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诗话论坛 回复本帖
刘浪流浪

刘浪流浪 举人

  • 1

    主题

  • 45

    帖子

  • 3324

    积分

2015-04-29 19:41:06
生我者——母亲,养我者——母亲。虽然是两位不同的母亲,但都是我最崇敬的伟大母亲!没有你们,就不可能有儿子的人生。值此佳节,儿子举起右手,向天国里的母亲——母亲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失落的草帽

失落的草帽 进士

  • 29

    主题

  • 392

    帖子

  • 7602

    积分

2015-04-29 22:35:40

记得母亲和周围的人说过好多次,有老人在,孩子才有家。没有老人的家,孩子的根,便断了。

记得去年的同学会上,一位刚刚失去母亲的女同学含着泪说:“同学们,趁着母亲还在,好好珍惜吧。”只有到了失去的那一天,你才会体验到撕心裂肺、孤苦无依的感觉。

母亲,请原谅儿女们的不孝吧,不能时时陪伴在你们的身旁。

孔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今天的我们,真的很难做到。

前几天看到一个文友的文章,说爱都是逆向的。最爱我们的人是父母亲,而当我们做父母的时候,却又把这种爱,又逆向传递给了下一代。爸妈,想必你们是能理解的吧。

今年,母亲的腿做了手术,一直在艰难的恢复期望,形成了锻炼、肿胀,再锻炼、再肿胀的循环。期间的痛苦,可想而知。

母亲节,我想和母亲说:“不要怕,您能走,我们高兴;能不能走,我们都会做拐杖。”

春天来了,愿母亲长寿。

妙琴

妙琴 秀才

  • 2

    主题

  • 381

    帖子

  • 1021

    积分

2015-05-07 15:46:23
走进五月,花开烂漫。母亲节就要到了,我祝亲爱的妈妈长命百岁! 我的妈妈是个勤劳勇敢的女人,从我记事起,父亲常有病,母亲早出晚归挣工分养育我们一家人,那时的家很穷,但母亲的伟大之处是把我们姊妹三人送进学堂让我们识字学做人。我们都读书有了工作跳出农门,家庭生活有了改变,母亲喜在心头。 父亲突然离世后,母亲像是变了一个人,变得小心、寡言、也不爱做家务。妈妈真的老了,八十一岁的妈妈今年耳聋,有些迟钝,看到这些,我心里难受。如今母亲在我们姊妹三家轮换居住,她老人家最爱在妹妹家住,我想或许是妹妹心细照顾的周到吧!接来我家时,我尽量多陪母亲外出走走,让母亲心灵少些孤独。我的孙女今年五岁了,也很听话,吃好东西总要分给外太太一份,妈妈快乐的分享人间亲情。 愿妈妈健康长寿!
龙飞在天

龙飞在天 童生

  • 11

    主题

  • 58

    帖子

  • 825

    积分

2015-05-08 01:10:54
母苦儿未见儿苦母不安
这么些年我写了很多诗歌
写给春天写给大山写给爱人
却没有一首写给母亲您
在您心中我永远是未长大的孩子
还记得要过年了
您连夜挑灯为我纳千层底
还记得夏天来了
您用姐姐的旧衣给我改花衣衫
还记得上学时
您往我兜里塞零用钱
还记得我迷惘时
您告诉我成龙上天成蛇钻草的至理名言


什么人最亲  母亲第一亲
什么爱最爱  母爱第一爱
我曾为藏羚羊的跪拜感叹唏嘘
也曾为大马哈鱼舍身伺子而讶异万分
从古到今有多少诗词歌赋礼赞母亲
落梦灵

落梦灵 布衣

  • 0

    主题

  • 2

    帖子

  • 286

    积分

2015-05-08 17:05:09

总有无数的话想对妈妈说,张张嘴却不知从何说起;总想为妈妈写下赞美的篇章,提起笔却迟迟未能落下。

作为一个体弱多病又不会走路的女孩,妈妈为我付出的太多太多,我一生也难以报答。

这份恩情,还有什么语言能够表达?这份爱意,岂是我那笨拙的文笔所能描绘?

爱到深处,无需多言,那每日的目光交汇中,便是爱在流淌。

妈妈的爱,我明白;我的爱,妈妈也懂。

愿妈妈永远健康,永远快乐!

静待花开花落

静待花开花落 白丁

  • 0

    主题

  • 1

    帖子

  • 49

    积分

2015-05-08 18:07:24

 我挚爱的母亲,虽然从不曾说过爱字,但她的一针一线,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里给了我点点滴滴浓得化不开的爱。从青春少女到年过花甲,她默默无声的爱给了父亲和孩子们。现在,我也有了自己的家,成了两个孩子的母亲,更深深体会到了为人母的不易,却远远做不到母亲的层次。所以更敬重我的老母亲。
    
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就要到了,感谢我平凡而伟大的母亲,愿她健康快乐,平安吉祥!也愿天底下的母亲都长寿安康!

