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浪流浪
|
2015-04-29 19:41:06
生我者——母亲,养我者——母亲。虽然是两位不同的母亲,但都是我最崇敬的伟大母亲!没有你们,就不可能有儿子的人生。值此佳节,儿子举起右手,向天国里的母亲——母亲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
|
|
![]() 失落的草帽
|
2015-04-29 22:35:40
记得母亲和周围的人说过好多次,有老人在,孩子才有家。没有老人的家,孩子的根,便断了。 记得去年的同学会上,一位刚刚失去母亲的女同学含着泪说:“同学们,趁着母亲还在,好好珍惜吧。”只有到了失去的那一天,你才会体验到撕心裂肺、孤苦无依的感觉。 母亲,请原谅儿女们的不孝吧,不能时时陪伴在你们的身旁。 孔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今天的我们,真的很难做到。 前几天看到一个文友的文章,说爱都是逆向的。最爱我们的人是父母亲,而当我们做父母的时候,却又把这种爱,又逆向传递给了下一代。爸妈,想必你们是能理解的吧。 今年,母亲的腿做了手术,一直在艰难的恢复期望,形成了锻炼、肿胀,再锻炼、再肿胀的循环。期间的痛苦,可想而知。 母亲节,我想和母亲说:“不要怕,您能走,我们高兴;能不能走,我们都会做拐杖。” 春天来了,愿母亲长寿。 |
|
|
![]() 妙琴
|
2015-05-07 15:46:23
走进五月,花开烂漫。母亲节就要到了,我祝亲爱的妈妈长命百岁!
我的妈妈是个勤劳勇敢的女人,从我记事起,父亲常有病,母亲早出晚归挣工分养育我们一家人,那时的家很穷,但母亲的伟大之处是把我们姊妹三人送进学堂让我们识字学做人。我们都读书有了工作跳出农门,家庭生活有了改变,母亲喜在心头。
父亲突然离世后,母亲像是变了一个人,变得小心、寡言、也不爱做家务。妈妈真的老了,八十一岁的妈妈今年耳聋,有些迟钝,看到这些,我心里难受。如今母亲在我们姊妹三家轮换居住,她老人家最爱在妹妹家住,我想或许是妹妹心细照顾的周到吧!接来我家时,我尽量多陪母亲外出走走,让母亲心灵少些孤独。我的孙女今年五岁了,也很听话,吃好东西总要分给外太太一份,妈妈快乐的分享人间亲情。
愿妈妈健康长寿!
|
|
|
![]() 龙飞在天
|
2015-05-08 01:10:54
母苦儿未见儿苦母不安
这么些年我写了很多诗歌 写给春天写给大山写给爱人 却没有一首写给母亲您 在您心中我永远是未长大的孩子 还记得要过年了 您连夜挑灯为我纳千层底 还记得夏天来了 您用姐姐的旧衣给我改花衣衫 还记得上学时 您往我兜里塞零用钱 还记得我迷惘时 您告诉我成龙上天成蛇钻草的至理名言 什么人最亲 母亲第一亲 什么爱最爱 母爱第一爱 我曾为藏羚羊的跪拜感叹唏嘘 也曾为大马哈鱼舍身伺子而讶异万分 从古到今有多少诗词歌赋礼赞母亲 |
|
|
![]() 落梦灵
|
2015-05-08 17:05:09
总有无数的话想对妈妈说,张张嘴却不知从何说起;总想为妈妈写下赞美的篇章,提起笔却迟迟未能落下。 作为一个体弱多病又不会走路的女孩,妈妈为我付出的太多太多,我一生也难以报答。 这份恩情,还有什么语言能够表达?这份爱意,又岂是我那笨拙的文笔所能描绘? 爱到深处,无需多言,那每日的目光交汇中,便是爱在流淌。 妈妈的爱,我明白;我的爱,妈妈也懂。 愿妈妈永远健康,永远快乐! |
|
|
静待花开花落
|
2015-05-08 18:07:24
