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水榭(本社团不接受非首发稿件,投稿请标注首发,不标注的稿件退稿) 回复本帖
五月小丫

五月小丫 秀才

  • 23

    主题

  • 517

    帖子

  • 1311

    积分

2015-06-24 22:15:34

36  指尖  《沿着流水的极致(外一篇)》

2 楼        文友:五月小丫        2015-06-24 22:11:49
【沿着流水的极致】自然的景色多美啊!人和自然是相通的,鹳鸟的存在,使现实变得浪漫而值得期待。“那几年河道是成日机器轰鸣,人们陶醉于黄沙所带来的经济收入。”希望人们永远清醒,不要去破坏自然。民间有夏九九之说,湿地极盛繁茂的时候,一群群野鸭劈开苇丛该是多么壮观。河底的绿藻,尽情的生长着,灰色的小鱼对藻类情有独钟,生物的相处,方式是如此独特,在一起各自为政,却又互相依存。滹沱河沿岸的龟仿佛勘破红尘的老曾,生在水面的浮萍,是沿河村庄家畜和家禽的好饲料。翠鸟有蓝锻般的羽毛……却天然纯粹。湿地之中,水生作物如火如荼生长,苦草、荇菜、浮萍、菖蒲、芦苇、水芹菜……
这一幅幅美丽自然的画面,真是令人目不暇接。
【一钵汤开启仇犹夏日】读得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立夏的红豆汤,自然生长植物的根茎和叶成为桌上的菜肴。槐花馅饺子。刺青(苦菜)的野菜,石缝里是白色的野蒜……
成片的芦苇,早年老人用来编炕席,小豆饭……
人类和自然真实相互依存的,自然给了人们优美的环境,给了人们美味的食物,如果人们想战胜自然,而不是保护自然,那么输的是人类自己。
五月小丫

五月小丫 秀才

  • 23

    主题

  • 517

    帖子

  • 1311

    积分

2015-06-25 22:03:48

37   雪飞扬  《母亲的土屋》

 

12 楼        文友:五月小丫        2015-06-25 22:00:55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土窝。母亲舍不得那颓败的就像得就像一个垂垂老人的土屋。这个土屋承载着太多的回忆,有人说旧时光是个美人,怎么能离开呢?这土屋的一点一地都是母亲的最爱啊!母亲在这个土屋生儿育女,有过多少幸福的时光:“我们小时候用过的头花,玩过的玩具,甚至还有我当年刚刚知道身上的秘密时悄悄买的一个小胸罩,刚刚知道打扮时买过的口红、眉笔。还有打着奶奶、母亲或者弟弟妹妹印记的各种各样的小物品。”“冬天格外寒冷的年代,我们一家却因了这个炉火而成了冬天的宠儿,精神的贵族。”年龄尚小的弟弟哭闹了,母亲专门的碗口大的小钢精锅为他煮挂面,诱人的香味飘向我和妹妹的鼻子,我们的眼睛不眨的看着弟弟吃。等弟弟闭着嘴嘟囔说'不吃了'时,只听母亲说:'你们俩吃了吧!'……”“豆子在嘴里的嘎巴声,孩子的笑闹声在雪夜里荡漾,把这间土屋织成了幸福的海洋……”土屋也曾留下母亲多少的艰辛:“母亲急急地顺着木梯子上阁楼查看,惊讶的发现,原来在被有水洇湿的一角已经在滴滴沥沥地漏雨”……
   土屋就是母亲的全部世界,母亲的世界很小,但都是重要在乎的人,母亲的世界很小,但懂得面对细微的事情微笑,母亲的世界很小,但是她足够面对生命的困顿与艰难,母亲的世界很小,但能够把爱的温暖延续。
   作者真是掏心掏肺地写,读者仿佛走进了母亲的土屋,坐在土屋的炕上,聆听作者娓娓道来。

 

五月小丫

五月小丫 秀才

  • 23

    主题

  • 517

    帖子

  • 1311

    积分

2015-06-26 23:07:21

38   山地  《麦子的记忆》

 

