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有所依
|
【星月随笔】旧时光思念的味道2015-06-20 15:39:24
年轻人不明白上了年纪的人为什么总是那样怀旧,不厌其烦地听着父母、亲人、身边的老同志感叹他们的年轻时代。儿时的记忆总也少不了那些象征着思念的信笺,人们郑重地将它们装进信封,憧憬地塞进邮箱。幻想着,思念会随着风漂洋过海,到达想念的人手里。看信的人的微笑表情和期待的回信,总会比预见的晚一些到达。 如今的便捷通讯,让人们享受到了科技发达的便利,电话的诞生无疑是人们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然后,IOSQ、MIS、QQ、微信,一代比一代便捷的通讯工具诞生了,人们习惯了它们的存在,理所当然的使用着。可是,微信上的亲情、朋友的私语、真诚的问候总有种感觉它们似乎比不上不知道存在大江南北哪个角落的陌生人的聊天来得多、来的干脆。老人们习惯的通讯方式——写信,逐渐淡出历史的舞台,直至消失不见。那些朝思暮想盼望的情感诉说,邮递员自行车独特的铃铃响声,仿佛一场昨日的感叹,漫不经心地,就那样随意地就成为一首永远埋葬进墓地里的挽歌。与老人们情深意重的感慨鲜明对比的是年轻人的随意和洒脱,起码他们总这样认为。他们喜欢在深夜里和看不见、摸不着的无线电波另一端的不知道姓名、不知道模样,可能更不知道性别的人们,感叹着自己的生活有多么、多么复杂,有多么不乐意处于这样的景况。天南海北、情感纠葛,满口胡言乱语,无所顾忌地诉说。可能天一亮起的时候,他们就会将倾诉了一晚的对象,从手机上删除,仿佛那些从自己肚子里倒出的豆子,不过昨天一场无关紧要的梦境。直到,手机响起不一样的铃声,或者通讯薄上标明“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姐姐、哥哥”等等的名字响起,中国语言文化中那一条“简明扼要”的标准才突然复苏,一句“嗯”或者“知道了”类似的词语放进手机,任凭它们穿越距离,到达对面满怀希望的人眼睛里,换来一声声低落的感叹。 有些新奇的想法会随着心潮衍生。我想开办一家专门邮寄信笺的快递公司,尽管这不切实际。人们最大的特性就是不会珍惜近在咫尺、随意就能拿在手里的东西。我喜欢走在车站、走在路上,每当看见老人们相拥而泣的离别或者相聚,我静静地站在远处,体会着他们的情感流淌。不顾及一切地流露出人最吝啬的东西——情感。 生活是一场旅程,青春是最宝贵的一段行程。在我们来不及感叹青春易逝的时候,就要去感叹一生。好美、好壮丽,那时、那刻、那人、那风景,随着目光迷离,越发留恋。 |
|
|