我挚爱的母亲,虽然从不曾说过爱字,但她的一针一线,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里给了我点点滴滴浓得化不开的爱。从青春少女到年过花甲,她默默无声的爱给了父亲和孩子们。现在,我也有了自己的家,成了两个孩子的母亲,更深深体会到了为人母的不易,却远远做不到母亲的层次。所以更敬重我的老母亲。 |
|
|
![]() 墨玉芙蓉
|
2015-05-09 05:08:33
五月是春天的延续,夏的初萌。百花竞争艳,笑迎母亲节。唯我忆母亲,次次潸然泪落,喉堵咽噎。
母亲四十六岁得我,打从我有记忆时,她的衣服就永远是一个深蓝色,款式是大襟衣,裤子是大腰宽腿儿的;发型是老婆低发髻,几缕卷发飞在乎鬓角,从没舒展过;眼睛慈爱光,温馨幼小的我。母亲在我眼里没有年轻过,可我在她身边长到二十多,一直把我当小孩,不让我做家务宠得我到了婆家当了媳妇啥都不会,第一次在老公公眼皮底下蒸馒头,愁得我只想哭却忍泪把活干得利利落落。回娘家后我埋怨母亲,为啥不教我锅头台上班的。活儿?母亲只说了一句话,做饭做针线好毕业,娘本想趁还能动弹,替你们多做些。谁知道你找的婆家没婆婆?
母亲比我矮一头,由于她常年腿疼,早早就拄了拐杖,腿罗圈着,走起路来一晃一摆。每一次和她一起走时,心里总会有背起她行走的欲望。
有一年我小产了,老公不在身边,我打电话说想吃娘的手擀面,第二天,二哥把一提兜泛着碱黄,码得一窝一窝的手擀面放在我面前时,我说不成话,因为一张口嘴唇就哆嗦。
一个月后,我怀着急迫地心情回到娘家,见到八十岁月的母亲,我拉着她瘦骨僯恂的手,老半天才问:“娘,您咋用这双手把面条擀得那么细那么长?”娘淡淡地说:“老喽!手上没劲儿了,我是擀得差不多了时,用手慢慢儿攥细哩。”听完我赶忙走出屋去,扶着我家的木梯愧疚地哭了好久好好久……
如今我也扮演了母亲的角色,把做母爱延续给我的子女时,深切体会了什么是母爱的滋味,相信所有的母亲都知道。
|
|
|
![]() 墨玉芙蓉
|
2015-05-09 05:11:53
手机不好用有错字。
|
|
|
![]() 墨玉芙蓉
|
2015-05-09 05:34:29
五月是春天的延续,夏的初萌。百花齐争艳,笑迎母亲节。唯我忆母亲,次次潸然泪落,喉堵咽噎。
母亲四十六岁得我,打从我有记忆起,她的衣服就永远是一个深蓝色,款式是大襟衣,裤子是大腰宽腿儿的;发型是老婆低发髻,几缕卷发飞在鬓角,从没舒展过;眼睛慈爱光,温馨幼小的我。母亲在我眼中,一直没有年轻过,可我在她身边长到二十多,一直把我当小孩,不让我做家务,宠得我到了婆家当了媳妇啥都不会。第一次在老公公眼皮底下蒸馒头,愁得我只想哭却忍泪把活干得利利落落。
回到娘家后我埋怨母亲,为啥不教我锅头台上的活儿?母亲只说了一句话,做饭做针线好毕业,娘本想趁还能动弹,替你们多做些。谁知道你找的婆家没婆婆? 母亲比我矮一头,由于她常年腿疼,早早就拄了拐杖,腿罗圈着,走起路来一晃一摆。每一次和她一起走时,心里总会有背起她行走的欲望。
有一年我小产了,老公不在身边,我打电话说想吃娘的手擀面,第二天,二哥把一提兜泛着碱黄,码得一窝一窝的手擀面放在我面前时,我说不成话,因为一张口嘴唇就哆嗦。 一个月后,我怀着急迫地心情回到娘家,见到八十岁的母亲,我拉着她瘦骨僯恂的手,老半天才问:“娘,您咋用这双手把面条擀得那么细那么长?”娘淡淡地说:“老喽!手上没劲儿了,我是擀得差不多了时,用手慢慢儿攥细哩。”听完我赶忙走出屋去,扶着我家的木梯愧疚地哭了好久好久……
如今我也扮演了母亲的角色,把母爱延续给我的子女时,深切体会了什么是母爱的滋味,相信所有的母亲都知道。
|
|
