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731828829
|
【编者按】六月山地麦香2015-06-01 08:34:53【编者按】意味深长的作品,让人感叹万千,让人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作品着重刻画了主人公方喜子的形象,十分成功,饱满,栩栩如生。作品用不急不缓的节奏,娓娓道来一个普通人物的点点滴滴。其实,方喜子是很多个普通人物的代表,他们的心底是善良的,阳光的,单纯的,他们做好事不图个回报,甚至做了好事还怕别人知道,总是默默无闻的。他们做好事已经成了习惯,做好事的时候,没有考虑过多的东西,骨子里认为这是应该的,就这么简单。方喜子就是这么一个人。人们寻找他,很多人认识他,但压根不会把他与做好事的英雄联系起来。终于一次,他被救的女孩自己亲自认了出来,一下子震撼了所有认识他的人。人们一联想,就是他。他是那么高尚啊,平时就爱助人为乐,爱做好事。新闻媒体也来采访他了,可方喜子是一个不爱这样张扬的人,他觉得救人很正常。他又悄悄隐入人群里。小说并没有跌宕起伏、大起大落的情节,但却是那么令人读来有滋有味,这就是这篇小说的魅力。普通人物的美德,人性的美好,得到了彰显。以小见大,力透纸背,耐读耐品。佳作,倾情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 【流年】寻找英雄(小说) 1/288364 |
|
|
|
山地731828829
|
2015-06-04 08:47:51
【编者按】本文是对散文作家嘎玛丹增的作品的思考和感悟,作者用朴实、饱含深情的笔墨对原作家嘎玛丹增的作品进行了深度的品读与鉴赏。嘎玛丹增的散文,大多用行走的方式表达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的眷恋和热爱。嘎玛丹增的作品,有深诚的怀念,深深的挽留。本文作者高度赞扬了嘎玛丹增的散文,“他的文字是单纯的,含着众多散文所没有的神性,这样的单纯,是人类终极关怀意义上的单纯,也是他的散文最大的特色。”确实,嘎玛丹增也在江山流年发表了很多文字,编者也读过若干篇,他的文才思驰骋,豪放而不失婉约,或沉着痛快,或含蓄绵婉。读来让人觉得暖暖的,触发人思考的正点。他的文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内蕴丰富。或朴实无华,情真意挚;或文辞清雅,富有诗意。本文作者并未展开而谈,而是通过一些事例和经典篇目,娓娓道来,条分缕析,由浅及深,直奔灵点。赏析注重了深度剖析,冷静而又抽象的提炼出散文集的艺术成就,有画龙点睛的功效,让人耳目一新,足见作者功力。读完这篇赏析,一个行走独具特色的作家嘎玛丹增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佳作,倾情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
|
|
|
|
山地731828829
|
2015-06-05 17:03:08
【编者按】读罢此文,很受触动,十分欣赏作者的观点。做一个灵魂有香气的人,这样的主题很好,具有教化人的功效,引人深思。灵魂里有香气,作者已经解释得很透彻。这是一种修行,一种心态,一种处事的价值观。始终保持一颗谦和乐观向上的心态,则岁月就无法在心灵上刻下痕迹。乐观向上就是香气。灵魂里要有香气,需要睿智,需要一种坦然,一种宽容,一种爱,这尤其弥足珍贵。没有爱的人,永远不可能做到灵魂有香气。这种香气因爱而生发。性与爱,生与死,得到和失去,核心是爱。林徽因是个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因为她是一个有爱的人,没有爱,是说不出“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惊世名言的。相由心生,境由心生,面向阳光,人生就没有阴影。佳作,倾情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
|
|
|
|
山地731828829
|
2015-06-07 00:06:18