7 楼        文友:五月小丫        2015-06-26 23:05:43
  看完老师的文章,眼前浮现出一个学习出色,讨女孩子喜欢,懂事,能干的少年形象。
   老师的文笔娴熟,描写亲切自然。
   一、景物描写仿佛身临其境
   “每年的农历三月间,蓝天白云乡村麦地,风中摇曳,麦浪滚滚,尽情舒展着颜色的魅力,鲜润的莹绿,早已演变成满地的金黄,散发着幽幽的麦香。”“早上的太阳红通通的,从东边的山梁上,照射在麦地里,像乌蒙山其他山村一样,我们村的麦地,也是一坡一坡的,远远看去,像黄中泛红的一块块毛毯。风一吹,像村子前面翠河里的波浪,一浪接一浪,甚是壮观。站在坡上,鼻腔里被清新的麦香塞得满满的。”
   二 人物形象刻画抓住特点
   阿花的顽皮: 逃课为“我”烤麦穗,为报答考试找我的人情,或许还带着一种打心里的喜欢。
   母亲的慈爱:“我儿莫急,吃慢些不要噎着。”“病中的妈妈连忙走过来,把一个军用水壶挂在我的肩上,塞两个洋芋在我的口袋里,叮嘱我中午再吃。”“妈妈用手揽住我,猛然发现,有什么东西落在我脸上,回头一看,我妈正在拭擦她的眼睛。”
   朱背锅的外貌:“他是一个转业军人,前几年一场大病,让他成了现在这个模样,走路总是弯着腰,背上凸起。”
   小石头:1学习好“考试都是抄我的”2 懂事 “我十四岁那年麦收时,我妈生病在家休养,不能做重活,我在家帮妈妈做事”3 要强“不,我家还有男人。”“快分给我家任务,不要耽误我的时间……”“头天晚上,我就把镰刀磨得锃亮。”“割过的麦茬整齐,高低不突出,堆放不乱,像个大人。
   三 对麦子的记忆选用典型的事例
   烤麦穗,麦碾子,这两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吃法我还是第一次听说,给读者新砌的感觉。割麦,一个懂事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容易怀旧,有时候,突然想起过去某段日子和某个年纪的自己,真不知道是恍如昨日还是太遥远了……

 

五月小丫

五月小丫 秀才

  • 23

    主题

  • 517

    帖子

  • 1311

    积分

2015-06-27 12:51:11

39   闲云落雪 《你是我最美的遇见》

 

9 楼        文友:五月小丫        2015-06-27 12:48:16
  落雪,你的诗写得很好,比喻贴切,语句优美精炼,也看出你深厚的文字功底,看来我要重新赏识你了。落雪注册过别的网站,我也一样注册过一家文学网站,但那的编辑一点都不负责,一个字的按语也不写,更不用说评语了,那时我连排版都不会,稿子投什么样就按原样发表。我很想和编辑交流,可是没有办法,我的文字在那寂寞的可怜,好像没有人肯理我,我很孤独,也很迷茫,我知道是自己不够好,才会是这样的。可是,我真的喜欢文字,心里有什么想法就涂鸦,我知道这样不管写多少年也不会有进步。在空间倒是有一些文友,人家都有自己的事,我也不好意思麻烦人家。
   直到有一天,遇上了月儿姐姐(雍梅),她介绍我认识了山地老师,接着认识了晓文,如画,树哥……我一下子就有了家的感觉。说实话,我这人没有上进心,容易满足,我的稿子能发表就很开心了,不敢奢望能得到精品。我随便地把空间几年前的日志投稿,当然大多数退稿,就是退稿也令我感动,退稿原因说得明明白白。
   “山地果真是个热情又负责的人,他很快就编发了我的文,并给了非常精准的编按,还通过小窗鼓励我,他的开朗和随和立刻感染了我,对他油然而生信任感,因为他,我喜欢上了流年。”落雪,你说出了我要说的心里话,我的感觉和你一样。
   落雪,你真的很上进,自尊心这么强,高手如云怕什么,写出自己的风格就行。你的精品是山地老师“督导”下完成的,这个我信,我也得到过山地老师的“督导”。
   落雪,你还当过编辑,我该对你刮目相看了,你回来真挺好的,树哥找过你聊天,一提到树哥,我的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树哥,多么好的人啊!
   我也是山地老师拉进评论群的,说实话我对人家的文章不敢妄加评论,就我的这点水平,会评什么?欣赏还行。可是我是没有理由不答应的,因为这是山地老师让我进的。
   我也赞同玫瑰姐说的“评论,就是硬性学习”。悦悦的评论的确精彩,我看到她写的《果香》赏析,不由得赞叹:原来评文章也可以的精品!
   落雪,我也加了江山文学夜校,可是真的很惭愧,我没有学过,我佩服落雪的好学精神。
   人的一生是一种选择,能自由选择的人是幸福的。我们走进江山,成了流年的一份子,感受流年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流年贡献自己微博的力量而努力吧!