墨玉芙蓉

墨玉芙蓉 秀才

  • 96

    主题

  • 357

    帖子

  • 1143

    积分

2015-05-09 05:08:33
五月是春天的延续,夏的初萌。百花竞争艳,笑迎母亲节。唯我忆母亲,次次潸然泪落,喉堵咽噎。 母亲四十六岁得我,打从我有记忆时,她的衣服就永远是一个深蓝色,款式是大襟衣,裤子是大腰宽腿儿的;发型是老婆低发髻,几缕卷发飞在乎鬓角,从没舒展过;眼睛慈爱光,温馨幼小的我。母亲在我眼里没有年轻过,可我在她身边长到二十多,一直把我当小孩,不让我做家务宠得我到了婆家当了媳妇啥都不会,第一次在老公公眼皮底下蒸馒头,愁得我只想哭却忍泪把活干得利利落落。回娘家后我埋怨母亲,为啥不教我锅头台上班的。活儿?母亲只说了一句话,做饭做针线好毕业,娘本想趁还能动弹,替你们多做些。谁知道你找的婆家没婆婆? 母亲比我矮一头,由于她常年腿疼,早早就拄了拐杖,腿罗圈着,走起路来一晃一摆。每一次和她一起走时,心里总会有背起她行走的欲望。 有一年我小产了,老公不在身边,我打电话说想吃娘的手擀面,第二天,二哥把一提兜泛着碱黄,码得一窝一窝的手擀面放在我面前时,我说不成话,因为一张口嘴唇就哆嗦。 一个月后,我怀着急迫地心情回到娘家,见到八十岁月的母亲,我拉着她瘦骨僯恂的手,老半天才问:“娘,您咋用这双手把面条擀得那么细那么长?”娘淡淡地说:“老喽!手上没劲儿了,我是擀得差不多了时,用手慢慢儿攥细哩。”听完我赶忙走出屋去,扶着我家的木梯愧疚地哭了好久好好久…… 如今我也扮演了母亲的角色,把做母爱延续给我的子女时,深切体会了什么是母爱的滋味,相信所有的母亲都知道。
墨玉芙蓉

墨玉芙蓉 秀才

  • 96

    主题

  • 357

    帖子

  • 1143

    积分

2015-05-09 05:11:53
手机不好用有错字。
墨玉芙蓉

墨玉芙蓉 秀才

  • 96

    主题

  • 357

    帖子

  • 1143

    积分

2015-05-09 05:34:29
五月是春天的延续,夏的初萌。百花齐争艳,笑迎母亲节。唯我忆母亲,次次潸然泪落,喉堵咽噎。 母亲四十六岁得我,打从我有记忆起,她的衣服就永远是一个深蓝色,款式是大襟衣,裤子是大腰宽腿儿的;发型是老婆低发髻,几缕卷发飞在鬓角,从没舒展过;眼睛慈爱光,温馨幼小的我。母亲在我眼中,一直没有年轻过,可我在她身边长到二十多,一直把我当小孩,不让我做家务,宠得我到了婆家当了媳妇啥都不会。第一次在老公公眼皮底下蒸馒头,愁得我只想哭却忍泪把活干得利利落落。 回到娘家后我埋怨母亲,为啥不教我锅头台上的活儿?母亲只说了一句话,做饭做针线好毕业,娘本想趁还能动弹,替你们多做些。谁知道你找的婆家没婆婆? 母亲比我矮一头,由于她常年腿疼,早早就拄了拐杖,腿罗圈着,走起路来一晃一摆。每一次和她一起走时,心里总会有背起她行走的欲望。 有一年我小产了,老公不在身边,我打电话说想吃娘的手擀面,第二天,二哥把一提兜泛着碱黄,码得一窝一窝的手擀面放在我面前时,我说不成话,因为一张口嘴唇就哆嗦。 一个月后,我怀着急迫地心情回到娘家,见到八十岁的母亲,我拉着她瘦骨僯恂的手,老半天才问:“娘,您咋用这双手把面条擀得那么细那么长?”娘淡淡地说:“老喽!手上没劲儿了,我是擀得差不多了时,用手慢慢儿攥细哩。”听完我赶忙走出屋去,扶着我家的木梯愧疚地哭了好久好久…… 如今我也扮演了母亲的角色,把母爱延续给我的子女时,深切体会了什么是母爱的滋味,相信所有的母亲都知道。
楚远航