|
![]() 楚远航
|
2015-05-09 17:19:57
母亲,您老人家在儿子心目中太神圣,我不敢随便书写您,儿子以后会用一篇 篇 的正式文章,从不同的生活片段展示您的母爱。
![]() ![]() |
|
|
![]() 未名书屋屋主
|
2015-05-09 21:44:18
如果说父爱是山,那么母爱则如河。母亲与父亲一起在困境中无怨无悔,撑起这个家。以她勤俭的美德、聪慧的品质、严谨的家教影响她的儿、她的孙,直至老去。
![]() |
|
|
![]() 江山梦秋
|
2015-05-10 12:03:26
<<母亲>>
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中国古代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在她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谦和贤淑、勤劳俭朴、忍辱负重。 母亲坎坷曲折的命运是从六十四年前就开始的。 在当时已经拥有两个女孩的家庭,第三个女儿——母亲的出世,将来的命运注定是要与痛苦相随了。尤其外婆又是一个重男轻女思想最重的人。真是 "祸不单行",笼罩在全家人心里"未添男丁"的阴影还没消散,新生儿又染上一种叫"天花"的恶疾;大家便准备顺应天意,任其自生自灭;然而,或许是命不该绝,一丝气息尽管奄奄就是不止。最后是太婆婆实在看不过,用"热猪油"(当时民间治疗"天花"的一种偏方)一遍遍地涂抹,总算捡回了一条性命。 由于家中缺少男丁,母亲十二、三岁时就肩负起担水、农事耕作、放牧等强体力的活计。 有一回,时值暴雨多发的夏季,母亲和我的一个堂舅正在山上放牛。忽然间,乌云翻滚,狂风大作,还未等他们回过神来,倾盆大雨已直泻而下。他们来到山脚,暴发的山洪早就把那座小石桥冲得无影无踪了。眼看天色渐晚,暴雨依旧。后来堂舅提议骑牛过桥,因为想不到更好的办法,母亲只得默认。胆小是女孩的天性,看着堂舅颤颤巍巍地过了桥,母亲也哆哆嗦嗦地骑上了牛背。不料,一个浪头涌过来,老牛前蹄忽然失空,母亲跌入汹涌的波涛之中。堂舅吓得呆若木鸡。正巧,这时外公从家中赶来。堂舅指着那顶在波涛中漂泊的竹编大斗笠说不出一句话。这顶竹编大斗笠救了母亲的一条命。 十九岁那年,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父亲结了婚。由于奶奶去世得早,一个十几口的大家庭上上下下都由伯母操持打理。母亲进门后,依照"长幼有序"的封建尊卑观念,凡事都得由伯母应允示意方可执行。那一年,冬至快要到了,伯母去集市为全家人添置寒衣,可是就没有父亲和母亲两个人的。母亲实在是想不通:一天到晚,事没少干一件,凭什么这回就没有份?!后来,征得爷爷的同意,母亲背了两斗绿豆准备去集市给父亲买一件棉衣。谁知伯母说什么也不让,理由是:"新人一年不穿两家衣"。 时隔不久,他们便与伯父伯母分家另立了门户。 同年,爷爷不幸病逝。 母亲回忆起久远的往事,心中无限感慨。因为父亲过早地失去母爱的缘故,家庭的意识很淡薄。自己是刚刚离开父母出嫁的新人,也没有独立生活的经验。面对眼前的柴米油盐,母亲说当时确实很为难。并不是担心一日三餐吃不上,而是伯母那句"你们能过好日子,我在村庄倒着爬三圈"侮辱人格的话,实在是让人噎得慌。
也许伯母是当时随口的一句气头话,竟成了父母他们今后生活中相互鞭策的动力。
母亲的生日是阴历八月十五。那是万家团圆的好日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