【编者按】很温暖、很美好,很舒服的文字。作者用灵动、优美的文字讲诉一种最本真的感情,一种来自生命的感悟,一种心灵深处的呼唤。读着,正如作者所言,那种无形、柔美、奔放、宁静,彷如一滴滴水珠的深意,缓慢渗入读者生命的枝叶,从此,蓄势待发,有了取之不尽的力量和温度。人们的成长,必须经历顺当与逆境,成长伴随着代价,命运之花,绽放。全文犹如山涧小溪,涓涓细流,从心里流淌出来的文字,感染人,触动人,韵味无穷,耐读耐品。佳作,流年倾情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
|
|
|
|
山地731828829
|
2015-06-08 17:18:08
【编者按】优美的文字,深深地触动人心,勾起阅读的人浓郁的乡愁,把人带进那些岁月,激情、实在!这篇文字,透着淳朴的味道,纯真的味道,泥土的味道,真性情的味道,是成长印痕,岁月轨迹,是永远的陪伴,和终生的念想。麦秸垛,干草垛,那是一座座充满梦幻的童话王国,有说不完美道不尽的情愫。文字唯美,富有韵味,那一幅幅画面,醉心醉神。麦秸垛,干草垛,这就是乡愁,永远难以忘怀的味道。黑夜伴随成长,并非望不见,反而更加清晰。黑夜包容一切,童年的放纵,童年的羞涩,童年的一个个秘密,就如作者沿着铁轨撒尿,踢着硌脚的石子,脱下并挥舞着上衣,扭动屁股跳舞对着火车窗口里面的乘客做鬼动作。耐读耐品。倾情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
|
|
|
|
山地731828829
|
2015-06-09 11:26:49
【编者按】爱情是永恒的话题,而治心病的爱情,更是赋予了最美的色彩,特别是那些在苦难中产生的爱情,具有最纯真的味道。因为最能打动人心的,往往是苦难,而苦难中的爱情更能打动人心,更能让人感到弥足珍贵。真正的爱情能让人产生一种向上的力量,和一种无以言形的感动,让人心回归善良。爱情也能治病,尤其治心病,爱情让人忧郁的心情云开雾散。爱情既能自救,也能救人。这是在于爱的力量巨大无比,无论是朋友、恋人,还是亲人之间的爱,都能使一个人从痛苦和绝望中站起来。爱情,会创造出五光十色的生活。文中的双胞胎姐妹的爱情,创造出了奇迹,像极了一团五彩缤纷的软绒绒的毛线,编织出了无限的温暖,编织出了阳光般的快乐,编织出了甜蜜无比的幸福!当草长莺飞,花红柳绿的季节里,苏晓曦成了文皓的新娘时,爱情结出了硕果,她的心复苏了,回归善良,从而使女主人公苏晓黎那颗自责的心得以放下。而这一切,又源于沈陌与晓黎的爱情,源于沈陌对心爱的人晓黎的爱的坚守,对她的珍惜。最终,花好月圆,水月俱静。小说故事充满了趣味,明上写人,实则描写了人性,因而有了厚度,彰显了正能量:有爱的世界真好。如果不是副标题提示是两位作者合奏之作,还无法读出出自于两人之笔,无痕无迹,实为精湛。语言美,爱情美,铺垫巧,构架巧,一篇佳作!倾情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
|
|
|
|
山地731828829
|
2015-06-09 11:30:44
【编者按】作品赏析,尤其是对长篇,最容易写成作品复述。而本文作者,用抽丝剥离般,抓住原作的亮点,注意剖析,并从总体切割归纳,画龙点睛,点出原作的深度,因而成就了一篇优质的作品赏析。由于河北作家左志国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为村庄写书(长篇)《逝去的甜甜根》并且即将付梓,使作为同乡人的本文作者深为震撼,因为在当今这是不容易的。原作者选材角度非常精妙,全文有着深厚的人性,是一次有分量的创作。本文作者从书的结构严密,借鉴“志书”的叙述方式;点面结合,对村庄的历史以纪实和白描进行叙述;接地气,寻找当代人的生存之根;既有感情记叙,亦有理性分析,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精神;诙谐俏皮,语言有赵树理式的幽默风趣等五个方面条分缕析了《逝去的甜甜根》,给阅读者的感觉,就如一个优秀的高级别的美食品尝师品点一个手艺精湛的大厨师的一桌美味佳肴一般,让人眼睛一亮,有种立马要阅读原作的冲动。佳作,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
|
|
|
|
山地731828829
|
2015-06-10 08:22:27