 

五月小丫

五月小丫 秀才

  • 23

    主题

  • 517

    帖子

  • 1311

    积分

2015-06-27 21:09:01

40   合肥刘峻  《文明之歌》

 

2 楼        文友:五月小丫        2015-06-27 21:05:36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新月异,住上了豪宅,开上了名车,穿上了高档服装,吃上了大餐。可是,有了这些物质文明,人们似乎总觉得缺少了什么,现在流行一句话“穷的只剩下钱了。”诗歌以文明为题,第一节列举了一些不文明缺少道德修养的现象。第二节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缺少文明的可怕,第三节用美好的事物形容文明的美好,第四节借小草期盼春天的太阳,蜜蜂迷恋鲜花,说明人们对文明的渴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是我们伟大祖国永恒的向往。
   诗歌节奏感强,读起来有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好教材。
五月小丫

五月小丫 秀才

  • 23

    主题

  • 517

    帖子

  • 1311

    积分

2015-06-27 21:13:26

41  静如画   《麦田的守望》

 

19 楼        文友:五月小丫        2015-06-27 19:18:46
  民以食为天,粮食来自辛勤的劳动,劳动就是把种子育成丰收,把谷物酿成美酒。小麦入种,冒出嫩绿的麦芽,越冬,第二年惊蛰复苏,随着季节旺盛的生长着,当麦穗饱满,可以烤着吃,母亲烤的麦穗。里面有青麦穗的清甜芬芳,也有母亲浓浓的爱,割麦可是艰苦的劳动,我们这里说麦子“种在冰上,收在火上。”不仅要和老天抢,割完了麦子就掉头了,真是一个急活。这时虽然辛苦心里是快乐的,付出的劳动,所有的期盼,不就是为了丰收这个伟大的时刻吗?那时粮食金贵,当然要颗粒归仓。麦秸垛是孩子的乐园,麦秸点燃烤知了吃。这些童趣,现在的孩子玩蹦蹦床,吃肯德基怎么能体会得到?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用联合收割机收小麦,彻底把农民从艰苦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我想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掌握更多的科技知识,做新时代的农民,让农生产更加发达,实现现代化,在希望的麦田里获取更大的丰收。

 

五月小丫

五月小丫 秀才

  • 23

    主题

  • 517

    帖子

  • 1311

    积分

2015-06-27 22:23:19

42   王克楠 《问楚国》

 

3 楼        文友:五月小丫        2015-06-27 22:19:17
  人们知道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问楚国》将屈原爱国的高大形象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佛陀说:“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间”生命的短促,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是一种精神。诗歌第一节借太阳的升起表达对楚国的希望。第二节描写一个个唯美的画面来指责朝廷的昏庸。第三节诉说先祖的英明。第四节 誓与楚国共存亡。第五节 对楚国的现状忧心忡忡。第六节用了十二个为什么表达遇到强秦的无奈。第七节 楚国将衰,我离开。
   诗歌大气磅薄,哀怨忧伤,跌宕起伏,引用了历史人物与历史故事,足见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渊博的知识,娴熟的写作技巧。读着这首精美的诗歌是一种高贵的享受,问好,朋友!

 

五月小丫

五月小丫 秀才

  • 23

    主题

  • 517

    帖子

  • 1311

    积分

2015-06-28 23:12:34

43  《访清华园荷塘》

 