楚远航 秀才

  • 6

    主题

  • 216

    帖子

  • 2279

    积分

2015-05-09 17:19:57
    母亲,您老人家在儿子心目中太神圣,我不敢随便书写您,儿子以后会用一篇 篇 的正式文章,从不同的生活片段展示您的母爱。
未名书屋屋主

未名书屋屋主 进士

  • 33

    主题

  • 1611

    帖子

  • 10949

    积分

2015-05-09 21:44:18
 如果说父爱是山,那么母爱则如河。母亲与父亲一起在困境中无怨无悔,撑起这个家。以她勤俭的美德、聪慧的品质、严谨的家教影响她的儿、她的孙,直至老去。
 
江山梦秋

江山梦秋 秀才

  • 9

    主题

  • 438

    帖子

  • 1355

    积分

2015-05-10 12:03:26
<<母亲>>

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中国古代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在她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谦和贤淑、勤劳俭朴、忍辱负重。

母亲坎坷曲折的命运是从六十四年前就开始的。

在当时已经拥有两个女孩的家庭,第三个女儿——母亲的出世,将来的命运注定是要与痛苦相随了。尤其外婆又是一个重男轻女思想最重的人。真是
"祸不单行",笼罩在全家人心里"未添男丁"的阴影还没消散,新生儿又染上一种叫"天花"的恶疾;大家便准备顺应天意,任其自生自灭;然而,或许是命不该绝,一丝气息尽管奄奄就是不止。最后是太婆婆实在看不过,用"热猪油"(当时民间治疗"天花"的一种偏方)一遍遍地涂抹,总算捡回了一条性命。

由于家中缺少男丁,母亲十二、三岁时就肩负起担水、农事耕作、放牧等强体力的活计。

有一回,时值暴雨多发的夏季,母亲和我的一个堂舅正在山上放牛。忽然间,乌云翻滚,狂风大作,还未等他们回过神来,倾盆大雨已直泻而下。他们来到山脚,暴发的山洪早就把那座小石桥冲得无影无踪了。眼看天色渐晚,暴雨依旧。后来堂舅提议骑牛过桥,因为想不到更好的办法,母亲只得默认。胆小是女孩的天性,看着堂舅颤颤巍巍地过了桥,母亲也哆哆嗦嗦地骑上了牛背。不料,一个浪头涌过来,老牛前蹄忽然失空,母亲跌入汹涌的波涛之中。堂舅吓得呆若木鸡。正巧,这时外公从家中赶来。堂舅指着那顶在波涛中漂泊的竹编大斗笠说不出一句话。这顶竹编大斗笠救了母亲的一条命。

十九岁那年,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父亲结了婚。由于奶奶去世得早,一个十几口的大家庭上上下下都由伯母操持打理。母亲进门后,依照"长幼有序"的封建尊卑观念,凡事都得由伯母应允示意方可执行。那一年,冬至快要到了,伯母去集市为全家人添置寒衣,可是就没有父亲和母亲两个人的。母亲实在是想不通:一天到晚,事没少干一件,凭什么这回就没有份?!后来,征得爷爷的同意,母亲背了两斗绿豆准备去集市给父亲买一件棉衣。谁知伯母说什么也不让,理由是:"新人一年不穿两家衣"。

时隔不久,他们便与伯父伯母分家另立了门户。

同年,爷爷不幸病逝。

母亲回忆起久远的往事,心中无限感慨。因为父亲过早地失去母爱的缘故,家庭的意识很淡薄。自己是刚刚离开父母出嫁的新人,也没有独立生活的经验。面对眼前的柴米油盐,母亲说当时确实很为难。并不是担心一日三餐吃不上,而是伯母那句"你们能过好日子,我在村庄倒着爬三圈"侮辱人格的话,实在是让人噎得慌。

也许伯母是当时随口的一句气头话,竟成了父母他们今后生活中相互鞭策的动力。

父亲参加农业机械培训班之后,家中的大事小事里里外外都由母亲一个人操持。在当时靠工分吃饭的年月,母亲为了挣工分养家糊口:哥哥刚满月就被寄放到外婆家里,直到上学读书;大姐是在摇篮里睡到自己能走路的时候才走出过家门;二姐在会坐的时候被托付给村庄上一个阿婆照管;我和妹妹出世后,年仅六岁的大姐就肩负起"保育员"的职责。