【编者按】幸福就是用心去守,这是真理,这适合家庭婚姻,贵在坚守。人生都有坎坷,关键看你怎样看待,用一颗是么样的心态来处理。面朝阳光,人生就没有阴影。别愁眉苦脸的,为啥不“春风桃李花开日”放眼天下,偏要“秋雨梧桐叶落时”对待世间;为啥不用“人闲桂花落”“鸟鸣山更幽”看逆境,偏要用“无可奈何花落去”来对待呢!一旦当心态调整过来了,就会发现,人生路上的那些磕磕碰碰又算得了什么?所以说,拥有一颗宽容的心,一颗善于坚守的心,懂感恩、懂珍惜的心,是多么的重要,是人生幸福生活的密码,掌握了这个密码,幸福会常伴左右,远离了这个密码,人生路上就是阴天。本文女主人公贾静玲就是一个这样的女人。所以她的生活,过得一团糟,总是别人的过错,所以总要埋怨,脸总是绷紧的,心情总是灰的。她的人生路,一步步走入死胡同。当亲戚一阵苦口婆心的劝导,让她猛然惊醒过来。她懂了,自己虽然面临很多不幸,但自己也没正确对待,总是在不断地抱怨,反而使自己心情更糟。于是,她决定改变自己。小说意境丰蕴,触及到了人性,富有深度,值得品读!流年倾情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
|
|
|
|
山地731828829
|
2015-06-10 09:01:58
【编者按】读着,这充满了浓郁乡情的作品,竟然让人泪眼婆娑,作品深深地勾起了人的乡愁,心思回到了那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情牵梦绕的山村。作品以我为主线,以猪婆为作品主角,缓缓徐来,有滋有味,令人心醉,不忍掩卷,一口气读完才罢休。一个猪婆,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山村的历史,彰显了作品背后的东西,虽写猪婆,但描写的是人性的厚重,时代的沧桑,从而让作品富有厚度,饱满的思想性。那个时代的小山村的农民没有啥经济来源,就是靠一年喂养几头猪,就文中描写的一样,养一头老母猪,买卖小猪,有点收入,供养孩子读书,供养全家生活的温饱。人们辛辛苦苦一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碰上天灾人祸,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文中的一场多年不遇的大雨,带来了山洪暴发,不但冲走了两头幼崽,老母猪都到惊吓和洪水的浸泡,也不久夭折,文中的我也停学了。韵味无穷的作品,出动人的心灵深处,令人回味百般。佳作,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
|
|
|
|
山地731828829
|
2015-06-14 07:41:09
【编者按】人一旦心里着了恶魔,这个魔迟早出来害人。王教授心里有魔,尹素娟心里有魔,所以他们成了魔进攻的对象。王忠良心地善良,心里明镜似的,魔远离他了。小说用不多的笔墨,描写了三个人,把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性格各异。作品语言娓娓道来,轻柔舒缓,读来极为舒服。细节刻画细腻入微,情与景安排得妥帖。通过几个细节,展现了世事,批判了人性,尤其是对保姆的心灵世界挖掘得很深,把人心深处最丑陋的东西剖析得入木三分,令人叫绝。作品背后的东西良心才是作者要表达的,要告诉读者的,作者无疑成功了。小说趣味性强,引人入胜,富有思想性,发人深省。结尾巧妙,回味无穷。佳作,流年倾情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
|
|
|
|
山地731828829
|
2015-06-14 20:58:40
【编者按】很有深意,耐人寻味,甚至有些苦口婆心。致读者,你读懂我的文字了吗?当然,文中的我,也是我,也是你我他,也是江山的任何一个文友。本文作者通过这样的对话方式,试图与读者交流,旨在揭示如何才能读懂一篇文字,也是一种共勉。其实,读者静下心来如能借助文字并想象出文字舞台的情景,让死的文字一个个活起来,变成一些生动的场景,其义自见。当然,作者并没有说如何读懂,仅从抛钻引玉的角度,阐明读者与文字的关系。在当今浮躁的年代,不是人们读不懂文字,而是沉不下来精读。作为一名读者,如果不抱有一种真诚、学习、批判、寻求真善美的务实态度,确实难以走进文字里,只能是吹毛求疵了。耐读耐品,个中滋味,自取品嚼。荐阅!【编辑:山地731828829】
