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熏沱茶
|
【流年评论】三熏2015年4月评论2015-04-24 14:12:406 楼 文友:三熏沱茶 2015-04-03 17:51:11 从一开始“看血红的残阳,慢慢地掉进山谷。我……拍拍屁股上的尘土,慢腾腾地回家。”就像是给青春加了一片落寞的滤色镜。由此,文章就一直在低短调的格调里回旋出一种人生寂寥而惆怅的美。这种美,是有色彩和声音的。“太阳一点点地下移,挂在远处的山峰上,然后咚地一声,沉到了山谷里,只有血红的余晖,从山谷里射出,把西天烧得一片通红。”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相似的青春,但人生的寂寥与惆怅,或某种类似的境况,恰如那“咚”的一声,正是叩击灵魂的心声。作者并不刻意渲染人生的跌宕,但却分明能感到一种深沉与厚重的震憾。 文章叫《狐》,也确有灵性而感应的狐狸的身影,像传说,荒凉而又灵异。但这一切却不是传说,有文为证,作者帅!文章也帅!
2、【流年】凡人小事(散文) 作者:乔瑛儿 2 楼 文友:三熏沱茶 2015-04-20 01:23:34 《凡人小事》,把生活提纯成一篇棉质或亚麻质感的一样的文字。文章的每一个小节,是作者把嵌在时光里温暖的感悟,一缕一缕细心摘下,镶进了字里行间。用眼睛观察,用心灵感悟,用真情拥抱,平凡的人和事,就是你我他最质朴的生活。谢谢作者分享!
3、【流年】隐匿的民间(散文) 作者:杨献平 3 楼 文友:三熏沱茶 2015-04-23 14:32:49 跟着作者的际遇,前清辽州知县黄嘉州一家祖孙三代的简略家史,脉络清晰地呈现出来。而这段百年家史(从1898年的戊戌变法,到2005年作者再次去黄庄),没用一句考据,全是口口相传,正应了标题的“民间”味儿。像大热天围坐在树荫下扇着蒲扇摆的“龙门阵”,听得众人一阵嘘唏。这一百年间的人事况味,这其中的机缘与巧合,本身就极耐人寻味。
4、【流年】遍地草长(散文) 作者:李新立 3 楼 文友:三熏沱茶 2015-04-24 02:03:16 开篇一幅六盘山“臂弯”里早春的山村图。那些“自由疯长”的野草,“像率先奔跑的人,带动整个山村有了绿色。”至此,那司空见惯,漫山遍地的野草,在作者的笔下,深深根植进山村的岁月、生活里;那青草的气息,弥漫在阳光、空气里;甚至,那野草的生生不息,也暗示着神谕,连接着阴阳两界。作者对一草一木生发的体验和感悟,昭示着自然与生活给予我们的馈赠,也饱含着对山村那片土地的深情与厚爱。
5、【流年】像桐花一样美好(散文) 作者:月下笛 3 楼 文友:三熏沱茶 2015-04-24 14:03:28 又读到一篇青春扑面而来的文字。虽然青春已成为逝去的一些幻象,但那些影影绰绰的羞涩、胆怯、单纯,甚至是时而鲁莽或激越,都被镀上了一层纯净而萌美的光晕。在日复一日的现实中,旧时光如鸟兽般飞散,却在心之一隅,流诸笔端,将那些散落的光斑,围围拢拢,重聚一圈有气息、有惆怅、有心动,带着青葱味儿的光环。是为永不磨灭的青春最好的纪念与怀想。 |
|
|
三熏沱茶
|
2015-04-26 21:51:38
6、【流年】故乡的心脏(散文) 作者:水墨灵溪 2 楼 文友:三熏沱茶 2015-04-25 14:34:50 故乡是有心脏的。“每一个离开的和降临的生命,都组成了故乡的心脏。”除却此,“故乡的山水、树木、河流、田野、土窑、菜园、水塔等等都是故乡的心脏。离开了这些,故乡也只不过是一片荒芜和一片凄凉。”在作者眼里、笔下,故乡是有心脏、有生命的!故乡的生命,体现在每一个活泼泼的故乡人,存在于包括每一声亲切的乡音里,这些都构成了故乡的生命。故土之上的一切人、事、物都是故乡生命的延续,也是故乡的心脏跳动的一种方式。最后,作者生发出故乡这个有机的生命体“也会像我们的生命一般,走向消亡,……被时间埋入荒土之中。”那一刻,作者生生不息的故乡情,以及对故乡黄天厚土的拳拳之心,在寂灭的一瞬,推向了极致,遁入另一种形式的永恒。
7、【流年】富源胜境关的故事(散文) 作者:杨平原 6 楼 文友:三熏沱茶 2015-04-25 19:26:35 去过胜景关,再读这篇《富源胜景关的故事》,尤感亲切。先赞一个!虽说是“故事”,作者钩沉史料之丰富、详实,文笔之紧凑、严谨,足见所花的功夫,和对语言文字驾驭的功力。短短的1800余字,讲了两个皇帝,两个状元,一干名人,以及胜景关独特的物候地理奇景,真叹服作者那支举重若轻的健笔!忽然想起昆明西山上的升庵亭,又正值春城芳菲的四月天,竟有了郊游踏青,在大自然中放浪形骸的冲动。好文章,就是有感染力!
