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评论部
林兴庄

林兴庄 秀才

  • 20

    主题

  • 60

    帖子

  • 1092

    积分

★:笔尖编辑林兴庄6月1日的评论贴

2015-06-01 20:01:35

http://www.vsread.com/article-554713.html

整个故事以八次交谈和五次见面构成。八次与王精明的交谈引出了张山的短暂一生。五次与张山的见面细致描绘了张山的精神状态,写就了一个不愿同流合污的正直青年的形象。从风光到落泊,再到变成疯子,再由疯子变成英雄,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足见世态的炎凉,人情之冷暖。

与王精明的第一次交谈,引出了变疯的张山,文章带着我们接近了张山的人生。王精明第一次露出其精明的一面。下文开始深入了张山的童年,生活,工作,变迁,变疯的因由以最自然的方式将张山的形象铺陈出来。引出了与张山的第一次见面,半夜路遇正在“发疯”的张山。带出无穷的疑问。由于母亲离世,带出张山的可悲童年与生活。与张山的第二次相见,张山正在母亲坟墓前自言自语,此时张山正经受着人生最大的不幸,“疯”字慢慢渗透出来。接下来是第二次与王精明交谈,引出了王精明的内心的纠结,羡慕嫉妒恨。第三次交谈,写出了张山的风光史,还有落泊的经过。在一个大公司就职,还有一个漂亮的女朋友,不知为何突然抛下工作和女朋友,返回乡下。“疯”的由来。王精明的羡慕嫉妒恨交杂在其中。第三次与张山相见,张山正在田里唱歌,《我的太阳》,偶然触发了作者的恻忍之心,“今天的阳光真好,但却照进了两个世界”。第四次相见,张山正在写文章,略写,留下伏笔。与王精明的第四次交谈,略写,王精明还是对张山充满了讽刺。第五次与张山的相见,却是在张山救了两个落水孩童,自己却被淹死之后。作者内心起了巨大的波澜。由刚开始的好奇,转变为同情,再到现在的悲悯,甚至伤感。至此张山的一生也终于告一段落。一个不被这个社会认同的正直青年,终于以正义的方式向世人宣告其隐藏的另一面,读后让人垂泪。在张山牺牲后,引出了另一段故事,起于与王精明的第六次交变,道出了张山于母亲坟墓前写的文章。张山在王精明眼中的形象瞬间“高大”起来,渐渐转变为利益关系,这个“高大形象”是建立在赤裸裸的利益之上的。再一次显示出王精明“精明”的一面。而“我”则是无限伤感,生前被人当成疯子,死后拿着死人发大财,这就是所谓的社会,所谓的世态炎凉。张山成为英雄,被推上神坛。一时之间,被这个金钱化的社会当成招财猫,当成神一样供起来。第七次与王精明的交谈,牵出王精明赤裸裸的金钱化的一面,而且是打着为“英雄作传”的名号大肆捞金。下文终于道出了张山甘心返回乡下的原因,因为公司内部的贪污,与他的女朋友也是其中一个,他宁愿背着骂名也不愿同流合污的正义形象高大起来,与前文形成巨大的反差。轻描淡写,不乏深意。第八次王精明交谈,谈崩了,王精明与“我”正式分道扬镳。王精明的“精明”的嘴脸,再一次表露无遗。作者用平淡的笔触,写就了张山平凡而高大的形象,王精明的“精明”嘴脸,村长和这个社会的人反复无常、金钱利益至上的一面。而“我”则是十分悲愤又无可奈何。疯与不疯,自在人心,既纠结在文中,也纠结在所有的读者心中。

【编辑:林兴庄】

共0页 0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