说起这段历史,母亲常常会潸然落泪。

工休的间隙,回家给孩子喂奶,常常推开家门却在床上找不着孩子,后来从床底抱出熟睡的婴孩,两只小眼窝内汪满泪水,母亲此刻只能心痛得默默流泪。

收工回家,面对猪喊鸡叫、冷锅冷灶、大的哭小的闹,看着懂事的大姐踉踉跄跄地扛着哭闹的弟妹蹒跚地走出家门的背影,母亲心酸得把泪往肚里咽。

大姐到了入学的年龄而年幼的弟妹又无人照看,面对大姐渴求读书的眼神,只能把大姐搂在怀里,轻轻地拍拍她的头却说不出一句话。母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屋漏偏逢连阴雨"。日子穷点苦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母亲被病魔缠身,卧床不起。别说工分没人挣了,就连我们几个吃饭也成了问题。

我们应该感谢伯母,是她让四姐过来帮母亲料理家务,管我们吃喝拉撒。

母亲这次"产后中风"虽然没有送命,可落下了一个叫"风湿"的后遗症病根。每到天寒地冻的日子,或是阴天下雨,浑身关节麻木酸痛,那种痛苦没有亲身经历或是亲眼目睹是无法想象的。在我幼年的记忆里,面对母亲举手投足都很困难的时刻,我们兄弟姐妹几个都会变得很乖,因为我们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减轻母亲的痛苦。

等到我们都能帮母亲做家务的时候,父亲又被"文革小组"从机关单位下放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母亲虽然减轻了家务的负担,可是心理的压力更大了。因为母亲知道父亲那生来要强的个性,他不会甘于过平庸的生活。在母亲眼里,"相夫教子"是天经地义的。

在父亲做生产队长的日子里,母亲总是上工走在最前,放工走在最后,她说不能让别人说闲话。有时候,为了能让父亲多休息一会儿,自己凌晨两三点钟就起床,帮父亲去通知各生产小组组长当日工作安排事宜。尤其在那数九寒冬,母亲常常是忘记自己"风湿"的病根,硬撑着身体去从事超身心负荷的劳作,直到累得病倒了方才知道自己的体质也不是很好。

母亲被这病痛折磨得实在是苦不堪言,偶然得知一位同乡从大别山区传来一贴专治"风湿"的"祖传秘方",可前提是要能忍受超出病痛本身数倍的"药物反应"所带来的痛苦,因为很多人都是由于不能忍受那"药物反应"的煎熬,而前功尽弃。我们都担心她的身体吃不消,谁知母亲硬是凭着一生练就的韧性挺了过来。

令人欣慰的是,母亲终于摆脱了那缠身十多年的病魔。

母亲勤劳的一生使我联想起外婆,外婆八十高龄仍然在操持家务。每当我忆起外婆那双手颤抖得很厉害还在洗衣、做饭、喂牲口的情景,内心就会涌起一股暖流。外婆后来得了"老年痴呆症",舅舅姨妈他们都很惭愧,认为外婆晚年生活太辛苦,外婆去世时他们高声哭喊着"妈呀,我对不住你啊!"

为了不让上一辈的遗憾重演,我们经常劝母亲多休息,她总是说:"现在才多大年纪,这么早就闲着怎么行?"有一回,她准备把一担花生挑回家,可试了三次也没能站起来,这时她才感慨地说自己是真的老了。

母亲勤俭持家是全村人有目共睹的,教育子女也是有口碑相传的。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从未打骂过我们,即使我们有谁犯了过错,她也是循循善诱地耐心说服,直到我们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并且保证今后不会再犯。不过,在母亲的心目中,五个儿女除了哥哥生性脾气倔强,其余的四个还都算省心听话。每当亲朋好友称赞她"教子有方"时,母亲口里说着"哪里哪里",心里却是喜滋滋的。

记得读中学时,有一次,星期天下午返校。我还未到车站,天空就飘起了毛毛细雨,刚上了公共汽车,雨点就大了起来。汽车正准备启动,忽然,我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呼唤我的名字。我透过朦胧的车窗看到:母亲站在雨幕中,手里拿着一把雨伞,脚上的布鞋已经被泥水浸透……猛然间,母亲"冒雨送伞"的情景在我的脑海中定了格,并且强烈地震撼着我的心灵,我第一次体会到母爱博大精深的魅力。那天晚上,我满怀深情地记下了内心的感受。后来,我整理修改成一篇小文《永恒的爱》,还在一次征文比赛中获得了奖项。

母亲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虽然她接受洗礼没几年,但她对耶酥基督的诚信程度不亚于任何教徒。礼拜聚会,她从不落后;募款捐物,她积极响应。她坚信,全家人的安康都是主耶酥所赐的。

我们也感谢耶酥基督,赐于母亲安享晚年时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也祈愿母亲的后半生能平安幸福。


母亲的生日是阴历八月十五。那是万家团圆的好日子。

今年的中秋快到了,但愿那一轮圆月能给母亲带去远方儿子的祝福。


壬午年中秋前夕于上海沈家里

共2页 12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