5 楼        文友:五月小丫        2015-06-28 23:08:42
  洞天老师,在论坛看到您的跟帖我就笑了,您说出了我想说的话,佩服您的个性,人就应该这样,不要重复别人说的话,不要盲目跟着别人做事,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第一次读您的文章,写文其实就是用笔说话,把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实实在在地写出来,这样的文字我喜欢。
   一看题目《访清华园荷塘》我一下子联想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也会有优美的景色描写吧。
   “到北京可能呆上两个多月,很想到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看看”这两个地方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如果能到北京,我也会去看看这两个地方。
   “既然来清华,不应该忘记一件事情,寻访朱自清笔下的荷塘。《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我现在也能背下来。
   “近代,现代,清华大学都大师云集,学派丛生,许多高头讲章在清华诞生……”这样的地方多么令人神往。
   洞天老师说朱自清笔下的荷塘与亲眼看见的荷塘差别很大。这种感觉我也有过,我用心看一本书,当这本书拍成了电影,再看电影,一点意思也没有了,看书会给人赋予无限的想象的空间。我是喜欢多读书,少看电视。我听说孩子没看动画片之前,听白雪公主的故事,让他们画白雪公主,会画出各种各样的白雪公主。看过动画片,只能画出一种白雪公主。这可能就是文字的魅力所在吧,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朱自清的文章我也喜欢,洞天老师列举的这些文章我也学过,“紧靠他伟大的散文精神和文化灵魂,紧靠他笔下的遗迹……”
   洞天老师的文字,透过现象看本质,“天下有些事情,不必过于认真,纸上写着的,眼睛未必就要看到。”洞天老师,我想说的是:就是眼睛看到的也未必就是真的,我们得慢慢用心去体会。

 

五月小丫

五月小丫 秀才

  • 23

    主题

  • 517

    帖子

  • 1311

    积分

2015-06-29 21:19:30

44  空悟 《浅说真情》

 

7 楼        文友:五月小丫        2015-06-29 21:16:20
  文品如人品,空悟的文章就是写得实实在在,毛主席他老人家说过“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做人做事就是要真实,千万不要弄虚作假,记得我上中学时,语文课本有一篇鲁迅的文章《藤野先生》,鲁迅在日本学医是,画解剖图时把血管的位置移动了一下,看起来美观,遭到藤野先生严厉的批评。是藤野先生实事求是的作风受到鲁迅的尊敬。
   现在人什么事都要和利益挂钩“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利益是永恒的。”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却感到空虚“穷的只剩下钱了。”真情是多么的重要。
   真情,当然也是一种爱,母亲容忍孩子各种缺点,儿女包容老年父母的无理,夫妻之间不能讲理,只能讲情,多想想对方的恩情,就是有了矛盾也可以化解,如果夫妻之间互相算计,总觉得自己委屈,自己有理,那离离婚不远了。朋友之间也是讲情,“士为知己者死”也是为了真情,杜丽娘“为情而生,为情而死。”也是为了真情。
   写文章也是如此,要有真情实感,如果把写作和挣钱,得奖,出名等功利性联系在一起,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而写,那样的文章是没有生命力的,就像空悟说的是文学垃圾。“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人活着就是为了一份真情,“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敬我一丈,我把你顶在头上。”
   笨人才耍心眼,聪明人只需厚道。

 

五月小丫

五月小丫 秀才

  • 23

    主题

  • 517

    帖子

  • 1311

    积分

2015-06-30 22:20:48

45  风逝 《路旁,鲜花正开》

17 楼        文友:五月小丫        2015-06-30 22:15:2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这个缅怀离去亲人的日子,让人的心情如此沉重,本文借清明节祭祖这个事例,实则在阐述活着的意义。
   这篇文章文笔流畅,人物形象刻画栩栩如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首先我看到一个伟大的母亲:“那一年七旬老母亲在村里雇人搬砖拉沙垒坟头,给我的老爷爷老奶奶各树了一幢石碑,老母亲东北西走,不辞辛苦,开启了一项挺巨大的工程……”
   仁慈善良的姥姥:“要饭的到了家门口,总是把自己最好的拿给他们,据说,又一次没东西给,把留的地瓜种都给了要饭的。她东面邻居,是一个异性的孤儿,按照辈分喊我姥姥三嫂子,但是,姥姥却给了他一份慈母般的爱,送热汤热饭……”
   文章的点睛之笔:“用良好的品德传家,用优良的家风传世应该是很久远的吧。”
   有人说人生有时感觉很短,如白驹过隙,有时感觉很长,长到可以一直思念一个人。其实,每个人都是红尘中匆匆的过客。“争名夺利是枉然,死了双手握空拳。”一个人死后化作一缕青烟,什么也带不走。真正留给后人的不是万贯家资,良田千顷,而是一个好的名声,好的传统。

 

共2页 12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