护伞。看来一个公正无私的好干部要想做一个好官,要想干好党的事业,道路绝不是一帆风顺,但我们坚信,只要是好官,只要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做到公正无私,最终还是会被广大群众理解的。
【获奖作品】【梧桐征文】由婆婆丁说开去(散文) 【获奖作者】王明忠 【文章网址】http://www.vsread.com/article-527134.html 【推荐理由】这是一篇由一株寻常的婆婆丁里开出的记忆之花。早春时节的作者,漫步在田野之上,在春意料峭里,看到了一株怒放的婆婆丁。于是,作者想到了以前用婆婆丁果脯的日子,并转而想到了车轱辘菜,牤牛蛋,偷苜蓿以及一家人为了填饱肚子而不得不流离失所。文章逼真的再现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人们的真实生活,读来让人唏嘘、感叹,而在唏嘘感叹之余,则更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附:征文稿地址链接:http://www.vsread.com/bbs/topic-48120-587849.html 梧桐文苑社团 二零一五年四月十六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