|
|
|
|
山地731828829
|
2015-06-15 10:36:37
【编者按】本文叙述了邓尔恒发现宝子碑的过程,并简要介绍了邓尔恒的生平事迹。本文行文严谨,务实,注重考查,实地调研,注重实物。全文层次分明,用语简明精炼,采用写志形式,介绍了发现爨宝子碑的邓尔恒,以他为线索,脉络清晰。爨宝子碑全称“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之墓”,由于邓尔恒的意外发现,使得这一段历史有了实物证据,为后人考察提供了详实的史料实物和对曲靖历史的考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一篇有价值的史志文字,值得一读。推荐品阅。【编辑:山地731828829】
【流年】发现爨宝子碑的邓尔恒(散文) 0/2 1101 2015-06-15 10:28:35
|
|
|
|
山地731828829
|
2015-06-15 20:53:44
【编者按】小说通篇语言清丽婉约,舒缓至极,娓娓道来,轻柔流畅,通透干净,读来甚为舒服。尤其出彩的是,用细腻的细节不断地推动着故事情节向前发展,每一处的细节,自然平实,情与景处理得十分妥帖。对人物刻画细腻入微,尤其成功地塑造了腊梅妈这个人物形象。这一形象在农村具有典型代表性,活脱脱的现实写真,被作者在这里用娴熟的文笔写活了,异常饱满,跃然纸上。其他几个次要人物也各具特色,较好地为主要人物服务,安排得十分妥帖。另一个出彩的是文字对景物的描写,没一处多余,较好地烘托了小说的意境氛围,精妙至极!第三个出彩的是,伏笔的巧妙与包袱的解开,恰到好处,不早不晚。读完为作者的构架布局暗暗叫绝,足见作者功力十分老道。当读到腊梅妈不待见女儿腊梅,以为不是她亲生的,但从腊梅爸的表现来看,又不像,直到读到后半部分,方真相大白。这样,腊梅成了明线,把每一个人物像串珠子一样串了起来,成了一串美丽的彩珠链子,各个人物登场,非常自然,合情合理,人性在这里得到较好的阐述,最后方明白,腊梅妈不待见腊梅原来有缘由。好的作品,都有一种韵味,当我们读到最后,那一句结尾,小说的味道展现得淋漓尽致。而背后的那种爱,就被挖掘出来了!主题丰蕴,佳作,流年倾情推荐给江山文友共赏。遥握!【编辑:山地731828829】
|
|
|
|
山地731828829
|
2015-06-16 09:26:14
【编者按】当掩卷之时,我久久走不出作者的作品来。一篇荡涤人心灵的文字,深深地撼动了心灵深处。故事情节犹如一条乡村小河,潺潺细流,始于源头,最终归于大海。小说触及了当今社会变革时期发展大潮中,丧偶老人生活严酷现实以及为人子女的心态。这里有一个现象值得人们深思:作为儿女,总是反对家长干涉自己的婚恋,但是,当家长年纪大了,有一方提前离去,剩下的一方需要再婚时,儿女们却千方百计阻扰干涉。仿佛忘了当年自己也曾经反对他人干涉的那一幕幕。文中的儿女终究识大体,理解父亲,没有过多干预。父亲与一个离婚了的捡破烂为生的女人再婚了。作者在写法上极为巧妙,铺垫十足,蓄势待发,并先设计父亲因女人摔倒住院倾心尽力地照顾她。这个时候,人心灵深处的东西就得到了尽情地表演,把丑陋的人性演绎得淋漓尽致。父亲的儿女责怪富裕的父亲白白娶一个无依无靠的贫穷女人来成为自己的负担,还得照顾她;女人的儿女干脆光顾了医院一下后,就消失不见。作品的高潮在最后得到了最大限度地释放:父亲脑溢血住院,成了生活不能自理的废人,这个时候,女人并没有抛弃他,而是尽心尽力、无微不至地照顾他达七年之久,直到生命的尽头。这是多么的不容易,整个生活起居,吃喝拉撒,端屎端尿,寂寞孤独滴守候这样一个人,只有拥有真爱,只有拥有善良的人才能做得到。这个女人做到了。作品背后的东西让人深思,挖掘出来人性深处的东西让人深思!小说布局巧妙,埋下伏笔,尤其是立下的字据,当真相大白时,让人潸然泪下!小说情与景相互交融,较好地烘托了主题,结局极为巧妙,语言精练质朴,充满了浓郁的生活味,非常感人!耐读耐品,佳作,倾情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
|
|
|
|
山地731828829
|
2015-06-17 21:20:06