8、【流年】江岭的夜有多长(散文) 作者:岳阳张灵均 4 楼 文友:三熏沱茶 2015-04-26 12:40:10 “大凡一处好山水、好风物,不止白天才适合观光,有时夜晚呈现的姿态与白天的截然不同,甚至带有某种神秘性。”文中的这句话,可算是对本文最好的脚注。夜晚的山风,油菜花,一树芳菲的桃花,潜藏的花猫,敦实的胡老板,还有不知名的虫子……在这个没有星光的夜晚,让作者生发了许多联想。当然,还是让我们来到石桥下的那湾溪水吧,那种澄澈的感悟,对时间和永恒的冥想,在空阔无边的夜色中,一起感受作者如熠熠星光的人文情怀。
9、【流年】烂死岗子逸事(小说) 作者:恒心永在 2 楼 文友:三熏沱茶 2015-04-26 15:08:16 读完这篇小说,颇有种五味杂呈的感觉。世道,人心,付出,收获,情谊,纠结,抑或又有些释然……小说名为“逸事”,用唐代刘知几《史通·杂述》解释,“逸事者,皆前史所遗,后人所记,求诸异说,为益实多。”我想,小说所呈现的种种,能给人以思考,就是“为益实多”,也是小说成功的地方。
10、【流年】时间煮雨,温润缱绻(散文) 作者:恒心永在 2 楼 文友:三熏沱茶 2015-04-26 21:47:54 平实的语言,诚挚的生活态度,细述三十年来一池宁静的围城。不难看出,作者在文中的自省,以及对妻女的赞美,将这五千言化为一纸浓浓的深情。如文中所说,“那个年代的人,活得都是那样的苦涩和坚韧,却是回忆中最为宁静美好的片刻。”也只有这样的体悟和心境,才能将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的婚姻家庭,修得如时间煮雨,温润缱绻般的一池宁静。这样的生活是一种福缘,也是一种境界。同时,也为作者幸福婚姻,家庭美满喝彩! |
|
|
三熏沱茶
|
2015-04-29 15:21:39
11、【流年】戏台双凤(散文外一篇) 作者:佳骏 2 楼 文友:三熏沱茶 2015-04-27 23:08:50 戏台塌了么?塌了!只剩几根柱子和一层楼面。可是,这有什么关系?在龙泉的眼里,还有什么比相守和不弃更为完美的爱情! 真是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啊! 当然,夏长贵精彩的市侩人生,戏份就更足啦。说人“市侩”也不地道,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能够至死不渝地掌握追求的人,前五百年和后五百年,也只此一夏。不信?自己去抠!
12、【流年】女人读书(散文) 作者:依湄湄 3 楼 文友:三熏沱茶 2015-04-28 12:43:24 作者从古至今把女人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一一娓娓道来,让我们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女人读书》真是个好话题。不过把读书和性别联系起来,一边是女人读书,那么另一边当是男人如何读书。突然间对读书有了一个新的视觉,跳在读书之外看读书,看女人和男人们读书,这种视野也颇有意味。当然,作者本文意不在此,讴歌女性,呼唤知识才是文章主旨。你听,作者那委婉轻呢的语气;你看,那二十多个自省式的问号,女人们都去读书了,男人呢?岂能自甘落后!这真是一篇让女性领跑,号召全民读书的檄文!
13、【流年】四月,因你而明媚(散文) 作者:晓文 29 楼 文友:三熏沱茶 2015-04-28 22:08:09 止于文字之交的知音,有种融洽的距离感,这距离,又恰好嵌进我们富于才情和美好的想象。当有一天,我们剥离开文字,那些于无声处的入心、入骨、入髓,是否如昙花一现呢?晓文用一分钟的仪式,求证了流年人基于真挚的文字背后,依然是诚挚和深情的!一分钟是否太短?是的,太短。但60秒是个圆满,更迭一次轮回。在这个意义上,一分钟足够长,甚至几近于永恒。所谓永恒,是没有时间长度的,因为永恒之后还是永恒,时间的长度没有任何意义。有意义的是,为这一分钟所做的努力和达成。《四月,因你而明媚》之所以感人,正是所有的努力和达成,给人的欣喜和如释重负的轻快,正像这明媚的四月。好吧,让我们再读一遍,跟着那些努力的印迹再一次达成!
