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文
|
【星月随笔】关于灵感的一点浅见2015-04-20 16:02:18
有时候会问到一些喜爱写作的朋友,问他们一些关于写作流程上的东西,往往得到的答案的开始,就是文章写作首先需要有灵感这样一句话。以前听到这样的话的次数虽然很多,但从未深究过,今日倒有了些兴趣。 那什么是灵感呢?百度上的解释是:灵感是指文艺、科技活动中瞬间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突发思维状态。回归到写作上,它应当就是指写作活动中突发的一种感悟。那么这里就有几个点需要去考虑了。第一,灵感产生的时间,写作活动是一个连续性过程,分为不同的阶段,我们常说的灵感大多是在写作活动发生之前,由于对某个事物或事件或某种状态,产生了感悟,这诱发了我们的写作活动。但在写作过程中,同样也会有灵感的产生,而且也是常见的,是行文途中突发的创造性想法。第二,灵感的特性。灵感是突发的,我常用“飘然而来,忽然而去”来形容灵感,它的出现没有规律,不可捉摸,也不可强求。第三,灵感是对某个事物或事件或某种状态的感悟,这就涉及到灵感的来源问题,灵感从生理上说应该是脑的产物,属于思维,但我们更愿将其归入心灵或精神。既然灵感来源于心灵,而且是对某个事物或事件或某种状态的感悟,便对写作者的心灵有了要求,或者说是成为一个优秀写作者的条件,就是要求写作者拥有一颗敏感的内心,易于对发生的或存在于身边的事物、事件、状态等产生联想和体悟。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写作者,他需要有这种先天的或后天成就的敏锐感,他是易于被触动的,易于感怀的。 我们在弄清楚了灵感发生的时间、特性与来源之后,很容易去想一个问题,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灵感来的更频繁一些。想要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就需要分析灵感产生的条件。除了前面说到的需要一颗敏感的内心,擅于联想之外,还有什么呢?是一个我们往往会忽略,也是一个非常基础的东西,那就是实践经验的积累。我们会问,灵感作为一种主观的思维,它的产生应该是需要主观上的努力,要么更敏感些,要么学会联想和想象,为何需要客观上的实践?其实对于灵感的解释,说它是一种突发性的思维,我更倾向于说它是思维的飞跃,是一个由不通到通,由无感到有感的过程,既然是过程,而不是现象或状态,它的飞跃,就需要不断的实践,不断的追求,不断的经验积累,是量的积累过程,这些积累的经验,才是灵感真正的发源地,提供你联想与想象的原型的宝库。 有句话说得很好,“灵感来源于生活”,所以要有灵感,一是要走出去,去生活,去看大自然的风光,去体味人生的百态;二是要走回来,学习写作额理论基础,并不断实践,坚持写作。厚积薄发,灵感自然源源不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