【编者按】一篇好小说,第一要吸引人;第二要接地气,有生活味;第三要有教化意义,彰显作者的担当和责任。《豆落桂香》就是这样的一篇作品。我打开它,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一气读完,掩卷时脱口而出:佳作!小说亮点很多,最为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语言叙述,不急不缓,娓娓道来,小说离不开叙述,而作者的叙述,令人愉悦,干净利落,清新雅致;第二,巧妙的细节描写,细致入微,刻画生动,把人物形象心理活动展现得极为到位,栩栩如生;第三,十分擅长景与情的衬托描写,景与情处理得较好,不多不少的景物烘托了氛围,充分地表达了意境,实为不可多得;第四,文字成功地塑造了桂香这一个女人的形象:善良、勤劳、隐忍、守节、孝顺、感恩、坚守的优秀品质,讴歌了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第五,文字接地气,通篇流淌着浓郁的生活味,披露了那个时候女人生活的可怜可悲的历史现状;第六,结尾给人希望,全文富有正能量,作家的意图很明显,批判性和肯定性泾渭分明;第七,层次分明,脉络清晰,构架布局精巧。以民国末年鲁东平原中部袁家大院为背景,以桂香为主线条,通过在她身边的人物一一表演,特别是通过两个儿子及儿媳妇的对比,深度地描写了人性,揭示了人性深处真善美假丑恶,文字富有厚度。耐读耐品,倾情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
|
|
|
|
山地731828829
|
2015-06-18 16:12:26
【编者按】小说用一种平实的语言缓缓道来一个命运不济、苦难深重的农村女孩的梅花的让人落泪的故事,读了让人唏嘘不已。语言富有韵味,有一种让人愉悦的优美感,并有着浓郁的乡间生活味儿,以及那个时候素朴的人情味儿。不管是乡邻之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纯朴而善良。文字的背后,揭示了那个时代人们艰辛的生活,人生的不易,以及物质生活的贫穷。作品成功地塑造了梅花这个人物形象,她勤劳、好学、赏金、孝顺、有情、隐忍、善良,有着传统的中华妇女美德形象,这个人物极富正能量。这一切,与她生活的环境有关,与她的善良的奶奶的言传身教的教育有关。文中的其他几个人物,也各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梅花的母亲,就是一个极为自私,没有爱心的女人,这也是导致梅花一生艰辛的原因之一。作品这样的叙述方式恰好适应这样的题材,层次分明,作品题材好,时间跨度也大但脉络清晰,主题丰满的,深深地触动人心。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
|
|
|
|
山地731828829
|
2015-06-20 16:16:29
【编者按】可以这样说,这是一篇富有特色的作品,读罢,掩卷却久久走不出故事来。“姐,我们回家。”是的,陶依很勇敢,她做到了自己要做的,她带姐姐回家了,同时,给自梳女们的心灵世界树立了一个标杆,靠自己,而不是靠什么九姑娘。这个凄美的故事讲述了一群特殊的群体——自梳女的故事,成功地刻画了“我”和九姑娘这两个主人公的形象,陶依不服输不服命运的摆弄,一切要靠自己,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九姑娘邪恶歹毒,自私,草菅人命,虚伪。陶依勇敢地对九姑娘进行反抗,她向九姑娘伸出了挖毒之手,彻底击碎了九姑娘的信念和罩在她身上的虚假光环。其实揭示了一个弱女子敢于向邪恶势力反抗,争取自己自由,自己的命运自安排,这才是文字的灵魂所在。小说对人性的刻画,对文字背后的东西做了深深的挖掘,作品主题丰蕴,颇有厚度。作品彰显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娴熟老道的笔力,更是体现了作者选材的绝妙。作品引人入胜,还带给读者某种神秘,观音堂、自梳女是一个少为人知的神秘世界,展现给读者一扇未知的全新窗户,开阔了读者的视野,带给人的是一种震撼的心灵感受。小说巧设悬念,掌控着全文的节奏,用优美的语言,缓缓叙述出一个独特的故事。结尾甚为巧妙,恰如在冰天雪地里迎来了一抹温暖的阳光,给人希望。佳作!倾情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
