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巧
|
【荷塘沙龙】张璞散文《一支黑色的铱金笔》评析2015-05-02 21:20:40
时间:2015年5月1日晚8点 地点:荷塘文学沙龙群 主题:张璞散文《一支黑色的铱金笔》评析
2015年5月1日的夜晚是美好而温馨的,月光如水,风清云淡。沐浴着五月的春风,大地上呈现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大家都沉浸在“五一”假期的喜悦之中,荷塘月色社团沙龙群的管理成员和来自天南海北的文友欢聚在【荷塘沙龙会客厅】,用作品评析会这种特殊的方式来庆祝“五一”节,在学习交流中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八点整,大家期盼已久的评析会,在热烈的掌声中隆重拉开了帷幕!! 天龙(社长)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五一”劳动节,我们自己的节日!在这个春风沉醉的美好夜晚,我们相聚在【荷塘沙龙会客厅】,希望大家都带着快乐的心情,对张璞的散文《一支黑色的铱金笔》http://www.vsread.com/article-521544.html进行赏析,请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 清风淡雅(总编):张老师的这篇《一支黑色的铱金笔》从选材上来看,很有典型意义,叙述顺畅老道,令读者看后也想起了自己的儿时用钢笔的日子;从立意角度上来说,是一篇有着积极意义的散文,引导读者珍惜曾经拥有的时光。我觉得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叙述呆板,不够风趣,三个章节成了一个调子,显得冗长。建议章章升华,在第三章上可以使用对比和反衬,让这支钢笔的作用体现得更有高度、更有价值。
清菡(荣誉社长):张老师的文章语言朴实,有真情实感,读后让人一下就回到过去。过渡衔接自然,引人入胜,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特色和人性的善良。一支笔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人物的身份没有点透,这点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这样处理很好。张老师能在艰苦的环境下能坚持写作很不容易,精神可嘉,值得大家学习啊! 我认为不足之处是:末三段,“只要笔在,我的记忆就不会丟了。”跟前面矛盾,笔也许不在了,但记忆还在。叙述的方法技巧上比较单一。第一二小节过渡语言还需要打磨。 阿巧(社长助理):读张老师的散文《一支黑色的铱金笔》,如读一篇精彩的小说般引人入胜。文采飞扬,情节起伏跌宕,本文一开头用倒叙的手法,吸引读者的眼球,把读者的思绪拉回到了四十多年前一件往事之中去了。“磨刀不误砍柴功”,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这支笔得来的起因,经过,铺陈直叙,朴实的语言,刻画出了人物的高大形象。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自身都泥菩萨过江,还去帮助他人,文章为我们展示了人性的光辉。父母亲的善良,富有同情心,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的仗义,傲骨铮铮,知恩图报,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来之不易,更显得珍贵。所以那支黑色的铱金笔,令作者难以忘怀,睹物思人,想起那支笔的主人,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只要笔尖还在,我的这段记忆就不会消失。 旷达人生(小说主编):细细品读了老师这篇回忆性的叙事散文,很有感触。我虽然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那些事情,但我却从老师的文字中有所了解。这篇文以文化大革命为时代背景,以父亲的一支钢笔为主,情真意切地反映了那个年代父母亲的为人。但我也发现了3处不足:一是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够规范,有几处对话没有正确地使用双引号;二是此散文在语言方面还需斟酌;三是叙述手法较为单一。以上是我的一些拙见,不当之处还请老师海涵! 夏洛的网(散文主编):文章记录并印证了一段历史,就是这段独特的历史中独特的事例,让作者刻骨铭心,至今难忘。文章语言细腻,很有读感。 不足之处:有些语句衔接再紧凑些,刻画再深入些,把文章有些散乱的微小瑕疵克服了摒除了,文章就就更有层次感和深度了。一家之言,不到之处,请张璞老师见谅了! 浩瀚(荣誉社长):文章是一篇很好的回忆记述性散文,质朴但又充满悬念,结构也相对合理,美中不足是过于引导读者去误读“文革”,这本就是我们作为文化人的大忌。我是过来人,知道在那个时代拥有“铱金笔”作为饭资的人毕竟是少而又少,没有必要一定要引申到是受迫害而不得不以金笔换口饭吃这个想当然的过程的。以我愚见,作为优秀散文,倒不如尽量让这个包袱留得更大、更深,这篇文章的份量才是最足的! 看了这篇文章,我想到我女儿在前年父亲节写的一篇关于我的文章《父亲的笔》,与这篇文章有异工同曲之妙。还有就是“捕在逃右派人人有责”是1957年时的标语,文革时基本没用过。好的文章是留有余地,不是将作者所有的想法都抛出来。 总的来说,好题材得好好打磨!这篇文章还可以打造得更好的! 专家点评:首先祝大家节日快乐!读本文,好像作者是个长者了,整篇文字暂不说,我提两点建议:首先“抓捕在逃右派人人有责”、“坚决打击右倾翻案风”、“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这段前两句口号不是同时出现的。“右倾翻案风”主要是指当时的邓小平等领导恢复文革前的好做法和57年的右派无关,而且“坚决打击右倾翻案风”这个当时是“反击右倾翻案风”而不是打击。 其次,父亲告诫说:“千万别说出去 ,别害了人家。”这句话我觉得应该更现实的是:“千万别说出去,害了家里人。”更为贴切和实际。 另外,“……我都为您祝福!因为您的人品,因为您的傲骨,因为您珍视生命,因为您在艰难的境遇里的顽强抗争”这个在文章里看不出来那人有这些优秀的地方 ,所以这个点题有点偏。铱金笔的话吧,当时每个小干部都有,那年代就算是金笔都不算是稀罕物。这个主要是因为大军进城,没收了很多,再一个那年代金笔也不算奢侈,还人人还爱学习。 就我自己而言,如果修改,我会把它修改成对人性的探索,比如可以写 :这人后来没来,是被迫害致死了。还是当大官了不知道报答。反而是母亲到老了还时常念叨:“你在哪里? 还好吗 ?”借此 ,一是可以反思和记住那个年代不寻常的小事也是事关民族大事。另外也可以提示,人,还是要知恩图报的,因为在那个年代过后 ,有很多后来平反的领导并不知道感恩。这样文字的深度就会增厚些。没有别的了,不准确之处,还请作者和大家海涵! 天龙(社长):各位见解独特,总的说来,大家都看得很细,点评准确。我觉得该文语言不够精炼,过渡衔接不够自然,叙事有点拖沓冗长,给读者的感觉看着累。再加工精炼下,效果会更好。一二章节铺垫充分,长句长段过多,会造成读者视觉疲劳。很长的句子没逗点,看着很累。应该挖掘故事背后的东西,这样更有深度和厚度,这就需要理性的思考。耐人寻味的好文章,结尾之处需要提炼升华出理性的语言,给人以回味和思考。
今天在这个美好的夜晚,我们欢聚一堂,大家对张璞的散文《一支黑色铱金笔》进行了深层的、多角度的精彩点评。在此,代表荷塘编辑部表示衷心的感谢!!(鲜花、掌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