14、【流年】记忆中那条古老的巴青河(散文) 作者:秋风红叶 5 楼 文友:三熏沱茶 2015-04-29 02:21:43 记忆中的那条巴青河,会出现在梦里吧,不止一次地在梦里吧!还有故乡的村庄、河堤、白杨……对故乡的思念,化为这些承载记忆和情感的文字。虽然作者没有刻意交代记忆中那些往事精确的时间,但作者记诵妈妈的两段话,却反映当时社会背景下劳动的壮观场面,体现出集体主义的美感和欣欣向荣的主人翁精神。究其实,这种道德观也是当今社会极力弘扬和发展的。文中对劳动和生活场景的描写极富镜头感,作者以写实的聚焦,为我们呈现了一段记忆,一个时代,一条古老而又生生不息的巴青河。
15、【流年】在鲳鱼礁,抵达梦中的故园(散文外一篇) 作者:施立松 2 楼 文友:三熏沱茶 2015-04-29 14:33:21 在时代风潮如飓风席卷下,伤逝的故园只能回到梦里惜别。所幸在鹿西的鲳鱼礁,那个渔村的一草一木,小路,炊烟,艾香,还有虎皮房前房后的瓜棚,在不经意间让作者恍然如抵梦里的故园——那个安放心灵,安放记忆,安放灵魂的家园,也是安放作者所有情怀的精神家园。接下来作者来到花岗,依然延续了前文的故园情结,在感性的笔触下融入了理性的思考,一个村庄的命运,开放与固守的意义,也不难看出村民和游客间不同的价值取向。最后,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现代文明和传统生活方式交相辉映的图画:在花岗,你会发现,大海,涛声,彩虹桥,老叔,昏鸦,石头房,不是意境,而是生活。 |
|
|
三熏沱茶
|
2015-04-30 21:24:11
16、【流年】春天的不同底色(散文) 作者:李新立 2 楼 文友:三熏沱茶 2015-04-30 01:38:05 《春天的不同底色》有种异乎寻常的真实,春光没有被文字的棱镜折射成炫目斑斓的色彩,没有造作,也没有怨天尤人,只有在春天不同的底色背景中一个真实的“我”。这样的文字和现实处于同一个临界,喜怒哀乐都带有体温。读这样的文字,让人有深刻的照见。 石语编辑的按很精彩,和文章相得益彰。 迎春花开的日子,会想起你们!
17、【流年】朝天阙(散文) 作者:郑骁锋 2 楼 文友:三熏沱茶 2015-04-30 03:52:52 作者俯仰600年间的宫殿历史,从建筑力学,到人文地理;从政治军事,到执政心理;从阴阳五行,到掌故谶语,全方位,大视觉解读作为政治和文化符号的紫禁城。是一篇气势磅礴,内涵丰富,极有学术观点的文化大散文。
18、【流年】月光下的沈家大屋(散文) 作者:丁纯蓝 3 楼 文友:三熏沱茶 2015-04-30 14:27:43 浏阳龙伏镇新开村的沈家大屋,是保存较为完整的晚清江南民居标本。这座与作者有着渊源的大屋 “房中有房,院中有院”, 让人“莫辨东西”。有幸跟着作者的文笔,穿厅进堂,回环于基道庭院,感受大屋的古朴与典雅,体会居所之于我们的生活哲理,一起凝神在老屋的宁静与月华的清辉中,交织的那一树柚子的清香。并特别鸣谢作者,记下建造大屋的那些名不见经传的能工巧匠“木匠焦以成”!
19、【流年】支点(随笔外一篇 ) 作者:五月小丫 2 楼 文友:三熏沱茶 2015-04-30 16:35:25 这两章篇幅不长的文字,都是围绕家和爱来表述。家和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有了爱选择结合,就有了家,爱就成了家的支点,让家充满了温暖与幸福。谢谢作者分享家与爱的感悟!
20、【流年】到阳光一边去(小说) 作者:李健 4 楼 文友:三熏沱茶 2015-04-30 21:18:44 泊良老汉是怎么得罪骚人的呢? 一句话引出了这篇故事。老汉叫泊良,弟弟叫泊富,骚人是头牛犊,骚人的名字还和泊良老汉过去的一段恋情有关。其实泊良、泊富、骚人的名字,似乎含有某种隐喻。泊良老汉为人善良,却一生失意、苦累,他“自觉处在阴霾中”,于是心中有个执念:到阳光一边去!这执念是他孤苦的一生最为诗意的愿望。或许孤独的人,就是这般充满执念。像他把自己的棺材本儿存在弟弟泊富那一样,他没有理由不相信弟弟,“一个肚子里爬出来的人,血脉相连,不信他还信谁呢?”;也像他把骚人当作朋友一样,把所有的心事对它倾述,“他一厢情愿希望与骚人建立和谐配合的关系”。然而,泊良老汉得到的总是伤害,连棺材本儿也被弟弟挪用,直到惊疯的骚人结束泊良老汉的生命时,他也没有走出过他的孤独与执念。或许,在另一个世界,善良的人总在阳光里,不再孤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