|
|
|
|
山地731828829
|
2015-06-23 10:42:07
【编者按】诗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甚至可以说奇特。诗行流畅,幽深绵婉,富有韵味,颇为含蓄的诗歌。字里行间透出美感。作品不乏深意,应该是对现实的反思,还有对未来的憧憬,迫切的渴望,“若等到光秃的桃木在湿潮的蒂节旁萌出新蘖”,总希冀初春的晨曦。全诗蕴涵正能量,主题积极。诗歌的意境静谧,有思考的哲思。推荐阅读!谢谢作者赐稿流年,遥握!【编辑:山地731828829】
|
|
|
|
山地731828829
|
2015-06-24 08:56:28
【编者按】似乎是泛黄的文字透着一股浓郁的亲情味儿,如山间小溪涓涓细流,清澈,却有一种神秘感,更是有一种诱惑人的味道。这篇母亲的土屋,给人一种厚重感,岁月的沧桑感。作者并未就土屋描写而描写,而是通过土屋,向读者展现了时光之河里的永不磨灭的曾经拥有的幸福,岁月里那段温暖的感动依旧历久弥新,这是那么弥足珍贵。因而,读者读到了字里行间流淌着的亲情味儿,爱意美感,沁人心扉!母亲并非舍不得土屋,而是土屋里有幸福的记忆,年轻的岁月,家人的温暖,曾经的多彩年华。这是一种温暖的守候,是执着的念想,是夜深人静的回忆。主题丰蕴,文字平实素朴,但透着力量,一种力透纸背的感人温度。佳作,问安,倾情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
|
|
|
|
山地731828829
|
2015-06-25 10:24:10
【编者按】江山,以她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很多优秀的爱好文字的文友,来了,就不再离去。大家竟然有一种共同的感受:江山最能激发人的灵感,像一个家一样。江山流年社团,之所以位于江山前列,是她的温度,优秀,团结进取的氛围,深深凝聚着每一个流年人。本文作者闲云落雪,从自己的亲身感受,不急不缓地叙述,切身体会穿透力强,很是感染人。自从被流年编辑雪飞扬引进江山以后,逐渐喜欢上这个平台。虽然途中有过弯路,但并未走远。在许多好友的关怀帮助下,特别是进流年做了评论员后,写作激情空前高涨,灵感频现,好久没有动笔的她,开始一篇又一篇地写了起来。全文充满了真情,语言隽秀,构思富有特色,实为佳作。倾情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
|
|
|
|
山地731828829
|
2015-06-26 20:42:14
【编者按】不管写什么文字,从自己心里流淌出来的,就有了质感,就有了根基,这是为文之首要!显然,作者这篇文字,正是这样的。于是,有了阅读的价值,编者一气读完,颇有感触。初看上去,是一篇游记散文,细细品之,不仅仅是一片游记,而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游记类散文,触动了人的思考神经,文字的拨动价值就出来了。作者来到北京,由于自己喜爱文学的缘故,熟读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对文学大师的散文敬仰有加,用今天的话来说,是他的粉丝。因此,要去清华园里拜访荷塘,亲自体验先生笔下的荷塘。亲临现场时,让人嘘唏!这荷塘与先生笔下的荷塘相差甚远。文并没俗媚虚夸,而是真实地写道:这些景致,全国各地都能看到。作者描写了实际上的荷塘,并不意味着对朱先生《荷塘月色》有质疑。作者并不失望,表现出的是睿智和哲辩的思维。来荷塘并非为荷塘,而是为朱先生,为他的新文化精神,为他的人品。先生的人品和文品于普通中彰显高贵。荷塘的美,在国人的心里。先生文中景观与文字归为一体,融进先生的精神气里了,生出了新文化的种子。这才是拜访荷塘最为重要的。一篇游记挖掘出了别具一格的体验,没有就荷塘而荷塘,而是写了朱先生的品质,游记因而有了力透纸背的力量,有了厚度。文字干净通透,中心丰蕴。佳作,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